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2|回复: 0

【心远观史】诸葛亮五次北伐为什么要三出祁山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483
发表于 2017-7-11 09: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远观史】诸葛亮五次北伐为什么要三出祁山
【本文为珀尔修斯之弓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诸葛亮自蜀汉后主建兴六年开始,到建兴十二年去世为止,七年间五次出汉中北伐,除了第二次出大散关围攻陈仓(今宝鸡市),第五次出褒斜谷屯兵五丈原之外,另外三次都是向西出祁山道,攻略陇右。为什么诸葛亮那么热衷于出兵祁山呢?
这就要从历史地理战略多方面来加以讨论。早在建安十九年刘备取代刘璋统领益州之时,孙权就曾派诸葛瑾前往成都向刘备讨还荆州,刘备说:“我正在图谋攻打凉州,等到拿下凉州,再把整个荆州还给东吴。”这虽然明显是敷衍之辞,但也从侧面说明了蜀汉原来预定的战略扩张方向是凉州。后来蜀汉和东吴因为荆州翻脸,刘备东下伐吴被陆逊在夷陵击败,国力大损。双方重新结盟后,诸葛亮又南征南中平定蛮族叛乱。所以直到建兴六年,才真正开始出川攻略凉州。
从地理方面来看,在陈仓所在的关中扶风郡以西,是陇山(今六盘山)山地,陇右的武都天水安定陇西各郡和关中扶风郡之间虽然没有秦岭那样的雄山峻岭形成明显阻隔,但终究地形环境和关中平原大不相同,在陇山以西自成体系。蜀汉军队又善于山地作战,比在关中平原对抗曹魏骑兵可能更有一点优势。如果蜀汉能够占据陇右,逐渐移民屯垦,再联合西羌杂胡,加强骑兵。以后从陇右出兵攻略关中,比从汉中蜀道出川要容易的多。后勤保障也更方便。
另外就是北出汉中跨越秦岭崇山的几条通路中,最东面的子午谷可以直趋长安,但道路崎岖漫长艰险难行,魏延曾主张分兵一万走子午道偷袭长安,但因为没有实现可行性被诸葛亮拒绝,曹真伐蜀走子午道时遇到大雨,栈道毁坏,大军一个月也没走得了一半路程。
傥骆道北通陕西周至,南抵汉中,是几条通路中路线最便捷的,但靠近秦岭主峰太白山,需要翻越大分水岭,山势险峻,人烟稀少。姜维在建兴二十年时曾率领数万大军出骆谷,劳师无功。子午道和傥骆道都因为地形地势原因,不适合大军通过,尤其是没法维系大军出川后的后勤粮草输送。
【本文为珀尔修斯之弓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从先秦到汉晋时,联结巴蜀关中最重要的两条通路就是陈仓道和褒斜道。楚汉争霸时韩信就用计,让樊哙明修褒斜谷五百里栈道,自己和刘邦率军从陈仓道暗度陈仓。由于两条通道为出川要道,所以魏军更加重视,在陈仓和郿县都驻有重兵。并且这两条通道上,各方都无法实现严格的军事行动保密,大军只要出动,对方很快就会得到消息,陈兵备战。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让赵云出褒斜道,进占箕谷为疑兵牵制曹真。第二次北伐出陈仓道大散关围攻陈仓一直未能攻下直到粮尽,不得不撤军。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在屡次出祁山在陇右没能取得实际成果的情况下,出褒斜道驻军五丈原,和司马懿在郿县对峙。从陈仓道和褒斜道出兵是无法达成任何突然性的。
剩下的就是祁山道,从汉中向西经过武都抵达祁山,然后攻略陇右各郡。这里距离曹魏腹地最远,相对防守薄弱。第一次北伐因为存在一定战略突然性,前期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响应,投降蜀汉,关中震动。但魏明帝派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都督关右,镇守陈仓,锁住蜀汉军队向东攻略关中的门户。另外派右将军张郃进击陇西,夺取了六盘山通往陇西的要地街亭。诸葛亮只能劫掠了西县数千民户和姜维,匆匆撤军。此后两次出兵祁山道,也仅仅是取得了祁山以南的阴平和武都两郡,改善了西北方边界防御状况。但终究不能取得任何有效突破。包括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也曾数次率军西出祁山,还是没能夺取凉州。
诸葛亮和姜维的西出祁山,夺取凉州作为北伐新前进基地的战略,看似避实击虚,有成功的可能性。但姑且不说魏军在关中有重兵部署,蜀汉夺取了陇右各郡也难以守住。即使是能够守住陇右四郡。对于蜀汉想借此增强实力也几乎不可能。凉州僻处西陲,本来就民户稀少,即使是在东汉人口最盛时,武都安定天水陇西各郡合计也只有五万九千余户,约二十七万余口。这个统计数字是在东汉晚期,全国总计近千万户,人口约五千万的基础上得到的。经过汉末黄巾造反和军阀混战以及灾荒频发,三国总计只有一百二十二万余户,人口五百八十万,大概是东汉后期时的11.6%,粗略按比例估算,陇右四郡此时人口大抵约六千多户,三万余人。这么稀少的人口,即使诸葛亮和姜维能够占据陇右四郡,对于蜀汉兵员补充和后勤保障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移民屯田都不是短时间能够起到效果的。所以其实陇右各郡对于蜀汉,其实是相当的鸡肋,并且还是得不到的鸡肋。
【本文为珀尔修斯之弓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更何况经过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后,曹魏已经开始对蜀汉出川北伐保持了足够的重视,派遣名将重兵驻扎于关中一线。并充分利用蜀汉军队后勤依赖艰难蜀道运输不便的弱点,不轻易和诸葛亮决战,使得诸葛亮几次北伐屡屡因为军粮不继而不得不撤军。总结前面教训,诸葛亮在生前最后一次北伐,采取了出褒斜道驻军五丈原,开始进行屯田,期望能就此解决军粮补给问题,以此来保证能和魏军在关中长期作战,但终因诸葛亮去世而撤军。
后面姜维的几次出祁山,根本就是因为直接从陈仓道和褒斜道出川攻打关中毫无胜算。出祁山可以依仗自己是陇西本地人,企图联络诸胡以增强实力,而战略目标也基本改为增广地盘,改善防御态势,再无进击关中逐鹿天下的想法了。但是屡次北伐都是劳师无功,几乎耗光了蜀汉本来就不强大的国力。
史书说诸葛亮不以初次北伐掠取西县数千民户为喜,可以看出他的志向不仅仅是扩张领地人口,而是要吞并曹魏,一统天下。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即使假设蜀汉能攻入关中,取得了咸阳以西之地,但面对曹魏从洛阳和南阳宛城两路入关,三倍于蜀军的步骑大军,蜀汉军队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又能有多大胜算能保住半个关中呢?更何况诸葛亮的战略重点在荒凉僻远的陇西,鞠躬尽瘁,星落五丈原就成了他无可避免的命运了。
【本文为珀尔修斯之弓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2 05:59 , Processed in 0.0246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