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98|回复: 17

喋血孤城记-常德保卫战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8029
发表于 2013-8-25 11: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吕良伟主演的《喋血孤城》开始在全国公映,这部关于常德保卫战的影片也引起了一片热议——国军抗日王牌军第74军第57师在常德保卫战中与日军苦战 12昼夜,直至全军覆没。实际上当时在第57师周围部署的国军部队多达二十万之众,却为什么对其救援迟迟未至?各种解释纷繁,实际上国军整体战斗意志匮 乏,内部山头派系林立造成的利益排挤等原因导致的国军战斗力低劣才是救援迟迟未至的真相。
作者介绍
本专题绝大部份文字出自由郭汝瑰和黄玉章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郭汝瑰(1907年9月15日-1997年10月23日),又名郭汝 桂,中国重庆铜梁县人,曾为民国时期国军中将。郭汝瑰1926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此后他历经十年先后在黄埔军校、日本士官学校、陆军大学学 习,接受了全面的军事教育。抗战爆发后,郭汝瑰随所在部队参加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此后他又参加武汉会战和长沙第三次会战,因表现优秀逐步升迁。抗战结 束后他又历任国军徐州司令部参谋长、国军第22兵团司令、并两次出任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1949年12月,郭汝瑰在宜宾率领第72军起义。1997 年郭汝瑰因车祸去世。(以下开始除图片的文字图注和编者按外,其它大部分皆为郭汝瑰所著《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中的原文,略作删改,编者按中部分 引用《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文字。 )
常德被选择第二个台儿庄
       常德会战简要地图,国军从最开始的部署就是将常德用来固守,以吸引日军的重兵。
1943年,国际形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苏德战场上苏军正在全线发起反攻,意大利宣布投降,而日军不仅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其海军及航空兵也遭到毁灭 性的打击。这时在中国战场上, 国民政府为了与盟军协同打通中印公路,先后从位于湖南湖北的第六、第九战区陆续抽调7个军转用于云南及印度,准备反攻缅甸。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不再向印、 滇转用,以策应其南方军的作战,再次组织进攻。由于常德是湖南西部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附近集结有大量主力部队。日军为了达到既可牵制中国向滇、缅转 用兵力,又可打击主力部队,以削弱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所以决定以常德为进攻目标,常德会战由此发生。
 国军制定大包围战术
 中国方面对日军在1943年9月以来的频繁活动也有所察觉,第六战区判断当面日军将发动进攻。经过各方面情报汇总,中国军队在10月下旬定下了作战 计划,决心以一部兵力占领既设阵地,逐次抵抗,消耗日军;以主力向澧水及沅江两岸集中,待机全面反击而歼灭日军。而这一计划的核心就是让抗战王牌军—— 74军中的王牌,拥有“虎贲”称号的57师固守常德,以将日军吸引至常德附近,尔后转移攻势,以强大的外线兵团将其围歼于常德与洞庭湖间地区。因而从整个 国民政府的作战指导思想来看,常德从常德会战一开始就将其作为第2个台儿庄来吸引日军的重兵,而后再以外线的重兵集团对日军进行围歼。但需要注意的是,这 个作战计划中还包括有逐次抵抗,消耗日军的重要一步,事后证明这个阶段的作战对后面的战局发展影响重大。
外线部队毫无斗志一触即溃
      外媒拍摄的常德会战时,中美指挥官进行部队部署时的图片,这次战役计划构想本来很好,可很多部队执行得却一点都不彻底
日军5日即突破一线阵地和纵深
1943年11月2日傍晚,日军第11军从长江南岸的宛市、弥陀寺、藕池口、石首、华容一线,自右(北)以第39、第13、第3、第116、第68 师团并列向国军第10、第29集团军新江口、米积台、章田市、百弓嘴亘洞庭洞西北畔的滥泥沟之线发起进攻,主攻方向为王家厂,助攻方向为安乡。战斗至3日 晨,守军第一线阵地先后多处被突破,其中第九战区第99军的第92师不战而退,该日守军退守狮子口、公安、甘家厂、松滋河两岸之线。
11月4日,原在第3师团后方跟进的佐佐木支队从第13、第3师团之间加入战斗。当日中午攻占公安。迄6日晨,日军攻占茶园寺、王家桥、新河市、东 岳庙、甘家厂、三汊垴、新码头、安乡、鱼口等地,日军第13师团紧随后撤守军,于当日傍晚突入暖水街东端。守军第10集团军退守聂家河、王家畈、两河口、 暖水街、闸口、王家厂、九王庙之线主阵地;第29集团军退守永镇河、红庙、龙山、涂家湖之线。
此时距离会战开始仅5日,洞庭湖周围的滨湖地区就已大部为日军占领。
“友军”策应作战毫不积极
11月8日8时,第六战区接到军事委员会的电令,命第10集团军即刻集中主力,击破向暖水街突进的日军;令第26、第33集团军各以约1个师的兵力,分向宜昌、当阳、荆门各附近寻求日军弱点攻击,策应第10集团军。
