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心中之神

大唐十二帝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则天废黔李贤后,又于永隆元年(680年)立英王李哲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病逝,遗诏令太子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处理)”。
   武则天虽然始终独自兼政,但用的还是丈夫的名义。李治一死,武则天只好让太子即位为帝,而自己也只能退居为皇太后了,好在高宗遗诏中有军国大事“取天后进止”的字样,武则天借此握牢权柄,不肯放手。太子李哲即位,是为唐中宗,“尊天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本来母子两人可以像李治和武则天那样相安无事,就是说武则天可以利用儿子的名义施政,这也是吕后、慈禧先后用过的法要。然而中宗皇帝位子尚未坐稳,便耍起皇帝的派头,要封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宰相),又要封自己乳母的儿子为五品官,宰相裴炎坚决反对,中宗赌气地说:“我就算把天下给韦玄贞有什么不可以?你倒吝惜一个侍中的官职。”被惊呆了的裴炎马上去报告武则天,武则天以其一惯的迅雷不及掩耳的作风马上派人率羽林军去抓捕中宗,降旨把中宗废黜,降为庐陵王,中宗没能把天下给自己的岳父,却因一句年少负气话失掉了江山,开始了他惨痛凄凉的流放生涯。
   武则天废黜中宗后,又立自己亲生的最小的儿子豫王李旦为皇帝,让他居住在别殿,不让他参与任何国家事务。至此,武则天与丈夫、儿子之间的权力斗争才告一段落。
    
   四、酷吏风云。
   在与丈夫和儿子进行的权力争夺战中,武则天认识到:无论自己作为“天后”还是皇太后,都不能名正言顺地始终握持权柄,要想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办法:称帝。当上皇帝自然就可永久握有权柄,至死方休。然而莫说从古至今没有女人称帝,就是继承法上也只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八字标准,她若想称帝,真的只有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做一件开天辟地所未有的壮举。这项工作难度之大令人不敢想象,所以她之前的吕后没敢做,她之后的慈禧也没敢做,不是不想,而是太难、太累,成功的概率又极低,得不偿失。武则天却属于精力弥漫,无处发泄那种类型的,所以既不怕难、也不怕累,真就冒险去做了。
   当然她没有先建帝号,让自己成为天下人攻击的靶子,而是预先找出那些可能对自己称帝构成威胁的目标,然后加以血腥的清洗,第一批目标就是李唐皇室宗族,然后便是那些忠于唐室的贵族和显要。这项清洗工程不仅浩大,而且残酷,不是饱读圣贤书的士大夫们所能胜任的,所以武则天虽然培植了许多亲信大臣,还是要另外找些粗鲁残暴、嗜血如命、天良丧尽的人来完成这项特殊工程。
   皇帝和大臣们的关系其实和现在的市场供求关系差不多,君主需要什么样的臣子,就会有相应的臣子应运而生,保障皇上的需求。皇上是买,大臣是卖,都受市场供求规律的制约,武则天正犯愁到哪里去找这样一批有特殊天分的“奇材”,尤其是天良丧尽的奇材委实不多见。然而大唐朝的天公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材”,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批“嗜血如命、天良丧尽”的酷吏们便应运而生,源源不断供应到武则天手上。
   《新唐书·酷吏列传》中列出了一些著名的酷吏,我们且先看看这些酷吏的出身来历。索元礼,西域胡人;来俊臣,无业游民,曾因抢劫入狱;周兴,自小熟悉法律,原是尚书省的小吏;侯思止,无业流民;郭弘霸,宁陵丞;周利员,钱塘尉……
   可以看出这些酷吏不是贫,懒,不事产业的无业者,便是低下层小官吏,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天性残忍”,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即无职失,便无所患,在武则天重金高官的悬赏下,岂能不踊跃而上。残忍是需要付出良心和道德的代价的,纳粹的灭绝营至为残忍,可也有许多看守精神崩溃,就是不堪良心和道德的重负,而索元礼、来俊臣这些人“天性残忍”,全无良心和道德的负担,便使得腥风血雨充斥朝野。
   索元礼是第一个酷吏,他最擅长的是用铁笼子罩住犯人的头,然后往头上钉楔子,一直到脑袋裂开死去为止,他每审讯一人,必逼迫此人攀引别人,然后再令此人乱攀,有时攀引数百人尚未终止,凡被牵连到的人结局只有一个:灭族。所以一时间“衣冠气褫”,就是说士大夫们都垂头丧气,恹恹不振,后来他民愤太大,武则天为平息众怒,把他下到狱中问罪,他不肯服罪,拷问他的狱吏说:“把大人的铁笼子拿来。”索元礼听后马上便乖乖认罪,不久便死于狱中。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元礼之后,来俊臣接踵而起,而且也是最为凶狠毒辣的酷吏,天下人把他和索元礼并称为“来索”,他因上书诬告珍■邪李冲谋反,深得武则天赏识,任命他为侍御史,专管诏狱,《新唐书》记载:后阴纵其惨,胁制群臣,前后夷千余族。生平有纤介,皆入于死。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自语。”
   数字是骇人听闻的,“夷”就是“灭”。来俊臣一人便平灭一千多宗室贵族的家族,而索元礼与来俊臣并称,所灭的家族即便比不上也不会差很多,其他一百多位酷吏自然也都有突出的政绩,加在一起怕不有三四千家之多?虽然现在难以考证出当时宗室贵族、士大夫的数目,但如此庞大的数目还是令人难以置信,也可能中国古时的史学家只是专长文史,数学课根本没入门(事实上古时也确实没有算术这门课),所以史书上的数字都是概而言之,如果当真反而要糊涂。不过经过这几轮酷吏的血腥清洗,“唐宗室殆尽矣”。这个结论是肯定的,这也正是武则天所想要的。
