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历史的沉思

激荡日本史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0: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大隈重信其实是比较投机的。伊藤博文自然是主张开国会、立宪法,但他深知目前日本国内的士族势力还比较强大,这些人成天闹着要民主、要改革,要改变藩伐制度。如果立宪、开国会太仓促,不理顺这之间的各个利益派别的关系是很难成功的,弄不好日本还要走向内战的泥沼,明治改革近20年的成绩或许会毁于一旦。

总之,博文的想法是,稳定压倒一切。

岩仓具视听说这些人要在明治16年(1883年)开国会心下大惊,幸亏这个老江湖留了个心眼,他打发走大隈重信之后,马上把博文叫到身边,严肃地说:“听说你们要在明治16年开国会?你们要疯啊?”

伊藤博文一听也很惊讶,他定下神来仔细一想,便想到了其中的端倪。当时博文没有说什么,跟岩仓具视随便拉了拉家常,就回家去了。

当晚,博文坐在孤灯下,深思熟虑之后,写了一封信给岩仓具视。

内容大概是:我看了手下人进行的国民对宪法、国会方面的调查,认为目前日本政局尚不能颁布宪法、开设国会。大隈重信的想法比较着急,像我这种2人很难理解他的想法。再加上圣上跟您都比较热衷于宪法、国会,所以我还是主动炒政府的鱿鱼吧。

博文把这封信发了出去,之后就开始不上朝。

虽然伊藤博文打破铁饭碗的做法值得钦佩,但毕竟他是公务员,不上班不干活哪成?岩仓具视一看总理大臣都翘班了,大怒。他把大隈重信叫来骂了一顿,然后让他赶紧去向博文道歉,把国会、宪法这事说清楚了。

大隈重信悻悻的跑到博文家跟他促膝长谈。谈话的内容,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也不知道。但他俩掏了心窝子之后,博文高高兴兴地上班去了。

和解只是表面的。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岩仓具视跟伊藤博文都对大隈重信留了心眼,这哥们也慢慢地被排挤出了权力的核心地位。

所以说,人是不能当出头鸟的。

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大隈重信跟明治政府里面当权派的矛盾其实早就埋下了火种。

事情要从幕府末年谈起,当时西方国家打开了日本门户,贸易也就跟着兴盛起来。但此时日本内乱频发,货币制度相当混乱。各个藩都有自己的货币,加上打开国门,很多藩都用劣质货币来充数。明治政府成立之后,因为军费开支巨大,政府并没有马上开始驱逐劣币,依然造了很多不值钱的货币跟外国人打交道。

可人家老外精通金融,摸清了明治政府的小心思,马上发起了反击,要求新政府改革货币制度、驱逐劣币,减少西方国家的损失。

大隈重信当时在大藏省工作,担负起了跟老外谈判的重任。他一方面先稳住了西方势力,另一方面在政府内部推进货币改革,要求各藩停止私造货币。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明治政府就是萨长联盟一手打造的,这些既得利益者压根儿没把大隈放在眼里,私下里照样造劣质货币。

再加上各地的商人因为劣质货币被收回损失惨重,更是对大隈重信不满,一时间反抗之声那是此起彼伏。

最后连大久保利通都按捺不住,给天皇写了封信,要求封杀大隈重信,停止货币改革。这当然是因为大久保利通也是藩伐政治的代表人物了,他担心一旦货币制度改革,他的老家萨摩藩就会受到更大的损失。

这次大隈重信怒了,他恨透了藩伐政治,一听说大久保拿他开刀,马上写了辞职信,要求放弃铁饭碗,回家卖红薯。

木户孝允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认为,一个藩的利益可不能放在国家之上。所以,木户孝允在关键时刻当了会伯乐,他阻止了大隈重信的辞职,还给他升了官,要他全权负责日本的货币制度改革。

大隈重信不辱使命,他跟英美国家谈判,将日本对西方国家的赔偿减到了最小程度;同时在木户孝允的支持下,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日本货币制度,让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走上了健康的道路。

