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25|回复: 13

【原创】愚公移山新解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861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11
发表于 2012-5-18 20: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愚公移山”一词现在常用来表达一个人坚持不懈的精神,从小时候接受的教育也一直是如此。可是《愚公移山》一文,出自《列子•汤问》这就很有意思了。众所周知,《列子》一书出自列子之手,列子与老子,庄子并为道家代表人物。而列子所宣扬的是“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的思想。同时列子淡薄名利,曾对其弟子严讳说“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以亡!”列子所主张的,是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因此,也可以看出,列子与老子、庄子一脉相承,同样主张,清静无为。

那么,问题就在于此,主张清静无为,顺乎大道的道家代表人物列子,为什么会书中写出这么一个宣传“人定胜天”的故事呢?这不是与道家的思想相违背吗?如果是,那么列子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如果不是,那么列子对于愚公是赞扬还是讽刺?

如果单一的阅读《愚公移山》一节,我们几乎可以认定列子是赞扬愚公的,一般说来我们都会被愚公那种精神震撼,甚至生出连愚公尚且能如此,何况你我的感慨。可是列子真的有这个意思吗?读文章不能断章取义,所以我们还要把《愚公移山》一文放在《列子•汤问》的全文中去看。

《列子•汤问》一文中记载了诸多神话传说,言天地广阔无极,万物繁荣驳杂,提出了“天地亦物”的观点。“物之终始, 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更是提出了事物的终结与开始,是没有什么明显界定的,两者是随时变化的。这附和老子关于道的阐述,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有无又可以相互转化。同时列子又说,对于这些万物都是“莫而得之,性而成之”,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万物,其中的道理规律,不是人可以完全掌握,可以臆测的。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列子•汤问》中所表达的观点与老子《道德经》中开篇的言论何其相似。“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我们主观认识的世界与原本的世界是有差距的,是有偏差的,我们所看到的,所认识的,都不是最纯粹,最本源的那个道。因此,人的认识是有局限的,是有偏差的,因此人要尊重客观规律,对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慎重,要在客观规律之下进行活动。

那么如此一来就出问题了,既然《列子》一书并没有和道家思想相违背,那么《愚公移山》一文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回到《列子•汤问》整篇文章中看。列子在写《愚公移山》的同时,还讲述了另外一个故事,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夸父逐日》。对这个故事,大家没有什么争议,“夸父不自量”也是说夸父盲目自大,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可以追的上太阳。《夸父逐日》的故事和《愚公移山》的故事其实从内容上差不多的。夸父逐日是“不自量”,那么愚公九十岁移山难道不是不自量?那为什么列子要给两人完全不相同的结局呢?

那列子是不是要宣传我们所认为的“人定胜天”呢?且不说这个观点与道家本身的思想相违背,《列子》一书中没有说是愚公最后移走了山,战胜了天地。“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最后我们看到,这山不是愚公移走的,是天帝移走的,亦可以看做是天自己移走的。因此,在我看来《列子》这里绝对不是宣传人定胜天,起落笔点是在“帝感其诚”。

列子通过《愚公》与《夸父》两个故事想告诉我们的纠结是什么?首先,人不可“不自量”。愚公与夸父都是不自量,这点事无可否认的。夸父的悲惨结局是对妄图胜天,逆天的人的警示。其次,有与无一体两面,成与败一体两面。愚公移山这件事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最后“帝敢其诚”的结果会怎么样?多半是要失败的,多半是付出巨大,而没有什么收获。最后,他的成功也是“天为之”而非“人为之”。愚公的成在天,夸父的败也在天,列子所要阐述的,“不自量”这种行为单靠人是不可能成功的,除非“天”在你那边。那么对于愚公移山这种行为,该如何评价?列子是如何评价?道家又是如何评价?仅仅是一个“不自量”可以概括的吗?

列子怎么想,我们等会再说。不过,与列子并称的老子和庄子肯定是反对的。老子不赞成是自然的,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因此愚公这种“有为”甚至是“大有为”肯定是反对的,不屑一顾的。同时,恐怕老子对列子“帝感其诚”这句话也是不赞同的。为什么?因为“天地不仁”嘛。天地是没有感情的,是绝对公平的,怎么可能被你感动了,就偏袒你?因此老子一定会告诉你,别做梦了,愚公不可学,不可信。那么庄子呢?庄子肯定会痛批愚公。因为庄子主张个人“自由真实的活着”。你愚公凭什么替你子孙决定未来,说什么“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你问过他们了吗?在这里你也可以看到,愚公移山的前提条件是多么荒诞,你移山,你能保证你的子孙跟着移山?

同样,我们知道《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故事,那么列子的本意是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又能学习什么?列子当然不是宣传神话,我要知道在道家的观点中,“天”是什么?天是自然,是道,那么“天帝”就是自然,是道的代表。愚公移山成功是得到了“天帝”的认可,那么也就是道。列子当然不是让人们都去向愚公一样,去期望得到“天帝感其诚”,这只是一种愿景罢了。那么,想要成功该怎么办呢?愚公移山已经说明了,得到“天帝”也就是道的认可。那么道是什么,是自然,是规律。在笔者看来《愚公移山》一文宣传的依然是道家,也就是老子“无为”的思想。只不过它依然被人们肢解,误读了。它宣传的依然是老子在违反规律的前提下“无为”,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无不为”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恐怕这才是《愚公移山》的真实寓意吧?

