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苏撒

中华文化衰落之根源探讨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687

积分

游客

积分
687
发表于 2008-1-7 20: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最需要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宪政、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看不到,衰落是必然的,不衰落倒是怪了。

主题

0

回帖

125

积分

QQ游客

积分
125
发表于 2008-1-14 15: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所言甚是

当以前的制度用完了它的所有先进性,那么就是它的腐朽与落后的开始了。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必须接受先进的思想、制度与文明等。
现在阿拉伯许多君主国都是大大予民以利的,都可以说接近或是君主立宪制了。

主题

0

回帖

596

积分

游客

积分
596
发表于 2012-3-9 19: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宋人田况说:工作器用,中國之所長,非外蕃可及。今賊\甲皆冷鍛而成,堅滑光瑩,非勁弩可入。自京齎去衣甲皆軟,不足當矢石。以朝廷之事力,中國之伎巧,乃不如一小羌乎?

所以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说了大实话:如下马地斗,能舍命顶当,需要盔甲,今我之盔甲,外面新表可观,内里铁叶,一片数个眼,锈烂惟存铁形,还是好的,其空落如筛子一般,敌射可透,刀砍可破,是盔甲也不如他。

所以明代武备志作者在描述他引用的武经总要中的盔甲图时说了这一段话:盔即古之鍪0也其式甚众见於武经者凡五,而今所用者六,又续图之,其说则今之制也,古不可考矣。

[s:2]  [s:2]  [s:2]
所以四大发明都是在唐以前,看来只搞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制度,只有死路一条 [s:2]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2-3-13 15: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作者苏撒对于中华文化入世倾向的起源缺乏清醒的认识。

为什么中国会产生有孔子传承的入世的仁爱儒学。而埃及却出现了法老和多神信仰,印度产生释迦摩尼倡导的出世佛教,希腊半岛会产生探究理性的逻各斯,带领西伯来人出埃及的摩西会建立犹太教。乃至罗马殖民地巴勒斯坦会出现耶稣和基督教,还有阿拉伯半岛贝都因游牧民族会产生穆罕默德的伊斯兰教?

我觉得关键还是在于人文地理因素的影响。
宗教产生于苦难。印度教的等级压迫产生了佛教,埃及人对希伯来奴隶的压迫产生了耶和华一神信仰,罗马帝国的军团总督和税吏的压迫产生了基督教,阿拉伯半岛上动辄灭族的部族仇杀掠夺的恐惧产生了伊斯兰教。对尼罗河泛滥农业的依赖导致把法老神话,希腊半岛降水不均依靠海洋贸易,产生了对宇宙和世界的思考。

而中华先民独处于相对安全的广阔东亚次大陆。上古人居聚落密集,不算肥沃的黄土地需要一分耕耘劳作换来一分收获。加上没有强大的外敌。所以和以上文明不同,中华文明只要努力劳作,就可以获得真切现实的富足生活。只要没有内斗战乱,和平发展就可以实现现世幸福。所以中华先民既不需要寄望鬼神保佑,也不需要渴求来世或者天堂。

这才是中华文化趋于现世性的根本原因。无论是社会道德取向还是政治准则,都是以维护和平秩序的发展环境,然后靠自身努力去获得幸福,即实现大同。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确实不够高深玄妙,但却质朴实际。

为什么儒家推崇先王三代,那是因为那个时代地广人稀,部族间的矛盾更加简单,部落联盟的首领更容易维持联盟共同体之间的和平发展的秩序。更利于中华先民靠努力获取现世幸福。

而自进入春秋以来,列国兼并,西周的点状城邦国家变成互相接壤的领土国家,国内国际矛盾纷繁复杂,兼并篡弑频发。想获得和平发展的有序环境。这才是礼崩乐坏的实质。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2-3-13 15: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无论是儒墨道法,还是其他百家,中国先秦学术的核心还是以建立和平稳定的社会秩序为目标。

儒家主张用先王德治仁爱。墨家戒奢非攻,道家(老子)无为守静,法家依法治国,富国强兵。目的都是要让国民追求现世幸福。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虽然春秋战国战乱频繁,但到底没有产生过度的压迫使国民对现世失望而奢求来世天国的地步。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学说,其实也是为了在皇权日益伸张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一定限制,其目的还是在于构建和平秩序的追求现世幸福环境。

到了东汉,佛教东传,门阀兴起,社会矛盾加剧,汉末到两晋战乱频繁,苦难中佛教流布,道教兴起,儒学也因为和佛道交流而趋于玄谈。开始探讨生命和灵魂。

但好玄谈的东晋南朝最终被坚持传统儒学的北朝吞并。中华文化学术虽然屡经战乱,但依靠门阀士族传承而终不断绝。

中国儒家学术,在宋代以前,一直注重于五经典章制度方面的朴素内容,以实现现世大同为目标。

到了南宋,柔和了佛教,道教和道家学说的理学开始兴起,这种学术摒弃朴素实学,趋向宗教出世的对生命灵魂和天理的探讨。但却又缺乏希腊学术的理性和逻辑,格物不能致知,结果天理只能来源于个人守静肚撰,其实大部分就是个人执念,经过明清科举和皇权的强化,理学成了吃人的礼教。