后来,木户孝允为了表彰大隈重信的功劳,特意给了他一块地,让他建造自己的府邸。大隈的新房盖成了之后,他经常邀请社会上的愤青和年轻的官僚来家里做客,这些人常常大碗喝酒、大块吃生鱼片,后人说,这里就是东京的“水泊梁山”。

货币制度改革虽然顺利完成了,但面对着立宪、开国会这件事情,大隈重信的激进行为终于受阻了。朝廷里的当权派早就看他不顺眼,一直想办法把他赶出内阁去。现在木户孝允也死了,岩仓具视对大隈也不满意,看来只缺一个借口就能让大隈下野了。

大隈重信自己也没想到,很快,他的厄运就来临了。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0: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隈重信自己也没有想到,厄运来的这么快,他还没来得及在朝中说服岩仓等人尽快实现民权,自己就掉进了“拓植门”事件。

事情要从1868年说起。当时,被长萨联盟击败的幕府海军总裁榎\本武扬带着8艘军舰、4000多残兵败将败跑到了北海道(当时称虾夷),他们占领了西方人的炮台,并且还在军官内部进行了选举,榎\本武扬担任虾夷共和国总裁,独揽大权。

明治政府站稳脚跟之后,开始着手消灭这个小朝廷。1869年2月,黑田清隆率领一支八千人的军队袭击虾夷,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平定了幕府的残余势力。这件事情影响深远,要不是黑田清隆消灭了虾夷共和国,冯小刚拍《非常勿扰》也就不会那么顺利。

黑田清隆完成使命之后,明治政府交给了他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开拓北海道这个蛮夷之地。政府给黑田拨了1400万日元让他在10年内完成北海道大开发,实现四个近代化。黑田清隆不辱使命,10年后北海道就变成了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黑田清隆看着自己的杰作兴奋不已,但又有些莫名惆怅。这块土地是自己一手开发出来的,但是到头来什么油水都没有。偏巧这时候有个叫五代友厚的老乡找到了黑田,希望他能以较低的价格把一部分国家的产业买给自己。

黑田同意了。要说黑田在当年犯的这个错误属于贱卖国家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可在明治年间,官商勾结、侵吞公家财产的事情屡见不鲜,伊藤博文就没少干这种事。偏偏这事让大隈重信知道了。他不但非常愤怒,而且开始广为传播黑田的所作所为,弄得这件事情成了全国皆知的秘密。

全国各地的民权派坐不住了,纷纷上书要求严惩黑田清隆、解散藩伐政治。岩仓具视、伊藤博文和井上毅赶紧召开急会商讨如何解决这件事情,最后的结论是——把大嘴巴大隈重信和他的同乡们赶出朝廷。

1881年(明治14年)10月11日,明治天皇结束70天的巡视,从北海道回到了东京。随行的就有大隈重信。伊藤博文跑到东京车站迎接天皇,并说自己有密报要奏。天皇遣散了众人,等着博文发话。

博文酝酿了一下感情,开始抽搐,说,国家快乱了!天皇大惊,忙问怎么回事。博文就把大隈重信泄露朝廷丑闻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明治天皇。天皇连夜召集会议,讨论大隈的问题。在岩仓等人的努力下,会议顺利的变成了一场控诉活动,那些对货币改革早就不满的官僚们向大隈(缺席会议,当时被警察看起来了)发起了猛烈攻击。特别是岩仓具视,这哥们本来是跟着明治天皇才有了今天的地位,而大隈重信却是个民权派,要求君主不掌握国家实权,这样一来,他岩仓具视岂不是也要回家抱孩子?想到痛处,岩仓具视声泪俱下地诬陷大隈重信,说他勾结各地旧的藩主们准备推翻天皇的统治。

明治一听这些大怒,下定决心准备彻底清除大隈重信。

1881年10月12日,天空阴霾。大隈重信接到了天皇的敕令,要他离开朝廷,越远越好。为了平民愤,天皇陛下同时承诺,1890年前,日本开国会、设立宪法(集合议员,召开国会,以遂朕之初志)。