   来俊臣在酷吏史上还有一大突出表现,就是和手下大小酷吏们仔细揣摩,编出了一本《罗织经》。这是一本专门教人如何告密,如何编造证据,从而致人于死地的教材。酷吏每个朝代都有,只是到了来俊臣手上,把各种手段理论化、专业化了,而且提升到“经”的高度。来俊臣倒真有做《酷吏学》鼻祖的野心,可惜他也不过是一枚棋子,当弃时便被毫不犹豫地弃掉了。
   在所有酷吏中,来俊臣被任用得最久,作恶也最多,只是到后来,他野心膨胀到极点,自以为天下无人不慑服于他的淫威,居然要把权高位重的武姓诸王和太平公主也罗织进谋反案中,还要告皇太子和南北牙(宦官衙门和朝臣官署)一起造反,意欲把武则天外的所有朝廷官员一网打尽,进一步便夺取帝位,结果被武姓诸王和太平公主所告,斩于西市,处斩之日,市民争相抉眼、摘胆、割他的肉吃。人人奔走相告:“从今以后睡觉时背可以贴着床了。”
   酷吏政治也是武则天最为后世人所诟病的,然而酷吏政治不只是一种施政手段,更是武则天改朝换代所进行的一场战争。只不过没有金戈铁马,也没有攻城野战,而是针对朝廷中上层官员和皇室宗族展开的大清洗,综观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前朝宗室和忠于前朝的贵族和士大夫也都被杀戮殆尽,只不过都是用军队进行集体屠杀,而武则天却是通过酷吏来完成,如果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武则天废唐立周、改朝换代,流血的程度也不是很高。《新唐书》对酷吏政治这样评价:后因以自肆,不出帏闼,而天命已迁。”就是说酷吏政治既是武则天改朝换代的必要手段,也是必须的步骤。从武则天不出宫门,不用金戈便顺利建立自己的大周王朝这一结果来看,这种政治手段无疑是成功的。
   即便在重用这些酷吏为自己效力的过程中,武则天也掌握着微妙的平衡,当一名酷吏如索元礼、周兴民愤太大时,她便将之杀掉,平息一下民愤,以免引起骚乱,而当她要清除的政敌已被惨杀净尽后,她便装出一副无辜的面孔,表示对酷吏的怀疑,诱使那些正直大臣们攻击酷吏,自己便顺从人望,开始有次序地铲除酷吏,不但挽回了影响,还在臣民中树立起“圣时天子”的威望。
   五、帝王权谋
   古时那些明君圣主——典型如唐太宗,讲求的是待臣子有恩有德,要推心置腹,以诚相待,来换得大小臣工的感恩戴德,尽心报效,唐太宗在其一生中也确是如此做的——除了临终前不得已玩了一回权术——而且也收到了相应的效果,否则武则天也不必杀那么多人来清除太宗皇帝对他们的影响了。
   武则天的一生却是充满了帝王权谋的一生,这也是她的性格和所处环境决定的。从天性而言,武则天属于骨肉情分淡薄的人,为当皇后她不惜亲手掐死亲生女儿,为了久持国柄,她又杀二子,废一子,对亲生骨肉已然如此,想让她对别人有恩有情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而她以一女性身处男性政治家的包围中,想要如唐太宗等男性帝王与臣子们正常交流,增进感情也很不方便,所以她更多的只能使用权术来笼络,打压甚至逼迫大臣们为自己效力。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则天最喜使用,也最见成效的招法便是重奖,许敬宗是辅佐她成为皇后的最大的功臣,武则天对他的奖赏也最高,封爵拜相,赏赐无数,尽管许敬宗品行不佳,贪污受贿、劣迹斑斑,武则天依然对他宠任不衰,就是为天下人树立一个效忠自己的榜样,后来为了对付唐朝宗室,为求人告密和作自己剪除政效的爪牙——酷吏,更是高悬赏格,无论重金还是高官,都是立时兑现,绝不食言。所以《新唐书·酷吏列传》中说:“非吏敢酷也,诱之使之酷也。”倒是一针见血。
   武则天对大臣也是唐初著名文学家的陈子昂说过一件自己在太宗身边的事,其实正是她一生中的使用的最重要的权术。当年唐太宗得到一匹好马,却野性难驯,太宗和那些大将、驯马师都无法将之驯服,其时任才人的武则天却自告奋勇,说只要给她三件东西,就可驯服野马,这三样东西是鞭子、钢锥和匕首,先用鞭子抽,如果不服就用钢锥刺,如果还敢不驯服,就用匕首杀掉。
   武则天除了重奖的一面,自然还有重惩的一面,就是鞭子,钢锥和匕首——政治上的三板斧,对于重奖不能打动的人,武则天就先是用鞭子抽——贬官,待这人知道痛了再把他调回来,一般的人就会甘心俯首了,对于比较倔强的,就用钢锥刺——贬官、放逐、下狱、复职,然后再贬官、下狱、流放、再复职,把你折腾得死去活来,尝尽痛楚,最后意识到只有归心皇上——管他大周还是大唐——才有出路,这个人也就改造好了,如名臣狄仁杰、魏元忠就被刺得遍体鳞伤,最后对武则天还是忠心耿耿。至于那些唐朝宗室,根本没有改造的可能,武则天便动用匕首——酷吏来诛除了。
    
  六、鼎革失败
    
  天授元年(690)九月,武则天正式宣布改大唐为大周,大赦天下。把皇帝李旦降为皇太子,原太子降为皇太孙,武则天自称为圣神皇帝,这和曹丕篡汉,杨坚篡魏一样,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改朝换代,史称“周武革命”。
   不过有一点显著的不同:曹丕、杨坚篡夺的都是异姓他人的天下,武则天所夺的却是亲生儿子的天下,这一点差别却使武则天陷入尴尬的两难境地,也是她最终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武则天无论夺取帝位还是称帝施政都很顺利,这是因为她利用酷吏已清除了各种障碍,另一方面在她统治下,社会上基本属于安定的局面,经济上承继贞观之治,得到持续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保障,民心安定,所以虽有唐宗室诸王和徐敬业等人的起兵反抗,却都旋起旋灭,没能引起大的波澜。假如武则天和魏文帝曹丕、隋文帝杨坚一样是位男性帝王,她的这次改朝换代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大唐也会变成一个短命王朝,中国历史上真的会多出一个大周王朝来。这虽然只是一种假设,但从历史正常进程的轨迹来看,却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武则天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她治国施政能力比曹丕、杨坚差,恰恰相反,她比这二人要高出一个层面,她败就败在身为“女儿身”上。