入世儒学变得以出世思想为内核去处理现实事务,这种纠结的文化不衰落反倒奇怪了。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2-3-13 16: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秦自周东迁德周故地以来,国力日益上升,然而终春秋之世,秦为晋所阻,不能越河东一步。可是秦俗尚武,商鞅变法,正合秦俗,孝公任用商君,从此奠定了以后一统天下的基础。秦国一统天下后,北逐胡,南伐越,是对的,然而之后却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竭天下民力专修阿旁宫和始皇陵,任用奸佞,役使吏民,终于导致天下大乱。假如秦国能向西向北扩张,断不致亡国,以后这一任务却由西汉来完成了。
----------------------------------------------------------------------------------------
秦国的灭亡,就在于不能把兼并六国的战时体制即使转换为和平体制。
天下一统之后,依旧不许民力,南伐五越,北筑长城,东修直道,西建阿房。
不恤民力到了极点。

苏兄还给再加上向西向北扩张?岂不是给快要被压死的骆驼加上九鼎?
即使取消南越五十万戍卒和阿房骊山的徭役刑徒征发。
向根本不适于农耕的西域和蒙古草原扩张,要付出多少呢?
卫青霍去病十万军队出塞时征发官私马十四万匹,回来时只剩下三万匹。
这还只是出塞攻击,封狼居胥就回来了。
如果要扩张驻守,30万匹马都不见得够。
五越派五十万戍卒还可以屯田自给,北方草原后勤怎么办?
秦朝比汉武帝时马匹要少得多,大概得征发百万人来运粮。
假如秦始皇真的向西北扩张,秦朝只能崩溃的更早。

汉代能够通西域北击匈奴,那是因为有文景之治数十年的积淀。
汉武帝后,国力因为出塞而过度消耗。再无力出塞了。

南伐五越,为朝廷增加数个郡。北筑长城,保护关中河东河北辽东农耕区域免受游牧民族的侵袭。
向西扩张,也就是增加几个附庸朝贡国,向北扩张有什么意义呢?
农耕时代长城以北的草原地区对中原民族可以说是毫无意义。
所以历代帝王即使实力再强大,也没有像穿越YY小说作者那样向草原扩张移民的。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2-3-13 16: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商周三代之所以延续长久,与三代都能开创一种自己特有的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连山》、《归藏》和《周易》分别代表了三代最高的文化成就并分别开创了三种不同文化的的起点,而夏的开国者禹更是发明了垂之后世而不朽且为历朝所效法的治国大道——洪范九畴。一种文化奠基一种传统,一种传统培育一种习惯,等这种文化、传统和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深深扎根于民众的心目之中时,它就难以撼动了,这也是为什么商汤周文不惜长时间地韬光养晦致力于推行仁义修行道德以争取天下民心的原因——因为取代前朝首要的的条件之一是得到天下人的认可。三代传承的规律都是先以仁义收取天下人心,再于最恰当的时机利用前朝的混乱给与致命一击——三代均是一战而定天下。自秦以降,历朝的建立大都无不以频繁的大规模战争来达到统一的目的,之后在收取天下民心,即儒家所谓以武取之、以文守之的道理。 u{z{3fW_
z$b!J$A1
-----------------------------------------------------------------
夏商周国祚绵长,更多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口密度低。部落联盟和诸侯国家之间距离遥远,结构简单,矛盾较少的缘故。

自春秋开始,点状的诸侯城市国家变成互相接壤的片状;领土国家。国内公卿大夫篡弑频繁,国际兼并战争纷繁。从此以后,战争的强度和广度绝非三代可比。

三代君主都是部落联盟首领或者是诸侯共主,联盟部落和诸侯具备相当独立性。新旧朝代的角力在于争取更多部落或诸侯的支持。对于部落诸侯,哪边给的好处的就投向哪边。旧王朝其实只是一个实力强大的部落或诸侯。如果以联盟名义对外,可以征调各诸侯国力量。内部斗争,就主要靠自身实力了。这才有一战而定天下。
商汤周文王也不是仅仅韬光养晦,他们都曾经对诸边诸侯部落进行过征伐。

秦代以后,整个天下一体,地方和中央不再有相对独立的超然,改朝换代自然要进行长期总体战争。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个文明的成长造成的。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3119
发表于 2012-3-14 18: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哪一种思想 采用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 都会成了思想钳制的工具 儒 佛 基督教 伊斯兰教 现在的马教,没有一个例外的.