到此时,明治政府的参议中,萨摩藩的老乡有6人,长州藩有4人,土佐和肥前共3人。藩伐政治在开国会的压力下进一步稳固。

日本人管这次朝廷的震荡叫做“明治十四年之变”。

除了大隈重信之外,我们伟大的圣贤福泽谕吉也对政府的行为非常不满,他奋笔疾书写道:伊藤博文等人是拎着大隈重信的脑袋投靠了藩伐政治啊!(携大隈之首)。

这个评论有些偏颇。

其实伊藤博文没有这么坏,他这人性格比较圆滑,能审时度势、目光深远,是成熟的政治家;而大隈重信比较激进,跟知识分子、下层武士打成一片,属于绿林好汉那种。后来一个叫中江兆民的学者评价说,这俩兄弟一个是才子(博文),一个是豪杰(大隈重信),此间只差,仅薄纸一张。

回过头来,咱们再说大隈重信。他被排挤出朝廷之后,开始在民间成立政党组织。1882年,大隈重信建立了立宪改进党,其口号是“维护皇室之尊荣,保证人民之幸福”。请大家注意这个口号,其潜台词是,维护天皇没有正事干的尊荣。意思是,希望天皇跟英国的女皇一样,吃好的喝好的,但不要管国家的事情,当个漂亮的花瓶就行了。

这下藩伐的代表们又坐不住了。很快,代表政府利益的立宪帝政党粉墨登场。这个党派的发起人来自政府扶持的一群媒体精英,包括《东京日日新闻》的福地源一郎、《明治日报》的丸山作乐、《东洋新报》的水野寅次郎等。他们坚决拥护主权要归天皇所有,宣称“宪法由圣天子钦定”,“我皇国之主权当为圣天子所独揽”,“圣天子拥有批准或驳回国会决议之大权”等。这支政党的成员基本上是拥护藩伐的士族、神官、和尚、退休官员和御用商人等。

伊藤博文等人当然是支持后者的,但这些既得利益的官僚对政党不感兴趣,他们习惯了享受藩伐统治的美妙,努力在民意和藩伐政治间寻求平衡点。所以立宪帝政党坚持了一年就宣告关门大吉。

大隈重信成天跟福泽谕吉一起混,深受他的影响,不仅仅办了政党,还拿出了一部分精力和资金来创办学校。

这所学校坐落在东京的郊区,起初命名为“东京专门学校”,为了显示教育的独立性,学校脱离了国家的管理,成了日本最著名的私立学校。

后来,这所学校不断扩大,最后,改名为“早稻田大学”。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0: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1882年底,在民权派和伊藤等人的推动下(虽然出于完全不同的目的),天皇终于正式颁布敕令,承诺在1890年开国会、立宪法。在这十年里,就跟大久保利通临死前说的那样,日本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伊藤博文正式从权力的边缘走到了核心地位,成为了日本的总管家。

对内,他要平复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对内要参与宪法的制定、新内阁制度的确立

总之,这十年是伊藤博文生命里最忙碌的十年,也是他最辉煌、最伟大的十年。

好了,让我们喘口气吧,民间和朝廷里的混战让人呼吸急促、心情紧张,这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了路上的风景。其实从1870年代到1880年代初,日本也正在发生着巨变,这个国家经历了无数坎坷、战斗、反复之后,终于走到了近代化的路口。

近代化的一切准备都已经完成了。从工业上来看,日本到了1880年代初,铁路网、公路网都已颇具规模,交通运营获得了历史性的大发展。金融业也表现的很不错,各种为工业提供贷款的银行浮出水面;还有一些私人投资者把钱扔到了制造业上,虽然刚开始的时候盈利比较苦难,但到了1880年代初,已经开始获得丰厚的利润。在这十年里,日本的工业产量保持了每年5%的递增,甚至比美国表现的还好。