   1.谁来承继我的江山
   武则天称帝后最苦恼的问题是:让儿子李旦还是侄子武承嗣来承继自己缔造的大周王朝。
   此时李旦已经被武则天赐姓“武”,并且作为皇太子是法定的继承人。但武则天也知道血统不是改姓氏便能更换的,李旦不论姓李还是姓武,身体里流的都是李姓的血液,如果让李旦继续帝位,就等于把自己费心一生辛苦夺来的江山又拱手送给李家。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武则天都考虑废除李旦,改立侄子武承嗣为太子,如果侄子继承帝位,江山就真的落入自己武家了。然而她又遇到一个解不开的难题:自己亲身缔造了一个王朝,可是自己在武姓家庭中却属于外人,即便自己作帝王,武氏家庙中也没有自己的一个牌位。如果武承嗣即位,自己既入不了祭祀供奉,反而把自己弄成了孤魂野鬼。
   武则天就这样陷入封建建宗法伦理为女性设置的怪圈中:儿子即位,自己只能以高宗皇后而不是大周开国之主的身份享受李氏子孙的祭祀,这既非她所愿更不是她改建大周的目的,侄子即位,自己却不能入武氏太庙,身后连个烧纸钱的人都没有,更为悲惨。这个难题困扰了武则天的后半生,饶是她智慧丰赡,机变无穷,也解不了这道无解的难题。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2.人心思唐
   武则天虽然使用酷吏手段和高压政策清洗打压那些忠于唐室的宗室侯王和大臣,但到后来,依然不得不重用狄仁杰、魏元忠、张柬之这些名臣来辅佐自己治理国家。这些人对自己忠心耿耿,但骨子里还是思念唐室,如果不是那道难题困扰住她,她尽可立武承嗣为太子,然后提拔、扶植一批忠于武姓的大臣。然后这一条路既然行不通,武则天也就懒得再来一次大清洗了。
   武则天晚年最信任的是宰相狄仁杰、狄仁杰时常以“母子亲”还是“姑侄亲”的基本道理劝说她把国家交给儿子来继承。这道理虽站得住脚,但从历史所记载的武则天所作所为来看,她对侄子的亲情倒是远远比对儿子多得多。也不知是她老来忽发母子真情抑或是狄仁杰的话打动了她,武则天最终决定把国家交给儿子,但继承人却不是皇太子李旦,而是曾登过帝位又遭废黜,降为庐陵王的李哲,圣历元年(698年),九月,武则天正式立庐陵王李哲为皇太子,原皇太子李旦改封相王。
   武则天的这一举措实际是向天下人昭告:周武革命已将终止,唐室复辟不过是时间问题,她虽然也赐李哲姓武,但谁都知道一旦武则天过世、太子即位,第一件事不是改元大赦,而是恢复自己的李姓了。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居于深宫,数月不见宰相,只有她的两位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出宣诏命、在宫中处理国家政务,大臣们一向痛恨这二人,害怕他们趁武则天病重,窃弄权柄,擅作威福,甚至假传圣旨诛杀大臣引发祸乱,宰相张柬之便联合大臣中召右丞敬晖、司农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已和右洞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等人发动宫廷政变,从玄武门攻入宫中,一直到武则天养病的迎仙宫,把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在屋檐下斩首。众人虽只是为了对付张氏兄弟、但势到如今也无法终止,索性逼迫武则天传位于皇太子,自己退为皇太后。
   这一年正月,李哲第二次即位为帝,改元为神龙元年,把武则天迁移软禁于上阳宫,大周终结,唐室复辟。
   这一年十一月,软禁中的武则天病逝于上阳宫,享年八十二岁。武则天自己给中宗下了一道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用这种方式把自己又归为李唐王朝的后妃中去了。
   武则天一生的是非功过很难评说,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出一个大历史观:就是考察历史人物不应拘泥于一时一事,而应看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功与过。从这个观点出发,武则天作为一代政治家不仅值得肯定,而且值得赞扬。在她无论是以天后、皇太后还是大周皇帝的身份治理下的国家,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发展,不仅上接贞观之治,更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和经济基础。唐代帝王中值得一提的也无非是太宗、武则天、玄宗、宣宗四人而已,太宗是明君圣主,玄宗毁誉各半,宣宗虽号称“小太宗”,身处晚唐颓势,已无法和玄宗相比。武则天虽不在大唐二十帝中,但作为唐初最重要的政治家,功绩虽不如太宗、相差亦不远。其实她本来就是太宗的好门生,如果再附加考虑武则天作为女性政治家在男权至上的宗法制度里所遇到的诸多阻难,回头再来看她为历史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甚至可以说武则天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宗李显(又名哲)(656~710)
   只有唐朝一连出现了两个两度为帝的皇帝:中宗李显和其弟睿宗李旦,足见其时权力斗争之险恶。
   李显是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所生的第三子,而在高宗的八个儿子中排序第七。他先是被封为周王,后又改封为英王,并且改名为李哲,改名也是唐朝帝王一大特点,亲王出阁就封基本上都改名,中唐以后皇帝即位也都要改一下名。比如唐宣宗为光王时,名李怡,即位为帝后便改名李枕,唐懿宗本名李温,做了皇太子后便改名李漼,即位后不变。这种易名制度的道理何在无从考据,只能解释为李氏皇族的家法吧。