主题

0

回帖

7372

积分

游客

积分
7372
发表于 2012-5-18 21: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帝感其诚"  文学作品中描述的这种愿望似乎反映出中国人对现实的无奈后而激发的一种寄托感

但现实社会活动中  中国人却又是无比的超级实用主义群体   基本上无信仰主体  且只信今世

这两种完全相悖的概念始终贯穿着这个民族的历史  似乎也成为了决定了这个民族命运走势的原因之一

主题

0

回帖

72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72
发表于 2012-5-26 16: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恕我直言,楼主这见解称不上什么新解,印象中愚公移山是近代傅斯年先拿出来新解的,当时由于国家,民族危机,又有乌托邦思想渗入,傅斯年解读这文章说是人定圣天,很有革命性,再后来就是CCP照搬过来了,这其实也有科学主义等思想作怪。除了傅斯年等学者和CCP,之前的世人对愚公移山的解读和楼主的解读基本大同小异

0

主题

0

回帖

861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08: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米哈伊洛维奇于2012-05-26 16:01发表的  :
恕我直言,楼主这见解称不上什么新解,印象中愚公移山是近代傅斯年先拿出来新解的,当时由于国家,民族危机,又有乌托邦思想渗入,傅斯年解读这文章说是人定圣天,很有革命性,再后来就是CCP照搬过来了,这其实也有科学主义等思想作怪。除了傅斯年等学者和CCP,之前的世人对愚公移山的解读和楼主的解读基本大同小异

鄙人才学有限,读书只读原著,其余人的著作几乎没看。从小所学是亦是学校所授,未知前人观点若何,如果说我的观点与前人有相同之处,那么鄙人与有荣焉,与有荣焉,不甚欣喜。[s:2]

主题

0

回帖

72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72
发表于 2012-5-27 10: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蜀汉丞相) 的帖子

读原著,经典很好,我好久没有读原著了,以前读的,后来就主要读的西方理论书籍,措辞也西化了,当时是很单纯,想着中国不能解决的问题都能在西籍里找到解决方案,也因为中国社会问题的众多,更是连现代西方国家的闽主,人圈,宪政都米有,当时的态度说得夸张点就是“视西人如帝天,视西籍如圣物”,对中国历史上的黑暗传统嗤之以鼻。幸亏近来读了张灏和余英时先生的几本著作把我从这种极端错误的观点中拯救了出来,多读中国传统的书籍,得出自己的看法,很有必要的。此外我一方面想本着以超越意识和人文理念对现存政治社会结构的安排予以批判,另一方面也如韦伯所说我不是以政治为志业的学人,没有过大的余力读书研究,所以看书基本上偷懒,不重于考证,看一些人格独立的大家的著作为主了,比如余英时等海外人士咯。等我有余力我也要多看些经典著作。

主题

0

回帖

72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72
发表于 2012-5-27 10: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蜀汉丞相) 的帖子

张灏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里就提到过这段愚公移山。
————————————————————————————————————————————————————————————傅氏的文章表面上是在提倡一种以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中心的人生观,但在这理想背后,傅提出“生活永存”的道理,正是呼应胡适“社会不朽”的主张。所以随着文章发展,社会之集体自我逐渐成为傅斯年所关怀的个人自身发展的主要论旨。正如他所强调,个人自我发展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努力为公”这句哉言。


  此一言不仅表示出“集体自我”才是傅斯年的人生哲学的中心义旨,它同时也揭示傅斯年对集体自我的力量深具信心—相信此一力量可以达到神化境界。傅斯年在文章最后引述一则“愚公移山”寓言。这则故事取材自道家典籍《列子》。在故事中,愚公与他的两个儿子想要搬移坐落在家门前并阻碍交通的两座巨山。虽然人们告诉愚公事不可为,他却展现出对人类意志力不可撼动的信心。“虽我之死,其(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有(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匾也。”最后天帝因为愚公的信念与毅力而感动,于是派遣两位天使将两座大山背走。


  此则道家寓言原意并不在称颂人类的能力。不错,此则寓言很赞扬人的决心与毅力这些美德。也是因为愚公有此美德,天帝神灵才会因而感动,并为他搬移两座巨山。因此按照《列子》寓言的原意,完成奇迹的是具有超人力量的神灵而非人类。


  重要的是,傅斯年对此则寓言的解读有所不同。对他来说,寓言的意义只在于颂扬人类的能力无敌。而且与其说是相信人类个体自我的无敌,不如说是群体自我的无敌。傅斯年在文章最后结论道:“群众是不灭的,不灭的群众力量,可以战胜一切自然界。


  根据傅斯年对此寓言的解释,人民群体之我(collective self ofpeople)取代了神灵,并且战胜自然。傅氏会有如此诊释并非出于偶然,他正是受到五四思潮中两种观念—人的神化与融化自我的集体观—结合的影响。


  既然明白了五四知识分子喜欢谈论集体人类的神化,我们就不会讶异为何乌托邦主义在此一时期如此流行。诚然,五四时期的乌托邦主义形式不一,不一定与极端的人本主义有关。不过,当时人对于人的能力过度自信,至少是乌托邦主义之所以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



————————————————————————————————————————————————————————————————————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2-5-27 11: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敏觉得,愚公之道,在于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平?”
也就是用无尽的后代和时间,去挖平解决有限的山石,这是能够实现的,也是符合天道的。
所以操蛇之神才会恐惧,天帝也感念愚公的行为和思想符合道,帮助愚公在有生之年完成实践了这个道。

而夸父追日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违反天道,结果自然悲剧。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766
发表于 2012-11-12 22: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公移山之解

弓兄认为此典故,核心在于有恒——然也。以道家顺天而行思想来说,愚公之举,从人看是愚,从天道来看,却是至理。故列子载之,实有深意。

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5886
发表于 2012-11-13 08: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帮书呆子,一个文盲都懂的非常简单的寓言弄得这么复杂 [s:2]

主题

0

回帖

122

积分

游客

积分
122
发表于 2013-1-16 11: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s:21] 长见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6 22:06 , Processed in 0.03544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