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心远观史】伪造的崇祯遗言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638

积分

游客

积分
638
发表于 2012-11-13 12: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就是历史,你无法较真的,作者为了不丢自己面子, 不给他所尊重的人丢面子,在写作之初就会就避重就轻,歌功颂德地改变了现实真相,而对它痛恨的人为了加强别人的憎恨,把所憎之人的功绩也一概抹掉,任意贬低抹黑,最后也是改变了现实真象,所以我人在评价历史时不会再猛批一个人,也不会猛棒一个人,因为那里真事并不多,大多都在加工中失真了。不论中国的西方的,都不十分可信,隐藏,修改现实是全人类共同的通病,任凭你怎么去理解,怎么去研究,也不会准确把握当时发生的现实情况和想法的。

主题

0

回帖

1398

积分

游客

积分
1398
发表于 2012-11-15 22: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烟涛微茫于2012-10-25 20:46发表的 :
金圣叹临终遗言“吾儿须知,豆腐与花生同食,有火腿味。”


这才是视死如归啊,不但是彻底回家了,而且是直接回到了家里的餐桌旁。

貌似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再也找不到这样的狗胆包天的文化人了。民族的悲哀呀。

主题

0

回帖

1398

积分

游客

积分
1398
发表于 2012-11-15 22: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乐轻入梦于2012-11-13 12:09发表的 :
历史就是历史,你无法较真的,作者为了不丢自己面子, 不给他所尊重的人丢面子,在写作之初就会就避重就轻,歌功颂德地改变了现实真相,而对它痛恨的人为了加强别人的憎恨,把所憎之人的功绩也一概抹掉,任意贬低抹黑,最后也是改变了现实真象,所以我人在评价历史时不会再猛批一个人,也不会猛棒一个人,因为那里真事并不多,大多都在加工中失真了。不论中国的西方的,都不十分可信,隐藏,修改现实是全人类共同的通病,任凭你怎么去理解,怎么去研究,也不会准确把握当时发生的现实情况和想法的。


我自认还是个人品相当不错的人,我的日记一不公开,二不造假,可是其中还是隐匿了一些猫腻,并且有意抹杀了一些明显的事实。
我自己的日记尚且如此,其他的一切也就可想而知了。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766
发表于 2012-11-22 18: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史学,有些时候不必太过较真

专家学者有时候都热闹得不行呢。大处能够不犯错误,就是网络史学的基础了,哪敢求其他。个人以为,若论史学知识,网络永远比不得专家——但读史鉴史,正是网络之大有可为处。
比如戴逸老先生论康乾盛世远超汉唐盛世(言下之意是古代第一盛世),诸位以为然否?

主题

0

回帖

510

积分

游客

积分
510
发表于 2012-11-22 20: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崇祯说了啥,其实没啥好纠结的,北京城破,他还没逃,必死无疑。既然救不了国,无论说啥都于事无补。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0562
发表于 2012-11-22 21: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3楼(马拉多纳刀锋) 的帖子

从发展的角度上看,我同意这个观点
人口和疆域是评判中国古代王朝的一个重要标准
这一点满清都做得不错,至于普遍贫穷问题,这是农业文明的特征,那点生产力,那些物资分下来也就那么多。

不过不知诸位是否有各代的粮食常量和人口数据

我看到的是清朝无论是耕地,和单产都是最高的

要知道歌颂皇帝扩疆开土可是有原因,那可是耕地啊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766
发表于 2012-12-18 23: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历代粮食单产及人口数据

这个人口数据很多,粮食数据少些。实体书及网络电子书多有。这里且引用一些网络文章数据以供数据。
历代人口
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85年版所载中国历史时期人口变化情况资料,中国在夏商西周时期的人口数为1 300多万,春秋时期1 100多万,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达到2 000万,西汉元始二年(2)达到5 959万,东汉建武中元二年(57)4 500万,三国时期减少到4 000万,隋大业二年(606)4 601万,唐天宝十四年(755)5 291万,南宋庆元元年至嘉定十六年(1195~1223)为7 681万,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减少到5 883万,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达10 170万,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突破2亿大关,达20 047万,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突破3亿大关,达30 148万,清道光十四年(1834)突破4亿大关,达40 100万,民国八年(1919)突破5亿大关,达50 600万。