   唐高宗永隆元年(860)皇太子李贤被武则天废黜,议立英王李哲(即中宗李显)为皇太子,三年后高宗病逝,李显即位,是为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政权依然由武则天掌握。
   李显即位未及一月,便因要给岳父授官的事对宰相裴炎说了一句气话,结果立遭武则天废黜,被降为庐陵王,囚禁于别所,然后迁移均州,不久又迁移房陵。圣历元年(698)被武则天召回,重新立为皇太子,结束了长达十八年的流亡生活。公元750年,宰相张柬之等大臣联合羽林军将领拥戴李显发动宫廷政变,杀掉二张,逼迫武则天传位,李显再度即位为帝,公元710年六月被自己放纵溺爱的妻子女儿合谋毒死,在位整整五年半。
   作为一个皇帝,中宗毫无值得称道之处,反而有许多“秽德秽政”,所以史书上对他的评价都极低,甚至断言假如没有唐玄宗接续,大唐的命脉也快要终结了。这种论断固然有其道理在,却未深究其内因,作为一个人,一个悲惨凄凉的人,还是不能不令我们对他寄予深深的同情。
    
   一、凄惨的半生
    
  中宗自从被废黜帝位,降为庐陵王后,似乎结局已定:等待赐死。
   当年唐太宗极为重视人命,规定即便判处一个平民的死刑也要“五覆奏”,就是要求大理寺五次向皇上奏请,以免冤滥、错杀无辜。武则天则不同,或许她参悟透了《庄子》里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谛吧,而且也没把亲生儿子排除于“刍狗”之外。长子李弘冲撞了她,结果当晚“暴薨”,次子李贤也于被废四年后在放逐地巴州被逼迫自杀,有两个哥哥作比照,李显自然会知道自己不是在囚禁地“暴薨”,也会在流放地被赐死,几乎不会有太大的意外。
   李显没有“暴薨”,被迁移均州安置,开始他十八年流放生涯,流放的艰苦备尝还算不了什么,最悲惨的是日日等死。其实人世上最可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生活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中,日日等死,死亡却又不马上来,但它随时又都可能到来,这种恐惧和悲惨绝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出来的,这种境遇中的李显似乎只有奥斯威辛集中营中的犹太人可比,李显竟苦熬了十八年,真想象不出他有一颗怎样超强的心脏,能承受此般重负。
   不过再强的心脏也难以在这种重负下支持十八年之久。在流放生涯中,李显的妻子韦氏倒是显示出女性面对逆境时超乎男性的承受力,成为李显的精神支柱。《资治通鉴》记载:上(李显)在房陵与后同幽闭,备尝艰危,情爱甚笃。上每闻敕使至,辄惶恐欲自杀,后止之曰:“祸福无常,宁失一死,何遽如是!”上尝与后私誓曰:“异时幸复见天日,当惟卿所欲,不相禁御。”
   正是患难夫妻相濡以沫的真情,使得李显苦苦熬过十八年的等死岁月,他对妻子的依赖和感激也超乎常轨,居然对妻子发誓:一旦重见天日,任凭妻子随心所欲——自然也包括和别的男人寻欢作乐,他绝不干涉。
   这种非人的生活足以摧毁一个人顽强的求生意志,更不用说什么雄心壮志,理国治民的愿望了,也正是这段生涯造成了中宗复辟后的“荒政”行为和许多“秽德”。
   二、荒政与享乐
   中宗李显在房陵过的是非人的囚禁生活,回来重做皇太子后,也是小心敬畏,再度为帝后却如出了笼的鸟一般,开始近乎疯狂地享受奢侈的帝王生活,对朝政却是“撂荒”。
   他喜好击■热,俨然成为时尚,驸马武崇训、杨慎交竟然用昂贵的食用油浇筑■场。他还命文武官三品以上的都到■场抛■、分成两队拔河,看到一些衰老大臣仆地不能起来,一旁坐视的李显以及他的妻女便哈哈大笑。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显还喜欢到处游览,日日汲汲于风景如思不足,大概是想用不多的余生来补偿自己十八年中所失去的吧。他似乎对什么都有兴趣,都要拼命享受,却只对他分内的事——朝政没有丝毫兴趣。
   李显的妻子韦皇后却是极有野心、极力欲强的女人,李显即位后每次上朝,韦皇后都坐在他身后的帷幔中,如同当年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一样。大臣桓彦范上书劝谏,李显不予采纳,韦皇后便开始干预朝政。
   三、纵容妻女
   中宗李显对朝政漠然,有野心的韦皇后干预朝政便势在必然,这和李治和武则天时的情形一样。而同时干预朝政的还有李显的爱女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是李显和韦皇后在迁徙房陵的途中所生,当时没有接产准备,只能脱下衣服把她包起来,所以安乐公主小名就叫“绷儿”。李显可能觉得女儿受自己牵连,生下来便过的是囚禁生活,愧负太多,所以即位后对安乐公主有求必应,安乐公主也借机与母亲一道干政乱政。《资治通鉴》记载:安乐公主恃宠骄恣,卖官鬻爵,势倾朝野。或自为制敕,掩其文,令上署之;上笑而从之,竟不视也。自请为皇太女,上虽不从,亦不谴责。
   除了那些被掌控于权臣手中的木偶天子,还有李显这种不看重内容、便署名画敕的糊涂天子,真是千古未有之奇。李显分明是把国家政务当成了自己和女儿的游戏,这就不仅仅是荒政而是秕政了。
   不过他总算没糊涂透顶,没答应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这不是他想不想的问题,而是武则天刚死,所有人都心有余悸,满廷文武大臣绝不会再同意立一位“女主”,根本行不通的事李显也不会勉强去尝试,但他也没忍心责怪爱女,却不知已使骄宠成性的女儿生出杀机。
   安乐公主还和长宁公主、韦皇后的妹妹■国夫人、上官婉儿等人公开卖官,不管你是杀猪宰羊的,还是卖酒的,只要出钱三十万,就可以得到一纸官员的任命书。不过这任命书上的“敕”字是黑色的,封套上也用斜封,所以这些花钱买到的官被称为“斜封官”。交钱三万就可以得到僧尼的度牒,好处是永久免除租税和徭役,这些人贪婪敛钱,每年卖出几万个官,而中书省也不敢违抗。
