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65|回复: 6

冰与火之歌-回首冷战军事对抗史 彷徨的70年代 (文字版)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发表于 2014-8-8 10: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荣誉叫做忠诚 于 2014-8-8 22:21 编辑

在上一篇中笔者提到,70年代是西方国家比较被动的时间。不管是在政治上、军事上,还是经济上,西方的优势都被削弱,西方国家的民心士气陷于消沉。
        但是,进入80年代,西方开始了复苏和反击。首先表现为以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新“鹰派”领袖上台,他们鼓励西方社会尊重传统价值观,回归家庭。在经济上抛弃凯恩斯主义,开始采纳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而在军事上则增加军费,对苏联集团强力回击。而苏联从70年代末开始步入老人政治,到80年代初起,从勃列日涅夫到安德罗波夫再到契尔年科,一个老人换掉上一个死去的老人,统治集团失去了活力和对外界变化采取强力应对的能力。而苏联的经济也进一步步陷入困境,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接掌时已经内忧外困。虽然尝试着改革但已经无力回天,到80年代末整个东欧集团逐步瓦解,继而在1991年连苏联自身也以崩溃告终,从而结束了战后长达40多年的冷战。笔者将分上、中、下三篇来介绍对冷战结束至关重要的80年代。上篇将主要介绍东、西方在常规军力方面的发展变化。
  里根政府的冲击波
  70年代末执掌美国的是民主党的卡特政府。卡特是位虔诚的基X督徒,从小在教会长大,做过教堂的主日学老师,为人非常温和诚恳。美国人之所以选择他在尼克松-福特政府之后接掌白宫,就是希望他能重塑美国社会的诚信价值观和民族信心。卡特对中国持友好的态度,和周恩来一起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他对苏联也主张以缓和为主,甚至当霍梅尼的极端宗教势力扣押了美国大使馆人员后,在美国国内的巨大压力下他依然坚持和平谈判。而在国内经济问题上,他所领导的民主党政府主张高税收政策和保持中下层人民的福利,当时税收之高以至于被认为是在对富人抢劫。虽然初衷是好的,但这种政策显然是过了头。同时,美国国内还陷于高油价和外部制造业竞争的多重压力下,经济长时间陷入滞涨。卡特政府的经济政策本意就是要摆脱滞涨,但最终可以说是失败了。美国国内选民最终被营救美国人质的“蓝光”行动的失败彻底激怒,选择了一个以果敢和强硬而著称的共和党“鹰派”总统——罗纳德•里根。
  从某种意义上说,笔者把卡特和胡佛、约翰逊并列为几大生不逢时的总统。如果卡特是在风平浪静的90年代执政,他的个人魅力或许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可惜他却是在美国面对最严峻外部挑战的70年代末任职总统。卡特的虔诚和信义对于医治国家信念受到重创的美国社会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很显然其政策理念用以在那个时代保障美国战胜外部复杂严峻的挑战是不够的。此时,处于战后谷底的美国需要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来带领他们重振雄风,而他们也确实选对了人。
  里根是一个演员。虽然就如他所说的,自己并非好莱坞的蹩脚演员,但也终究不是一线当红巨星。里根的政治生涯以好莱坞演员工会的工作为起点,从工会领袖到州长再到总统,演绎了一个传奇。他和卡特有一点比较相似,都是信念坚强的人。里根以保守的基X督教信仰著称,坚持家庭道德观,和妻子南希恩爱一生。其政治理念属于美国右翼保守主义,他坚信美国的伟大,坚信苏联作为“邪恶帝国”(这个词就是里根所创造的)必然失败。而且里根毫不畏惧斗争,他一上任就专注于如何回击并击败美国的敌人,其态度之强硬使得敌人和盟友都颇为忌惮。
  为了让美国重振雄风,里根提出了一整套策略。在国内事务上,里根大力实践右翼保守主义的治国之道和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供给学派经济学,搞小政府大社会,缩小税收、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扩大国防开支。而在对外事务上,他抛出了“星球大战”计划、600艘舰艇计划等一系列军备发展计划,并开始对苏联在世界各地的扩张进行反击,大力支持对东欧国家的渗透和和平演变,将战场推进到铁幕的那一面。有关里根政府对苏反击的各项政策,笔者在之后的篇章里再详述,下面先分析一下东、西方在70年代中期之后常规武装力量的变迁。
  苏军陆、空力量的发展
  在上一篇中笔者提到,1975年以SS-18为代表的几款洲际弹道导弹的服役,宣告了苏联依靠重点发展陆基核力量,终于基本达成了与美国的战略核平衡。这一年可以看作是一个分水岭。从那时起,任何指望单纯靠核力量来阻止苏军的计划都是不现实的,常规力量再次成为双方较量的焦点。在本篇中,笔者将对从那时起到80年代东、西方常规军力的情况进行分析。
  苏联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段时间军备建设的重点是战略核力量,致力于造导弹、挖发射井、建核潜艇等等,其常规力量只能说是稳步发展,规模上变动不大,而质量上的提高也相对有限。但是,随着国力的增强以及危机感的加重,苏联不断加强其常规军事力量建设。可以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段时间是苏军常规力量发展态势最好的时期。
