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5|回复: 7

天朝田亩制度是历史的倒退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1-12-26 09: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朝田亩制度是历史的倒退

共和国官方对于太平天国历史的态度,从最初的视为伟大的农民起义而无条件的颂扬,到后来开始质疑其邪教腐败性质,前后时代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不过对于太平天国于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却还是一致认为该制度把中国传统平均主义理想制度化,是反封建的旗帜,是革命的和进步的,该制度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从中学历史课本中就学习过太平天国和天朝田亩制度,但历史课本中并无该制度的原文。所以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于天朝田亩制度的印象就是按人口平分土地,共同劳动。这种印象恰恰是教科书编写者希望灌输给学生读者的。这种灌输远远不能揭示天朝田亩制度的实质。

天朝田亩制度并不仅仅是一个土地改革平均分田的法令,而是一个涉及耕地等级分配,民户组织权利义务,兵役司法以及官员选拔奖黜的综合制度。这里仅仅想从土地和收获角度来分析探讨一下天朝田亩制度的先进性。

天朝田亩制度把天下土地按照产量分为九等,以家庭为单位,尽量平均分配好田和丑田。十六岁以上的男妇分得的田亩是十五岁以下未成年人的两倍。可谓绝对平均:
“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为尚尚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为尚中田,可出一千斤者为尚下田,可出九百斤者为中尚田,可出八百斤者为中中田,可出七百斤者为中下田,可出六百斤者为下尚田,可出五百斤者为了中田,可出四百斤者为下下田。尚尚田一亩,当尚中田一亩一分,当尚下田一亩二分,当中尚田一亩三分五厘,当中中田一亩五分,当中下田一亩七分五厘,当下尚田二亩,当下中田二亩四分,当下下田三亩。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被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尚,受田多瑜十五岁以下一半。如十六岁以尚分尚尚田一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尚尚田五分:又如十六岁以尚分下下田三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下下田一亩五分。”

出现疑问的是田亩收获的分配:
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芝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帘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也。但两司马存其钱谷数于簿,上其数于典钱谷及典出入。

凡二十五家中,设国库一,礼拜堂一,两司马居之。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总要用之有节,以备兵荒。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凡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农隙治事。凡两司马办其二十五家婚娶吉喜等事,总是祭告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切旧时歪例尽除。其二十五家中童子俱日至礼拜堂,两司马教读旧遣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及真命诏旨书焉。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天父上主皇上帝焉。”

从上面原文可以看出,天朝的农户,以二十五家为一个个基层社会单位,由一位两司马领导管理。生产时以家庭为单位,均分土地,小农生产。等到收获时,除了留足各家到新谷收获的口粮之外,其余全部归于国库。除了粮食,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和银钱也是如此。实际上就是各个农户辛苦一季,除了最基本的口粮衣食之外,再无积蓄家庭私有财产的可能。谓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真正的上主耶和华和圣子基督耶稣是不会占有使用这些国库财产的,但耶和华上帝的第二个儿子,耶稣基督的弟弟,天王洪秀全却成为这些国库财产的实际主人。

在天朝田亩制度里,还规定了二十五家能够从国库享受到的福利,即 各家有婚娶满月的喜事,国库每次提供一千文钱和一百斤稻谷的钱物。还有就是家里的孩子每天去礼拜堂接受两司马的神学教育。

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两司马既是二十五家的行政长官和财政官员,又是思想导师和司法官员:
凡二十五家中,力农者有赏,情农者有罚。或各家有争讼,两造赴两司马,两司马听其曲直。不息,则两司马挈两造赴卒长,卒长听其曲直。不息,则卒长尚其事于旅帅、师帅、典执法及军帅。军帅合同典执法判断之。既成狱辞,军帅又必尚其事于监军,监军次详总制、将军、侍卫、指挥、检点及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命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详核其事。无出入,然后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直启天王主断。天王乃降旨主断,或生,或死,或予,或夺,军师遵旨处决。 ”