梁方仲 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中国保存下来的有关历代户口和田地的资料,在世界历史上是最全面、最丰富的。这是因为中国从汉代开始就建立了户口和田地的定期报告制度和全国统一的调查制度。从中国历代的户口田地的总数和每户平均人口以及每户每口亩数的趋势上看,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全国的户数为1 200多万户,5 900多万人,共有田地82 700多万亩,平均每户占有田地67亩多,平均每口人占有田地约14亩。东汉和帝元兴元年(105)至顺帝建康元年(144),全国户数在900万~1 000万之间,人口在5 000万左右,田地在7亿亩左右,每户平均占有田地近80亩,平均每口人占有田地13亩多。三国时期,经过战乱的洗礼,户口大减,田地亩数缺乏统计。西晋统一全国后,户数为240多万户,人口为1 600多万,田地缺乏统计。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只有户口统计,没有田地统计。隋王朝统一全国后,户数为900万户左右,人口4 600多万,田地没有统计。唐代,户数约700万~900万户,人口为4 000万~5 300万,田地为14亿亩左右(可能实际上没有这么多,这是按计划授田统计的)。宋金时期,全国有户数2 000万户左右,人口7 600多万,田地近5亿亩。元世祖至元二十八(1291),有户数1 300多万,人口6 000万左右,田地没有统计数字。明代的户数在1 000多万,人口6 000万左右,田地在3.6亿~7亿亩之间,每户平均占有田地35~66亩,人均占有田地6~12亩。清乾隆十八年(1753),人口突破1亿大关,田地约7亿亩左右,平均每人占有田地只有6.89亩。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中国人口突破2亿大关,田地约7.4亿亩,平均每人占有田地只有3.7亩。清嘉庆十七年(1812),中国人口达到3.6亿,田地约8亿亩,平均每人占有田地只有2.2亩。清道光十三年(1833),中国人口达到4亿左右。 中国历代户均亩数,汉代为70~80亩;五代为47亩;宋代为25~35亩;明代为35~66亩。 中国历代人均亩数,汉代为13亩多;唐代为近30亩;宋代为10~20亩;明代为6~12亩;清代顺治、康熙时期为7亩多,乾隆时期为3~4亩,嘉庆至光绪时期只有2亩多一点。

吴慧著《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战国时期的粮食亩产
1、战国前期的粮食亩产 有关战国前期粮食亩产的典型资料,主要有以下几条: (1)《汉书·食货志》载李悝这言:“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一石半。”这是指亩产粟1.5石。 (2)《管子·轻重甲》说:“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锺。”这是说亩产粟0.2锺,1锺等于10釜,1釜也就是1石。因此,0.2锺也就是亩产粟2石。 (3)《管子·轻重乙》河:“河淤诸侯,亩锺之国也”。这就是说,经过淤灌的肥沃土壤,产量较高,亩产1锺,即亩产10石。五倍于《管子·轻重甲》之数。 (4)《史记·河渠书》说:“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西。”漳水溉邺后,亩产多少?《论衡·率性篇》说:“魏之行田百亩,邺独二百,西门豹灌以漳水,则亩收一锺。”亩产1锺,也是10石。 (5)《史记·河渠书》说:秦开郑国渠,“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锺”。也是亩产10石。 上述五条材料中的前两条,说的是一般情况,所谓“百亩”,是方百步为亩的周亩。战国时1周亩折合今市亩为0.328市亩。班固所说的“石”,应当是汉大石,1石合0.333市石,折成今量,1市亩产粟1.524市石,1市石粟重135市斤,即当时亩产粟205.8市斤。一家“百亩”,合今市亩32.8亩,则一家总收获的原粮相当于今市斤6 750斤。 五条材料中的后三条,指的都是灌溉或淤灌之田,其产量相当于一般田的五倍,这是特例,不能把它们视为常规产量。但是,它说明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亩产10石的高产田。2、战国后期的粮食亩产 战国后期,随着小农经济的巩固和发展、铁犁牛耕的推广、耕作技术的提高和水利事业的发展,粮食亩产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其主要依据是: (1)《孟子·万章下》说:“一夫百亩,百为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礼记·王制》说:“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两者的廉洁一致。吴慧认为,如果按“中食七人”,除了两上劳动力食60石以外,还有210小石可供7人食用。也就是说,一个农户有两个劳动力,种田100亩,共产粟270小石,平均亩产2.7小石,高于李悝的亩产2.5小石。 (2)《管子·揆度》说:“上农挟五,中农挟四,下农挟三。
”也就是说,一个农夫生产的粮食,除了自己食用外,还可供应5人、4人或3人食用。吴慧认为,取其中数,按“中农挟四”计算,每人年食粟30石(《管子·禁藏》中有“食民有率,率三十为而足于卒岁”之说),5人年食粟150石,一个劳动力耕田50亩,亩产粟3石。从亩产2.5石至2.7石再到3石,显然亩产逐步提高了。 (3)《管子·山至数》中有“人家受食十亩”之说,也就是说,每人每年要吃10亩地产的粮食,每人年食粟30石,仍然是亩产3石。 (4)《吕氏春秋·上农》中有“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的说法。“一人”指一家农户的家长,“治之”指家长率领全家经营100亩田,“十人食之”指可供10人食用。100亩田提供300石粮食,才够10人食用,由此可知其亩产仍然是3石。 战国后期亩产粟3小石,合今量亩产247市斤。一家100亩,合今市亩32.8市亩,共收粟8 100市斤。吴慧还指出:战国时代是“菽粟”并提的时代,因此,在计算产量时,还必须注意到战国时代“菽”的比例。据《汜胜之书》说:古时(应指战国时期)“种大豆,率人五亩”,五口之家种大豆25亩,占25%。假定大豆亩产为粟亩产的一半,即一石半,折合今市制为亩产123.5斤。与粟加权平均(75%×3小石+25%小石=2.625小石),折合今市制为亩产216斤。