11月9日拂晓,第10集团军尚未发动反击,日军第39师团已向左翼第185师丁家大山、王家畈阵地发起猛攻;日军古贺支队则由刘家场突破了第 185师右邻第199师两河口附近阵地,突进至十三条岭附近;日军第13师团亦由暖水街左右后方的马踏溪、干溪滩附近向西突进。第10集团军无法实施反 击,因为除暂6师主力仍在暖水街西北的油榨口一带与日军苦战外,其他部队都退至子良坪、河口、陵坡、马溪沟之线。此后由于第10集团军的西撤,困守暖水街 附近的暂6师主力陷于孤立。为避免被歼,第10集团军总司令王敬久于9日夜令该师向子良坪突围放弃暖水街。
同日,江防军及第33、第26集团军曾向荆门、当阳以北日军实施牵制性进攻;第九战区第30、第27集团军亦曾向羊司、临湘方面日军攻击,但均未影响日军第11军的攻势。日军占领子良坪东西之线、切断第10集团军与第29集团军的联系。
       第6战区和第9战区大致分界图(红线和雪峰山为分界线)。湖南因为拱卫陪都重庆的原因在抗战中一直是中日双方争夺的重点,双方曾多次爆发大型会战。但由于国军中“山头派系”林立,国军这两个战区的部队联合作战少有上佳表现。
编者按:
第六战区第一线阵地及纵深均为河湖交错、池沼密布的天然障碍地带,易守难攻,而且战区已经经营多年。如果各级指挥官能够以后来第57师保卫常德的精 神,用机动防御逐次抗击日军,则本应可以迟滞其前进速度,并给予相当大的损耗;但由于多数指挥官一触即退,致日军发起进攻后短短5天时间就深入至暖水街、 王家厂及澧水之线,而且极少损耗和伤亡,同时也丢失了大多数天然利于防守的地域,反而为日军所占据这导致了日后对常德增援作战时面临了巨大障碍。
   高级指挥官缺乏战斗意志是这一阶段作战失利的最重要原因。实际上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后期,尽管日军的战斗力不断下滑国军装备日益改善,但国军的大多数 高级将官的战斗意志却大大消减。在之后的1944年豫湘桂大作战中,这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当时数十万经营驻地多年的国军在遭受日军攻击后,几乎未做什么抵 抗便立即撤退,最后竟至形成大规模溃退,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接近当时国统区面积的一半,损失异常惨重。
   另外,第六战区和军事委员会部署的第33、第26集团军及第五、第九战区的策应作战也并未积极、坚决地执行,因而丝毫也没有对日军第11军进攻常德 起到任何有效的影响。实际上国军中“山头”林立,高级将官们都有本属于自己的帐,如果日军不在自己防区或者对自己威胁不大的话,都不愿投入过多兵力以避免 消耗自身过多力量。换句话说,友军的生死存亡并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国军大包围战法被日军完全破解
       著名的常德十景之一的德山,其孤峰岭是常德城南的制高点,但由于当时驻守该处的守军第63师188团团长邓先锋带领部队逃跑,致使日军轻易占领,并封闭了常德守军的退路。图中小图为在外线作战中牺牲的暂5师师长彭士量。
日军占领子良坪东西之线之后,留置第39师团、宫胁支队、古贺支队于暖水街一带,对第10集团军进行牵制性作战,以掩护其主力后方。其主力第13、第3师团及佐佐木支队则于12日趋新门市、龙洞峪、胡家珊以南地区集结,准备向常德进攻。
11月13日,日军以常德为目标发起新一轮进攻,当面防御的国军阵地很快就被相继突破,多支部队开始退却。其中73军由于仓皇转移,又屡遭日军尾随 追击及超越追击,部队陷于混乱,暂5师师长彭士量于突围途中牺牲,第15师及第77师在混战中大部溃散及伤亡,迄16日夜,仅少数人分途向西南突出重围。 第73军军长汪之斌因作战失利,后被战区撤职,由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彭位仁兼任该军军长。11月15日晚,日军第116师团按照计划从澧县以北地区及合 丸台向澧县及龙山进攻加入作战。
至11月18日日军已从西、北、东三面对常德形成包围态势。日军这时也集中全力对第74军发起猛攻。20日18时,日军成功占领桃源,切断了第74 军主力与其防守常德的第57师的联系。22日,日军第68师团占领了汉寿,配属的户田部队占领了常德南方外围前进据点德山,封闭了常德守军的退路。此时, 作战重心已转移至以常德市为中心的附近地区。
   日军大量增加阻击部队
   11月24日,常德基本上已被包围,守军北、南两方面的增援部队虽尚未到达常德附近地区,但军事委员会认为反击决战的时机已到,因此于10时向第 六、第九战区发出训令。当第六、第九战区遵照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开始向包围常德的日军采取包围态势行动时,日军担任攻击的部队也正向指定的攻击方向接近,作 进攻常德的准备。
   11月25日,日军全线进攻开始前,日军多支部队已发起进攻,争夺常德外围阵地的战斗即全线展开。激战至黄昏后,守军阵地多被摧毁。而入夜后,日军已逼近西门、东门、北门。常德保卫战开始的第一天,守军即面临极为严峻的局面。
   军事委员会的作战指导思想虽然是企图将日军吸引至常德附近,尔后转移攻势,以强大的外线兵团将其围歼于常德与洞庭湖间地区。但在日军以半数以上兵力实施阻 援的情况下,第79、第66、第18军此时尚远在澧水以北,第74、第100军亦被阻于岩泊渡、龙潜河、盘龙山以西,而第九战区北援的第10、第99军目 前尚在资水以南,均难济当前之急。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被击毙的日军尸体。经过多年的战法总结,国军逐渐将这种大包围外线战术当作对日的一种主要战法来运用,殊不知日军也会与时俱进改变战法。
   编者按:
