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11|回复: 7

郎咸平:是什么打垮了香港企业家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2072

积分

游客

积分
2072
发表于 2012-9-11 20: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早两年的文章就分析过香港的泡沫。

  70年代,香港是存在商品经济阶段,这个阶段各类经济创业人物纷纷涌现,这个时候李嘉诚在做朔料化。

  80年代,香港开始房地产泡沫,资产经济开始兴起,李嘉诚转行做房地产,其他更多的商人要么进军内地,要么被投汰。87年资产泡沫第一次破灭,第一次金融危机。

  90年代,资产泡沫重新复苏,再度泡沫疯狂,97年资产泡沫第二次破灭,第二次金融危机。

  00年代,从泡沫再次破灭开始,03年非碘到达低谷,然后再次迅速飙升07年金融危机再次下跌但没有破灭,随着内地泡沫的疯狂,带动香港资产泡沫再次狂飚,目前再次达到高峰。


  自从香港经济转变成资产泡沫经济之后,每十年必然有一次大的金融危机和泡沫破灭事件,这个过程中,无数人的财富被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基本上70年代所积累的财富早已化为乌有,而资产泡沫的制造者的财富却越积越大,所以香港就成了几个富豪的资产盛宴,这种状态一直要持续到什么时候?要持续到战争开始为止。

  是什么导致香港的资产泡沫经济?就是香港的土地限卖政策和地产商合法屯积土地的双重作用导致,香港并非没有土地,而是人为限制每年的土地交易,而且只有公开拍卖这一种交易方式 -- 有钱的才会买到,买到后就囤积起来,造成实际土地供应人为供给过少。如果你去过香港,或者从Google地图上看看香港,就能知道,香港有大量的没开发土地,实际上并没有缺乏土地。在这种土地限供和土地合法屯积的双重作用下,拥有大量土地的几个富豪家族就成了泡沫经济的最大受益者。

  前些时候,看香港选特首的资料才知道,深圳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是他参与设计的,深圳的第一块土地拍卖流程就是他设计的,而且还亲自参与第一次拍卖的过程。从此,深圳就走上了香港同样的道路,到2007年,深圳正在重复70年代末香港发生过的事情,资产泡沫经济取代商品经济,房地产挤出一切实业,企业倒闭跑路开始了。

  1998年,号称精通经济的铁腕朱某人,因亚洲金融危机而黔驴技穷,问计于深圳的房地产商王石。王石献上了一条“妙计” -- 香港模式,并且以深圳作为榜样来证明之。从此之后,中国所有的城市统一走入香港的资产泡沫之路。

  现在,放眼中国,哪个地方不是巨大的工地?哪个地方不是限制土地供应政策 -- 只有国有土地才能买卖?哪个地方不在屯积土地?哪个地方的实业经济不被挤出干净?哪个地方的泡沫还不够巨大?哪个地方的通货没有膨胀?哪个地方不是只有地产商获益?

  这一条“妙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的国内城市都像香港一样最终变成“收租经济”。在走向“收租经济”之前,必须通过资产泡沫的膨胀和破灭在每一个城市造就一两个巨型富豪,在反复的膨胀和破灭过程中,有没有资产的普通大众都会成为一无所有者,乃至负资产。


  非常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

  如果没有战争,这一条“妙计”将能够成功地把十多亿人从“金钱的奴隶”变成彻底的“房产奴隶”。6000万权力奴隶主变成只有十几人的资产奴隶主。

  可惜的是,已经没有时间让“他们”从容地实施“妙计”的下一步计划,在所剩的这还算太平的10多年时间里,折腾折腾就过去了,当所有的人都要成为“战争的奴隶”的时候,钱已经不重要了。等待着的命运是“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奴隶们冒着炮火前进吧。

  香港也不能独善其身,而且是首当其冲。


  看一看,苏联在辉煌时代所造就的那些既得利益者,现在身影还在何处?现如今,看不到任何踪迹。所以同样的模式、同样的制度、同样的暴戾、还是同样的结局,即使曾经威风八面,时代的变迁将洗涤一切,何况那是泡沫。

主题

0

回帖

2072

积分

游客

积分
2072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20: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公开部分