汉代的粮食亩产
汉代的粮食亩产,有两类典型材料:一是一般亩产,一是特殊高产。1、一般亩产 汉代有关一般亩产的典型材料,主要有以下几条: (1)荀悦《前汉纪·文帝二年》载有晁错复说上之言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100亩产粟300石,亩产粟3石。汉代的小亩比战国时期的周亩略小,合今市亩0.228亩,折合今量就是亩产粟281市斤,高于战国后期的247市斤,比战国前期的亩产205.8市斤就更高了。 (2)《汉书·食货志》载晁错的话:“今夫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吴慧认为,晁错所说的石乃是大石,并且认为这个石指的是“米”,而不是原粮。荀悦所说的3小石粟,合大石粟为1.8石,折米打六折为1.08大石,也就是为米约一石。有的研究者认为,晁错所说“百亩之收,不过百石”,乃是“不过三百石”之误。这样也可和荀悦“三百石”之说相契合。我们也把此说列在这里,备考。 (3)《管子·治国》说:“常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熟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常山”,即“恒山”,系避汉文帝刘恒之讳而改用的。因此,可视此材料为汉代的亩产资料。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石”指的是汉代的大石,“二石”粟合小石3.333石,比荀悦所说的3石,又有提高。这里所说的亩产,是“四种而五获”,即复种的产量。 (4)《淮南子·主术训》说:“一人跖耒而耕,不过十亩。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四十石。”战国前期一家两个劳动力能耕100亩,一个劳动力平均耕50亩,合今市亩15亩左右。其中可能包括部分田是用牛犁耕作的,用人力耕作,可能达不到15亩。所以这里说“不过十亩”。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和石,指的是大亩和大石。大亩10亩,中等条件下年产40石,亩产4石。一大石谷合小石谷为2.77石。这是南方稻谷的亩产。 (5)仲长统在《昌言·损益》中说:“今通肥硗之率,十稼穑之人,令亩收三斛,斛取一斗,未为甚多。”东汉时期,也是亩产3石粟,同西汉的产量水平相近。这个产量水平是“通肥硗之率”,也就是肥瘠平均计算的结果。上面所列五条材料说明:(1)亩产3石粟,是汉代文献公认的;(2)考虑到复种的因素,亩产3.33石的产量也是有的;(3)南方耕作粗放,水稻亩产在2.77石,也是合理的。2、特殊高产 汉代,除了一般亩产以外,还有水利灌溉田和“代田”,特别是“区田”的特殊高产,现将有关材料述之如下: (1)《史记·河渠书》载河东守潘系之言:“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需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这就是说,灌溉田的平均亩产是4石。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是小亩,石是大石。折合小石亩产为6.666石,其亩产为一般田亩产3石的一倍以上。 (2)《史记·河渠书》中还载有庄熊罴之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可令亩十石。”吴慧认为,这里的亩也是小亩,石是大石,折小石亩产16.6石。 (3)《史记·沟洫志》中载贾让之言:“若有渠溉,则盐卤下湿,填淤加肥,故种禾麦,更为秔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吴慧认为,从2大石增至10大石,就是所谓“高田五倍”;下田从原来的1大石增至10大石,就是“下田十倍”。 (4)《史记·货殖列传》有“带郭千亩亩锺之田”的说法,这是指在城市近郊区的肥沃田,亩产可达10石。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是小亩,一锺是10小石,是一般田亩产3石的三倍多。 (5)去汉未远的稽康在《养生论》中说:“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上好的“良田”亩产10石,是天下公认的高产水平。吴慧认为,小亩产粟10小石,折合今市制亩产937斤,已经接近亩产1 000斤了。
(6)《汉书·食货志》中载有武帝末年任赵过为搜粟都尉在西北地区推广“代田法”之事。说代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善者倍之”。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是大亩,“斛”指大石。折合小亩小石为1小亩比缦田增加7斗乃至1.4小石,即每小亩产量为3.7~4.4小石。 (7)《汜胜之书》载有所谓“区田法”。它是采用深耕作区、增肥灌水、合理密植、加强管理等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夺取高产的有效措施。该书说“区种,天旱常溉之,一亩常收百斛”,“秋收区别三升粟,亩收百斛”,“如此,即山区种之,大旱浇之,其收至亩百石以上”,“十亩收千石,岁食三十六石,支二十六年。”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石”指的是小石,折合亩产粟(麦)28.92石,折合今市制亩产3 904斤。有人怀疑区田法是否能达到如此高产,这是个有待研究和控制的问题。 总之,汉代亩产粟3石,折合今市制亩产281斤,比战国时亩产粟3石,折合今市制亩产247斤,是增产了;汉代粟豆平均亩产2.82石,折合今市制亩产264斤,比战国时粟菽平均亩产合今市制亩产232斤,也是增产的。 汉代的高产田则一般可到“亩产十石”或说“亩锺之田”。至于区田则有更高的产量。