  80年代中期苏军总兵力440万人。这其中大约70万是相关辅助单位,包括军事院校24万人、总部机关和武装力量后勤部所属部队46万人,此外还有民防部队约4万人、边防部队21.5万和内卫部队23.5万。扣除这些部队后,作为主要作战兵力的 5大军种总兵力约370万,其中战略火箭军29.6万人、陆军200万人、空军45.4万人、国土防空军52万人、海军47.7万人。在上一篇中笔者提到,国土防空军是苏军为了应对美国及其西方联盟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而特意设立和加强的,和战略火箭军都属于国家战略性力量。也就是说苏联用于常规进攻性作战的仍是陆、海、空三军。
  苏联陆军最大编制平时为集团军,战时为方面军,而最基本的战术兵团为摩托化步兵师、坦克师和空降师,共有约180个师。其中,坦克师49个、摩托化步兵师123个、空降师8个,此外还有很多旅级单位。平时,除8个空降师保持齐装满员外,其他师按照战备等级和满员率分为一、二、三类。一类为战备师,兵员达到战时编制的75%~90%,可在数小时或两天内完成动员,这种部队在苏军中的比例不到一半;二类师是简编师,兵员为战时编制的50%~75%,5至7天内可补足员额,完成战备;三类师是架子师,兵员为战时编制的25%~50%,需数月或数周时间补充,这种部队大约占苏军的三分之一。
  苏军摩托化步兵师的编制人数在60年代后期为13000余人,编有坦克259辆、装甲输送车470辆,而坦克师人员11000,编有坦克369辆、装甲输送车281辆。也就是说,按照满编计算,这180个师应该装备的坦克数量大约是5万辆,但是考虑到战备率,真正满足战备要求的大约是2~3万辆,其余大部分处于库存状态,需要临战实施大量动员工作才能恢复技术状态和战斗力。
  对苏军力量分布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其国土沿东西方向绵延近8000公里,而联系其欧洲部分、中亚部分、远东部分的交通主要就是依靠西伯利亚大铁路。其远东部分面对着日本、韩国等美国盟国和美军太平洋战区部队,中亚部分面对着中国、伊朗和阿富汗战场,部署于这些地方的军事力量可以说基本与苏联的欧洲战区是隔绝的。具体来看,苏军的区域兵力部署如下:在亚洲总兵力129.3万人,其中战略火箭军10.8万人,陆军67.9万,60个师。而在战略重点欧洲,苏军在其欧洲部分领土和东欧四个国家共部署兵力310.7万,占总兵力的70%,其中战略火箭军27.2万,陆军兵力138.2万,编有120个师,防空军兵力42万人,空军兵力31.8万人,海军兵力37万人。扣除战略火箭军和海军,其陆军、空军和防空军总兵力约200多万。
  苏联空中力量在60年代的主力战机仍然是米格-17、米格-19、米格-21、苏-7和苏-9等机头进气、缺少雷达航电的轻型飞机。依靠这样的机群显然只能依托地面雷达网实施防空作战,而无法发动大规模的空中进攻性战役。像美军在越战时发起的“滚雷”战役和“后卫”战役,需要航程远、载弹量大、雷达和航电设备完善的战机,如F-4、F-111、F-105以及空中加油机、电子战飞机等的协调配合才能实施,苏军当时不具有这样的物质基础。苏联在初步具备了相应的财力和工业技术基础之后,就立即着手加强这方面的能力。以1970年米格-23交付为标志,苏联空军终于有了设备相对完善的中型战斗机。米格-23采用了两侧进气,机头装有一部火控雷达,可发射和引导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由于采用可变后掠翼气动布局,其航程性能相对于米格-21有了很大的提高。与过去相比,这确实是苏联前线航空兵装备的进步。
但是,当我们把米格-23与美国在1970年试飞的F-14和1972年试飞的F-15相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其技术水平已经被甩开了一代。F-14 和F-15拥有领先一代的平板缝隙PD(脉冲多普勒)雷达、推比达8的F100第三代涡扇发动机和更先进的空空导弹等设备,拥有超强的空战机动性以及优越的航程载荷性能。即使与1960年试飞的F-4“鬼怪”战斗机相比,米格-23也没有优势。后者虽然有可变后掠翼,却并不是电脑控制无级可调的,只有手动控制的三个角度。因此,只有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才能把它的性能真正飞出来。不过,这毕竟是当时苏联所能完成和部署的最好的前线战斗机。从1970年开始,苏联大批量生产这种战斗机以及在其基础上改进的米格-27对地攻击机,到80年代中期各型米格-23和米格-27飞机总产量达到了约6000架,其中部分出口到东欧、古巴等盟国。而苏联国土防空军在1973年装备了米格-25的截击型(之前交付的都是侦察型),从而也得到了一款比较有战斗力的飞机。当然,防空军挑大梁的还有以先后多次攻击民航客机而臭名昭著的苏-15截击机。
  苏联面对西方国家的F-14、F-15、F-16、“幻影”2000和“狂风”等诸多新一代战机的问世自然是比较焦急,其虽然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立项研制新一代战机,但进度一直较为迟缓,主要原因是技术储备不足。到1980年,苏联T-10原型机试飞,但是最终发现其依旧无法抗衡美国的F-15,不得不推倒重来。历经近5年的研制,1985年后新一代战机才逐步交付部队,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苏-27。不过在80年代中期时,苏-27数量稀少且没有形成战斗力,即使开战也基本只能是缺席了。
  到1986年前后,苏联空军的实力是这样的:135架米格-21、1035架米格-27、45架苏-7、630架苏-17、345架苏-24和270架苏-25,共计有2460架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战术飞机;执行空战任务的则有345架米格-21、1140架米格-23、180架米格-25、290架米格-29和45架米格-31,共计1996架。苏联国土防空军的机群则主要是:420架米格-23、305架米格-25、100架米格-31、240架苏-15、65架苏-27及雅克-28、80架图-28,总计1205架。此外,还有7架图-126型预警机。
