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心中之神

大唐十二帝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崇相业辉煌,却不善于治家,他的两个弟弟光禄少卿宋彝,宗正少卿宋异却倚仗哥哥的权势,招权揽贿,给姚崇造成很坏的影响,姚崇的亲信主书赵海接受胡人的贿赂,被查出后,李隆基亲自审问,判了死刑,姚崇却千方百计营救,李隆基因此对姚崇大为不满。姚崇只得多次申请辞职,但他毕竟是贤相,向李隆基力荐广州都督宋璟接替自己。看来古人所说修身平家治天下,还是有些道理,个人修养的不够完善,家人的胡作非为使得姚崇过早地离开相位,既是他个人,也是大唐的一大损失。
   好在接替他的是宋璟,《资治通鉴》记载:璟为相,务在择人,随材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刑赏无私,敢犯颜正谏。上甚敬惮之,虽不合意,亦曲从之。
   古时宰相的职能最为重要,国家政治的好坏,经济发展的快慢,往往取决于宰相是否得人。李隆基任用姚、宋而天下大治,开创开元盛世,用一李林甫而天下大乱,几乎丢了江山,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笃于亲情
   李隆基和一般的帝王不同,不是“皇家无亲”,而是笃于骨肉亲情。
   李隆基在兄弟排行中是第三,所以小名“三郎”,睿宗李旦的长子乃是宋王李成器,后来他改名为李宪。睿宗即位后,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制度,太子应该是李宪,而不是三子李隆基。李宪的性格颇肖其父,厌薄权位,不以万乘为贵,他因为父亲得天下都是弟弟李隆基的功劳,便坚决让出皇太子的位子,而且一生小心谨慎,没有可指摘的过失,李隆基对哥哥既敬重,又感激。李宪死后,李隆基对群臣说:“我的天下是哥哥让给我的,一般的谥号不足以说明我对哥哥的感情。”便给李宪加谥号为“让皇帝”。
   李隆基对其他兄弟也极尽友爱之情,而且是出自天性。宋王、薛王是他的兄长,申王、歧王是他的弟弟,五王的府邸都在一条街上,当时称为“五王宅”。李隆基当太子时,曾经制一大被、一条长枕头,要和兄弟共卧一榻,睿宗知道后也很是高兴。李隆基即位后,在禁宫周围为四王建宅,以便就近往来。他在禁宫的西面、南面建楼,西面的叫“花萼相辉之楼”,南面的叫“勤政务本之楼”,他经常登楼,听到诸王府中有乐曲声,便急忙召诸王进宫,或者干脆驾幸其第,与兄弟同乐。饮酒、听乐、击球、斗鸡、放鹰犬为乐。至于金帛赏赐,更是日日不绝,时间一长,诸王也难免有过失,谗言也是免不了的,李隆基的友爱之情却始终不变,这种兄弟友爱的情分确实是帝王中少见的,与此成反比的自然是杀尽兄弟的大清雍正皇帝。
   不过李隆基自己是以亲王的身份通过政变取得天下,对诸王友爱出自天性,但也倍加防范,以防有人向自己学习。
   唐朝初年,亲王成年后都分封到各地,以亲王的爵位兼任各州的都督,掌握一方的军政大权,这些亲王也都有一定的实力。
  李隆基即位后,在宫苑附近设“十王宅”,把分封在外任刺史、都督的亲王们召回,削夺了这些人的军政实权。开元十五年(727年),李隆基大封自己的儿子们为各州牧、刺史、都督、节度大使、大都护、经略使等官职,只是虚名,这些皇子们并不到封地任职。古时皇子成年后就封(到自己的封地),称之为“出阁”,和女儿出嫁一样,意思是说他要离开父母身边,独立生活了。李隆基结束了大唐的皇子“出阁”制,皇子皇孙们都聚居京城,而且每宅都派自己亲信的宦官监管,彻底防止了有实力、有野心的亲王造反的可能。然而这一举措的副作用也不小,后来安禄山起兵造反,李隆基仓皇出逃,大部分皇子皇孙公主们都没来得及逃走,被攻入长安的安禄山屠戮净尽。
    
   四、宦寺兴起
    
  唐朝初年对宦官的控制很严,基本上没有宦官参与国家政事的事例出现。女主临朝,是东汉宦官兴盛的原因,但武则天不像东汉那些女主们要凭借宦官成为自己和男性大臣沟通的桥梁,这一阶段宦官没形成什么势力、品级也都很低。到了李隆基时,却因为高力士一人而发生了大的转变。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高力士还是在武则天手下时,《新唐书·高力士传》记载:“(高力士)长六尺五寸,谨密,善传诏令,为宫闱丞。“
   李隆基为临淄王时,高力士就慧眼识英雄,“倾心结纳”。后来李隆基发动兵变,讨平韦后逆乱,高力士立下首功,被提升为内给事。后来又在讨太平公主一役中立下功劳,被提升为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成为宦官中的第一人。
   李隆基对高力士极为信任,“四方奏请皆先省后进,小事即专决”,开了宦官处理国家政务的先例。
   高力士对李隆基也是忠心耿耿,公平地说他没利用李隆基对自己的信任胡作非为,他很善于窥伺李隆基的心事,可以说是所有人当中最了解李隆基心事的人,他又小心谨慎,知道适可而止,所以李隆基极度宠信他,外人对他也没有很坏的评价。
   高力士精力充沛,不愧“力士”二字,他忠心侍奉主子,大事小事无不办得稳惬,深得李隆基欢心。休假时也不出外,睡在大殿的帷幔里,他已成为李隆基生活里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李隆基也说:“力士值班时,我才能睡好觉。”
   高力士权势可谓极一时之盛,当时的许多将相如宇文融、李林甫、韦坚、杨国忠、安禄山等人都是因为巴结高力士而当上大将、宰相的。其余巴结他和想巴结却找不到门路的人不可胜数,“侥幸者愿一见如天人然”。当时太子李亨管高力士叫“兄”,其他的亲王、公主叫“翁”,其他人可想而知,李隆基经常不叫他的名字而叫他“将军”以示尊宠。