让我们在来看看日本的商业。这阶段,日本商业中最大的特点是财阀的闪亮登场。这事要追溯到德川幕府末期,当时,三井、三菱这些小商小贩跟幕府建立了血浓于水的关系,为他们提供资金,帮他们兜售政府债券,到了1860年代末期,倒幕势力膨胀,三井这些聪明的商人立刻调转矛头,向长萨各藩表示忠心,并且为他们的倒幕行动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之后,三井财阀终于得到了回报。朝廷把全国的税收工作交给了他们,三井银行随之诞生。到了1876年,伊藤博文出任工务卿,负责全国矿产和工业化推进工作。他又一次找到三井旗下的三井物产公司,语重心长地说:“贵公司可以用成本价来买下官营的三池煤矿,然后用它来发展你们的事业,为日本做贡献”。很显然,除了给日本做贡献,三井也为伊藤博文个人财富的积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井绝对是日本最会做生意的公司。他们获得了煤矿开采权之后,把产出的煤炭卖给英国蒸汽船,然后就获得了在伦敦、上海、香港开分公司的权利。三井也就成长为一个融合金融、矿产、贸易业务的商业帝国。

这种模式越来越强大,一步步侵吞着世界商业版图,直到今天。有人会提出异议,因为教科书上告诉我们,二战之后,日本的财阀已经被消灭干净,其实不尽然。日本人对商业的理解很东方特色,他们不相信股权控制是绝对的控制,他们更相信人情、姻亲、血脉是一个企业成功发展的路径。

随着商业的发展,日本人的商业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变化。很多年轻人怀揣着梦想远赴欧美学习商业知识,希望自己能成为财富新贵。但也有一些人开始思考商业伦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一个人、一个企业赚钱的目的不是为了花天酒地、桑拿按摩,他们应该有更伟大的理想,比如把赚取的利润用于祖国的建设。

后一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叫做涩泽荣一。按照我的定义来说,涩泽荣一是日本商业界的孔子,他赋予了商业某种崇高的性格。就在很多日本年轻人不遗余力地赚钱,大声宣扬“如果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牟利,国家也会发展”的时候,涩泽荣一跳出来说:“虽然每个人追求荣华富贵、出人头地没错,但如果大家都从个人立场出发,国家的秩序和安宁就会被破坏!”

言简意赅,意义深远。今天的中国企业家们应该好好读读涩泽荣一的著作,可惜,我在中国各家书店努力寻找,都没有一本完整介绍他的书籍,是为惭愧。

涩泽荣一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之后再讲。

工业的发展催生了工人阶层的崛起,按照老马的理论,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但这时候的无产者们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实力拿起刀枪闹革命。纺织厂的男工和女工们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几十人居住在狭小阴冷的宿舍里,一旦着起大火,无人能够幸免。特别是女工,她们不仅工作时间比男人长,工资更是少得可怜,只占男人的50-70%。

纺织厂的工作环境比地狱还要地狱。工厂里昏暗、狭窄,不透风,很多女工因为超负荷的工作和恶劣的环境得上重病,最后惨死在生产线上。

环境的困难还可以克服,大不了一死了之呗,问题是,工厂里的领导对女工的性骚扰事件让很多女工无法忍受。她们无力反抗,只得编了很多歌谣咒骂禽兽领导。

也有一些纺织女工干脆破罐破摔,为了挣钱离开了工厂,走向了色情业。这也推动了日本这个产业的大发展,到了19世纪后期,日本的娼妓人数仅次于纺织业女工人数,合法的妓女就有5万多人,成为妇女再就业的不二选择。

而且很多花季少女把当娼妓作为自己的第一职业去奋斗,这跟家庭有关系。很多穷苦人家为了套现,把女儿卖到了妓院,妓院会先支付给父母一部分订金。而妓女要赚够了订金之后才能跳槽。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0: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进入1880年代之后,人们越来越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各地抵抗义务教育的行为基本上都消于无形。“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为风行在年轻人当中的信仰。这很好理解,一般农民要想脱贫致富,只能走读书这条路,以前的武士阶层也都被消灭了,他们要想功成名就也只能从商或者读书,可从商就得有资本,读书是个一本万利、没有风险的投资,所以很多武士放下屠刀立地成了学者。