   斜封官不仅败坏了朝廷纲纪,更败坏了官场风气,这些花钱买来的斜封官必然要在百姓身上成几何级数地搜刮回来,直接侵犯百姓的利益,引发社会的动荡与骚乱是在所必然。
   一直深受武则天迫害的韦皇后回朝后,却把武则天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在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的劝导下,也准备再做一次君临天下的女主。
   她先是和武则天一样,打破“异姓不封王”的制度,追赠自己的父亲韦玄贞为酆王、四个弟弟也都追赠郡王,她又率王公大臣给中宗李显上尊号为神龙皇帝,把玄武门改为神龙门,她的亲信宗楚客则率百官上表请加皇后尊号为顺天翊圣皇后,李显也同意了。武则天当年的尊号是“则天顺圣”,而“顺天翊圣”四字首尾恰是“顺圣”。韦皇后的用意昭然若揭。
   景龙二年(708年,韦皇后又令宫女宣扬说皇后盛衣服的箱子上有“五色云起”,李显便命人画成图宣示百官,韦皇后的亲信韦巨源奏请宣示天下,李显也同意了,并为此大赦天下,这已经是在制造“君命天授”的“天命观”了。
   四、逼反太子
   中宗李显即位后,立儿子李重俊为太子。韦皇后因为重俊不是自己所生,对他很不满意。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原来和上官婉儿私通,通过上官婉儿又和韦皇后私通,武三思对懦弱糊涂的中宗,有野心却无能力的韦皇后都不放在眼里,想伺机夺回武姓天下。恰好他的儿子武崇训娶的是中宗和韦皇后最为溺爱的安乐公主。武三思忌惮的是聪明果敢的太子,便让儿子武崇训教唆安乐公主多次辱骂太子为“奴”,处处欺辱他,安乐公主又多次向中宗请求废掉太子重俊,立自己为皇太女。
   重俊不堪羞辱,更不愿坐待废黜,便铤而走险,与上次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的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兵变,他假造中宗制诏调发羽林千骑兵,把武三思和儿子武崇训在家中杀死,然后分兵把守各道宫门,重俊和李多祚攻入内宫,但见到中宗后,羽林千骑兵才知道接奉的是假圣旨,转过头来攻击重俊和李多祚,李多祚被杀,重俊虽然逃出京城,不久也被左右所杀。
   五、甘戴绿帽,只畏人知
   古时帝王很少有被人戴绿帽子的,倒是经常给别人绿帽子戴,这是因为深宫禁地只有皇帝一人是男性,而各种防范措施更是谨严,为的就是保证宫闱的纯洁性,而乐于戴绿帽子的怕也只有唐中宗李显一人了。
   李显和韦后在房陵幽禁地相依为命,“情爱甚笃”,然而一当上皇后,很快便通过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私通上了,既耐人寻味又无从解释其因由,归根结底恐怕还是中宗李显所发的那句誓言吧!异日幸重见天日,惟卿所欲,不相禁御,韦后到了要求中宗履行诺言的时候了。
   韦后和武三思经常在宫中玩一种叫“双陆”的赌博游戏,李显丝毫不以为嫌,反而在旁边为两人点数筹码,倒显示出人君的博大胸怀。
   韦后与武三思做得并不隐密,很快便闹得满城风雨,处士(没做过官的人)韦日将上书告发武三思“潜通宫掖,必为逆乱”,李显看后却勃然大怒,命人把韦日将斩首,在宋璟的一再坚持下,还有几位大臣也劝解说盛夏时节不应行杀戮,“有违时令”,李显才怒气稍解,将韦日将杖责后流放岭南,秋分的第三天,广州都督周仁轨便奉命将韦日将斩首。
   韦后与武三思是在宫闱内私通,已然闹得一个处士都知道了,李显不可能不知情。而他为二人点数筹码的行为既属默许也是一种鼓励,或许李显把容忍妻子与他人通奸当作自己的一种感激和补偿吧。
   武三思被太子重俊杀死后,韦后又与善医术的散骑常侍马秦客、善烹调的光禄少卿杨均私通。
   李显对这一切装作不见,真的做到了“不相禁御”,只是他虽然乐于承受,却怕别人知道,别人知道也不要紧,只是不能说出来,否则便会立遭韦日将之祸。
   然而李显对妻子的放纵,对爱女的溺爱换来的却是母女二人的杀机。韦后想如武则天那样临朝称制,李显便是个障碍。安乐公主屡次求为皇太女不得,也痛恨父亲,想让母亲临朝,立自己为皇太女。而马秦客、杨均担心丑事暴露会被杀头,几人便在一起合谋,杨均做饼,马秦客在饼中下毒,韦后母女亲自奉给中宗李显,一代懦弱的糊涂天子便在自己最爱的妻女的脉脉温情中吃下毒饼,毒发身亡,享年55岁。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睿宗李旦(662~716)
   李旦是唐朝第五位皇帝,他和他的哥哥中宗李旦一样,都是两度为帝,兄弟二人还有极为相似的一点:在帝位上默默无为,形同牌位。当然李旦比李显幸运的是没有韦后、安乐公主那样毒辣的妻女,相反倒有一位“重子”——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也许正是因为兄弟二人相似处太多,两《唐书》干脆把二人的本纪合在一起。,尽管两人作为皇帝的政绩都接近于零,而李旦的个人生活相对平坦得多,总体而言,李旦比李显幸运得多。
   李旦是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所生的第四子,而在高宗的八个儿子中也是最小的。刚出生时起名旭轮,封殷王,后来改封冀王,去掉“旭”字,单名轮字。上元二年改封相王,仪凤三年又改封豫王,改名旦。
   中宗嗣圣元年(684),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二月份便废黜中宗李显,改立豫王李旦为皇帝,却让李旦“居于别殿”,政事决于太后,李旦“不得有所预”。这就明确告诉他:只允许他做一个牌位皇帝,绝不许他乱说乱动。其实有了三个同胞哥哥的覆辙,就是重赏鼓励,李旦也绝不敢看上一眼武则天手中的权柄,遑言触摸了。
   《新唐书·睿宗本纪》称李旦: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字训诂之书,倒是一位学者型的皇帝,不过他的学问始终没表露出来,倒是韬晦保身的功夫堪称一流。
