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17|回复: 4

小台灣——調景嶺(在香港的故国遗民)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3980
发表于 2012-9-9 13: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8年國共內戰,戰事由黃河流域蔓延至長江流域。很多戰敗及受傷的中華民國國軍及眷屬南逃到廣州,但是最後都失守。不少國軍官兵以及躲避赤化的大陸人士、原國民政府官员和商人涌入香港。香港政府社會局初期曾經將部分難民送往中華民國台灣省及當時尚由中華民國政府控制的海南島上。而起初來到香港的國軍老兵都非居住在調景嶺,而是當年香港政府安置的香港島摩星嶺公民村,一些國共內戰失利的國民黨軍眷成為了難民踴入香港,部分於堅尼地城鐘聲游泳棚及加惠台搭建棚屋,依靠行乞或東華醫院救濟,為數多達3,000多人。

1950年,香港政府將他們安置在摩星嶺道域多利兵房及舊機關槍堡壘內,雖然簡陋而仍然可以容身,東華醫院則繼續為難民提供飯菜。1950年4月18日,香港政府行政局的會議上,擬定於摩星嶺難民營搬遷到大嶼山的梅窩,不過受到當地村民反對。除梅窩外,當年政府建議把難民遷至東涌、長洲等,亦遭到當地居民反對。

然而在1950年6月18日端午節,發生「秧歌舞事件」。一群約80餘人,當時支持CCP的學生前往摩星嶺難民區跳中國共產黨慶祝活動時常用的秧歌舞向老兵們挑釁,最後更演變成流血衝突。結果香港政府在6月25及26日以兩天時間匆匆地利用木船把這些國民政府難民遷往魔鬼山邊的一處荒地,此地原叫照鏡環,後叫吊頸嶺,即現今的調景嶺。

在大陸淪陷初期,很多難民都是渴望到台灣的。當時的難民有7,000多人,而香港政府亦同樣希望國民政府可以接收全部難民,但是國民基於種種考慮,一直未有安排。在一片荒蕪的環境生活,難民生活困苦,當時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就為調景嶺提供了生活各方面的安排,儼如當地的政府,而當地居民也視救濟總會為國民政府的代表,做成調景嶺以後幾十年強烈政治意識形態的原因,因此調景嶺有小台灣之稱。

早年調景嶺位置十分偏僻,比摩星嶺荒蕪得多,加上遠離市區,自成一國。由於當時政府認為,調景嶺只是難民暫居之地,並希望這批難民能於兩年內融入社會,否則自行返回大陸。此後十年時間,都沒有為他們提供水電等設施,也沒有道路通往外面。對外的交通工具只能依賴由鯉魚門往返筲箕灣的小木船。待至1956年,寶琳路建成,調景嶺居民才有一條道路通往九龍市區。

政府初時在調景嶺「大坪」安置難民,其後興建逾1,000個只以油紙搭建簡陋的A字棚屋,長闊高均約為8尺,每個油紙棚住四到五個人。這次搬遷人數共6,921人,包括5,592名男性,1,329名女性。(據1950年的調查,這6,000餘人中,大多數為成年男性,年齡介乎20至40歲之間。16歲以上的婦女只有577人,15歲以下兒童則有610人;傷殘人士1763人,他們的家屬有477人)居民來自不同省份,當中大半是退伍軍人,但也有不少是政界與學界人士,甚至包括國大代表、立法委員、中學校長等。據說他們一般不會輕易表露過去在大陸的身分。其後,陸續有更多人從外面搬到這裡,僅不足半年,估計沒有飯票而居往在調景嶺的人口已達5,000-6,000以上。換言之,1950年12月,調景嶺的人口已逾10,000。當時從摩星嶺遷入的難民可得到飯票和茶票,由當時的社會局(社會福利署前身)每天派兩次救濟飯和一壺茶,直到1953年,政府停止為居民派飯。雖然台灣的國民政府沒有收容調景嶺的難民,但當時台灣的民間組織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簡稱救總)就開始介入調景嶺,救總接手派飯的救助,並透過香港的九龍總商會組成了港九各界救濟調景嶺難民委員會(港九救委會),並在營內設立駐營服務處提供協助。

除了救總在此荒蕪地區派飯和建屋外,教會也是穩定調景嶺社區的重要支柱,當時隨著難民逃難的傳教士,在調景嶺開始傳道救濟工作。當時教會與難民的關係極為密切,教會一面傳道一面幫助難民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對於調景嶺的教育﹐教會的貢獻也相當大。信義中學(難童義務學校)為調景嶺內首間學校。在救總和教會的支持下,學校越開越多,五十年代中期,已有十多間中、小學。由於學費得到資助,因此吸引了許多區外的清貧學生到調景嶺讀書寄宿。另外天主教教會及基督教方面亦提供就業,教育等大力協助,村內曾設有教堂及多間學校如香港調景嶺中學(嶺中)、天主教鳴遠中學、小學,慕德中學、(前稱調景嶺信義中學)、小學等,基督教靈實醫院亦隨後建立。

隨著居民出外打工及開始山寨式手工,生活漸漸改善,並形成倚山而建,橫區而治的獨特社區。當時香港政府在村內只設郵局及消防局,村民自設治安隊巡邏以防當時親共的左派入村放火及在水源下毒,守望相助,而中華民國政府方面曾安排渡輪接載傷殘士兵及部分退役國軍歸返台灣。調景嶺因為得到救總的支持,從難民營漸漸地發展成一個小社區。1962年,香港政府將調景嶺設立為徙置區,起初居民誓死反對,但後來得到政府承諾居民可以無限期居留及使用該地,調景嶺與世隔絕的境況終於得到解決。政府開始供水供電和開闢道路,方便居民可以往來九龍市區,並給予調景嶺居民一個香港居民的身份。同年,調景嶺警署(即現時位於寶琳南路的普賢佛院)建成,設在山腰上。

寮屋區清拆前的調景嶺具有很濃厚的政治色彩,嶺內各學校於每年10月10日都會放假及全村舉行儀式慶祝中華民國雙十國慶,並慶祝其他中華民國節日(例:紀念黃花崗起義的三二九青年節、蔣公誕辰紀念日、國父誕辰紀念日等)。此外,嶺內亦長年掛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香港政府並不刻意干預這些活動的進行。在清拆前的時期嶺內學校以至大街小巷、幾乎每家每戶更長期掛起旗幟,從遠處觀看猶如一片旗海,規模遠較當時台灣的為大得多。大部份難民最初只視香港為過境地方,反攻大陸或是轉到台灣才是他們的目標。很多難民都想不到調景嶺一住就是近半世紀,隨著清拆行動,他們也正式融入了香港社區。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3980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3: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log.voc.com.cn/blog.php? ... p;amp;itemid=138192

这里有一组画面,里面的旗帜大家熟悉的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3980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4: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里面的青天白日旗挂得比台湾都多 [s:2]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发表于 2012-9-9 23: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敬礼!

主题

0

回帖

1973

积分

游客

积分
1973
发表于 2012-9-17 12: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旗必将重新飘扬  不仅在香港  更会在大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20 09:26 , Processed in 0.0278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