  综合来看,苏联此时相对有战斗力的制空力量有1560架米格-23、485架米格-25(其中有很多侦察型)、290架米格-29、145架米格-31、240架苏-15以及几十架苏-27,总数2700余架。这与美国第三代战斗机机群的数量相比毫无优势,与美国及其盟国的总兵力相比更是有很大的劣势。再考虑到战机的技术质量,比如说苏联此时还在使用陈旧的没有下视能力的图-126预警机,各型战斗机的雷达和电子设备也相对落后,苏联空中力量处于全面的劣势。作为应对,苏联一方面在东欧地区集中部署,以达成更高的兵力密度,从而以战区内的数量优势,力争在中欧迅猛突击时提供尽可能的空中掩护;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野战军团的伴随防空力量,以应对西方空中力量的压力。因此,苏军拥有世界上型号最繁杂、编制最庞大的防空导弹和高炮部队。
  而且,苏军到80年代还面临着另一个深层次的严峻问题,那就是在军事思想和部队编制改革方面进展极其困难、步履维艰。进入80年代后,苏军所奉行的仍然是大纵深突破理论,和30年代图哈切夫斯基的战役理论一脉相承,只是稍作改动。苏军继续沉浸在苏、德战争的胜利经验之中,其军备建设和战争理论仍然有浓重的二战影子。而此时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老理论越来越难应付新挑战了。苏联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在一个旅级单位试验了美军的新军事理论,效果颇为明显。可惜直到苏联解体,这有限的经验也仅仅扩展到几个旅的规模。原因何在,就是苏联整个国家和军队体制的固化和僵化。苏联红军已经成为社会里一个庞大而顽固的势力集团,连苏共总书记有时候也对这个集团无可奈何。军事理论和建军模式的变革只要是触碰到原有军头和势力集团的利益,就会遭到强烈的抵制和猛烈的反击。即使是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82年叙、以战争,以及1991年海湾战争,战争的结果一次次给苏系建军思想以当头棒喝,但是苏联红军的统治集团仍固执己见,拒不承认其建军思想和武备发展已经落后,问题之严重可见一斑。
  红海军达到历史顶峰
  如果苏军要对西方进攻,还有一支不得不提的重要力量,那就是苏联红海军。苏联海军在冷战前半期的主要任务其实是配合海基核力量。美、苏双方早期潜基核导弹的射程只有区区几百公里到两三千公里,战略核潜艇想要对美国或其盟国发起核打击,就必须驶进目标附近海区。而当时美国“北极星”系列潜基核导弹的射程同样也不高,要攻击苏联一样得靠近苏联海岸线。因此,苏联海军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将美国核潜艇驱离这些发射区。苏联建造“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克列斯塔”级反潜巡洋舰等装备,都是很有针对性的。
  但是到70年代以后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美、苏两国潜基核导弹的射程都开始迅速增长,先是超过7000公里级别,之后甚至接近1万公里。美、苏两国的战略核潜艇已经可以在远离对方海岸的地方,甚至是在本国近海就能打击到对方的目标。这样,苏联海军的任务又一次发生了变化,改为在靠近本国海岸的海区建立一个安全的“堡垒区域”,通过飞机、潜艇和水面舰艇的联合行动,驱赶乃至歼灭靠近这一区域的北约潜艇及其它海、空力量,保证己方战略核潜艇安全、顺利发射完战略核导弹。不过,苏联红海军的雄心不止于此。在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长达几十年的领导下,苏联海军一直在努力扩展着其远洋作战能力。进入70年代后,苏联开始陆续建造一大批大吨位、设备全、战斗力高的远洋舰艇,海军实力大大提高。
  到80年代中期,苏联红海军的实力大体如下(不包括战略核潜艇部分)。巡航导弹潜艇51艘:其中Y级1艘、O级4艘、P级1艘、C级17艘、E2级28艘等,另外还有16艘常规动力巡航导弹潜艇。攻击型潜艇有 200艘,其中核动力71艘,包括“阿库拉”级2艘、**6艘、N级12艘、M级1艘、S级1艘、V-Ⅰ级16艘、V-Ⅱ级7艘、V-Ⅲ级21艘、E-1级5艘、Y级1艘、H级4艘,此外还有常规动力潜艇124艘,型号就不详述。水面舰艇方面,有航母6艘,包括“基辅”级4艘、“莫斯科”级2艘。巡洋舰37艘,包括“基洛夫”级2艘、“光荣”级2艘、“卡拉”级7艘、“克列斯塔”Ⅱ级10艘、“克列斯塔”Ⅰ级4艘、“肯达”级4艘、“斯维尔德洛夫”级8艘,另外还有驱逐舰63艘。其中,在80年代初已经开始陆续有“无畏”级和“现代”级驱逐舰加入现役,不过到80年代中期时其数量还比较少。此外还有护卫舰168艘,这些护卫舰基本都不属于远洋舰只,吨位较小、战斗力比较有限。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联海军的实力比起60年代已经是大大增强了,航空母舰、大型导弹巡洋舰、大型导弹或反潜驱逐舰都初具规模。比较突出的是“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其吨位甚至超过了当时美国海军除了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之外的各种水面作战舰艇。而水下战舰更是兵强马壮,核潜艇与常规潜艇总数超过300艘,是世界最庞大的水下舰队。虽然还有各种缺陷,但不管怎么说,到70年代末80年代,苏联海军在战后第一次有了一定的底气,对美国海军在远洋的行动也形成了压力。而且,“基辅”级航母、“基洛夫”级巡洋舰等大型远洋作战舰艇在暴力美学上也形成了一种和美国分庭抗礼的气势,至今仍为很多军迷所津津乐道。