   国军常德会战最初制定的大包围战法,最早源自台儿庄战役的成功经验,之后经过武汉会战和多次其他会战的发展,在第三次长沙会战薛岳推出“天炉战法” 时达到顶峰,在与日军的大型会战中屡试不爽。这种战法的思想通常是:当日军发起进攻时,在保存自己的情况下,节节抵抗,节节后退,尽量地拖累和疲耗敌人, 达到这一目的后,便自动向斜侧后方山地撤退(不是直线撤退),绕到敌人的包围线外面去,和外线的重兵集团从更大的层面上形成对日军的反包围,最后将包围之 敌予以歼灭。
   但对日军来说,在与国军多次交锋后,日军也渐已熟悉国军这种战法的特点。在此次常德会战中,日军特地将半数以上的兵力用来阻截国军对常德的增援部队,其实其目的不单是进行阻截,更重要的是让国军外线部队无法形成反包围圈,从而完全破解了国军的此种战术。
增援部队龟速迟缓不顾守军死活
        国军第57师官兵在一片废墟中仍坚持与日军作战,作为国军中王牌的王牌,57师的战斗意志由此可见一斑。注意前面那位士兵手中所持的是美制勃朗宁自动步枪,证明当时第57师已换装了部分美械。
   25日夜,日军参加攻城的部队全部投入战斗。此后常德守军在师长余程万的带领下进行了极其艰苦惨烈的常德保卫战。29日城防被攻破,守军与日军展开 激烈巷战,当夜余程万师长致电战区报告说:“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炮兵)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主任等固守中央银行,各团长 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
   军事委员会于当日致电第九战区,电文的中心内容是:“第九战区应以速解常德围为主眼,着即将第10军主力保持主力于左翼,向德山及其以西地区突进为要。”“切忌以第10军参加对于沧港、石门桥一带港汊纷歧地区行正面攻击、迟滞前进为要。”
   第10军早在25日即已渡过资水北上来援,从右至左按190、第3和预10师的顺序展开,26日发起攻击,但在日军阻击下,29日仍被阻于兴隆街、 赵家桥之线;29日接到战区速解常德之围、向德山突进的命令后,30日拂晓起,以预10师向阻击的日军发起猛攻;以第3师第8团牵制当面日军,师主力乘机 钻隙向德山急进。当日进至德山。12月1日黄昏,留第9团守德山,第7团经南站向常德突进,遭到日军的阻击及侧击,又退回德山。此时,预10师师长孙明瑾 在激烈的战斗中身中4弹,已壮烈牺牲。第190师亦伤亡甚众。
八千虎贲换不回胜利
12月1日,常德城内巷战益形炽烈,守军仅凭少数残破碉堡奋力支撑。各团仅存一两个班、排,全师不过数百人,弹药也即将告罄。迄2日深夜,援军仍未 到来,余程万深感大局已难挽回,决定突围。于是翻越南城墙,乘小船渡过沅江突出重围。经过12昼夜的血战后,常德于12月3日晨被日军占领,57师的八千 官兵也牺牲殆尽。
此时,常德外线各兵团在日军阻击下进展困难,仍停留在澧水以北,夏家港、漆家河以西和沅江以南。其具体位置为:第10集团军,第66军的第185师 在石门以北,军主力因损耗重大,退守仁和坪以西;第79军的暂6师在临澧以西,军主力仍在五通市以西。第29集团军,第44军的第161师在兴化港,第 162、第150师残部仍在太阳山、太浮山;第73军在热水坑以西。王耀武指挥的第74军(欠第57师,配属第19师)在漆家河;第100军当日占领桃 源;江防军第18军在澧水以北。第九战区来援的第10军第3师在德山被日军围攻中,军主力在兴隆街、赵家桥一带。
这之后,由于日军认为打击国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在与国军的交战中不断进行后撤。这一过程中,国军仅与日军后卫掩护部队发生小的战斗,并未达到原先歼敌于洞庭湖周围地区的目的。至12月25日,国军全部收复了失去的阵地,恢复了会战前的态势。常德会战至此结束。
        常德会战结束后,国军召开阵亡将士追悼会。此次会战第6战区伤亡4万余人,第57师八千虎贲牺牲殆尽但并没有换回应得的胜利。
编者按:
在所有的增援部队中,第10军是最接近当时常德守军的一支部队,这说明即使有日军的阻截,增援部队其实也还是有可能打进日军对常德的包围圈。但事实 是常德守军孤军奋战12昼夜直至全军覆没也没有等到援军,这时的情况也真是“弹尽援绝”。如果将前期战斗战损过大,战斗力下滑这个因素考虑进来,部分部队 行动迟缓可以理解的话(如第10集团军和第74军),那么之前未曾参战的第18军和第99军增援缓慢就很难理解了。
  文中提到11月24日,第18军在澧水以北,而在12月1日,该军仍在澧水以北。另外第九战区北援的除了第10军外,还有第99军,文中提到24日 第99军在资水以南,而在后来距离常德最近的增援部队中却只有第10军,而它没有发挥到任何作用。能够解释这一点的原因与前面一样,在“山头”林立的国军 中,增援部队对于“友军”的生死存亡并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可叹的是八千虎贲牺牲殆尽却没有换回应有的胜利。
   与前面分析的一样,高级将官们缺乏战斗意志加上日军拦截也是导致会战失利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救援部队行动迟缓,形成逐次投入战斗,未能在第57师在常德吸引住日军的有利时刻及时、同时到达战场;无法适时集中可期必胜的优势兵力,在预期的决战地域
抗战英雄的“中国式”悲惨结局
       余程万和方先觉都是知名的守城将军,所指挥的守城战在最后都到了弹尽援绝的绝境,都没有在战场上成仁,他们最后的结局都以惨淡收场。
余程万晚景凄凉
当常德失守后,蒋介石闻知余程万擅离阵地,震怒之下,下令将其撤职、扣押,送交军法处审判,并扬言要将他判处死刑!余程万被押解重庆。
