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0|回复: 3

货币战争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30904
发表于 2014-11-10 20: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货币战争[编辑][size=0.875em]

货币战争

台湾版封面
作者宋鸿兵
语言中文简体
类型经济学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6-1
页数278
开本16
ISBN9787508608686

本条目中立性有争议。内容、语调可能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或地方色彩(2010年4月23日)
加上此模板的编辑者需在讨论页说明此文中立性有争议的原因,以便让各编辑者讨论和改善。
在编辑之前请务必察看讨论页。
货币战争》为宋鸿兵(1968年8月22日-)编著系列书籍,从回顾货币史入手,性质上属于史学范畴研究为主,学术层次上以经济学中货币历史嬗递为观察对象,介绍近代欧美大众熟知的货币史观,揭示国际金融本质,并对未来金融战略进行分析的金融类系列丛书。由于过去西方货币史相关领域仅见诸于经济学范畴的教科书简略介绍,本书首次以史观方式详加介绍,导致中国社会大众产生广大震惊的现象。[来源请求]
《货币战争1:阴谋天下》内容为欧美近代金融发展史,编者认为从滑铁卢战役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到美国多名总统被刺杀、以至经济大萧条,全部由罗斯柴尔德家族所领导的国际银行家在背后操控。他们透过策划和资助暗杀、战争、经济萧条而获得巨大利润,并进一步掌握货币发行权,控制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命脉。编者提出中国应该重回金本位,严防国际银行家入侵,以免中国经济受到外国势力操控。
该书最初在网上发表,点击率上升很快,纸质版本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是当时大X陆经济类的第一畅销书,到2009年2月已达到第25印次。[来源请求]2008年10月,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之际,远流出版社发行了《货币战争》繁体中文版。2007年出版时,因内容大胆和情节丰富而受到关注。书中受到瞩目的内容包括不少商业会议均特别设立研讨会讲述货币战争,从德国之声美国之音均注意到该书的内容对中国的影响。
编者于2009年8月1日出版发行《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于2011年出版发行《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于2012年1月出版发行《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于2013年12月出版发行《货币战争5:山雨欲来》。

目录  [隐藏]