魏晋南北朝的粮食亩产
1、南方水稻的亩产 魏晋时期,南方水稻耕作尚较粗放,亩产水平不高。其主要依据是: (1)《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记载钟离牧少时(在东汉末三国初)躬耕“种稻二十余亩”,“臼所取稻得六十斛米”。平均亩产米不到3石(斛)。稻的出米率大约为46.7%,折合稻每亩6.4石。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是240步的大亩,因此,折合小亩亩产只有2.68石。 (2)《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成帝“咸和五年,……始度百姓田,取十分之一,率亩税米三升”。吴慧同意贺昌群在《升斗辨》中所说的“三升”乃“三斗”之误,也就是说,按十分取一计算,也就是亩产3石。折合小亩每亩产米1.361石,再按46.7%折合成稻为2.91石。比《淮南子》中所说的2.77石,增产4.9%。 魏晋也有特殊高产记录。如傅玄就说魏初屯田“白田(旱地)收至十余斛,水田收数十斛”。杜预说兖豫“填淤之田,亩收数锺”。这些都是良田、水利田,而且亩是大亩。合小亩还是亩产几斛和十几斛,平均还是十斛,与稽康所说的“一亩十斛,谓之良田,天下之通称”相合。《华阳国志》说:“绵与雒谷出稻稼,亩收三十斛,有至十五斛”。这里西蜀的高产田。东晋以后南朝各代,好的水田也是亩产10石。《梁书·夏侯夔传》中有“溉田千余顷,收谷百万余斛”的记载,也相当汉代的“亩锺之田”。2、北方旱地的亩产 北方旱地亩产资料,主要有以下几条: (1)《魏书·李彪传》中载有李彪的建议:“取州郡户十分之一,以为屯民,一夫之田,岁责六十斛”。屯田的租率是十分之五,一夫的屯田产量应是120斛。一夫耕种屯田合北魏亩为50亩,合汉石2.926石。还是维持亩产3石的水平。 (2)《魏书·食货志》记载,北魏实行均田制,“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一夫一妇出租粟二石”。吴慧折合亩产为2.92石,也维持着亩产3石的水平。因此,吴慧同意“北魏、北齐、北周平均亩产量相当”之说。