 抗日英雄沦为阶下囚。按当时军中连坐法,所有突围退却的将校官长,都有罪,但实际上真正遭到惩处的仅余程万一人。而且余也仅被囚4个月,之后无罪释放,旋任命为74军副军长。
此后余程万少有作为。
国共内战中,在74军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他因祸得福,也避免了张灵甫式的覆亡。但他被指在26军军长任上克扣军饷,中饱私囊,敛财自肥……真相如何,没有确证。1955年8月27日,在香港新界种菜养鸡的余程万遭遇匪徒抢劫,中弹身亡。一代抗日英雄,结局悲凉!
他死后,家人生活陷入仅能维持温饱的境地,女儿余华芳(艺名余莎莉)后来成为上世纪70年代香港当红艳星。这或者可以印证,有关他贪污腐化的传闻并非事实。
方先觉:国军中的又一个“余程万”
而另一位抗战英雄方先觉的经历与余程万也是何其相似!方先觉因衡阳保卫战而让世人所熟知,同时也是那位最接近常德守军的第10军军长。在衡阳保卫战 中,第10军面对日军重兵围攻,坚持防守40余日,直打得城内成为废墟一片。同时援军也照样是久久不至,使得当时第10军完全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面对这 样的情况,方先觉意识到大势已去,在给蒋介石发了最后一封电报后,准备拔枪自裁,却不想佩枪早被副官拿走。后在属下军官的胁迫和形势逼迫下,方先觉在日军 答应不伤及第10军剩余官兵的条件后向日军投降。后在他人帮助下,成功逃回重庆。
从这之后方先觉就再也没有机会与日军作战以一雪前耻。而抗战后的经历更可谓惨淡,首先是在与解放军的战斗中吃了败仗,然后是不断调任各类非重要职 务。1949年底携眷逃往台湾。1968年退役后因其衡阳投敌的事被屡次抨击,遂出家为僧。1983年3月3日,方先觉在台北病逝。
 温赖特:美军的投降将军备受尊重
 而与前面两位中国将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组织所有菲律宾美军最后向日军投降的温赖特将军。他当时指挥大约1.5万美菲联军在菲 律宾科雷吉多尔岛与日军进行最后的作战。 美国政府当时考虑到守军弹尽粮绝的实际处境,当天,罗斯福总统亲自给温赖特将军发布新的指令,改变了以前战斗到底决不投降的命令,授权温赖特将军可根据实 际战况和后勤供应状况,自行做出决定。于是温赖特将军在大约一个月后,通过无线电命令整个菲律宾的美菲部队停止抵抗,还特地表示拒绝投降者以逃兵论处。
温赖特将军降后被关押在我国的东北,日本投降后,麦克阿瑟特意派飞机去我国沈阳,来接刚走出战俘营的温赖特将军,出席在东京湾美军密苏里巡洋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对比中国两位将军和美国将军的特殊经历,我们会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其实中国两位将军已在守城战中尽到了一切力量,他们所欠的只是一死而已。但何必要如此苛求这些已经尽力的将领,而不去追究那些作战中未曾尽力的高级将官们。
        麦克阿瑟正在密苏里号日本的受降书上签字,他背后站立的就是温赖特陆军中将。虽然他指挥了美军大规模的投降行动,但他依然在战争结束时获得了尊重。
结语:国军战斗力应得到真实还原
   近年来反映抗日战争国军正面战场作战的各种报道和文艺作品日渐增多,也激发了社会和学术界对国民党抗战功绩的重新思考和激烈讨论,一部分人甚至提出 要为国军抗战“正名”。诚然,肯定国军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功绩无可厚非,这本是一种社会进步。不过这些以反映国军抗战为主线的作品却大多只将目光聚焦到国军 中的少数几支部队,然后将其无限拔高,最终变身为一支要么无坚不摧要么孤军抗敌的“铁军”。
   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全体国军的真实战斗力。纵观整个抗日战争,国军在与日军展开的22次大型会战中绝大部分都以失利告终,而且战争中真正涌现出的王牌主力部队也很寥寥——仅有后来的五大主力和少数部队。
   今年是抗战胜利65周年,值得欣慰的是国军的抗战功绩并没有再埋没在历史之中,不过在报道国军的抗战功绩和价值的同时,也应注意对国军战斗力的真实还原,这也是一个民族所应该拥有的一种历史态度。
http://blog.163.com/magicfengjj@126/blog/static/1043534382013723111036459/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发表于 2013-8-25 13: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蒋对自己人不够狠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发表于 2014-3-2 14: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吕良伟主演的《喋血孤城》开始在全国公映,这部关于常德保卫战的影片也引起了一片热议——国军抗日王牌军第74军第57师在常德保卫战中与日军苦战 12昼夜,直至全军覆没。实际上当时在第57师周围部署的国军部队多达二十万之众,却为什么对其救援迟迟未至?各种解释纷繁,实际上国军整体战斗意志匮 乏,内部山头派系林立造成的利益排挤等原因导致的国军战斗力低劣才是救援迟迟未至的真相。
================================================================================================================ ================================
纯属放屁。