   与高力士同时,还有一个叫杨思勋的宦官,经常出外带兵打仗,升官至三品将军,受宠与高力士差不多。而其他宦官如黎敬仁、牛仙童、王承恩、边令诚等等,或在内供奉,或出外监军,做修功德使,市鸟兽使写,宦官开始得到重用,这些人也都倚势捞钱,京师的府邸园林、良田,获利丰厚的产业,十分之六都落到这些宦官手中,而宦官以前大部分都在七品以下,现在却有不少升为三品将军,数目也增至数千人。
   重用宦官是李隆基的一大秕政,它为后来宦官掌握军权、操纵朝政开启了方便之门,唐朝虽说是亡于藩镇之手,直接原因却是宦官专政。
    
  五、错用奸佞
  
   在古代奸臣排名中,李林甫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若按进士的排法,不是状元、榜眼,也一定是探花,绝不会在三甲之外。这不只是因为他造成的祸患大,更因为他作恶的手法高明而且隐晦,不易为人觉察。
   李林甫是长平肃王李叔良的曾孙,开始时凭借父荫当了一个千牛直长,只是普通的宫廷侍卫官,后来因为舅舅和宰相源乾曜是儿女亲家的关系,升为东宫渝德,才开始正式的仕途,其后慢慢升到国子司业(国立大学副校长)、刑、吏部侍郎。
   李林甫和侍中裴光庭的夫人武氏私通,武氏是武三思的女儿,而当朝第一红人高力士就是出自武三思家,所以裴光庭死后,武氏便请求高力士让李林甫顶替裴光庭的相位。
   高力士虽然权倾朝野,任相这等大事却不敢胡来,甚至不敢在李隆基面前提起。但他却把李隆基要任命韩休为相的绝密信息漏泄给李林甫。“漏泄禁中语”在古时各朝代都是死罪。李林甫知道后,马上上书请求任韩休为相,韩休不明所以,被任命为宰相后,并不知道是皇上自己要重用他,还以为是李林甫大力推荐的结果,对李林甫异常感激,反过来又大力推荐李林甫有宰相的才器。
   当时后宫中最受宠的是武惠妃,武惠妃生寿王,想让皇上立为太子,李林甫便通过宦官传言给武惠妃,说他“愿护卫王为万岁计”,也就是要为寿王立太子一事出死力,武惠妃也因此很感激他,暗地里经常为李林甫在玄宗前说好话。
   开元二十二年(734),李隆基任命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正式步入宰相行列,不久又进为兵部尚书。当时同在相位的还有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资历浅,威望低,还不敢妄行。不过李林甫毕竟不是一般人物,仅用两年时间便使用各种诡计离间李隆基和两名宰相的关系,大获成功。开元二十四年(736),李隆基将张九龄、裴耀卿同日罢免,任用李林甫为中书令,成为“真相”。这一年不仅是开元盛世的转折点,也是大唐历史由强盛走向衰落的分界线。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林甫居相位十九年,独持国柄,同样相业“辉煌”,考察起来主要以下几大“功绩”。
   1.妒贤嫉能
   史载李林甫“不学无术,出言鄙俗”,但却心机深沉险恶,外人很难看清他的心理,即便对政敌也是当面说好听话,背后却极尽陷害之能事,小则贬官丢官,大则亡身灭族,所以人称之为“口蜜腹剑”。
   李隆基很欣赏兵部侍郎卢徇的“风标清粹”、蕴藉风度,李林甫知道后怕他入相,便找来他的子弟,谎称要任命卢徇为交、广刺史,如果怕远不去就会被降官。又提出自己可以出力,为卢徇争取以太子宾客或者太子詹事的职衔到洛阳就个闲职。卢徇信以为真,果然害怕去交、广任职,便申请去洛阳。李林甫借机任命他为华州刺史,把他逐出朝廷,卢徇上任不久,李林甫又诬蔑他有病,不能管理华州事务。卢徇不久被解除职务,授了一个闲散的小官,他的仕途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毁了。
   李隆基还有一次问李林甫:“严挺之今何在?是人亦可用。”李林甫闻言大感恐慌,严挺之当时任绛州刺史,李林甫回家后便找来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对他说皇上很看重令兄,令兄为何不想法回来见皇上?如果假称有病,上表申请回京就医就能见到皇上了。严挺之果然上当,上表申请。李林甫便拿着他的奏文对李隆基说严挺之得了重病,应该给他个闲散官职,方便他就医养病。李隆基惊叹诧异了很久,以为真的是事有巧合,便给了严挺之一个只拿薪水不管事的太子詹事的闲职,所以《资治通鉴》称:“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
   由于是多宰相制度,李林甫对自己的同行防范尤严。左相李适之是太宗太子李承乾的孙子,以才能积官至左相(玄宗李隆基攻尚书省左右仆射为左右相),被称为宗室宰相,李适之自恃才望门第,与李林甫争权,李林甫表面容让,暗中害了他几次也没能得逞,一次故作无意地对李适之说:“华山有金矿,采之可以富国,主上未之知也。”李适之性格粗爽,信以为真,便向李隆基奏请开采金矿。李隆基问李林甫,李林甫却说:“这事臣早知道了,但华山是陛下的本命,王气所在,不宜开凿,所以没敢说。”李隆基认为李林甫才是真正体贴爱护自己,李适之做事未免太不周全,就对李适之说,你以后再奏请事情,要先和林甫商议,不要这样轻率了。李适之从此不敢再单独奏请,束手无措,不久便自动申请辞相,只求一个散官做,李隆基便给了他一个太子少保的闲职。
   2.闭塞言路
   在封建制度里,谏官职位品级虽卑,却很重要,起到监督百官,充当皇帝耳目的作用。
   李林甫坐稳相位后,公开把谏官们召集在朝堂,对他们说:“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