但是有一点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苏联海军的地理条件实在不好。苏联有四大舰队,其黑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都被封锁于狭小的海域,极难突围。太平洋舰队情况稍好,有勘察加半岛上的彼得罗巴普罗夫斯克基地可以自由进出太平洋,但是其主力所在的海参崴却深处日本海西缘,被日本列岛死死围住,战时除了要面对美国太平洋舰队,还要对付规模不小而且精干高效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境况最好的是北方舰队,但也只是可以自由出入北冰洋,如果要南下攻击北大西洋的北约航线,就必须冲破北约海军力量的重重阻拦。
  美国新军力架构的逐步完善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美军。对于美国常规军力来说,70年代无疑是令人沮丧的,越战不仅消磨了美军的士气,也迟滞了美军装备的更新换代。但是,美军的复苏也很快。70年代正是美国军事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期,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宙斯盾”系统、E-3预警机、“阿帕奇”和“黑鹰”直升机、M1主战坦克、第三代战斗机和隐身技术等一系列革命性的武器及技术发展计划都是在这一时期实施的。如果说在70年代末卡特时期美军军费还受压制的话,到了里根时代美国军方算是迎来了一场盛宴的狂欢。美国军费从1981年里根刚上台时的1500多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87年的2800多亿美元,而美国各军种也趁此机会实现了军事装备的全面大换装。80年代美国陆军迎来了“七大件”:M1主战坦克、M2步兵战车、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爱国者”防空导弹、“黑鹰”直升机和“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以及“悍马”军用车族,从而实现了陆上军力的全面更新,甚至于其新款头盔和军服也很具美学价值。
  在空中力量方面,由于具备下视能力的PD雷达技术的成熟,美军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量装备了复杂昂贵而能力强大的E-3A“望楼”预警机,以及性能相对E-3A低端一些但数量更多的E-2C舰载预警机。以这些预警机为核心,以第三代作战飞机为臂膀,美国空中力量构架了一个空前强大的体系。这个体系的威力在1982年的贝卡谷地之战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除了军事技术和装备,美军的作战思想也在快速变化和演进。在冷战对峙最前沿的中欧战场,美军为应对苏军威胁发展了空地一体战理论。也就是利用在空中力量和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及北约军队战备程度高、组织灵活的特点,在苏军发起进攻时,一方面由正面防御部队发挥自己灵活机动、信息化程度高的优势打击苏军侧翼,消耗苏军进攻力量,另一方面靠空中力量对苏军全纵深实施打击,尤其是重点打击苏军第二梯队和后勤体系,攻击苏军集结地、桥梁、隧道、物资堆放场、铁路编组站等目标,使得苏军第二梯队被迟滞和削弱。其第一梯队在没有第二梯队跟进的情况下将因为失去力量而停下,从而达到瓦解苏军突击的目的。
  围绕此战役思想,美军进行了系统的体制和装备建设,比如研制和部署GPS导航卫星系统,这样作战部队可随时掌握自己的精确坐标,从而达成更加复杂精确的协同作战;比如开发携带合成孔径雷达的E-8预警机,这样部队在恶劣天气中也能掌握敌纵深范围的兵力、武器调动情况。不过,这些装备系统都要到80年代末才开始具备初步的作战能力。在80年代初中期美军率先补充进战争体系的是众多先进打击平台,如1978年开始部署A-10攻击机和80年代初装备部队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等。后者装备了精密的航电设备以保证低空活动能力,可以在中欧大平原上依托地形和植被掩护猎杀华约的装甲目标。同时,在部队编制上,美军从70年代开始摸索并于1986年按照新的编制重整部队,配合新装备,将美军打造成一支可以执行多种任务的灵活高效的作战部队。所有这一切,都在冷战结束前夕的海湾战争中得到了检验。
  到1987年前后,美国武装力量体系共有410万人,其中现役联邦部队212.4万(陆军78万,海军75.2万,空军59.2万),州的军队(国民警卫队)及精选后备役约100万,另有文职人员98万。在这里需要说一下,美军武装力量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美国基于文人治军、军人打仗的原则,绝不允许军人形成势力集团而危害国家权力结构的情况发生,因此很严格地实行了军队的文职制度。也就是说,美国总统、国防部长以及国防部的空军部等各军种部长及之下的各级国防机构的职位都是文职人员而非军人,由文人掌管军费的使用、军队的建设等工作,军人只在有战争需要时负责指挥和作战。再一个特色就是国民警卫队,国内经常把这称为预备役或者民兵,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国民警卫队是隶属于州的军队,有固定的编制和现代化的重武器。虽然其军人并非全职,但定期集训,并且随时会被征调参加海外作战部署。比如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战争中都有国民警卫队的部队参加,其战备水平比苏军的三类师要高得多。而美国的精选后备役人员也是平时要跟随正规部队一起训练以保持高战备能力的,这和一般国家的后备役只是平时登记个名字、战时入伍是不同的。因此,美国陆上部队如果加上联邦陆军、陆军国民警卫队以及海军陆战队,总数接近150万。如果再加上精选后备役,与苏联陆军之间的差距就更小。
  1986年时美军联邦现役部队的陆军共有19个作战师、9个旅(团),国民警卫队则有10来个机动师、几十个独立旅和炮兵旅等,精选后备役还有十几个训练师等编制部队,共有各型坦克约1.2万辆、火炮18600门、106毫米迫击炮2000门、81毫米迫击炮3500门、装甲输送车和战斗车12329辆、直升机超过1万架。如果我们把这支部队和苏联军队做一对比会发现:苏联陆军在直升机方面,无论质量和数量处于比较大的劣势,但在坦克、装甲车、火炮这三样装备的数量上占据很大优势。西方需要依靠美、英、德、法等各国才能共同弥补这个差距。
  美国空军在80年代后期的实力大致是这样(这些装备的数字也在迅速变化,每年都有大批旧战机退役,新型战机服役,因此基本都是个约数),共有14个航空队、80余个联队、200多个中队、各类现役飞机9000余架。包括正在迅速生产并加紧服役的98架B-1B战略轰炸机、较老的B-52G/H型战略轰炸机近300架、60架FB-111A、325架F-111A/D/E/F型战斗轰炸机、42架EF-111电子战飞机、近千架F-15A/B/C/D/E各型战机、超过2000架F-16A/B/C/D各型战机、1200架F-4各型战机、325架RF-4C侦察机、49架F-117隐身攻击机、380架A-7各型攻击机、650架A-10型攻击机、20架SR-71、28架TR-1A以及25架U-2C战略侦察机等力量。当然还有大量的辅助机种,这里就不细说。
  在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和别的国家不同,美国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航空兵也都有强大的实力。就如同苏联空中力量不能只算空军而必须计算国土防空军一样,美军也只有把几大军种的航空力量一并计算,才能反映其实力全貌。80年代美国海军及陆战队航空兵拥有F-14、F/A-18、A-6、A-7、S-3A、AV-8B等先进战术飞机和E-2C预警机、P-3巡逻反潜机等辅助飞机,总数高达五六千架,其中半数是作战飞机,实力超过美、苏之外任何一个国家的空军。   为了支持空军力量实施战略和战术攻击任务,美国空军装备了庞大的预警机和加油机部队,共有35个中队640架KC-135加油机,以及60架KC-10型大型加油机提供加油服务。尤其是每个战略轰炸机联队都有所属的加油机中队,从而可以实施快速的协同出击行动。 而预警机方面,美国空军拥有34架E-3A大型预警机,还向北约出售了18架E-3A,从而使得西方大型预警机总数迅速超过50架。