常德会战在我看来,即便当时的国军如1937年淞沪会战时“士气如虹”、拼死抵抗的状态,也根本打不赢。原因无他,人数太少。

常德会战国军的人数,据蒋纬国《国民革命战史》第3卷记载是:28个师,19万余人。这是什么概念?
国军抗战8年,装备最好的是1937年,但也非常差,与日军有10倍以上的差距,随后国军装备水平逐年下降,1942年以后就差得要死的让人难以置信了,1944年到达历史最低水平。1945年随着美援输入又有短暂回升。

如果说1937年,国军拼死作战、以弥补与日军火力上的巨大差距,三四个人能对付一名日军的话(大兵团作战的双方兵力对比举例,如1万名国军在表现良好的情况下能挡住3000名日军左右野战部队,这是中央军的水平,地方部队对日是5:1左右,如日军1000人可对付国军一个5000余人的杂牌师)


那么到了1943年,国军各部由于长期作战,损耗巨大,而补充不及,部队不满员的情况就更加普遍。以当时国内最精锐的滇西远征军(共16个精锐师)为例,缺员现象比比皆是,第36师全师仅有7200人,第198师全师5600人,71军新28师全师6900人,第116师全师7800人,荣誉一师全师5600人,第6军预2师全师5700人等等,到处都是这样的部队,还要我举例子吗?

国内最精锐的部队尚且如此,更何况常德会战的国军。当时常德会战的国军共2个集团军部、2个兵团部、约10个军部、28个师,共19万余人,平均每师约5000人(1944年豫中会战时的国军平均每师在3000人---5000人)。当时除了74军等少数精锐部队能有一个师七八千人,其他师都是四五千人的水平。

而当时对手是日军8万人,还有4万伪军。共12万人。

常德会战要打赢日军,光从人数上讲,按抗战初期国军最好的与日军3:1的人数比,常德会战的国军也需要24万人(但实际不可能,当时国军装备后勤都烂了);但如前所述,1943年与1937年相比,国军装备水平已大幅度下滑,后勤也已濒临崩溃,没装备没后勤,只能用人填了,在这种情况下,常德会战的国军实力用抗战初期地方部队对日军的作战比例5:1,应是合理的,也就是说,要打赢常德会战,正常情况下,1943年的国军需部队40万人,才能打赢8万日军。

但国军当时有40万人吗?24万也没有,只有19万余,四舍五入一下,就是19万(20万是网上夸张之词,当然也就差1万,我也不多说了)。说明常德会战国军兵力严重不足。没装备没后勤,这点人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打赢的可能。74军57师七八千人+第100军第63师第188团共4个团9000人防守常德城及德山、河伏山,这些精锐部队能抗住3万日军,但国军其他部队能做到吗?其他部队实际激战的时候,能以5:1对抗日军就不错了。

那这样,国军还怎么打赢?如上所述,国军当时一般的师就5000余人。日军阻援部队,在与国军的激战中,第34师团佐佐木支队4100余人基本就能挡住国军川军第44军4个师2万余人(其第150师之前伤亡已经很大了)了吧;古贺支队约3900人基本就能挡住国军第73军3个师1.5万---2万人(其暂5师之前伤亡大)了吧;柄田支队(约3800人)扶一把、拿出1800人支援日军宫胁支队1300多人组成3000余人的部队基本能挡住国军第66军2个师1万余人了吧;精锐的日军第13师团抽出1万人,与国军74军51师、第58师战平,不成问题吧,国军74军51师、第58师当时装备落后日军精锐的第13师团一大截,人数却连人家的2倍优势都没有,战平拉锯的结局不过分吧;国军第99军战力比74军差点,精锐的日军第13师团抽出6000人,基本挡住第99军不成问题吧。

日军用第116师团、第3师团第6联队、第68师团共3万余人攻击常德。

除去以上这些,日军还剩下多少兵力?精锐的第3师团主力(全师团除去攻打常德的第6联队,剩下的大部分兵力)、第39师团、柄田支队剩余兵力2000余人,第39师团挡住第18军够不够?再说,当时国军的配置中,第18军是常德会战的二线部队,并不是一线部队。毕竟捍卫第六战区、拱卫陪都的责任在,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出击。

那么日军还剩多少兵力?第3师团主力、柄田支队剩余兵力2000余人。第68师团在攻打常德接近尾声的时候(12月1日---12月3日),常德城已破,打巷战对付国军第57师少数兵力,第116师团和第3师团第6联队就够了。第68师团完全可以大部腾出来打援了。国军第10军等其他援军如何冲得进去?

于是国军第10军的悲剧就发生了。国军第10军为了快速救援,仅有的少量重武器都扔在衡阳了。全军是轻装中的轻装中行进。11月30日,国军预10师为使第3师容易攻占德山,师长孙明瑾将军决心将日军主力吸引到自己周围来。11月30日拂晓,孙明瑾师长亲率预10师主力进攻日军第3师团,双方鏖战4个小时,8时顷,日军第3师团反击,预10师官兵前赴后继奋战不已。预10师全体官兵与日军血战至12月1日,孙明瑾将军亲自操起一挺轻机枪,率部向日寇发起冲锋,4颗子弹,从他胸中穿过,鲜血染红了征衣,临终前他仍叮嘱部署:“贯彻命令,完成任务!”全师官兵听闻噩耗,放声痛哭。副师长葛先才继续继承孙将军遗志,亲率部队向日军冲锋,亦身负重伤,参谋主任陈飞龙上校壮烈殉国。双方激战至夜,国军预10师剩余部队重新编组,继续抵抗。