   补阙(唐谏官官职)杜■不惧权势,上书言事,第二天便被贬为下■县令,从此谏官们人人缄默保身,真成了尸位素餐的立仗马,言路既绝、高高在上的皇帝便几乎成了失去耳目的聋子和瞎子。
   3.编织周密的情报网
   李林甫千方百计交结得宠的妃嫔和有地位的宦官,李隆基身边的人更是不放过一个,小到侍奉的宫女、御厨的伙夫也都重金收买,在李隆基身边编织了一个精密庞大的情报网络,李隆基有什么动静,有什么心事,马上便会传到李林甫耳中,他便有时间拟好对策。李林甫得以独操国柄十九年,李隆基对他的宠信始终不衰,这也是一项重要因素。
   4.屡兴大狱,对付异己。
   李林甫利用亲信吉温、罗希■把持御史台,利用制造冤狱的手法诛除异己,二人都按照李林甫要达到的深浅程度,锻炼成狱,无人能逃脱,当时人称之为“罗钳吉网”。和李林甫同时为相的张九龄,李适之遭贬逐,而杨慎矜、张■、卢幼临、柳升等人相继被冤杀,并波及数百人。
   他还因为太子李亨之立不是出于自己的倡议,便想通过冤狱的手法废黜太子,改立寿王,等新皇帝登基后,自己照样能独持国柄。他制造了一起太子妃韦氏的哥哥韦坚的冤狱,害死了韦坚等一大批人,李亨也被逼与韦妃离婚,所幸李隆基在此事上还不糊涂,高力士在宫中又为太子说好话,太子才得以无恙。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林甫的儿子对父亲的所作所为也感到恐惧,一天在花园中指着挑担的仆夫说:“大人久居相位,怨仇满天下,一朝大祸临头,想要做这人都不可得了。”李林甫闷闷不乐说:“势已至此,又有什么办法。”
   5.败坏军制,酿成安史之乱
   唐朝初年对大将的控制很严,一般是派朝中有威望的宰相或重臣出外作节度使,统宰诸将,而在外的节度使回朝后也往往成为宰相,这也就是后世艳称的“出将入相”。
   李林甫为杜绝朝中大臣凭借边功入朝为相的可能,便奏言:文臣不当为将,应专用寒士和胡人,胡人勇决习战,寒士孤立无党,必能为朝廷尽死。李隆基因天下富庶、国力强盛,开始有“吞并四夷”的野心,也不想用文臣节制武将,以免影响军队战斗力,便同意了。以后又把精兵猛将都调往边关,将领如安禄山等几十年不调换,形成外强中干的局面,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李林甫于天宝十一年(752年)十一月病死,三年后(755年)安禄山便在范阳起兵造反,大唐江山从此便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后来逃到四川的李隆基与给事中裴士淹评论以前的宰相,评论了十余人都很恰当,谈到李林甫时,李隆基说:“这人妒贤嫉能,举世无比”,裴士淹问:“陛下既然知道,为何重用他这么久?”李隆基沉默不答。
   尽管李林甫“不学无术”,却无疑是有超凡才能的人,如同秦桧是状元郎,严嵩也是饱学宿儒一样,无才的人做好事固然能力不足,做起坏事来危害也不大,这就如同炮弹的杀伤力取决于TNT当量一样,不过李林甫、秦桧、严嵩这样的人才不是普通TNT所可比拟,而是浓缩的原子弹,杀伤力不是几百、几千里,而是全天下。
   六、溺于声色
   李隆基之所以重用李林甫,就是因为天下承平日久,国力强盛。百姓富庶,边关烽尘不起,既无内忧,也无外患,天下无事可为,便开始厌倦国政,纵情声色。
   天宝三年(744年)李隆基对高力士说:“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高力士回答说:“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势既成,谁敢复议之者?”李隆基顿时龙颜不悦,高力士叩头谢罪,才使得李隆基轻怒为喜。高力士都触了霉头,其他人更是不敢说,说了也没用。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面对后宫数千佳丽,觉得无一人合自己的心意,后来看上自己的儿媳——寿王妃杨玉环,便有意强占,为掩人耳目,便叫杨玉环自己申请去做女道士,法号太真,随后纳入宫中,封为贵妃,宫中称呼杨贵妃为“娘子”,待遇和礼仪与皇后一样。白居易《长恨歌》中所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过是不敢指斥真相而已。
   李隆基得到杨贵妃后,日日笙歌,夜夜专房,沉溺于声色之中,不再过问国事,而杨贵妃的三个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也“并承恩泽“,古人写文章所谓的“曲笔……隐笔”很多,所以很难从字面上确定李隆基是否和这三人有私情,但从三家受宠的程度来推测,应该就是这样。杜甫的名诗“淡扫蛾眉朝至尊”就是讥斥李隆基和虢国夫人有染。
   李隆基不仅溺情声色,还酷爱戏曲,《资治通鉴》记载:上皇每酺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继以鼓吹,胡乐、教坊、府县散乐、杂戏;又以山车、陆船载乐往来;又出宫人演《霓裳羽衣》;又教舞马百匹,衔杯上寿;又引犀、象入场,或拜或舞。
   连动物都能训练成演艺明星,李隆基的导演造诣真是够高的,所以李隆基后来被梨园(戏曲)行奉为鼻祖,代代供奉祭祀,如同木工行的鲁班,妓女行的管仲。
   “红颜祸水”理论是几千年来最大的谬误,杨贵妃无法决定自己长的是不是天香国色,也无法因为自己的美拒绝被李隆基霸占,更无法决定李隆基是溺情声色抑或是专心国政,她只是个被迫的接受者。如果按“经颜祸水的理论,就应该立下制度:皇帝只能纳丑陋如东施、弱智如白痴的女子为后妃,这样皇帝就能厌倦女色,专心打理朝政了,可惜那些无能也很无耻的酸儒们,也只敢骂骂女人,没人敢冒灭族的风险提出这项建议。