   “伴君如伴虎”,而伴武则天这样的“君”,就不是伴一般的虎了,伴的是疯虎,尽管武则天和李旦是至亲母子,可是“皇家无亲”在武则天身上得到了最为彻底的验证。从公元684年至公元705年,李旦在武则天身边呆了整整二十二年,中间经历周武革命、武承嗣夺嫡等政治风浪,李旦居然能安然无事,躲过一波波劫难,足证其不平凡。
    
   一、韬晦第一
   《新唐书》称:自则天初临朝及革命之际,王室屡有变故,帝每恭俭退让,竟免于祸。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武则天临朝称制,李旦安心做母亲的牌位皇帝,对国家政事不闻不问,母子倒还可以相安无事。但到了武则天改立大周,肆行屠戮李唐宗室时,李旦就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了,其一李旦虽是名义上的皇帝,武则天发动革命,建立新朝,第一个要革的就是李旦的命,好在二人毕竟有层母子关系,而当李旦预先察觉到母亲有称帝的计划时,便接连上书请求母亲自己称帝,允许自己退位。所以武则天称帝后只是把李旦降为皇嗣,恢复开始时的名李轮,迁居东宫。
   武则天称帝建周后,最受武则天宠爱的魏王武承嗣便成为武氏家族承继帝业的最佳人选,只是李旦还位居东宫,武承嗣千方百计搜求他的过失或者与外人交接的证据,却是茫然无获,武承嗣便鼓动一些希求后福和重赏的官员和市民不断上书给武则天,请求废除皇嗣李旦,立武承嗣为皇太子,此时李旦的处境可谓岌岌乎危哉。不过武则天刚刚称帝,似乎还未考虑选择儿子还是侄子来做自己的继承人,又有大臣李昭德等人死保,李旦总算能安居东宫。这也是他平时韬光养晦的功夫到家。若有丝毫不利的证据落入武承嗣手中,李旦的结局不会比李显好多少,说不定如李弘那样于东宫“暴薨”。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在狄仁杰的劝说下,把中宗李显从房陵召回,对外的说法是李显有病,回京疗伤。李旦知道武则天和大臣们都有意立李显为皇太子,便称病不朝,多次上书请求让位给李显,武则天便立中宗李显为皇太子,改封李旦为相王,名字也由“李轮”改为李旦。
   中宗李显和张柬之等人逼宫成功,唐室复辟,李旦总算渡过了一生中最难熬的岁月,至少头上不再时时笼罩着死亡的阴影了。
  中宗总政,韦后乱政,安乐公主和太平公主争权夺势,相互倾轧,朝政紊乱,国事日非,李旦依然抱定“自扫门前雪”的法宝,对国家事务不闻不问,也不介入任何权力斗争之中。
  
  二、坐享其成。
    
  中宗李显被韦后,安乐公主所弑,韦后临朝称制,立十六岁的温王重茂为帝,史称殇帝,进位李旦为太尉。李旦的儿子临淄王李隆基乃是太守李世民一类的人物,他看到朝政日非,便和李世民在晋阳所为一样,暗地里招集才勇之士,准备匡复社稷,他还结交隶属羽林军的“万骑”的首领,等待机会发动政变。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景云元年(710),韦后的亲信宗楚客、太常卿武延季、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和韦后的亲属都劝韦后仿效武则天,让韦氏的亲属统领南北禁卫,占据朝中各部门的主要位置。宗楚客又秘密上书韦后,称韦后上应天命,应该革大唐的命,另立新朝。所忌惮的便是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宗楚客和韦后、安乐公主密谋除去二人。当然既然革命,殇帝李重茂也不能留下。“革命”当然首先要革皇帝的命。
   兵部侍郎崔日用一向依附韦后、武三思,与宗楚客关系也很好,但知道宗楚客的阴谋后,感到成功的几率太小,便向临淄王告密,劝他从速起兵,否则祸发不测。
   李隆基闻讯后,马上联合太平公主和公主的儿子卫尉卿薛崇■,苑总临钟绍京,尚衣奏御王崇晔等人商议先发制人,起兵诛杀韦后及其党属。
   恰好韦后的亲属韦播等人执掌禁卫军后,多次杖责万骑的将士以便树立军威,万骑的首领陈玄机、葛福顺到李隆基面前哭诉,李隆基暗示要起兵诛杀诸韦,万骑首领都欢呼踊跃,发誓以死相救。
   计划商议好后,有人对李隆基说应该向相王请示。李隆基知道父亲胆小怕事,又厌倦权力斗争,一定不会同意,便说:“我们此举是要以死徇社稷,事成福归于王,不成以身死亡,不以累王也。今启而见从,则王预危事;不从,将败大计。
   这天夜里二鼓时分,天星散落如雪,李隆基和万骑首领葛福顺、陈玄机率万骑冲入驻扎在玄武门的羽林军营,斩杀了执掌军权的韦后亲属,宣布:韦后毒杀先帝,要危害社稷,今晚要共同诛杀诸韦,韦家马鞭以上的人皆斩。要立相王为帝安定天下,敢有首鼠两端或帮助逆党的,罪灭三族。洞林军将士都欣然听命。
   李隆基坐镇玄武门,指挥羽林军和万骑攻入内宫,韦后逃到飞骑营,被飞骑卫士斩首献给李隆基。安乐公主正照镜描眉,被士兵斩首。韦后的亲信宗楚客,赵履温、男宠马秦客、杨均等人也都被抓捕斩首,兵部侍郎崔日用率兵诛杀韦后亲属,不但马鞭以上的斩,襁褓中婴儿也不放过,冤死者极多。
   政变成功后,太平公主逼迫殇帝李重茂下旨,让位给相王李旦,因李隆基平定逆乱,改封为平王,统率内外禁军和万骑营,相王李旦或许真的对帝位没兴趣,又不愿夺亲侄儿的帝座,坚决不肯即位。从李旦的性格和平日所为来看,这并不是故作姿态,他是真的不愿意重返帝座,在太平公主、李隆基和大臣刘幽求等人的一再请求下才在承天门即位为帝。
   李旦即位后,立李隆基为太子。他厌倦政务,国家大事都交给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处理。尤其信任太平公主,每当宰相向他奏请,他便先问:“和太平公主议过了吗?”然后再问:“和三郎(李隆基的小名)议过了吗?”如果是太平公主或者李隆基同意的,便画敕许可,否则便让宰相找太平公主和太子商议,他只管“画敕”。
    
  三、笃亲拒谗
    
  与武则天恰好相反,李旦极为看重骨肉亲情、李弘、李贤、李显都死于非命,李旦侥幸活出命来,一母同胞中就只有太平公主了。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新唐书》称她:方额广颐,多阴谋,后帝谓:“类我”。就观今所能看到的武则天的画像看,“方额广颐”确实就是武则天的面相。