工资快速上涨让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是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走的路,其实就是和日本一样的道路;另一条就是中国香港走的路。我在《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一书中曾指出,从一开始,香港就比其他地区幸运,因为从20世纪 工资快速上涨让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是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走的路,其实就是和日本一样的道路;另一条就是中国香港走的路。我在《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一书中曾指出,从一开始,香港就比其他地区幸运,因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香港始终有大量从内地偷渡进入的劳动力,这使中国香港一开始的工资上涨压力就没有日本那么大。但是,拥有大好形势的香港却坐失了发展高端制造业的良机。这是为什么? 在60年代,中国香港的纺织工人平均每年工资上涨幅度是5.6%,10年下来是之前的2倍左右。但是在日本,社会工资总额累计增长245%,各行业人均现金收入由1.85万日元月增至4.89万日元月,名义累计增幅164.3%,远高于日本GDP增长的幅度。各位有没有发现,香港这段时间很像我们过去10年的东部沿海地区,我们东部沿海地区也一直有中西部的廉价富余劳动力补充,所以工资上涨幅度并不大。 但是这反过来决定了两条道路截然不同的命运。从1965年到1980年,香港的经济命脉都是纺织成衣产业,而机械、造船、电子产业却没有发展起来。与之完全不同的是,韩国、中国台湾及新加坡都像日本一样,由以劳动密集为主的纺织服饰转变为以电机机械设备为主的技术密集工业国家和地区。 本来香港在20世纪80年代还有机会,但是香港又有了一个独特的优势——工厂可以北迁,就是把自己的制造业基地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广东。有关统计数据显示,1979年到1996年内地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里面60%来自香港,而广东省这个比例高达80%。1996年港商制造业企业在珠三角直接投资有600多亿港元,40多万家企业,直接雇用了400多万人,而直接为这些企业服务的还有100多万人。我引用这些数据,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港商曾经是多么辉煌,而这种辉煌是今天我们根本看不到的。但是现在,根据香港工业总会的数据,港商在珠三角的企业只有7万家。实际上,珠三角现在比较知名的企业都没香港人什么事儿,比如腾讯、华为、比亚迪。 那么,是什么打垮了香港企业家?很简单,就是泡沫经济!香港企业因为有内地这个港湾,所以就“不思进取”,直接把工厂转移到内地。与此同时,香港又推行了错60年代到70提醒一下各位,报纸在香港都是私有的。那么,究竟是谁有钱投放这种大广告?又是谁在误导民意?在这种现象的背后,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呢? 最后再说说允许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事情,这个帮香港成为了国际金融中心,当然内地也从中受益,唯独香港老百姓在受难。香港现在的房价就是在既得利益者绑架了土地供应量的情况下,被金融新贵的旺盛需求给推高的。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发布了最新的全球住房负担报告,在调查的全球325个大城市中,香港房价负担水平已经达到家庭年收入的12.6倍,成为全球房价负担最重的城市。大部分人为六七十平方米的房子一生都要背上沉重的债务。但是,香港有三分之二的可利用土地根本没有被开发。我们都晓得,香港本土既不需要制造业也不需要农业,那为什么没有去开发这些土地呢?答案很明显,就是有一股势力不允许政府去开发。 但愿,我们能引以为鉴!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7743
发表于 2012-9-11 21: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业的诞生就是货币副作用的开始,金融业越加发达,这个毒瘤开始恶性化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6093
发表于 2012-9-11 22: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朝的房价不比香港好到哪儿去,估计有过之而无不及。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1373
发表于 2012-9-11 23: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共產主義就是在這種資產掠奪中誕生而壯大的

而民主制度將能平衡這樣的共產主義        CC    共勉了     [s:2]  [s:2]  [s:2]

主题

0

回帖

2072

积分

游客

积分
2072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23: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五木) 的帖子

你说错了香港的悲剧,跟共产无关

香港今天的地产寡头,恰恰是香港人追求民主造成的,真是自己挖坑埋自己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1373
发表于 2012-9-11 23: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楼(酷睿至尊) 的帖子

您想想..如果資產集中於少數人的更少數人中...那將沒有所謂的中產階層了

那大眾成了無產了.如果再努力奮鬥也無望....

那改革將起    CC    [s:2]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1373
发表于 2012-9-11 23: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楼(酷睿至尊) 的帖子

還有五木所言的共產主義..不是現行的共產黨

而是廣泛型共產主義理想   CC    共勉了    [s: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30 20:04 , Processed in 0.0330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