   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也做了一些坏事,但一来他才能低,二来时间短,破坏力有限,而大唐帝国的根基早已被超凡的李林甫挖掘一空,大厦将倾,纵是房杜姚宋复生,也无能挽回颓势了。
   七、晚景凄凉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官军连战失利,叛军攻势则如摧枯拉朽。李隆基仓皇出逃至四川,途中杨国忠被愤怒的官军杀死,李隆基也被迫将贵妃赐死,昔日势焰熏天的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等也被捉杀掉。
   李隆基逃到四川不久,又被留在中原的太子李亨在灵武巧妙地篡了位,只好在成都当个太上皇。这段日子虽然没有杨贵妃为伴,却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段舒适的时光了。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官军在郭子仪、李光弼的统领下击败叛军,收复长安,洛阳两京,肃宗李亨接回太上皇李隆基,李隆基便回到自己当亲王时的老宅兴庆宫居住,后来肃宗受宦官李辅国挑唆,父子关系变恶,李辅国强行将李隆基迁往西内,把李隆基的亲信心腹高力士、陈玄礼流放边荒,李隆基一生最离不开的便是高力士,多少年来,高力士已成为他生活中上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部分。高力士离开后,李隆基郁郁寡欢,开始厌食甚至绝食,对外说是修习道家“辟谷”术,在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神龙殿,享年七十八岁,而高力士在被召返京途中听闻噩耗,呕血而亡,连忙到地下去侍奉李隆基去了。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功过是非都很分明,开元二十四年前,励精图治,举贤任能,开创了历史上少见的开元盛世,如果他在这一年有幸死去,就会和汉文帝、明孝宗、清高宗乾隆一样成为最圣明的守成君主,而且有可能与清圣祖康熙并列,因为无论功业、品德都不相上下,而他不幸活得太久,“饱暖思淫欲”,表现在皇帝身上自然是纵情声色。
   单纯地指责李隆基是不公正的,人是有与生俱来的弱点的,喜好声色、奢侈安逸的生活是每个人共有的弱点,也可以说是天性使然,毕竟像康熙大帝那样具有非凡自我克制能力的人太少了,乾隆帝晚年和李隆基犯的几乎是一样的错误,只不过事势不同,造成的损失不一样而已。但是在位时间长,又长寿的帝王几乎都会犯这种错误,这也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而因为一个人的错误让全天下的人陪同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也是封建制度本身所决定的,所以错在制度而不是人。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肃宗李亨(711~762)
  
   唐朝从盛至衰以至灭亡,肃宗李亨是最明显的分界线,肇因者虽是玄宗皇帝,但宦官掌管军权却是自李亨始,开了宦官执政,任意废置天子、奴视朝臣将帅的祸源,更是造成藩镇割据的直接原因,后来唐朝社稷虽然亡于藩镇之手,究其原因还是宦官执掌军权。
   东汉也是亡于宦官干政,明朝时王振、刘瑾、魏忠贤也闹得天下大乱,然而这两朝的宦官都还要凭借皇帝的宠信,虽“口含天宪”,手握王爵,依然是城狐社鼠,只有唐朝宦官直接把权杖握在手中,把天子视为门生,生杀废立无不如意,天子不但忍气吞声,反要看着家奴的脸色行色,唐文宗至谓自己不如汉灵帝和汉桓帝,心中之惨痛无可言喻,而开其端者便是李亨的家奴李辅国。
   李亨于至德元年(755年)在灵武以和平政变的方式即位称帝,又于宝应元年(762年)在张皇后和宦官李辅国的兵变中惊吓而死,可谓以兵变始又以兵变终。即位初期倒还有些作为,后来内受制于张皇后,外受制于家奴李辅国,开始做起忍气吞声、无事可为的可怜天子。他在位七年多,仰赖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等名将效力,平定了安禄山叛乱,然而史思明旋即反叛,其后军人造反就从停止过,一直到唐朝灭亡,所以说肃宗是大唐的分界线,从盛唐走入衰落的中唐的开端。
   关于李亨灵武即位,一般的观点是他应形势的要求,在将士的拥戴下即位,不算政变,但这委实是彻底彻尾的政变,不过是以和平方式,较为隐晦而已,玄宗幸蜀,中原祸乱,李亨在不请示玄宗的情形下径自称帝,摆明了是要先将生米煮成熟饭,给父亲来个霸王硬上弓,何况这种事连请示都算“逼宫”,何况先斩后奏了。只是蜀中的玄宗对国家已失去掌控能力,只好让步,其后李亨的弟弟永王李璘也效仿着玩了一手,李亨却不让步,马上派兵把弟弟镇压了。唐朝的政变兵变特别多,手法也多样,都是唐太宗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既然搞政变能成为明君圣主,后世子孙谁不乐于效仿?只是他们没弄明白,也没想弄明白明君圣主和政变之间一点因果关系也没有。
   当然也有例外,只是不是李氏子孙,而是几百年后的明成祖朱棣,倒真是通过兵变成为了明君圣主,但这只是个例外。
   一、家庭纷争
   李亨为忠王时,先是娶韦元珪女为孺人,当太子后,立韦孺人为妃,而以张氏为良娣。张氏颇有些来历,她的祖母窦氏是玄宗皇帝的姨母,玄宗幼失母爱,视姨如母,对窦家特别关爱,窦氏的五个儿子去感、去疑、去奢、去逸、去盈,都做了显官,去盈娶常芬公主,生下张氏。