  国军第3师因得预10师之有力掩护,得以于11月30日沿德山大道攻击前进。8时许国军第3师一部攻击驻守德山的敌军,与日军反复肉搏激战竟日,日军伤亡惨重,被迫渡河北退,国军第3师主力(第7团、第9团)于11月30日18时完全攻克德山。当夜,日军由苏家渡、石门桥等地增援反击,经国军一部奋勇抵抗,并未得逞。
  12月1日,国军第3师师长周庆祥以第9团守卫德山,派第7团入城解围。第7团援军打垮沿途的敌军,于当日夜到达常德汽车南站时为水流湍急的沅江所隔,与城内守军联系不上。这时突遭日军第68师团团团包围,冲杀一夜,仅100余人突围,其他官兵全部牺牲。
  12月1日18时,日军步炮联合部队约1000余人向德山前进,国军第3师第9团立即加强构建工事,并注意防空防毒等事宜。随着预10师和第3师先后遭到日军重创,国军第10军主力部队伤亡惨重,再也无力入城援助第57师了。


综上:常德会战在我看来,国军没装备没后勤,人数又少,绝无胜利的可能。最后国军各部经过拼死作战,能给予日军18%的损失,收复所有失地,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发表于 2014-3-2 15: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专题绝大部份文字出自由郭汝瑰和黄玉章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郭汝瑰(1907年9月15日-1997年10月23日),又名郭汝 桂,中国重庆铜梁县人,曾为民国时期国军中将。郭汝瑰1926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此后他历经十年先后在黄埔军校、日本士官学校、陆军大学学 习,接受了全面的军事教育。抗战爆发后,郭汝瑰随所在部队参加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此后他又参加武汉会战和长沙第三次会战,因表现优秀逐步升迁。抗战结 束后他又历任国军徐州司令部参谋长、国军第22兵团司令、并两次出任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1949年12月,郭汝瑰在宜宾率领第72军起义。1997 年郭汝瑰因车祸去世。(以下开始除图片的文字图注和编者按外,其它大部分皆为郭汝瑰所著《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中的原文,略作删改,编者按中部分 引用《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文字。 )
=====================================================================================================================================================你知道我为啥经常引用郭汝瑰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吗?是因为这本书是抗战史书中独一无二的吗?不是。我证明国军抗战只引用两类书:一是国军自己的资料,如蒋纬国等的资料;二是敌人的资料,如郭汝槐、王辅的资料。

郭汝槐在《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中对国军的污蔑,无非都是共军天朝炒了几十年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冷饭。共军不炒了,他再从历史的垃圾堆里继续炒这个冷饭,开口闭口毛主席说,什么国军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可笑的是,他刚走出国军的宣传,又走进了共军几十倍吹牛的更烂的死胡同,和共军一样玩起了双重标准,对国军用日军战报说国军没用,对共军却用共军自己夸大几十倍的吹牛战报(这会儿又无视日军战报了)。简直就是个奇葩。

我一直是把郭汝槐的东西当共军资料引用的。因为如果一向污蔑国军的敌人也能从中找到大量的记录有利于国军(都是些难以用主观左右的客观记录,如日军编制、火力,国军的装备人数火力等等,都是死的,很难改;主观方面郭汝槐都是共军天朝炒了几十年的冷饭,不提也罢。),那国军真是还不错的。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发表于 2014-3-2 15: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3日,日军以常德为目标发起新一轮进攻,当面防御的国军阵地很快就被相继突破,多支部队开始退却。其中73军由于仓皇转移,又屡遭日军尾随 追击及超越追击,部队陷于混乱,暂5师师长彭士量于突围途中牺牲,第15师及第77师在混战中大部溃散及伤亡。
==================================================================================================================================================第73军第77师师长就是郭汝槐,怎么,骂国军却无视自己的责任? 你郭汝槐有斗志怎么不像暂5师师长彭士量那样去死?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发表于 2014-3-2 16: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0军早在25日即已渡过资水北上来援,从右至左按190、第3和预10师的顺序展开,26日发起攻击,但在日军阻击下,29日仍被阻于兴隆街、 赵家桥之线;29日接到战区速解常德之围、向德山突进的命令后,30日拂晓起,以预10师向阻击的日军发起猛攻;以第3师第8团牵制当面日军,师主力乘机 钻隙向德山急进。当日进至德山。12月1日黄昏,留第9团守德山,第7团经南站向常德突进,遭到日军的阻击及侧击,又退回德山。此时,预10师师长孙明瑾 在激烈的战斗中身中4弹,已壮烈牺牲。第190师亦伤亡甚众。
================================================================================================================================================他这话轻描谈写,搞得日军占据的德山,国军第3师主力好像没打一仗,一个日本兵都没遇到,轻易就进入了一样,通篇都是这样的情况。而事实上,根据蒋纬国的记载,国军第3师以一个团攻击德山附近,时间是11月30日早上8点,结果与日军反复肉搏激战竟日,与日军打了整整10个小时,到下午18点,才击溃日军占领德山。说明早已被日军占领的德山当时是有日军驻扎的,这也符合常理,当时国军一个团1500人,以5:1到3:1的比例,德山有日军守军300---500人,完全有可能,当时日军有约3万人攻打常德,攻下德山后,留下300人---500人驻守德山,完全拿得出来,而从巩固阵地、攻取常德城的角度看,日军留下三五百人守德山也是必要的。敢情国军第3师一个团整整10个小时的血战,按楼主的说法,都在打空气啊。