当然,在七八十年代美国还有一个秘密计划将改变世界军力对比,那就是对隐身技术的研发。其第一个成果是F-117隐身攻击机。该机采用第一代隐身技术,由于当时的计算机尚无法应付曲面电磁特性计算的庞大计算量,因此整个飞机完全由直线和平面所构成。外形怪异的F-117是美国第一代实用化隐身战机,在80年代生产了约50架,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得以展现实力。
美国在80年代还开展了第二代隐身飞机的研制,那就是B-2隐身战略轰炸机和ATF先进战术战斗机。这两种飞机都在90年代初实现了首飞,由于其革命性的低可探测性,将全面降低对手防空系统的效能,使对手之前的巨额投资化为泡影。这也可以说是美国试图利用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大苏联军备竞赛成本的很重要的一个筹码。

600艘舰艇计划
  就海军方面来说,面对着苏联咄咄逼人的进取姿态,美国自然不会容忍其传统的优势领域产生动摇。里根在海上边疆领域提出了著名的600艘舰艇计划。
  我们知道60年代到70年代初是美、苏太空竞赛和核武竞赛的时代,70年代中后期则是美国收缩战线压缩军费开支的艰难时刻。美国海军的规模不断缩小,到1981年里根开始执政时,美国海军只有479艘舰艇。而这个时期苏联开始大量研制和建造“基辅”级航母、“克列斯塔”级巡洋舰和“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等大型水面舰以及V-Ⅱ、V-Ⅲ级核潜艇等远洋海军力量。美国人发现苏联人不仅在战略核力量上并驾齐驱,其海军力量也在戈尔什科夫的带领下能够向美国叫板,这自然是里根绝对不答应的。他一上台就大幅度增加海军军费,美国海军的主力舰只在1984年增加到530艘,1985财年末增加到542艘,而到1987财年末增加到567艘。这已经非常接近于完成600艘舰艇计划了。
  那么这个计划的构想究竟是怎样的呢?该计划主要包括这样几个内容:航空母舰15艘、“俄亥俄”战略核潜艇和“拉斐特”级战略核潜艇共36艘、攻击核潜艇100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和驱逐舰137艘以及护卫舰101艘,此外还有大型两栖作战舰艇和一定数量的辅助支援舰艇等。
  如果要说美国海军在这一时期最革命性的变化,那大概要算是“宙斯盾”巡洋舰的服役。在六七十年代没有航母的情况下,苏联海军为了对美国海军实施有效的火力投送,不得已发展了一套独特的作战体系。那就是利用由图-95改装而来的远程巡逻机等空中平台提供目标信息,由大型水面舰艇和巡航导弹潜艇发射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实施攻击。为了能突破美国的舰队防空网,力求实现多平台多发齐射,如果导弹数量超过美国航母编队的防空火力通道的数量,那么就有比较大的把握命中美军舰艇,运气好的话可以毁伤美军航母,从而瓦解美军航母战斗群。当然,如果在远离苏联海岸线的公海,美军面对的问题还不算太大,因为苏联很难凑足足够的可以突防的发射平台,同时由于缺乏空中侦察和定位平台,很难发起远距离的超视距齐射。苏联曾经试图开发一套天基侦查定位体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系,包括雷达侦察卫星和电子侦察卫星,但是由于技术难题和耗资巨大,直到解体也未能完成这个系统。那么真正对美国造成巨大压力的,是在苏联岸基航空兵活动范围之内的作战,此时苏联的“熊”式巡逻机可以实施侦察和对导弹的中继制导,“逆火”式轰炸机可以实施导弹攻击。而且,苏联“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基洛夫”级和“光荣”级巡洋舰等舰艇也可以在上述飞机的支持下发起导弹攻击。
  为了遏制和瓦解苏联海军的这种立体攻击,美国海军从60年代末开始强化其航母编队防空圈。首先的举措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E-2C预警机、F-14“雄猫”战斗机和“不死鸟”主动雷达制导远程空空导弹的超强组合。在预警机的指引下,F-14在航母外部几百公里远支起一道屏障,争取在苏联轰炸机发射导弹之前就将其击落,在其内侧由F-4“鬼怪”Ⅱ或F/A-18“大黄蜂”战机负责,而水面舰艇部队也以“标准”区域防空导弹和“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等组织起多层防御。这个防空体系在80年代之前比较薄弱的部分就是水面舰艇的区域防空圈。因为此时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的防空火力通道有限,一旦外层防空圈的漏网之鱼太多,很容易被饱和从而被突破。在1982年英、阿马岛之战中,英国装备了“海标枪”中程防空导弹的42型驱逐舰就因为防空火力通道的缺陷而屡遭损失。
  为此,美国在70年代以迈耶作为项目主管,投入巨资研发了“宙斯盾”防空系统。这套系统搭载于巡洋舰或大型驱逐舰上,因为革命性的以无源相控阵雷达为核心,因此具有优越的多目标接战能力。配合目标照射雷达的分时照射技术,其防空火力通道由过去的几个增加到十几甚至接近二十个,极大提升了舰队防空圈的效能。1983年,装载“宙斯盾”系统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服役是海军史上的一次革命,尤其是从第6艘“宙斯盾”巡洋舰开始还装备了同样具有革命意义的垂直发射装置,两者搭配基本堵死了苏军实施饱和攻击的可能。这个变化的影响是深远的,意味着苏联海军之前的巨大付出基本成了泡影,面对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苏联海军又一次陷入了无计可施的境况。要想与美国海军抗衡,苏联不得不向组建自己的大型航母战斗群的目标迈进。