   李林甫因为李亨被立为太子不是出于自己的提议,便千方百计谋害太子,好在玄宗虽然凡事都听李林甫的,惟独在太子一事上能坚定不移。李林甫制造冤狱构陷韦妃的哥哥韦坚至死,意欲借此废掉太子。李亨不得已,只好和韦妃断绝婚姻关系。
   韦妃被囚禁后,张良娣便得到机会专门服侍太子。《新唐书》记载:良娣慧中而辩,能迎意附和。就是说她既聪明口才又好,善于察言观色,迎合别人的意思随声附和。
   安禄山叛乱,玄宗仓皇逃往四川,李亨和张良娣也都跟随,后来有百姓拦路请求太子留下,率中原将士恢复长安,李亨没有听从,李亨的儿子建宁王李倓和宦官李辅国都劝李亨留下,李亨犹豫不决,张良娣力劝李亨留在中原,不要随玄宗到四川,李亨这才决定留下来。
   李亨在灵武即位时堪称“草创”,文武官员还不满三十人,就在一片草丛中立朝廷,建制度,不过帝号一建,四方人心皆有归属,每天前来归附的人越来越多。
   张良娣不仅口才好,善于说服人,还很会作戏,当时侍卫很少,每天晚上睡觉时,张良娣总是睡在李亨右前面,摆出一副为李亨抵御外敌的样子,李亨说:“抵御敌人不是女人能做到的。”张良娣说:“仓猝之际,妾身以身当之,你就可以从后面逃走了。”这种姿态自然令李亨感动不已。后来张良娣生下一子,产后三天便起来为战士缝制战衣,李亨制止她,她说:“现在不是我养身体的时候。”李亨从此对张良娣更加宠爱,想正式册封她为皇后,却被李泌以等待上皇的诰命为由拦住了。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一次张良娣露出本性,玄宗派人赐给张良娣一副镶嵌珠宝的马鞍,李泌认为艰难之际,不宜夸耀富贵,应该把上面的珠玉撤掉,留着赏赐立下战功的将士,张良娣勃然大怒,李亨也认为李泌的话有道理,表示赞同,李亨的儿子建宁王李倓偏不识趣,在屋外廊下失声痛哭,李亨惊问其由,建宁王说是李亨从谏如流,天下不难平定,所以喜极而泣,言外之意自是说李泌的话有道理。自此,张良娣恨透了李泌和建宁王李倓。
   宦官李辅国见张良娣深受李亨宠爱,必为皇后无疑,便事事附和,两人便勾结在一起,建宁王李倓性情直爽,多次在李亨面前揭露两人的过失,李亨听不进去,反而对儿子心生厌恶,当时李亨要立广平王李俶为太子,也只是等待玄宗的诰命,以便向天下人证明自己事事孝顺父亲,灵武即位不过是被将士所迫而已。虽未正式立李俶为太子,却任命他为天下兵马元帅。张良娣和李辅国便大进谗言,说李倓因为没有当上元帅,要谋害李俶,而且编造得有声有色,李亨专信这两人,大怒之下将李倓赐死,李倓死后,不但李泌恐惧,连广平王李俶也栗栗自危。
   张良娣和李辅国害死李倓后,李泌和广平王李俶以下都不敢再在李亨面前谈及二人,张良娣便恃宠而骄,逐渐开始挟制起李亨了,李亨由爱而惧,不知不觉间患上惧内症。
   永王李璘幼年失母,在李亨宫中养大,小时李亨常常抱着他睡觉,也算是有养育之恩了。玄宗逃往四川,命令诸王子任各路节度使,李璘分得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四路,坐镇金陵,当时中原祸乱,江南并未遭兵燹,依然富庶。两京失守,租赋无处可送,堆如山积,李璘便有钱召募数万名勇士。他又手握四路封疆的军权,拥有数千里江山,觉得自己比哥哥更有资格称帝,便不听号令,准备割据江南,另立个小朝廷,如同东晋一样。
   李亨闻报后,先是下旨命令李璘回到四川上皇身边,李璘抗命不从,公开分裂。李亨马上调兵遣将,开始对付李璘。李璘虽占地广阔,手中军队也不少,可惜已失去先机,官兵一到,手下将领降的降,逃的逃,李璘也在逃亡途中被生擒后杀死。
   至德二年(758),长安、洛阳在郭子仪、李光弼率中原将士浴血奋战下光复,李亨命人接回上皇玄宗。玄宗在宣政殿将传国玺授给李亨,这时才当面确认了李亨的皇帝身份。
   张良娣先是被册封为淑妃,不久便被正式册封为皇后,而依附张氏的李辅国被任命为殿中监,兼太仆卿,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不仅掌管宫内事务,还统领内外禁军,成为唐朝宦官执掌军权的第一人。
   张氏位居正宫后干政的幅度越来越大,她一直在李亨面前说广平王李俶的坏话,不过李俶身为元帅,经常在外和郭子仪率兵打仗,所以一直没能害成,她生下兴王李■,要求李亨立为太子。李亨心中犹豫,毕竟广平王李俶平定安禄山叛乱,收复两京,功在社稷,最后还是正式册封李俶为太子。
   张皇后和李辅国指使百官上表,给皇后上尊号为“辅圣”,李亨虽然惧内,还是隐隐觉得不妥,便问中书舍人李揆,李揆说:“自古皇后无尊号,惟韦后有之,岂是为法。”李亨当下顿悟,惊道:“这些庸人险些坏事。”便没有答应。
    
   二、太阿倒持
   李辅国出身微贱,来历也很简单,《旧唐书·李辅国传》记载:李辅国,出身卑贱,年少被阉,相貌丑陋,粗通文字,在太子东宫是一个喂马的太监。
   就是这样一个人得到了李亨的信任,并加以重用。当然这也是因为李辅国与张良娣勾结在一起,互为表里,对李亨施加影响。李亨对张良娣宠爱日深,对李辅国也委任日重。
   《资治通鉴》记载:李辅国,自上在灵武,判元帅行军司马事,侍直帷幄,宣传诏命,四方文奏,宝印符契,晨夕军号,一以委之,乃还京师,专掌禁兵,常居内宅,制敕必经辅国押署,然后施行,宰相百司非时奏事,皆因辅国关白、承旨。常于银台门决天下事,事无大小,辅国口为制敕,写付外施行,事毕闻奏。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异于东汉、明朝那些专权宦官的是,李辅国在灵武时已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宝印符契,晨夕军号,一以委之”,这已经开始执掌军权了。等李亨回到京师后,李辅国专掌禁兵,这也是唐代宦官执掌军权的特点,宦官所控制的其实只是宫廷内外和京师的禁军,对京师外各地的军队并无控制权,然而掌控京师和内外禁廷就足以控制皇帝和百官,再假借皇帝诏旨控制地方。中唐以后军人造反、藩镇割据,原因固然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对抗宦官。