   太平公主虽然“多阴谋”,在武则天时代,畏于武则天的明察和严厉,在言行上多加检点,朝廷内外对她也没有任何非议,中宗复辟,韦后干政,太平公主很轻视韦后和安乐公主,与之针锋相对,相互倾轧,韦后母女对她也很是畏惧,中宗遇弑,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定策起兵,政变成功后又亲手把殇帝从御座上拉下来,用乘舆接李旦入宫即位,既立下拥戴“佐命”之功,又立下“清宫”的功劳。
   李旦即位后,给太平公主加实封至万户,而唐初亲王食实封不过八百户,公主也不超过三百户。中宗时太平公主便已开始招权揽势,此时屡立大功,李旦又对她事事信赖,便权倾天下,势震朝野。
   太平公主每次入宫向李旦请示事情,都要和李旦坐谈几个小时。李旦在国家大事上,也总是要和她商量。她有时不进宫,宰相们就到她的府邸请示。自宰相以下,百官进退都决于公主一言,她有时推荐一个人,能从一介白丁直接升到宫中侍从,旋即便可出将入相。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固然是李旦笃于骨肉,也是因为公主“多阴谋”。太平公主一直在武则天身边,自然也受到了武则天的言传身教,所以“善策人主傲首,先事逢合,无不中”。李显、李旦两人即便不厌烦政务,能力上也远逊于太平公主,这也正是李旦事事依赖她的原因,太平公主便“权倾人主”。
   当时朝廷上有七名宰相,却有五人是出自太平公主门下,一些禁卫军将领也都私下到太平公主府中谒见,以求富贵。太平公主见宰相都是自己的亲信,禁卫军也都愿意效忠自己,李旦对自己虽好,太子李隆基却很英明,将来即位后一定容不下自己,便有了再次发动政变的阴谋。
   吏部尚书宗■,兵部尚书姚元之看出太平公主会对太子李隆基不利,便秘密对李旦请求将太平公主安置于东都洛阳。李旦说:“朕更无兄弟,惟太平一妹,岂可远置东都”,不予采纳。
   太平公主多次指使党羽在李旦前进太子的谗言,李旦爱重太平公主,对太子也极为宠信,对这些谗言一句也不相信。
   景云二年(711)一月,太平公主指使术士对李旦说五日内一定会有外兵攻入禁廷,暗示太子将入宫夺位,李旦一时没明白过来。忙叫张说和姚元云作好防御准备。张说解释说这一定是奸人要离间皇上和东宫,只要让太子监国,流言自息,姚元云在旁极力赞同,李旦恍然大悟,马上下旨命太子监国,一般政务都由太子处分。
   古时皇帝只有远离都城或者居父母丧不能处理朝政时,才令太子监国,临时代替皇上处理日常事务。李旦此举不只是平息流言,也是要交权给太子的第一步。
   果然在四月份,李旦便召集三品以上官员,要传位太子,李隆基坚决推辞,太平公主的亲信们也极力劝阻,李旦才没有正式传位,却下令所有政事都先交给太子处理,然后再上奏,这已是把实权交给太子了。
   先天元年(712),彗星出现,太平公主又指使术士对李旦说,彗星的出现意味着除旧布新,而帝座及心前星都有变化,皇太子当为天子。这是极为恶毒的离间计。皇帝无论怎样宠爱太子,也不希望自己生前被太子取代,如果有奸人从中交■,即便贤父孝子也难免生出嫌疑,甚至发生骨肉相残的悲剧,这类事例在二十五史中屡见不鲜。李旦听了术士的话后,明白其喻意,却坚定了传位给太子的决心。这次他不顾李隆基的坚决推辞,对他说:“社稷所以安定,我所以得天下,都是你的功劳,现在传给你,你还有什么疑虑。”正式下诏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
   这年八月李隆基即位为帝,是为玄宗,第二年改元开元,大唐开始步入最后兴盛的时代。
   开元四年(716)六月,睿宗李旦病逝于百福殿,享年五十五岁,被加尊谥为大圣贞皇帝,庙号睿宗,葬于桥陵。
   古人为皇帝加庙号都是很有讲究的,开国之君必然是高祖、太祖,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唐高祖李渊,开国之君有时还加个“武”字,表示是以武力取天下,第二位君主就一定是太宗,而且一定是文皇帝,既合起来是祖宗,又表示要以文守天下,这是长命王朝拟庙号和谥号的规律。祖宗文武之后规律性就不明显了,但有历史学家统计,一个朝代庙号是太祖、太宗、仁宗、宣宗、孝宗的都是好皇帝,从西汉到大清一路看来,倒还真是如此。至于什么僖宗、哀宗之类的,不是胡帝天子,就是已到穷途末路,马上要被革命了,这也算是不是规律的规律吧。可见古人不论对帝王何等尊崇,在帝王死后为之拟庙号时善善恶恶的标准还是一丝不苟。
   中宗是一个美谥,一般代表着一个朝代衰而复振,绝而复续,并且中兴的意思。李显的庙号是中宗,如果在唐室复辟,绝而复续这一点而言,倒还正确,只是“中兴”二字和他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李旦和李显有许多相似处,同样二度为帝,连活的年数都一样:55岁,也算是一种巧合吧。
   “睿”自然是“睿智”的意思,这也不能说是给李旦脸上贴金,武则天所生四子,相继被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两死一废,只有李旦夷然渡过,没有睿智是做不到的。只是他的睿智更多的表现在韬光养晦和默默无为上,不易察觉而已。
   久处权力斗争的中心,又看到了权力斗争的血腥残酷,对权力厌倦以至畏惧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不愿再去掌控权柄,这正是中宗怠政,睿宗无为的深层原因,当然更多的则是如韦后那样深受权力迫害,得势后反而更加速恶权势,疯狂追逐,变革加厉如丧失理智然,算是两个极端吧。
   睿宗作为皇帝和中宗一样无可称述,然而他在处理谗言,传位给太子一事上,却表现出令人钦佩的超脱。
   皇权至尊,皇权至重,皇权也最害人,它能使父子反目成仇,夫妻同室操戈,“皇家无亲”四字包含着太多的无奈和辛酸。
   汉高祖刘邦打下天下,有人建议应该先让他父亲做皇帝,刘邦勃然大怒,说道:“天下乃朕与士大夫提三尺剑打下的。”凡事可让,皇权不行。