主要内容[编辑]
编者认为1972年尼克松总统取消美元金本位是一场“巨大的阴谋”,单单依靠政府信用发行的美联储券美元)无法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他预言由于美元的发行过量,未来美元会剧烈贬值,而黄金价格会急速上升。因而中国“未来的应对策略”应是把人民币与黄金挂钩。这一观点与提出“次级金本位”的经济学家刘军洛有相似之处[来源请求]
此书指出在现今主流金融体系,在过度的信贷之下产生的问题,甚至出现了的国家危机;提出以非信用为基础的货币运行模式,以免中国在经济上重踏美国和欧洲各国的旧路。
编者简介[编辑]
宋鸿兵1990年代初在美国修读信息工程和教育学,获美利坚大学硕士学位,入籍美国[1][2]
2007年3月24日,宋在其货币战争部落格《第二次世界股市大地震的时间预报》[3] 一文中预言“(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崩盘’)尖峰时刻的到来大约还有7个月左右,即2007年10月和11月。”这一预言的应验引发了一些媒体对宋以及《货币战争》的关注[4]
评价[编辑]支持观点[编辑]
令人深思的不只是这些总统被人刺杀是否由银行家策划,美联储背后的股东是各大银行的证据;而是书中提及到的危机现逐一呈现在每一个国家,尤甚是在金融发达的城市,各样的警号并不是“子虚乌有”。书中更透过分析2007年的金融情况,间接预言了2008年末世界发生的广泛金融危机。[来源请求]
批评观点[编辑]
2007年12月10日,第25期《财经》杂志刊登了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胡祖六所写的《子虚乌有的“货币战争”》[5] 的文章,批驳宋鸿兵的观点。由于胡身份特殊,此事引起了质疑[6]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认为该书编者对现代金融概念,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的理解非常欠缺。[7]陈志武:《货币战争》开错了药方.</ref>。此外,郎咸平在各地演讲和采访节目中多次批评《货币战争》一书的观点偏于轻微,实际的国际掠夺情况应更为严重“就是一本小说,而且写的都不对”[8][9]
俄亥俄州托利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张欣曾指出,这本书中有很多常识性的错误,例如说美联储是一间私人中央银行,但联储局的私人银行成员其实没有任何发言权,最高决策机构是由7名成员组成的董事会,这些人都是美国总统任命的,而且任命者不能与任何私人银行存在利益冲突。[来源请求]不过书中指出,虽然董事会成员的确由美国总统任命,但董事会却未有真正的决策权力,真正的决策权力被一个由势力及影响力极大的银行家组成的“联邦咨询委员会”所拥有。[10]简言之,美国总统需经历政党更替,而被认为有较好经济政策弹性以符合当时的民意需求,但美联储基于整体经济专业的独立判断设计,必须有较长远的货币政策的连贯,例如老布什葛林斯潘两者对货币政策产生的矛盾对立,最后葛林斯潘虽赢得胜利,不禁让人怀疑所谓的“美国总统任命”背后的实质权力[11],显示货币发行权的问题在近代仍未解决。
书中形容罗斯柴尔德家族操控过去数百年全球政局时,断言该家族在1850年有60亿美元资金,以每年6%回报计算,该家族今天已有50万亿美元,但作者仅是以复息计算,并无实证佐证。按照该复息计算,货币战争推出翌年,该家族财富又增长了3万亿美元,约相当于中国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而40年后,该家族一年的财富增长更高达28万亿元,较美、日、中、德、法于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还要高。[12]
一些国外媒体如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之音中文网、华盛顿邮报报道该书。其中,德国之声的评论文章表示了对书中论调的担忧[13]
作者的专业背景也成为质疑对象。因其专业背景为信息工程和教育学,而非金融,经济,或相关领域,故不胜理解一些专业术语。比如有新加坡政要指出,成立亚洲基金取代国际货币基金后,可能引发道德风险。作者批评道:“最令人困惑的是新加坡的观点,让自己和自己的邻居拥有在惨遭劫掠的情况下相互帮助的起码权力,何以能产生道德风险?如此有风险的道德又是谁家的道德?”这评论被指曲解“道德风险”(Moral Hazard)这一经济学术语。该术语是指,如果某方(被保方)从事风险行为,却由另一方(承保方)为其行为买单,被保方便有更大的动机去从事更高风险的行为,从而令承保方面临更大风险。由于承保方无有效的方法对被保方的高风险行为进行约束,故只能依靠被保方自己的道德水准来约束。多数情况下承保方亦无有效方法得知被保方的道德水准究竟如何。新加坡政要的观点是,成立亚洲基金(承保人)后,亚洲各国(被保人)便有更大的动机去漠视风险并从事更高风险的金融活动,最终带来更多的风险,从而引发更大的危机。[14][来源请求]
抄袭的指控[编辑]
随着《货币战争:阴谋天下》热卖,一些读者开始提出该书内容其实抄自一套1995年记录片《金钱主人》,两者在目录、内容、情理推演上如出一辙,但前者主要将货币操控阴谋归究在一帮国际银行家上,《货币》一书则更着眼于罗斯柴尔德家族。而宋鸿兵在书中从未提及该纪录片,他亦只以“编著”一词交代他在《货币》一书上的角色。
中国经济学者茅于轼[15]与香港作家梁文道[16]均指称该书有抄袭之嫌。此外,根据网络上的讨论与考证[17],有网友指书中关于罗斯切尔德家族这一段,抄袭了Des Griffin和Chapter Five合著的《Descent Into Slavery》一书,而《货币战争》中关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诞生的历史,也和一个宣扬美联储阴谋论的网站中的细节一模一样。而宋鸿兵关于“美元的发行过量,未来美元会剧烈贬值,而黄金价格会急速上升”的预言,和提出“次级金本位”的经济学者刘军洛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宋鸿兵在图书封面及出版项均称是“编著”而非“著”或“原著”,因此很难指责其行为是学术欺骗剽窃
注释[编辑]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0562
发表于 2014-11-10 22: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满足猎奇心理

主题

0

回帖

1198

积分

游客

积分
1198
发表于 2014-11-11 10: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抛开内容真实性来看,这书写得还是不错的,我习惯把电子书分类,此书归于小说类。

主题

0

回帖

8195

积分

游客

积分
8195
发表于 2014-11-19 19: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跟韩剧一样有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20 10:31 , Processed in 0.0297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