1943年的国军,没装备没后勤,战兵少。对于日军不是郭汝槐共军等所谓的态度消极的问题,而是惨淡经营、可怜的装备后勤下,根本打不动日军的问题。8万日军列阵,19万国军冲上去,像撞墙一样装得头破血流,而基本打不动的情景。但国军还是义无反顾。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发表于 2014-3-2 16: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军当时的战况很可怜的,但国军仍在前进,如第10军的战况:
  关于国军第10军救援常德的战役:
    常德被日军围攻后,国军第10军作为速度最快的援军,轻装上路,前往救援常德。国军第10军(方先觉)下辖3个师,分别为:预10师(孙明瑾),第3师(周庆祥),第190师(朱岳)。共计18000余人。
   国军预10师(下辖第28、29、30团)5000余人于11月27日,推进至王家湾东西之线,与日军第3师团第34联队相遇,孙明瑾师长立即向日军发起进攻。战斗及其激烈,双方伤亡均重。为了完成任务,孙师长不顾牺牲奋勇向敌攻击,到11月28日5时,日军再向国军预10师发动攻击。国军全力反击,经数度冲锋,日军终未得逞。
  国军第3师(下辖第7、8、9团)于11月27日拂晓展开,到11月28日推进至鹿角坪、鄢家冲之线。
  国军第190师(下辖第568、569、团)于11月27日展开后,以主力攻击麻石桥,以第569团攻击牛路滩之敌,较为顺利。到11月28日,左翼团攻克牛路滩,右翼团于拂晓控制麻石桥,迫使日军北撤。
  至此(11月28日),国军第10军全部到达常德南部地区。
  为了早日解常德之围,11月28日,国军第10军方先觉军长下令:第190师攻占苏家渡,第3师攻占德山,预10师向德山西北前进以掩护军左侧背;各师于11月29日前完成攻占任务。
    11月29日,国军预10师的先头部队推进至益家冲东端时与日军激战,经过5个小时的激战,日军向西北败退。不久,预10师向太平桥方向攻击前进时,左翼突遭千余日军之猛攻,激战竟日,该师伤亡惨重,乃退回益家冲之地,编残余之第29团为2个营,第30团为1个营,一面整顿,一面再做继续攻击之准备。第3师在汪家溶附近攻击无大进展。第190师以轻装向石门桥之日军攻击前进。至11月29日8时又接军令,派其第568团(欠第1、第2营)掩护军之右翼。国军第568团500余人由牛路滩前进,12时进抵牛桥时与日军遭遇,遂发生激烈战斗。国军第190师一部击退史家桥附近之日军,另一部攻克黄土坡,午后1时攻达冲水洞。至黄昏,该部迫近谢家铺附近。
  第10军方先觉军长鉴于各师攻击进展缓慢,唯恐耽误增援常德的任务,乃于11月29日10时下令:11月30日拂晓前,第190师攻占石门桥;第3师攻占德山;预10师主力向德山前进,确保掩护第3师之攻击。
  国军第3师奉命后,乃以第8团为牵制部队,抑留当面之日军,主力向德山前进。
  11月30日,国军预10师为使第3师容易攻占德山,师长孙明瑾将军决心将日军主力吸引到自己周围来。11月30日拂晓,孙明瑾师长亲率预10师主力进攻日军第3师团,双方鏖战4个小时,8时顷,日军第3师团反击,预10师官兵前赴后继奋战不已。预10师全体官兵与日军血战至12月1日,孙明瑾将军亲自操起一挺轻机枪,率部向日寇发起冲锋,4颗子弹,从他胸中穿过,鲜血染红了征衣,临终前他仍叮嘱部署:“贯彻命令,完成任务!”年仅岁。全师官兵听闻噩耗,放声痛哭。副师长葛先才继续继承孙将军遗志,亲率部队向日军冲锋,亦身负重伤,参谋主任陈飞龙上校壮烈殉国。双方激战至夜,国军预10师剩余部队重新编组,继续抵抗。
  国军第3师因得预10师之有力掩护,得以于11月30日沿德山大道攻击前进。8时许国军第3师一部攻击驻守德山的敌军,与日军反复肉搏激战竟日,日军伤亡惨重,被迫渡河北退,国军第3师主力(第7团、第9团)于11月30日18时完全攻克德山。当夜,日军由苏家渡、石门桥等地增援反击,经国军一部奋勇抵抗,并未得逞。
  12月1日,国军第3师师长周庆祥以第9团守卫德山,派第7团入城解围。第7团援军打垮沿途的敌军,于当日夜到达常德汽车南站时为水流湍急的沅江所隔,与城内守军联系不上。这时突遭日军第68师团团团包围,冲杀一夜,仅100余人突围,其他官兵全部牺牲。
  12月1日18时,日军步炮联合部队约1000余人向德山前进,国军第3师第9团立即加强构建工事,并注意防空防毒等事宜。随着预10师和第3师先后遭到日军重创,国军第10军主力部队伤亡惨重,再也无力入城援助第57师了。
       12月2日,国军预10师残余部队拼尽最后一丝努力,攻击当面的日军,截止12月4日,攻克汤家冲等地。12月5日,向八斗湾之日军攻击,战斗竟日,日军逐渐北退,该师乘机攻克太平桥、鸭七岭等地。12月6日,攻击北退之日军,进占七斗冲。12月7日,继续向伍家堰南段高地约500余名日军攻击,激战半日,日军北退。9日,德山南方地区已无日军。