   李辅国就因为“专掌禁兵”,无所顾忌,才敢“口为制敕”,写在纸上后直接当诏旨施行,这已不是权倾人主,而是代行人主之权了。
   李辅国因玄宗身边的人轻视自己,很是恼怒,便离间李亨父子的关系,李亨虽受其蛊惑,后来也明白了,也想诛杀李辅国,却畏惧他手握军权,无法动手,此时才尝到太阿倒持的滋味。
   李辅国的官职一路升到兵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他日益骄纵,向李亨请求当宰相。李亨对他毫无办法,说以你的功劳什么官都能当,只是不知在朝臣中的威望够不够。李辅国便暗示宰相裴冕等人推荐自己。李亨很是担忧,对宰相萧华说:“辅国求为宰相,若公卿表来,不得不与。”萧华去问裴冕,裴冕说绝无此事,我臂可断,他宰相不可得。李亨听说后极为高兴,李辅国虽恨也没办法,迁怒于传话的萧华,不久就把他罢相来泄愤。
   张皇后一直与李辅国互为表里,内外专权,到了后来却也产生嫌隙,张皇后也觉得李辅国太过专权,便有意除掉他。
   宝应元年(762),上皇玄宗病逝,一直有病的李亨突遭父丧,病势加重,已处于弥留状态,便令太子李俶监国。
   张皇后一直等待机会,便召来太子,让太子和她共同诛杀李辅国,太子不同意,张皇后便打算改立越王为太子,再用监国令杀李辅国。她在长生殿后面埋伏下两百名宦官,然后传召太子,准备把他抓住废掉。
   宦官内射生使程元振是李辅国的党羽,知道后忙密告李辅国。李辅国率兵埋伏在凌霄门,等奉张皇后传召的太子来到后,便告诉他张皇后的阴谋,太子不信硬要进宫,程元振索性把太子强行送到飞龙■,并且用士兵看守。当夜李辅国、程元振在宫内戒严,发兵搜捕张皇后、越王及其党羽亲信。当时李亨病重,正在长生殿,李辅国派来的使者当着李亨的面逼迫张皇后下殿。李亨本已是要死之人,又亲眼见妻子被家奴押去受死,自己贵为九五之尊,却无能无力,在惊吓和羞辱中死去,同日,李辅国杀掉张皇后和越王系,并且为李亨发丧,引太子入宫即位,便是代宗皇帝。
   李亨为忠王时,大学士张说曾夸赞他面相酷肖太宗,然而他仅止于此而已。虽说宦官受重用始自于玄宗时的高力士,但宦官执掌军权确始自李亨,而且流风延续,直至唐亡,李亨难辞其咎,也自食恶果。
   李亨委任李辅国,授以军权,无非是因为安史之乱使得他不敢再信任武将,对朝臣的信任度也不够,便只能信任自己的家奴。没想到家奴一旦反颜相向,祸患更大,武将造反都还远在各地,既可逃亡,也可调兵勤王,家奴造反,近在殿庭之内,根本无法可想。等李亨想明白这一点已经晚了,然而不只是他,代宗、德宗居然不思前车之覆,一代代将这“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固然有不得已的,但更多的则是和李亨一样,甚至更蠢,至死不悔。历史上有许多事无法考证,也有许多事无法用道理说清楚,或许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体会明白吧。
   宁受制于家奴,不受骗于文臣武将,这种愚人哲学也能大行其道,真是历史这长,何奇不有。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代宗李豫(726~779)
  对于代宗李豫的评价,向来说法不一,有人说他是“昏君”,也有人说他是“贤君”。《新唐书》中评价说:“代宗之时,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认为他有一定能力,至少还是个合格的皇帝。而在《旧唐书》中,作者在论述了代宗一生中的作为之后,竟然得出了“古之贤君,未能及此”的结论,可以说是极高的评价了。那么代宗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究竟又留下了什么样的事迹,才会让后人得出相差如此之大的评论呢?
  
    战火中的青年储君
  
    代宗李豫原名李俶,生于开元十四年(726)十二月十三日。他是肃宗李亨的长子,也是玄宗唯一的嫡皇孙,十五岁时被封为广平王。少年时代的李俶很引人注目,不但拥有高贵的出身,而且相貌出众,深得玄宗喜爱。李俶为人宽容敦厚,性格沉着内敛,不把喜怒恐惧摆在脸上,颇具成熟政治家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他还勤奋好学,尤其精通《周礼》和《易经》,所有这些都使他成为理所当然的未来帝位继承人。
    但是李俶的即位之路并不顺利。年轻时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叛军攻下潼关后,李俶跟着玄宗和父亲李亨逃出长安。后来马嵬坡发生兵变,李俶和弟弟建宁王李倓劝说李亨前往灵武,这成为当时政局的一个转折点。李亨到达灵武后即位为肃宗,李俶被封为天下兵马元帅,这为他以后顺利继承皇位奠定了基础。
  在李俶被封为天下兵马元帅这件事情上,李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李泌是唐代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先后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五朝,长期食素寻仙,却又能做到“大隐隐于朝”,穿梭在山中隐士和帝师宰相的双重身份之间,时刻保持着对现实政治清醒而精辟的认识。当时李俶和建宁王李倓都是有一定才能的青年皇子,唐肃宗本打算让李倓做天下兵马元帅,但李泌却提出反对意见,说如果李倓作了元帅,立下军功,将来一定会争太子之位,到时大位的传承就会闹得不可收拾。肃宗听了幡然醒悟,于是改任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让诸将都归他指挥调度,并让李泌去辅佐他。当时朝廷刚刚成立,兵员不足,李俶利用自己的宽厚和威信招纳流散的兵士,征兵达到数万人。
  
