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97|回复: 2

贝文 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翻译问题一塌糊涂 (转帖)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65
发表于 2012-4-3 21: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作者贝文•亚历山大撰写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中文翻译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2000年推出。很久以来,在国内很少有这种大部头的有关朝鲜战争的美国专著出版,此书独能得到青睐,估计是该书书名比较有吸引力吧。笔者因为参与网上对长津湖一战探讨,最近浏览了该书中文版中对此战的有关章节。本想澄清一些疑问,没想到在阅读中却碰到了更大的疑问。

德赖斯戴尔特遣队遭受的惨重损失是长津湖之战的一个重点,该书中文版对此段的翻译文本是:

“特遣队损失惨重:阵亡者中有61名皇家别动队队员,48名第1海军陆战团G连的士兵,169名陆军第31团B连的士兵,50名陆战师指挥部的官兵和43名坦克、卡车和通讯部队的成员——922名参战人员中共有321人阵亡,伤亡比例为百分之三十五,另外还损失了75台车辆。”

但是据笔者看到的其他任何中、英文有关记载中特遣队的死亡数字都没有这么高,难道贝文•亚历山大发现了新的史料?仔细一核对,其中数字也互相矛盾。把各部队死亡人数加起来61+48+169+50+43=371,比文中所说的321名死亡数字还要多出50人。看到这些,心里暗骂贝文•亚历山大这个白痴,号称美国军史专家,不但考证失据,而且竟然会犯这种低级数学错误,真给美国人丢脸。

转念一想,还是查查原文,敲敲实,别是冤枉了这个美国佬。跑到图书馆,翻出美国原著,查得的英文原文如下:

Losses in the task force were heavy: 61 for the Royal Commandos; 48 for Company G, 1st Marines;119 for Company B of the army 31st Regiment; 50 for marine division headquarters and 43 in tank, truck and signal units---a tatal losses of 321 men out of 922 engaged, or 35 percent. In addition 75 vehicles were lost.

这可真让笔者大跌眼镜,看来该挨骂的不是贝文•亚历山大这厮。他的原文其实应该翻译如下:

“特遣队损失惨重:61名皇家别动队队员,48名第1海军陆战团G连士兵,119名陆军第31团B连的士兵,50名陆战师指挥部的官兵和43名坦克、卡车和通讯部队的成员——922名参战人员中共损失了321人,伤亡比例达百分之三十五,另外还损失了75台车辆。”

看来贝文•亚历山小学数学及格了,几个数字求和没有算错。那么错的就是中文的版本了,不过谁该挨骂可就难定了,这牵涉到翻译、译审、责任编辑、输入、校阅、审定诸色人等,也许还有什么其他原因也说不清,那就谁也不骂了吧。不过把losses(损失)翻译成“阵亡”这可是翻译大师的错误,任谁也推卸不掉的。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阵亡是损失,受伤、被俘、失踪也统统都是损失。引一段美国海军陆战队史中记述长津湖战斗的一段话,就可以看出losses(损失)的意思:

In two days the Marines had suffered the equivalent of a battalion in losses, 1,094 casualties--871 killed, wounded or missing, the remainder casualties mainly to searing frostbite.
(在两天里,陆战队遭受了相当于一个营的损失:伤亡1094人--871人阵亡、受伤或失踪,其余伤亡主要是由冻伤引起。)

也就是说“losses”的意思是包括了阵亡、受伤、失踪和非战斗减员。可这中文翻译怎么就把“losses”翻译成“阵亡”了呢?本人英语水平有限,实在看不出这里的losses就意味着death。而且根据美国官方战史记载,长津湖一战中,41皇家别动队的总阵亡数字仅为8人。据此看来,这位翻译大师的水平确实有些“高明”过头了。

说他翻译水平有问题可不仅仅是因为他译错了一个losses。再看中文版对德赖斯戴尔特遣队的另一个说法:

“他们分别是第1海军陆战团的G连,第7师31团的B连和刚刚到达的235位军官,以及英国皇家海军第41独立别动队。”

好家伙,“235位军官”参加特遣队,这岂不成了军官特遣队?再次带着问题学原著,找到的相应原文是:

“……and the newly arrived 235 officers and men of the 41st Independent Commando of the British Royal Marines.”

谜团再次揭开,原来是“刚刚到达的英国皇家海军第41独立别动队235名军官和士兵”。这玩笑开的有些不合时宜吧。另外,中文版还有一段:

“黎明前,第7师已有大约670名士兵被送进下碣隅里医院和温暖的帐篷里。然而,在下碣隅里的海军陆战队第1汽车运输营营长奥林•比尔中校看到,第7师的所有幸存者由于受伤和严寒都能来到下碣隅里,对此他感到极为不满。天亮后,他自己驾驶着吉普车出去寻找士兵,很快就找到不少人,一吉普车都拉不完。”

看了后,感觉莫名其妙。比尔中校竟然对战友能逃出生天“极为不满”?既然“不满”,他怎么还开车出去接他们?再查原文,原来是比尔中校“不相信” 所有幸存者在受伤和严寒中都能依靠自我来到下碣隅里,所以他才开车出发去救援和接应。这里的有关原文是:

“Lieutenant Colonel Olin L. Beall, CO of the marine 1st Motor Transport Battalion at Hagaru, however was not satisfied that ……….”

根据上下文来看,此处的not satisfied明显不是“不满意”,而是“不相信”的意思。当然翻译大师水平超高,不屑于查字典,然而对于satisfy含有“信服”、“确信”的意思应该是了然于胸把。瞧这翻译大师干得活,这翻译得都是哪跟哪啊,简直一派风马牛不相干。这还只是笔者浏览的该书两个章节短短几页中发现的难解地方,才查看的几段原文。至于中文书中其他60多章未曾读过,或者读过但未产生理解困难的文字是否忠实于原著,难免不心中大有疑问。如果通篇中文书中都采用把losses都译成“阵亡”,把“官兵”译成“军官”的类似翻译,那么读书人可就要深受其害了。这样的翻译还有多大价值?

实际上已经有不少人中招了。例如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的胡海波《志愿军战事珍闻全记录》中就引用了该书中文版的说法:

“在一条山谷,20军58师困住了一股向下碣隅里增援的美英混合部队,经过浴血奋战,敌军指挥官率众投降。仅在这场激战中,志愿军就打死了总共922名增援部队中的321人。美国军史伤心地写道‘阵亡者中有60名皇家别动队员,48名第1陆战团C连的官兵,169名陆军第31团B连的士兵,50名陆战师指挥部的官兵和43名坦克、卡车和通讯部队的官兵……另外还损失了75台车辆。’还有240人当了俘虏。”

当然,胡海波连数字都不核对,拿来就用,还说是美军军史,也是偷懒过头了,但始作俑者,还是《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原作的中文翻译者。

主题

0

回帖

25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25
发表于 2012-4-4 22: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两黄金

主题

0

回帖

8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8
发表于 2014-12-9 15: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到贝文·亚历山大写的吹捧《孙子兵法》的书,感觉这人脑子有问题,古今中外一切会战都能往《孙子兵法》上靠,再结合其他著作中对毛共的吹捧,显然是个脑残白左无疑,欺负大部分美国佬不懂中文和中国历史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7 11:05 , Processed in 0.02991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