不过,到了1886年,原来的萨摩武士森有礼当上了文部省大臣,开始推动教育改革,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很多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他改革的策略是,给年轻人灌输军事思想,提倡中国儒家的忠顺孝悌,告诉学生们,服从天皇才是最大的荣耀。这就让日本的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对天皇的盲目崇拜,为今后日本走上侵略之路埋下伏笔。

除了工业、教育飞速发展以外,日本的文化也越来越开明,同时交织着西方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对抗。可贵的是,日本人一方面提倡全盘近代化,大力推进西方音乐、油画、戏剧的引进,同时,又大刀阔斧地改革本民族的文化。

比如说,日本人的传统戏剧能乐。西方人一开始看能乐的时候,看得一头雾水,大力批评说这是一种奇怪的、匪夷所思的艺术形式。后来日本人励精图治,对能乐重新进行了包装,并且还归到了西方戏剧的范围里,最后让这种奇怪的舞台剧保留至今。

说起当时日本人全盘欧化的风潮,那是让人相当忍俊不禁。伊藤博文为了表现自己对欧洲生活方式的热爱,特意在东京的日比谷建起了一个类似夜总会似的建筑,还取名为“鹿鸣馆”,经常邀请外国人来喝酒、举办化妆舞会。为了讨好西方人,这些日本的高官们常常扮成各种动物、妖怪,以插科打诨来吸引西方人的注意和喜欢。

国内风云激荡,朝廷里的伊藤博文也是一刻不得闲。

1882年2月25日,天气晴朗。伊藤博文背着小包袱,准备再次奔赴欧洲研究宪法,为日本开国寻找出路。

3月3日,天皇大人亲自给博文写了敕令,敦促他去了欧洲之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仔细研究欧洲各国的立法情况,找到日本自己的偶像,然后再结合日本情况立宪。

应该说,当时博文的压力那是蛮大的,立宪不是政府自己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当时,日本国内对立宪有三种不同看法。一个是板垣退助等人非常激进,认为日本应该跟法国学,搞一场大革命,采用一院制议会,然后普选。第二种论调的代表人物是大隈重信,这哥们小时候就熟读独立宣言,对美国式的民主非常痴迷,主张引入西方的政党制度。第三种是朝廷里的岩仓具视等人。他们讨厌美国式的自由散漫,也不喜欢英国的政党制度。所以岩仓等人对伊藤博文千叮咛万嘱咐,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德国的宪法制度,这才是我们的将来。

伊藤博文当时身居朝廷里的要职,当然是反对美国、法国式的政治制度,再加上当年去德国游学的时候,卑斯麦的谆谆教诲犹在心头。所以,博文是下定了决心要把德国的立法制度研究透彻,然后移植到日本来。

又是一路的颠簸、呕吐,博文到达了德国。他在这里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来研究德国的历史、宪法和政治制度。

这哥们研究的方法非常像记者,就是每天拜访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跟他们聊天,了解德国的立法、地方自治制度等等情况。

在这段时间里,伊藤博文还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日本国内人成天嚷嚷着要开国会、立法,但其实当时日本还缺乏一个适合宪法、议会的政治体制,所以当时博文就下了决心,回国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内阁制度。

回到日本,博文就开始着手改变朝廷里腐朽的政治体制,他第一个要扳倒的人叫三条实美,当时任明治朝廷里的太政官,相当于中国的摄政王。

这道难题博文能解决吗?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0: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看看三条实美的简历,就知道让他支持改革,从太政官的重任上下台有多困难了。

三条实美,男,生于1837年3月13日(日子不吉利),出身公卿(属于皇亲国戚那种),家世显赫。后来为了支持天皇亲政、推翻幕府几次流亡到长州,跟当地的倒幕同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869年,明治政府成立后,三条担任右大臣,两年后,开始担任太政官,是朝廷里面官职最高的人物。当时,能单独见到天皇的官员只有左右大臣和太政大臣,可见三条实美的权力有多大了。