        国军预10师在师长阵亡、全师损失惨重的情况下集合余部继续苦战攻击日军,直到12月9日,拼完最后一口气后,因伤亡过重,撤至桃花江修整。


         而74军2个师与日军王牌军第13师团主力一直处于胶着状态。
        1、11月21日,救援常德的国军74军2个师与日军王牌军第13师团主力在慈利城以南地区相遇,双方爆发大规模野战,经过5天5夜激战,到11月26日,国军74军58师攻克龙潭河,日军向黄石市退去。
        2、11月27日,国军74军2个师前进到黄石市等地附近时,与守卫该地的日军王牌军第13师团主力再次爆发激战。日军王牌军第13师团主力装备、火力相比74军两个师占据绝对优势,又是守方,据险固守黄石市城墙,国军74军58师处于攻方,难度加大,第58师副官杨剑科上校壮烈殉国。血战至11月29日,国军74军58师向漆家河东北地区挺进;51师向常德以北石板滩攻击前进。
        3、12月3日,58师攻克九溪;51师推进至河俯以西地区。
        4、12月5日,74军攻克陬市、河伏山、河洑;向常德城前进。日军第13师团在盤龙桥等地顽强阻击74军第51师、58师前进。12月6日,国军58师击破漆家河之日军;第51师仍与五凤山附近与日军激战中。12月6日晚,日军开始撤退。12月7日,为掩护大部队撤退,日军第13师团从漆家河以西高地、盤龙桥等地连日向我军突击。双方激战5天5夜,12月13日,74军的两个师向临澧挺进。国军第58师一部进入常德城守卫。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发表于 2014-3-2 17: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军28个师不是没动,而是每天都在前进,每天都在打仗,只不过每前进一段距离,都要付出血的代价,都会遭到日军猛烈的反击,导致进展缓慢。

国军28个师的战斗情况,什么时间点,到了什么地方,与日军什么对手打仗,蒋纬国都写得很清楚,并不是原地不动。可以自己去看。

随便举个例子就好了。例子非常多。
比如
1、国军破碎的第73军集合余部拼尽最后一口气向驻守慈利的日军发起攻击(按共粉的想法,73军前面就支离破碎了,现在居然又开始进攻日军了,岂不奇葩),11月25日攻克之,第73军随后继续攻击前进......
2、国军66军第185师向驻守石门的日军发起攻击,11月29日攻克石门,日军退据东街民房及城西方顶山顽抗,双方展开拉锯战......
3、11月29日,国军第44军第161师一部,攻入桃源城,与日军激战3小时后,因伤亡较大而退出......
4、11月30日到12月3日,国军79军暂6师经4日苦战,攻克临澧,随后继续攻击前进......
5、12月2日,国军第11师攻克新安县,随后继续攻击前进......
6、12月3日,国军第100军第63师攻克桃源县,随后继续攻击前进......
............
随便举举例子,就一大堆,共粉不是说,凡是日军驻守的县城,国军一座也打不下来,凡是国军打下的,都是日军放弃的吗?结果自己看看,常德会战,日军是12月8号才开始放弃退的。但在日军没放弃撤退以前,甚至是日军还与国军激战的关键时刻、日军需要彻底阻击国军向常德增援、拼死固守或主动攻击国军的时候,国军在攻击前进途中,打下了多少日军占领而不想放弃的县城?否则日军也不会刚被国军赶出县城就组织部队反击与国军反复打拉锯战了。虽说国军救援大部队被日军阻援大部队基本阻击,但国军救援部队并不是在看热闹。而是在拼命进攻,伤亡很厉害的。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发表于 2014-3-2 18: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风之谷于2014-03-02 14:57发表的 :
那么到了1943年,国军各部由于长期作战,损耗巨大,而补充不及,部队不满员的情况就更加普遍。以当时国内最精锐的滇西远征军(共16个精锐师)为例,缺员现象比比皆是,第36师全师仅有7200人,第198师全师5600人,71军新28师全师6900人,第116师全师7800人,荣誉一师全师5600人,第6军预2师全师5700人等等,到处都是这样的部队,还要我举例子吗?

.......

这个估计还要解释一下。有人会问,国军各个师都缺员严重,精锐部队都如此,那滇西远征军16个师,共有多少人?笔者答:16万人。

那其他人都到哪去了?笔者答:军直辖部队、集团军直辖部队。

以国军第8军为例, 荣誉1师全师5600人, 第82师全师5600人,第103师全师6900人,那还有吗?有,第8军直辖部队有特务营、山炮营(全军9门)、工兵营、通信营、辎重第1营、辎重第2营、野战医院等等杂七杂八的,还有数千人。要知道同样一个炮兵营或炮兵团,国军的编制人数绝对会比日军多。毕竟日军的炮兵军事素质要好一些。根据志愿军后勤总结,志愿军的一个炮兵师也是有8000人---10000人。都赶上步兵师的编制人数了。

所以国军第8军荣誉1师+第82师+第103师+军直属部队的人数,全军共有23000余人。怎么样?原本五六千人的一个师,算上军直属部队再平均给三个师,每个师是不是将近平均有8000人了?当然,当时的军直辖部队还要保护军长,以便国军第8军三个师都放出去打时,有人保护军长。当时,国军军直辖部队的臃肿估计不可避免。再以第53军为例,第116师7800人, 第130师8000人,军直辖部队5600人,全军21400人,平均一下,每个师就有1万多了。

抗战后期,国军的集团军部、军部臃肿不可避免,这些部人数凑起来,估计又相当于一个四五千人的师。所以算常德会战国军各师平均数时,把集团军部、军部都当一个师来算了,豫中会战也是如此。但豫中会战国军人数实在太少了,41个师加各军部、集团军部、胡宗南的增援部队,才28万人,扣掉胡宗南的豫西增援部队,估计41个师就20万左右,再砍掉一些军部、集团军部的臃肿人员,一个师3000人---5000人就差不多了。

志愿军当时一个师在14000人---15000人,也有11000人的,一个辖3个师的军5万多人,比国军的军、师大多了。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发表于 2014-3-2 18: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德会战,国军共歼灭日伪军54000余人(其中日军14000余人(损失18%)),打得已经不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19 12:33 , Processed in 0.0389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