什么时候政教合一,出现教皇,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0

主题

0

回帖

8964

积分

游客

积分
8964
发表于 2012-3-14 23: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我看了下,很多观点很赞同·,本来自己也想分个帖子叙述下,但是大同小异,还是作一些回复。

首先一点,中华文化并未衰落,他也是在螺旋式上升,只不过当西方向全球扩张时,则把中国卷入了这个时间坐标,不是我们衰落,而是人家起飞,所以才显得我们衰落,比如康乾盛世的人口指标,在历史上也达到了峰值,问题关键是我们历史发展的代价太大,一旦政治体制僵化了之后就必须依靠暴力,完全,彻底,一个不留的从根本上颠覆,这个颠覆过程中大量物力财力人力被完全损耗,新朝必须从头开始,这里面浪费了太多时间,中国历史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恢复暴力革命下历史的创伤,所以这一点值得我们后世人的警醒。

其次,如珀弓所说,儒家体系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孕育,在西方则不行,这是由于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因为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段,东有太平洋,西有沙漠,山脉阻挡,,气候温和多雨,适合农作物生产,而西方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余,根本没法依靠农业生存发展,唯有靠商业,靠扩张,获得出海口,甚至向其他大陆掠夺,这都是生存所逼,所有西方面对的,在中国都不存在,或者说程度没那么深,因而对于一个大帝国来说,把人口即农民,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是政治文化的根本,很显然,儒家体系再合适不过了,他强调秩序,礼教,道德文章,忠君爱国,历朝历代都是以农为根本,限制工商,限制流动人口,对于统治者来说,没有外患的条件下这是最惬意,最舒服的办法。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一点,儒家的道德体系仅仅只在某种程度,某种领域有用,他并不完全符合人性,两汉尊儒术,为什么出现豪强地主,老庄一句话就可以解释:“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一个人偷一个钩子,可能会杀头,但是一个人把一个国家偷来就可以封王封侯,道家一句话就点出了儒家的死穴,他们正因为要积极入世,要光耀门楣,那就必须受制于权力阶层,一旦受制于权力阶层,这种所谓的道德文章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虚情假意,两汉时期是用道德来考量官员,但是脑袋聪明的人一看就知道,谁有武装,谁钱多,力量大的,周围吹捧的知识分子就多,自然道德就比一般人高尚,结果官员还是被有背景,有钱有势力的人把持,形成了地方豪强地主,当然历史也有少数几个敢于顶真,抗击强权的,但是相比于沉默,同流合污的大数,那个起不了什么作用,也·改变不了王朝轮回的命运。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一点,实际上近代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打倒孔家店,攻击目标全错了,他们指向的目标本该是”马基雅维利的“法家”,但是结果却描向了柔弱的儒家,儒家言论本来就是一个娘娘腔,本着积极入世的想法,实际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想法,自然是被他男人”法家“百般欺辱,做了低眉顺眼的小媳妇,谁叫你没独立思想,谁叫你要积极入世,谁叫你一定要依附权贵才能体现自身价值, 这个与生活上的道理再贴切不过了,没那些所谓的什么新儒学主义者讲的那么高深,总之,老庄几千年前就点出了你们的死穴。

  其次在过去历史,中国历史的生存斗争总体上比西方缓和,但也很紧张,由于战乱,由于自然灾害,这个问题会更严重,一旦王朝出现危机,最没用的是儒家道德体系,即使采用严酷镇压的法家也比他有用,当然法家的策略务实,变数多,而儒家只有空谈,”仁义道德“当不了饭吃,唯一的办法就是少吃,少去消耗社会资源,南宋存天理灭人欲,但是老百姓要生存啊,但是蒙古兵打过来了啊,你光少吃,少欲望,能解决问题吗?蒙古人已经打过来了,大家还在为贾似道歌功颂德,甚至还一再相信是贾似道几句大话吓跑蛮兵的,真是嘲笑至极,这都说明了儒家体系只是权力阶层包装统治的花瓶,他是用来包装一直处于阴暗地位的”法家“,外儒而内法,最明显的例子,清末的清议派,这些都是道德文章的大家,但是面对内忧外患,相比那些变通的法家人物,李鸿章,有什么用,光出张嘴,事情就能解决了吗

  现在流行的复儒,就其本身并无太大问题,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儒家体系的巨大缺陷,就是对权力阶层的依赖,他从来没有赋予知识分子像西方知识分子那样做独立思想家,”让哲学家做国王“的胆识,如果依附于权力阶层,那最后只能变成维护统治的宣传机器,过度包装,成为粉饰太平的工具。


   我的这个回复其实也离题了,但是我暂时先发表下自己对儒家体系的看法,后面我会再从这个命题出发,真正导致中华文化衰落的并非全在儒家,而是我们的文化过于矛盾,结果导致社会剧变时,革命代价太高,太多时间忙于恢复,当西方起飞的时候,我们才仅仅恢复到前朝鼎盛时期

主题

0

回帖

29

积分

审核员

积分
29
发表于 2012-3-15 09: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楼(我爱唐诗) 的帖子

说得好,几千年华夏文化善于利用宗教为政治服务,来愚弄无知的农民,比起镇压农民起义省力多了吧,可以说是别出心裁,从某方面讲这也是政治斗争的产物,可悲的是现在已经不再是农民主宰社会的时代了,人们却仍在彷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4-26 22:39 , Processed in 0.0403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