   清圣祖康熙是数一数二的好皇帝,太子允礽也是仁孝才俊,父慈子孝四十年最终还是反目,原因虽多,其实也不过是“皇权”而已。康熙圣明也罢了,偏偏又太能活,允礽口吐怨言:“从古至今焉有四十年的太子。”虽然有怨父亲不死的“不孝”的嫌疑,说的也是实情。圣人就说过:“老而不死是谓贼”。所以中国的帝王们虽多数是混蛋,却也饱读圣贤书,都拼命酗酒渔色,没有活太大年纪的,怕的就是成为圣人所说的贼。乾隆帝不幸成为“贼”后,忙传位给太子,想去脱贼的名目。可惜他又不舍得放弃权力,依然用太上皇的名义施政,弄得嘉庆帝不但不敢有所为,还得看着和珅的脸色,活脱脱封建家庭里受气的小媳妇,他那时想得最多的怕就是圣人那句哲理吧。
   相比之下,睿宗李旦就值得后人敬仰了。他第一次要传位给太子时说:“朕素怀淡泊,不以万乘为贵。”说的确实是心里话,第二次传位太子时说:“我所以有天下,都是你的功劳”。虚心诚恳更属常人所难,他退居太上皇后,本还保留一定权利,后来下诰:“朕将高居无为,自今后军国刑政一事以上,并取皇帝处分。”则是自动彻底放权,古人说:“弃天下若敝履”,却也只有睿宗一人做到了。
   所以睿宗是帝王中的隐士高人,东方朔避世于金马门,睿宗则避世于九五之尊。对于这样的皇帝,用政绩去考核他无疑是不恰当的。他的庙号是睿,谥号是大圣贞皇帝,大圣是虚语,但睿与贞二字,李旦确实当之无愧。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宗李隆基(685~762)
   宋儒欧阳修有句最经典的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唐玄宗的一生可说是这句名言的最好注脚。
   玄宗于先天元年(712)即位,于至德元年(756)因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被迫退太上皇,在位将近五十年,也做了五十年太平天子。也正因为太平日子太多,才由俭素转为骄奢,勤政变为溺于声色,由任用贤良变为任用奸佞,终致天下大乱,土崩瓦解。一般提到唐玄宗,都会想到杨贵妃,并且认为杨贵妃和她的哥哥杨国忠是罪魁祸首,其实早在唐朝后期,已经有人指出:玄宗时代是以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罢免张九龄、任用李林甫为分界线,之前贤相相继,玄宗也励精图志,遂成开元盛世。二十四年之后,承平日久,玄宗自以为天下无忧,便溺于声色,将政务悉数托付给李林甫,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妒贤嫉能,败坏军制,直接造成安史之乱,而这一切还是要由玄宗自己负责。“女色祸国”之说,不过是古儒的陈词滥调而已。
   一、姑侄之争
   李隆基即位称帝后,却面临着太平公主的咄咄攻势。太平公主在韦后时便已开始招权揽势,睿宗时更是权倾人主,朝野上下遍布私人亲信,禁军将领也有不少归附于她。睿宗李旦传帝位给李隆基后,太平公主倚仗李旦太上皇的身份继续擅权用事,与李隆基的冲突越来越严重,太平公主便和心腹窦怀贞、崔湜、薛稷、雍州长史王晋、左明林大将军常元楷、知羽林军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鸿胪卿唐唆等人图谋废掉李隆基,另立新帝,又和宫人元氏密谋用毒药害死李隆基。
   李隆基的亲信大臣都劝他急速行动。李隆基却因太平公主是自己的亲姑,父亲与她骨肉情深,所以投鼠忌器,迟迟不决。
   开元元年(713)七月,魏知古上告太平公主要在四日发动兵变,李隆基不敢再拖,亲自布置指挥羽林军,分道搜捕太平公主及党羽。
   太平公主逃到山中的寺庙里,三天后才出来,在她的府邸被李隆基赐死,数十名党羽被斩杀。太平公主自以为势力强盛,到头来却不堪一击。
  平定了太平公主之乱,结束了中宗李显以来王室、贵戚的纷争,朝廷纲纪得以肃清,大唐政权方得以步入正轨。
  
  二、举贤任能
  
   李隆基接手的大唐帝国基础还是相当不错的,太宗开创了贞观盛世,为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武则天虽然发动周武革命,另立新朝,大行屠戮,触动的只是朝廷中的上层权贵,国家经济依然得以稳步发展。中宗时代,韦后、武三思乱政,斜封官遍天下,对国家经济造成破坏,所幸时间短暂,破坏程度不大。李隆基稳定政权后,以少年天子的锐气,开始了初期的励精图治。
   国家动乱依赖于大将平定,国家安定依赖于贤相治理,这是封建社会治理国家最经典的理论。李隆基深明此理,相继任用姚崇、宋璟为相,步入了开元盛世。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李隆基用人的一大特点,姚崇初为宰相时,一次向李隆基奏请依序为郎吏升职,李隆基却仰视大殿的屋顶,不加理睬、姚崇说了几遍,李隆基始终不予理会,姚崇以为自己说错什么了,又找不出原因,只好心中忐忑地退了出去。宦官高力士劝谏李隆基说:“陛下新总万机,宰臣奏事,当面加可否,奈何一不省察?”李隆基说:“朕任元之(姚崇当时的名)以庶政,大事当奏闻共议之,郎吏卑秩,乃一一以烦朕耶!”不久高力士到中书省传达李隆基的旨意,对姚崇说了李隆基的话,姚崇转忧为喜,感激之余放手施为,国家政治蒸蒸日上。
   唐朝实行多宰相制度,侍中和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也称真相,后来以他官如兵部、礼部尚书、侍郎的官职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职衔,便也是宰相,或者加上“参知政事”的也列入宰相之列,共同参议国政,只是后者权柄要轻一些,这也是为了防范西汉初年相权太重,君权反而被驾空的前辙。
   唐朝宰相数目很多,但被称为贤相的只有太宗时的房玄龄、杜如晦,玄宗时的姚崇、宋璟,谓之“前有房杜,后有姚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20 11:16 , Processed in 0.0315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