古代中国的官府机构一般渗透到县一级,再往下的乡村社会秩序一般靠宗法乡约士绅来维持,而太平天国的制度下,政府权力渗透到了比村庄更小的层次,对社会生活控制之严密绝对是空前的。

从上面简述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分田和收成分配以及严密的行政司法信仰财政控制来看。如果这个制度真正推广实施,那么天国的农民就堕入了辛苦劳作却只得温饱,永无靠自己努力争取更大幸福的可能。严密的两司马全方位管理体制,其实是把农户变成了彻底的农奴。这样遏制农民争取幸福欲望和可能的制度能够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发展,纯属痴人说梦。

再说自古以来,平均分配田地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曹操在许都屯田,北魏开始延续到隋唐的均田制,都是向底层农户均分土地,收获时收取一定比例的粮食。

曹魏屯田制,向部曲军民分配田地,根据是否使用官府提供的耕牛农具,收取五成到六成的收成。这种体制和天朝田亩制度相比,如果屯户努力生产出更多的粮食,除去上交五到六成之后,自己也能获得更多。屯户会为此而更加努力。

而北魏到隋唐的均田制,按照人丁授田,一夫授田百亩,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80亩。税收采取租庸调法,每年交纳官府约为田亩总收成的1/40。即使在后来授田远达不到百亩,上缴赋税也只有收成的1/10。

现代专家因为均田制对官员豪族有政策偏向,无法遏制土地兼并形成租佃剥削而高看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却忽视了国库政府这一最大的剥削者。租佃制尤给农户留下了一些通过力田致富的可能。只是因为清代中后期中国人口膨胀,人均耕地数量下降,佃农无法通过多租种土地力田致富,才出现了当时乡村均贫化的窘况。太平天国运动导致的人口锐减,一定程度缓和了人口和土地的尖锐矛盾。

但由租佃制变为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制,实质上是从“封建”土地所有制退化到了官府国家农奴制,实际上是对生产力的禁锢,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绝对一种历史的倒退。

也正是因为类似原因,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在20年后改革为家庭联产承包,实现了从国家农奴制向国家租佃制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解放。

主题

0

回帖

7372

积分

游客

积分
7372
发表于 2011-12-26 14: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就已经共产 极权了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7: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共产其实就是一种鼓吹人间天国的神权专制,
采用的经济体制就是战时体制。

太平天国:总要用之有节,以备兵荒。
毛时代:勤俭节约,备战备荒。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693
发表于 2011-12-26 19: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本来就是战时啊,天国战时体制正常。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766
发表于 2012-11-20 23: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有化,老百姓为政府——权贵——打工

这个制度让人想到了什么?可不是中国三十年前农村曾经有过的东东吗?那时农村被严重剥削,城市则是最大的受益者。政权之得,主要因为农村农民;政权既得,一入城就变了脸,严重剥削农村农民。如此政权,让人喟叹。
历史已经证明,且将永远证明:平均主义、共产主义永远是乌托邦——因为它违背人性——而人性之自私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人类只有想法来好好利用自私之益处,约束其弊端而已。

主题

0

回帖

1346

积分

游客

积分
1346
发表于 2012-11-21 00: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国宪法有云:人人生而有权追求幸福
只要不碍他人,多大的私心都是合法的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09: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匿迹鲸) 的帖子

但这种战时体制明显是长久定制,而且只有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才能实行。
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并未在太平天国广泛推行,而和平环境下的人民公社则成为中国那20年的普遍制度。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09: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马拉多纳刀锋) 的帖子

这类制度的核心,其实就是把农民当成会说话的工具。
对于这些工具仅仅考虑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

天朝田亩制度采取分田到人的小农生产,比起人民公社的集体生产,在生产效率上本来应该更高。
但由于分配制度只满足基本衣食,这种效率反而未必比得上集体生产,毕竟集体生产监工更容易实施监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7 12:39 , Processed in 0.03210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