唐代的粮食亩产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与汉代并称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粮食亩产比汉代有较在幅度的增长。反映唐代粮食亩产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条: (1)《通鉴》说:“元和中,振武垦田四千八百顷,收谷四十余万斛。”亩产约1石。 (2)《新唐书·食货志》载:“以韩重华为振武、京西营田、和籴、水运使,……募人为十五屯,每屯百三十人,人耕百亩,……垦田三千八百五十余顷,岁收粟二十万石。”由此材料计算,屯田者共耕田1 950顷,合亩产为1.025石。 (3)《新唐书·崔弘礼传》说,崔弘礼“迁河阳节度使,使治河内秦渠,溉田千顷,岁收八万斛”,“于秦渠下辟荒田二百顷,岁收粟二万斛”。平均亩产也是1石。吴慧说,唐1石相当于汉3石。唐亩产1石折合汉古3.818石。 (4)《新唐书·食货志》说:“京畿之内,每田一亩,官税五升,而私家收租,殆有亩至一石者,是二十倍于官税也。降及中等,租犹半之,是十倍于官税也”。地主收租率十分之五,租1石,亩产当为2石。这是京畿良田。 (5)李翱《平赋书》说:“一亩之田,以强半弱,水旱之不时,虽不能尽地力者,岁不下粟一石”。吴慧说,唐量亩产1石合汉量3.81石,再考虑到种豆等因素,与汉一样,打九四折,折合汉量为亩产3.75石,折合今市制为亩产334斤。吴慧认为,唐代的亩产比汉代增长了1/4还多。

宋代的粮食亩产
宋代已进入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都有新发展,加上新耕具的推广、优良品种的采用、肥料的增施等,粮食亩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宋1亩合今市制0.9市亩,合汉时的小亩3.125亩。这是在计算宋代粮食亩产时必须注意的。1、南方水稻的亩产 (1)宋仁宗时,范仲淹在奏议《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臣知苏州,田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 (2)朱熹在《奏救荒事宜状》中说:淳熙时浙东路绍兴府六县“每亩出米二石”。 (3)方回《续古今考》说:“余在秀……望吴侬之野……皆佃户。……假如亩产二石或三石。姑以二石为中。”这“二石”或“三石”也是指米。2石米,是4石稻谷,3石米,是6石稻谷。亩产4石稻谷合汉量为亩产谷4.288石,折合今市制亩产381斤;比汉时为增2.777石,合今市制亩产250.1斤,增长了54.4%;比唐代的3.81石,增长了12.5%。2、北方旱地的粮食亩产 (1)北宋的粮食亩产:北宋初,陈尧叟说:“汉魏晋唐,于陈许邓颖暨蔡宿亳,至于寿春,用水利垦田,陈迹具在”,建议“大开屯田”,“亩收约三斛,七州之间,可得三百万斛”(《宋史·食货志》)。神宗熙宁时王韶说:“渭原城而下,至秦州、成纪,旁河五六百里,良田不耕者,无虑万顷,治千顷岁可得三十万斛”。(《宋史·食货志》)也是亩产3斛,即亩产3石。吴慧认为这3斛之数是谷而非米,折合汉量为增3.215石。 (2)金代的粮食亩产:章宗泰和元年,更定瞻学养士法,生员给民佃官田人六十亩,岁支粟三十石。兴定三年(1219)正月侯挚说:“河南军民田,见耕者九十六万余顷,上田可收一石二斗,中田一石,下田八斗”。(《金史·食货志》)麦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还是亩产2石。总之,宋金时期,北方粮食亩产比以前有所下降。原因有三:其一是战争的破坏。唐末五代的战争、宋辽西夏的战争、金与辽宋的战争,使北方的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其二是气候的变化。11世纪时,北方气候异常干冷,导致北方亩产下降。其三是土地的荒瘠。中唐以后北方生态环境遭破坏,造成北方粮食亩产下降。 吴慧认为,宋代南北方粮食平均亩产3.3石,合今市制亩产309斤,比唐代降低7.5%,比汉代增产17%以上。