  温和的执政路线
  
  代宗是在兵荒马乱中成长起来的,和一般生长在深宫里的皇帝不同,他对人间疾苦和世道艰难颇有了解,从年轻时起就有爱民的名声。至德二年(757)的一次军事行动中,他这种宽仁爱民的形象得到了充分展现。当时他率领唐军和回纥、西域等部联军十五万人向东征讨叛军,准备收复长安、洛阳两都,而唐肃宗已经事先和回纥约定:一旦攻克两都,则土地、士庶归唐朝,金帛、子女归回纥。为了和回纥进一步搞好关系,李俶和回纥叶护结成了兄弟,使得叶护非常高兴。后来战争颇为顺利,很快就收复了长安,根据当初的承诺,回纥军要冲入城中去抢掠,眼看城中百姓就要遭到劫难,李俶抢先下马,拜在回纥叶护的马前向他恳求,说如果此时进城抢劫,东京洛阳的百姓知道以后肯定要帮着叛军拼死守城,到时将对官军不利,希望叶护能到了东京之后再履行承诺。叶护见了李俶的举动也大吃一惊,连忙跳下马回拜,答应不再进城,直接去攻打东京,随后便和仆固怀恩带领回纥和西域联军绕道城南,扎营在浐水之东,李俶带领官军整队入城。李俶的举动挽救了城中的百姓,也使在场的所有人心悦诚服,城中的男女老幼夹道迎接,欢声雷动。许多人看到李俶下拜时都感动得流下眼泪,无论胡人还是唐朝军民都纷纷赞叹说:“广平王真是华夷之主!”事情传到唐肃宗那里,他也很高兴地说:“朕不及也!朕不及也!”李俶在长安停留了三天,安抚百姓,很快就带兵东征。后来收复洛阳,回纥兵仍要掳掠,让李俶很是担心。幸好当地父老凑集了罗锦万匹送给回纥,这才免除了祸患。
    代宗的性格比较宽厚,没有滥杀无辜的纪录,这在他三次剪除掌权宦官势力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唐代宗一向优宠宦官,让他们出去办事,总是默许他们在外面多捞些好处,不至于空手而归,但他也会注意不让宦官的势力坐大,以至于影响到自己的统治。初登帝位时,李辅国因拥戴之功而由兵部尚书、判元帅行军司马、闲厩使而进号为尚父、司空兼中书令,从此居功自傲,狂妄跋扈,甚至对代宗说:“大家(代宗)只要在宫里待着就行,不管什么事情都有我处理着呢。”这当然让代宗很愤怒,但顾念到他诛杀张皇后、帮助自己即位的功劳,代宗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对李辅国治罪,而是派人在夜里悄悄潜入其家将他杀死,然后又追赠他为太傅。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李辅国之后出现的是程元振。他的权力超过了李辅国,而且更加专横跋扈,吐蕃军队攻来时他甚至扣住军情不报,导致唐代宗匆忙出逃陕州,长安也被吐蕃军队占领。事后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请斩程元振,唐代宗却顾念他往日帮助自己即位的功劳,只是削去了他的官爵,让他回乡居住。
    在这两个掌权宦官先后被清除之后,取而代之的是鱼朝恩势力。后来鱼朝恩也走起了前两人的老路,朝廷事务件件都要参预,倘若不让,他就非常愤怒地说:“天下事有不由我者耶!”这样发展下去,唐代宗对他越来越不满,宰相元载看出了代宗的意思,就找机会上奏鱼朝恩专权不轨,建议皇帝除掉他。代宗知道鱼朝恩的民愤太大,就和元载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出高价收买鱼朝恩的党羽,掌握了他所有的阴谋动向,而鱼朝恩本人却还一无所知。唐代宗也毫不动声色,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仍和往常一样对待鱼朝恩,甚至恩宠更加隆厚,使得鱼朝恩完全不疑心。到大历五年(770)二月,元载等人定好了周密的计划,准备一举除掉鱼朝恩。奏明皇帝时,代宗提醒他们说:“一定要小心,谨防反受其害!”
    三月寒食节时,唐代宗在宫中设宴,宴后将鱼朝恩留下,责备他平日的作为。鱼朝恩为自己辩解,言语傲慢无礼,唐代宗就下令将其缢杀,对外声称鱼朝恩受诏自缢,赐给其家六百万钱作为安葬费用。
    在这些事例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小心翼翼、甚至是有些怯懦的皇帝形象。这当然与他在执政初期感到立足未稳,只想尽快息事宁人,却不愿意将事态扩大有关,但从中也能看出唐代宗并不是一个喜欢走严厉路线的皇帝,他更愿意用宽容的行事风格笼络人心,即使是在清除异己政治势力时也不会作过多株连,而是用抚恤补偿的办法让他们的余党和亲属为之感恩,从而收到稳定政局的效果。这种风格也同样体现在他对待仆固怀恩的态度上。仆固怀恩本是与郭子仪齐名的功臣名将,他曾经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许多重大贡献,却感到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一怒之下联络吐蕃、回纥军队发动叛乱,结果却在途中暴病身亡。当仆固怀恩叛乱时,唐代宗心中还一直感到犹豫,其间就此事发下许多敕命,却都不提仆固朝恩是在叛乱。直到听说他病故的消息,代宗还很悯然地说:“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耳!”
