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9|回复: 2

被扭曲的近代中国镜像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7743
发表于 2014-8-2 10: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秦泽 于 2014-8-2 11:01 编辑

节选,沟口雄三著

   《劝学篇》中的那篇文章写于义和团事件发生两年以前,百日新政前夕,“乱民必作”的后文是“纪纲不行,大乱四起,倡此(民权之)义务者,岂得独安独活。且必将劫掠市镇,焚毁教堂。吾恐外洋各国必籍保护为名,兵船陆军,深入占据,全局拱手而属之他人。是民权之说,固敌人所愿闻者矣”。从这里可以看出,张之洞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已经预感到了义和团事件的发生。所谓“倡此议者”,是和上面引用的“人人皆大者王、小者侯之思”的后文“而此起事之诸人,率皆文弱书生,自先被就翦屠,不待言矣”相对应的,也就是说,文弱书生结果总是最先牺牲,企图成为王侯的野心家不过是利用他们为实现地方清道而已。这一洞察让我们联想起孙文也曾批评过,分省自治、联省自治论结果只能为军阀铺平道具。

    《劝学篇》正因为有了这一段担心民权运动后结果的论述,三十年来一直被视为反动言论,成了洋务局限论的一个重要根据,且不论细节,但从大致的情况来看,张之洞的忧虑应该说基本成为事实。实际上,张之洞已经处理过多次焚毁教堂的事件,即因谣传**教徒剜眼部剖腹吞食孩童而发生的教会袭击事件,而且每次都不得不负责赔偿;尽管这里我们无暇举例详述,但可以说,整部《劝学篇》几乎都出自于他四十年以来的政务经验,而证实这些言论的根据是相当沉重的。

    附带补充一句,从这一段论述中我们可以清除地看到,张之洞的反民权(在他的意识中是“自主”)的原理,毋宁说是因为预想到了民权运动的旗手们的“文弱”、乘机利用“自主”口号的会匪头目等野心家的蠢蠢欲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列强干涉––归根到底就是野心家们的“自主”可能导致的瓜分危机––而从政治大局出发的观点,正是这一从政治大局出发的对外危机意识才是他行动的根据。更深入地说,在“文弱书生”最先成为牺牲品质而“岂得独安独活”这句话里,尽管透露了一位老人对血气方刚的青年“书生”的忧虑,但并没有丝毫憎恶。在张对六君子的牺牲保持沉默的态度中,或许隐含了他对六人的“轻举妄动”的一种批判,以及对于“轻举”––换言之,即年轻人特有的真率和执著––的一种心痛和难过。不难想象,他对于康梁非同寻常的的愤懑之中,也包含了这种心痛、难过和焦躁。在他眼里康梁才是煽动那些和六君子一样纯真执著、前途有望的“书生”,把本来可以成为下一代中国之希望的年轻人引入歧途、置于死地的罪魁祸首。如果从张的心情出发,把康梁视为不负责任的煽动而“犹太我中华”的不可饶恕的“逆党”,也并非不可理解。

(这段是较前的,单独摘抄上来)那时光绪帝二十七岁,康有为四十岁,谭嗣同三十三岁,而梁启超年仅二十五岁,那么年轻,在政事上、官事上又没有实际经验,却把那些连六十五岁的张之洞都谓叹“锢弊太深”的大臣们排除在外,而且把李鸿章、张之洞他们推到一边,只凭光绪帝风发的意气就匆匆忙忙的实行改革。拿日本来说好比中江兆民、植木枝盛在内外政情都还不稳定的情况下,把大久保利通、岩仓具视挤到一边,直接向年轻天皇要求推进民权运动一样,怎么能不令人胆战心惊呢?

主题

0

回帖

1151

积分

游客

积分
1151
发表于 2014-8-2 11: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什么扭曲这种不找边际的话,实在没意思。

对比一下日本明治维新三雄,就可以知道,中国知识分子的脑子本来就不好使,水平差距过大,用扭曲这种隔靴搔痒的话来说,真的是不明所以。

脑子不好时就不好使,别装好使,让人觉得虚伪的恶心。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3119
发表于 2014-8-2 19: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踢开李鸿章张之洞不管?李鸿章张之洞都他娘的这把年纪,就算不踢开他们,他们还能有多大能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8 08:02 , Processed in 0.0238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