审视80年代的美国和苏联海军,会发现其一大特点,就是苏联海军的舰艇型号更为繁杂,尤其是在潜艇领域,简直是琳琅满目。因为苏联在海军技术上一直在小步快跑,很多型号在服役时并未达到很好的技术和服役状态,无法大批量生产,只能是继续研发和改进。苏联在70年代中后期终于以V-Ⅲ级攻击型核潜艇和D-Ⅲ\D-Ⅳ级战略核潜艇为标志,开始实现核潜艇的成熟化批量生产。但是,在其身后已经留下了一长串的型号。我们盘点一下就可以看到,像Y级、P级、C级、E2级巡航导弹核潜艇,**、N级、M级、S级、 E-1级、Y级、H级攻击核潜艇,要么只是生产一艘的试验艇,要么是建造年代太早技术状态相当落后和不可靠的过时型号,它们所形成的战斗力相当有限。真正开始挑大梁的就是新近服役的V-Ⅱ、V-Ⅲ、“阿库拉”、O级和D级等核潜艇。
  美国的模式则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除了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为了广泛试验各种相关技术,设计和建造了“鹦鹉螺”等带有实验性的核潜艇外,美国基本上是定型一级就大批量生产一级。到80年代中期,美国潜艇主要有“长尾鲨”级、“鲟鱼”级和“洛杉矶”级三型攻击型核潜艇,以及“拉斐特”级和“俄亥俄”级两型战略核潜艇。每一款都是十几艘乃至几十艘的大批量生产,由于其技术状态相对成熟和可靠,在其持续生产和服役期间主要是对其电子设备、水声设备和武器等进行升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潜艇部队的战备程度达到较高的程度。因此,核潜艇的总数上,苏联以132艘对美国的100艘,占据了数量优势。但实际上美国拥有质量和可部署数量的双重优势。而且美国的盟友也不可忽略,尤其是英国,其在冷战时期设计和制造了“特拉法加”等优秀的攻击型核潜艇,数量也一直保持在十几艘的规模,是美国的得力帮手。

欧洲军力部署和作战计划
  前面大致分析了70年代中期之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常规军力的变化与发展,那么到了80年代中期,东、西方的军力对比和部署是怎样的呢?我们先从欧洲战区说起。
  先看北约。北约设置有两名盟军最高司令: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和大西洋盟军最高司令,都由美国人担任,分别统管欧洲陆上战场和北大西洋的海上战场。另外还有个海峡盟军联合司令部,其海军和空军司令由英国人担任,主要负责北海到英吉利海峡的防务。 作为统管欧洲陆上战场的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其下有三支地面部队,从北往南数首先是北欧盟军,由英国人担任总司令,其防区包括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丹麦和挪威,其部队编有丹麦、挪威两国的部队和德国一个师。