  
    藩镇遗恨
    唐代宗即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平定安史之乱。当时安史之乱已经接近尾声,宝应元年(762)十月,唐代宗以长子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发兵征讨史朝义。他本打算让郭子仪做副元帅,却受到两个掌权宦官程元振和鱼朝恩的阻挠,只好改让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作李适的副手。他们率领的军队在陕州和诸道节度使及回纥军队会合,共同进击叛军。
    在洛阳的史朝义听说官军快要到达,就和将领们商议对策。有部下认为如果只有官军来,倒还可以一战,但如果和回纥军队一起过来,恐怕势头难挡,就建议退守河阳以避开锋芒。但史朝义并不听从,结果官军很快到达洛阳北郊,分兵攻下怀州,随后在洛阳以北的横水与叛军对阵,叛军数万人立栅栏作为屏障,仆固怀恩和回纥部队出兵夹击,大破叛军。史朝义派精兵十万过来救援,官军向他们发起猛攻,杀伤甚多,但叛军的阵形却始终不乱。镇西节度使马璘着急起来,单骑突入叛军阵中,一路所向披靡,官军大部队也跟着冲杀进去,叛军这才大乱,人马相互践踏,死伤无数。这一战官军斩首六万级,俘虏两万人,东京洛阳就此收复。仆固怀恩让回纥可汗在河阳扎营,同时派出步骑兵万余人乘胜追击史朝义,连战连胜。后来官军一直追到今天河北卢龙境内的温泉栅,史朝义走投无路,被迫在林中自缢而死,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就此平息。
    平定安史之乱是唐代宗一个富有标志性意义的功绩,但借助回纥军队一事却使他经常受到后人诟病。他借回纥军队平定叛军,应该说出发点并没有错,回纥军队的助阵也确实为平息叛乱起了很大作用。但后来回纥可汗归国时,所率部众在沿途大肆杀掠勒索,给所到之处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这一事件后来被评为唐代宗的引狼入室之举。平心而论,代宗并非完全漠视百姓,否则在至德二年时他也不会放下皇子的威严,为长安的百姓向回纥首领请命。但他毕竟能力有限,无法制止向回纥借兵出现的后患。事实上,不单是回纥军队,就连正规的朔方、神策军攻下叛军曾经占领过的东京、郑、汴、汝州等地后,也在当地大肆掳掠了三个月,房屋几乎被摧毁殆尽,士民们只能用纸当衣服来蔽体。参加平叛的官兵在破城之后大加掳掠在历朝历代都很常见,许多更有作为的君主都无法制止乱兵之祸,恐怕不能凭这一点对代宗过于苛责。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代宗第二件被人诟病的事情是种下了藩镇割据的祸端。安史之乱平息后,代宗任命史朝义的降将薛嵩为相、卫、邢、洺、贝、磁六州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李怀仙仍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其实当时河北诸州都已经归降,薛嵩等人迎接仆固怀恩时诚惶诚恐,甚至拜于马前表明忠心,而仆固怀恩担心叛乱全部平定后,自己的地位也将会日渐下降,所以奏请留下这些人分帅河北,从而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党援。后人认为,如果唐代宗趁此机会将这些人分别调走,就会使他们脱离自己原有的势力范围,不至于出现后来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可能是因为代宗缺乏远见,认识不到潜伏的危机;也可能因为他担心将这些人调离后,北方将会成为权力真空地带,无法维持当地的稳定;还可能由于西边的吐蕃势力的强大,让他担心两处边境同时出现危机,所以还需要这些人来帮他镇守,总之是顺水推舟,答应了这一请求。后来有人认为这一不当措施成为藩镇割据的开端,也有人认为藩镇的局面早在肃宗时代就已形成,不能把责任全加给代宗,但这种割据的局面毕竟是形成了,代宗在其中究竟应该承担多大责任,也只能留给后人评说。
  
  功盖天下的郭子仪
    代宗执政时期,边境经受到吐蕃势力的侵扰。在此期间,老将郭子仪为朝廷立下了大功。其实从唐初开始,西北边境原本设置了许多管理机构,屯田军戍,保障了边境的安宁,但安史之乱开始以后,精锐的戍边部队都被调入中原平叛,导致边疆守军兵力不足,吐蕃乘虚而入,数年间便蚕食了西北数十州的土地。广德元年(763)九月,吐蕃军队终于攻进大震关,占领了河西、陇右一带,边将连连告急,程元振却隐瞒不报,等吐蕃军队一直打到奉天、武功境内,逼近京师,朝廷震动,唐代宗才得知此事,连忙诏令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起用赋闲在家的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御敌。
    但郭子仪久不带兵,部下早已散去,匆匆招募,只有二十人和他一起出发。到咸阳以后,郭子仪派人去朝廷催兵支持,程元振却拒不召见。吐蕃率领吐谷浑、党项、氐、羌将领二十多万人,队伍浩浩荡荡数十里一路杀来,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月将带领两千精兵迎战,打了一个胜仗。但毕竟寡不敌众,最后兵尽被擒。看到吐蕃军队越来越近,唐代宗无计可施,仓猝间离开京城,出逃陕州,军士百官也都作鸟兽散。吐蕃军队杀入长安,拥立故邠王守礼之孙广武王承宏为帝,士兵们大肆劫掠,烧毁房屋,士民们纷纷避乱逃入山谷,长安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幸好郭子仪从商州到武关一路收集了四千人马,派左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率兵出发,白天敲锣打鼓摇旗呐喊,夜晚又燃起许多火堆,一路上作出声势浩大的样子,让吐蕃起了疑心,不知道郭子仪究竟带来多少人。当地百姓也虚张声势,都说郭子仪从商州带了不计其数的大军过来,长孙全绪又派人混进城去,悄悄召集了数百少年,半夜里在朱雀街上敲鼓大喊,吐蕃军队不知底细,以为郭子仪的军队已经进城,大惊之下全军撤出长安。
    两年之后,也就是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又谎称唐代宗和郭子仪都已死去,联络回纥、吐蕃几十万大军进攻长安。但途中仆固怀恩因急病去世,回纥和吐蕃大军继续进攻,一直打到长安北边的泾阳,长安再次震动,唐代宗忙命郭子仪屯兵泾阳防守。
  郭子仪到泾阳后,手下只有一万兵力,看到回纥和吐蕃把泾阳合围起来,便命令将领们加强防御,不许出战。当时仆固怀恩已死,吐蕃和回纥都抢着要做统帅,争执不下,于是就分营驻扎。郭子仪了解到这个情况,决定采用分化瓦解的办法退敌。他派将领去见回纥首领,说明要与他们联军攻击吐蕃,回纥人一向很尊敬郭子仪,但由于听了仆固怀恩的话,不相信郭还活着,一定要亲眼见了才肯相信,于是郭子仪只带上几个随从就要去回纥军营,儿子郭晞担心他的安全,拉着马不让他走,郭子仪用马鞭抽过去,趁儿子一缩手的机会就冲了出去。到回纥营前,他卸下盔甲,放下武器走进营去,回纥首领们认出是他,全都下马参拜。郭子仪向回纥大帅药葛罗说明情况,晓以大义,要回纥与唐朝联击吐蕃,药葛罗本来以为郭子仪和代宗都已死去,现在看到这种情况,就一口答应下来,并当场歃血盟誓。吐蕃得知这个消息,害怕受到唐朝与回纥的联手攻击,就连夜撤退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20 14:50 , Processed in 0.0319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