元代的粮食亩产
1、北方旱地的亩产 反映元代北方旱地粮食亩产的材料,主要有:元人姚隧《牧庵集·储宫赐龙兴寺永业田记》中的记载:“今有田一亩,率以夏秋入止一石”。这是说,每亩田夏收麦一石,秋收粟一石,故曰“夏秋入止一石。”亩产按一熟计为一石,两熟合计为两石。元石大于宋金,一元石合宋金石1.429石,合宋量亩产2.585石,合汉量(小亩/小石)为3.036石。考虑到种豆等因素,打九四折,合汉石2.85石。这就是说,元代北方旱地的粮食亩产,已经恢复到汉代的水平。这是唐末以后北方粮食亩产颓势之后的复苏,也是元代后期重视农业和北方气候又转暖的结果。2、南方水田的亩产 据《黄金华先生文集》卷十“义田”条中说:“为田一亩,岁可得米二石”。这“二石”是宋制——南斗,亩产与宋相当。又据《两浙金石志》记载,湖州报恩寺兴孝禅师碑说:“其田每亩租米一石。”按对半租率,亩产仍然是2石米。亩产2石米,折合稻谷4石,合汉量仍是4.288石,合元量则是2.825石,打九四折,合汉石4.03石。 南北平均,粗略计之,仍按南宋与金时的权数加权,折合亩产3.61石。这个数字比唐代的3.75石略低。元代亩产折合今市制为亩产2.5石或338斤。

明代的粮食亩产
明代的耕作水平又有提高,生产经验更为丰富,粮食亩产比宋元有所提高。1、北方的粮食亩产 据《河间志》卷三记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夏麦秋粟合起来还是2石。亩产2石汉量(小亩/小石)3.2石,比元代的3.036石增产5.4%,合今市制亩产300斤。2、南方的粮食亩产 明代南方稻麦两熟田的稻谷亩产,据顾炎武《日知录》中引洪熙已年周干说:“如吴江昆山等田,亩旧税五升,小民佃租富室田,亩出私租一石。”什伍之租,亩收应是2石。亩产稻谷2石,折合今市制为亩产288斤。稻麦两熟田,麦的产量据明末清初桐乡的经营地主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所说:“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张氏所说上熟之田,是稻谷“3石”,“春花一石半”。那么,常田的稻谷产量就应当是亩产2石,春花亩产1石,合起来是亩产3石。亩产稻谷4石,折合今市制亩产577斤。 吴慧认为,明代南方一季晚稻的亩产是2.72石,稻麦或稻豆复种是稻2石、麦(豆)1石。

清代的粮食亩产
1、清代前期的粮食亩产 (1)南方水稻平均亩产 清四川《彭县县志》说:“亩产米一石二斗为上,一石为中,八九斗为下。”即中等水平田亩产稻谷2石。骆秉章说:“湖南有田百亩,可收租谷百石。”按对半租,亩产稻谷也是2石。陈瑚说:“百亩之产,入租百石,千亩之产,入租千石。”也是指亩产稻谷2石。总的看,清代前期南方各地稻谷平均亩产2石。当然,这里所说的大都是稻麦两熟田的稻谷产量。单季晚稻的亩产应高于复种田。顾炎武《日知录》中所说的吴中秋禾1亩之收也不过3石。方苞说:“金陵上田十亩,一夫率家众力耕,丰产获稻不过三十余石。”这个稻也当是一季晚稻,平均亩产也是3石多一点。 总之,复种稻平均亩产2石,一季晚稻平均亩产3石。清代之石稍大,折合今市制亩产292斤(复种稻),一季晚稻折合今市制亩产397斤(2.72石)或438斤(3石)。 (2)北方旱地的粮食亩产 清安徽《凤台县志》说:“亩所收者,当其穰时,黍麦可二石。”清康熙《江阴县志》说:“麦、菽、黍、稷亩二石。”清乾隆盛黼辰在《江淮均丁说》一文中说:江淮以北“农夫一亩之所获,通丰耗而权之,富民之人,恒不下一石”,给富民交租1石,对半租,还是亩产2石。北方麦、粟、豆等亩产2石,折合今市制约为亩产303斤。2、清代后期的粮食亩产 清代后期的粮食亩产,由于推广双季稻以及玉米、甘薯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据吴慧研究,清代由于推广双季稻、玉米和甘薯,平均亩产比明代增产16.8斤。再加上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的产量(平均亩产加4.2斤),清代的平均亩产比明代(亩产346斤)共增加21斤,为367斤。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发表于 2012-12-19 18: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珀尔修斯之弓) 的帖子

局部读不通,会不会是流传过程中导致变化的?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20: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7楼(荣誉叫做忠诚) 的帖子

我看到过有传成“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的版本,后面也有“皆诸臣误朕”。这个可以说是流传过程中导致的变化。

所以那个没有“皆诸臣误朕”的“凉躬圣意”,目的应该就是把崇祯推卸责任的话去掉,前面没记清楚,弄出了那个所谓遗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8 10:54 , Processed in 0.03400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