其次是中欧盟军,在1966年前由法国人担任司令,法国人撂挑子后就由德国人担任司令。而且,中欧盟军由于要直面苏联红军的突击,因此是实力最雄厚的,下辖两个集团军,即北部集团军和中部集团军。
  北部集团军司令部设在德国莱茵达伦,司令为英国人,旗下编有比利时第一军、德第一军、荷兰第一军、英第一军等部队。其中,配置在德国的英军编为英莱茵集团军,除了驻扎西柏林的一支3000人的部队外,其余4个装甲师、1个炮兵师及1支旅级部队驻扎在西德境内,这些部队编为英第一军。主战坦克包括储存的在内约1000辆。在必要时会在原有架构上补充一些人员编出第二军。
  中部集团军下辖有4个军,从北向南依次为德第三军,美第五军、第七军,德第二军。这支部队是北约中欧兵力的核心,全部是美、德重装部队。美国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很多都是先来到这里锤炼一下,开始其漫长的军旅生涯。其中,美第五军和第七军都编入美第七集团军,其军长兼任盟军中部集团军司令。美第五军的防区由北至南穿过富尔达山口,绵延于图林根森林的丘陵地区。在富尔达山口一带有一处间隙,便于通行,直通莱茵-美茵平原。这里位于西方盟军中欧防线的核心,向后就是法兰克福并一路直通莱茵河畔,没有屏障和缓冲,必须硬碰硬。因此,美军部署在这里的部队也必须是精锐中的精锐,而这支美军的矛头就是第二装甲骑兵团。其防区对面就是苏军的近卫坦克师,即苏军的精华部队。中部地区美军掌握的坦克实力(包括储存的坦克)约5000辆。这显然比现部署的两个军所需要的数量要多不少,多出来的坦克称为预置装备。除了坦克,其他预置装备还有很多。在战时,驰援欧洲的第一批部队就是搭乘飞机的美军轻装部队,落地后直接取用预置重装备投入战斗。除此之外,法第二军的两个师及配属部队的近5万人部署于德国的西南部。由于法国于1966年退出了北约一体化,一旦战争爆发,虽然法军根据北约条款要投入战斗,但是却不受北约盟军统一指挥。
  最后是南欧盟军,其司令由美国一名海军上将担任。其编成内有希腊、意大利和土耳其编入,另外还有地中海的美第六舰队在战时可由其调用。其中,意大利有陆军21.8万人,编为12个师,任务是抵御穿过奥地利和南斯拉夫的苏军南部集群的进攻。由于可以依托阿尔卑斯山的地理优势,而苏军还要先对上述两国采取行动而无法达成战役突然性,因此虽然意大利军队的战力不是那么牢靠,但这里的防御问题不大。
  在巴尔干方向北约的陆上力量则主要是希腊陆军 12个师,土耳其陆军37.5万人,编为22个师。这两国陆军规模还是不小的,质量也还凑合。苏联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盟国如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实力并非很强,因此这个战区压力不大。但是,问题就在于希腊和土耳其是世仇,它们的武装力量关注对方更甚于华约,战时能否一致对外是个大问题。
  总的来看,北约在中西欧地区统帅的是一支64个师、117万人的一体化部队,这支部队在西德第一时间作战可投入约86万人。北约在全球其他战区总共200多万人(包括部署在其他战区的美军),美国本土后备兵力则有约150万人 。


这支80多万的北约一体化精锐部队构成了西方防御的铁壁,其任务就是当苏军大举进攻时,在第一线顶住并等待来自北美、英国以及法国的援军。不过,这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来自美国的援军,欧洲战场的战局首先决定于东、西方第一波力量的对撞,接下来就看谁的第二梯队跟进支援得快了。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北约为何如此重视北大西洋的反潜作战了。我们知道,只有北方舰队可以从冰岛附近的几个水道,南下北大西洋对北约从北美向欧洲的海上驰援实施拦截,而实施这一军事行动的主力就是核动力攻击潜艇。因此,到冷战中后期,当英国放弃了苏伊士以东的势力范围而退缩回欧洲后,其军备建设的重点就基本是围绕着完成北约的军事任务了。那么,为了在北大西洋实施反潜和防空拦截,以及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节省开支,英国皇家海军最终将航母全部换为只能起降反潜直升机和“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无敌”级轻型航母就很好理解了。当然,在1982年英、阿马岛之战中,只拥有轻型航母和垂直起降战机的皇家海军遭受了巨大损失。但是战争结束后英国依然没有改变既定的建军方略,正好证明了当时北约国家的军力建设都是围绕其集体防务的要求,其他欧洲国家的海军建设也都是如此。
  接下来我们看中欧北约军队的对手,驻扎在华约欧洲国家境内的苏军有32个师,包括16个坦克师、15个摩步师、一个空降师,都是一类战备师,共有50多万人和10000多辆坦克,8000门火炮和1800多架飞机。这些部队组成四个集群,分别部署在东德(驻德苏军集群)、波兰(北部集群)、捷克斯洛伐克(中部集群)、匈牙利(南部集群)。除了苏军,上述几个国家都部署有本国的部队配合苏军,共同构成了苏联向西方进攻的第一波兵力。兵力总规模大致是100来个师,130多万人。这支部队可以在东德和捷克投入第一波进攻的大约是90来万的机动兵力,比北约在西德的86万兵力略多,在人员数量上不具有决定性的优势。这里有几点要注意。首先,北约部队陆地力量占的比例没有华约那么高。其次,华约军队的师一级都是战斗人员比例很高而后勤比例相对低,因此就一线部队而言,华约在坦克、火炮等数量对北约占有2到3倍的优势。华约就是要以很高的兵器密度实施迅猛突击,撕开缺口,然后由第二梯队决定胜局。此时,华约在东欧其他战区有95.73万人,苏联保有231.1万人。一旦开战,苏联在其境内的兵力就要和西方拼动员速度、拼运兵速度。北约主要依靠海运,而苏联将主要依赖铁路和公路的陆路运输。其中,作为第二梯队主力的是在苏联西部地区部署的是70多个师(三分之一是坦克师)。不过这支部队就不像苏军驻东欧的先锋部队状态那么好,其中只有几个师是处于一类战备状态,其他多是第二类和第三类师。而这股部队后面,就是数量更多而素质更差的预备役补充部队,如果仗打到这个时候还没有决定性进展,那么战争注定要失败了。

如果80年代开战?
  很多人都研究和猜测过假如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打起来会是个什么情况,虽然各种研究结论各有不同,但总体上都必然涉及这样几个因素:
  首先,苏联取胜的关键在于能在多大程度上隐藏自己的战争准备行动而达成战役突然性。华约集团在国力方面的巨大劣势决定了只有打北约一个措手不及,在西方展开战争动员之前就达成既定军事目标,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否则和西方拼国力是没有出路的。而进入七八十年代后,各国侦察的手段已经极大丰富,从近地轨道的光学侦察卫星、雷达侦察卫星,到可以侧视几百公里的“黑鸟”和TR-1侦察机,再到渗透到东欧的各种间谍,还有弥漫在空间中的各种电磁波,无不会将苏军的动向透露给对手。如果苏军想实现迅速突击并消灭西方驻中欧军团,只靠部署在波、捷、德的这支部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过一场大规模、深程度的军事动员和部署,将苏联西部的大量部队提高战备状态并补充人员和装备后部署到东欧,而同时要西方没有进行类似动员,才有可能实现上述构想。而想完全掩藏这一切基本是不可能的,比较现实的手段就是以一次大规模演习的名义进行相应的动员和调动,这其实也正是埃及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时欺骗以色列的手段。不过,这个手段是否真能奏效仍很难确定,因为西方很有可能会进行相应的动员和部署,并根据苏军的情况而提升戒备。  其次,核武器这个因素很难排除。70年代美、苏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达成战略平衡后,两国开始将研发重点部分转向了战术核武器方面。比如美国研发了中子弹,作为阻挡苏军装甲兵团的杀手锏之一。苏联则研发和部署了大威力的SS-20型中程核导弹,以在开战时打击北约在欧洲的港口、机场、军事集结地等重要战略目标。不管是美国的“长矛”、“潘兴”导弹,还是苏联的“蛙”式火箭或SS-6等导弹,都是以核弹头为第一选择,优先打击对方的重要军事目标。但是问题就来了,一旦双方都发射核弹,又如何界定规模和底线?谁也无法保证己方本土那上万颗战略核弹头始终被克制而不被使用。或许这种对于核战争失控的恐惧也是东、西方最终没有开战的原因之一。而且就西方阵营来说,西德是一贯反对开战后使用核武器的,原因自然也很明显:战场就在西德,一旦双方互爆核弹,首先亡国灭种的是德国人,美国也不能不顾及盟国的生死。苏联如果抢先使用核武器,正好是打开了西方使用核武器的大门,那么到底是为了达成突击的火力效果而使用核武器,还是尽量利用自己的常规力量的数量优势而避免对方也使用核武器来阻挡自己的进攻?我们其实很难去假设历史。而且我们会发现,战略核武器力量仍然是决定美、苏战略平衡的一个决定性力量。在下一篇中,笔者将继续深入分析美、苏在战略核力量和战略防御方面的进展。

主题

0

回帖

2059

积分

游客

积分
2059
发表于 2014-8-8 13: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什么都是扯蛋,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哈哈

主题

0

回帖

598

积分

游客

积分
598
发表于 2014-8-8 13:2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核冬天,到底是不是耸人听闻?

主题

0

回帖

8195

积分

游客

积分
8195
发表于 2014-8-8 19: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卡特对中国持友好的态度,和***一起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和谁一起?

主题

0

回帖

6370

积分

游客

积分
6370
发表于 2014-8-8 20: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普京一直耿耿于怀,想找机会再掀起21世纪的冰与火。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22: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Gear5 发表于 2014-8-8 19:25
卡特对中国持友好的态度,和***一起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和谁一起?

可能是邓小X平

主题

0

回帖

122

积分

QQ游客

积分
122
发表于 2014-8-8 22: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幽灵 发表于 2014-8-8 20:20
所以,普京一直耿耿于怀,想找机会再掀起21世纪的冰与火。

个人认为 现在更接近二战前的状况
叙利亚内战就是当年的西班牙内战 阿萨德就是当年的弗朗哥 ISIS就是当年国际纵队
为阿萨德出兵出钱的伊朗就是当年墨索里尼的意大利 为阿萨德出武器的俄国就是当年希特勒的纳粹德国 伊朗给命卫队就是当年的秃鹰军团
克里米亚就是当年的奥地利或者莱茵兰 乌克兰东部的叛军就是当年散布与中欧的德意志族纳粹分子
夜郎国就是当年的大泥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7 00:41 , Processed in 0.03842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