伊藤博文要建立近代的内阁制,就要说服老朋友三条放弃现在的官职,改变跟中国隋朝学来的一官八省(部)的制度,可见他肩上的任务有多么难以完成。

说起来艰难,但是如果掌握了要领就一点都不难。这个要领就是天皇的认可。如果伊藤博文废除旧制的想法得到天皇的支持,就可以一路开进改革了。如果三条大臣反对,那就是反对天皇陛下,老小子就别想在朝廷里混了。

于是,博文绞尽脑汁给天皇写了份报告,他相信,年轻的天皇看了这份报告一定会眼冒绿光,举双手双脚赞成他的改革。

这份报告先痛斥了幕府以来只认门第、不管才华的陈规陋习,提出,像宰相这种政府高层应该向全社会开放,谁有本事谁就来治理国家,你看我博文,小时候被人称为葫芦娃,现在还不是照样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除此以外,博文提出,要下力气清理长萨等倒幕藩在朝廷里的势力,那些凭借着亲戚、朋友、老乡关系当上官僚的人赶紧回家看孩子,别在贻害国家了。博文自己虽然也是藩伐的代表,但这次为了让日本走上近代化,还是大义灭亲了一回。

这份报告书写的言简意赅,正好切中了日本政治的要害问题。天皇看了之后良久不语,他面对着宝蓝色的天空沉思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天皇召见博文。俩人面对面沉默了一会,天皇拿出这份报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大名。然后语重心长地说:“要是有人反对,你可要帮我扛着啊!”

博文笑了,笑的很淡定,他自始至终相信——只要努力,一切尽在掌握。

博文拿着这份报告书,跑到朝廷上当众宣布了天皇的敕令,并且把他早就准备好的政府改革方案拿出来宣读。

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最后确定了新的官职任免和官僚制度。

其中,井上馨担任外务大臣,山县有朋为内务大臣,大藏大臣由松方正一来担当,海军大臣是西乡从道等。但是到了要推举总理大臣的时候,问题出现了。

按说,三条实美放弃了太政官,本来顺理成章地应该成为总理大臣,博文也是这样承诺的。但大家一讨论,一大半官员都推举博文,三条坐不住了,怒道:“为什么让他来,他还那么年轻!”博文的幕僚们冷笑着说:“总理大臣要料理全国的大事,特别要跟外国人打交道,您老人家那外语行吗?再说了,日本是要开议会的,您那演讲才华比得过博文吗?”

三条低下了头,心想“原来学会一门外语这么重要!”

博文看大家争吵不休,站出来说:“论资历我自然赶不上三条卿,但国家很多大事要处理,累心费力,还是让年轻人多承担一下吧!三条卿就担任内大臣吧!”

这下三条也没话说了,毕竟内大臣也属于天皇身边的人,虽然权力不大,但谁让咱不会英语来着。

博文终于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他深吸一口气,准备施展自己的才华了。

首先,博文设立了一个法制局,这个机构隶属于内阁,直接向他负责。法制局从社会上招募了一大群青年才俊,这些人了解西方法律制度,各个外语优秀、品学兼优,后来都成为明治政府的骨干力量。

博文率领着这些人开始为制定宪法做努力。每天天不亮,博文就起床奔赴法制局的工作地,阅读欧美等地的法律书籍;下了朝,又急急忙忙召集法制局的学者们开会讨论,审阅他们起草的宪法方案。

等到了黄金周休假的时候,博文常常一个人驾着马车跑到东京最大的外文书店——丸善书屋去采购书籍。

可见,博文这个人是非常好学的,从他结交的人我们也会发现,这哥们不怎么喜欢江湖气浓重的剑客、侠士,而青睐那些饱读诗书的学者。这跟大隈重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隈就像一梁山好汉,成天跟一群食客、剑客、浪客厮混,虽然在民间有很大的声望,但并不适合朝廷里的用人标准。

故而,日本的史学家都说,博文开始了日本文官治国的时代,对后世日本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就在博文忙于制定宪法的时候,又一件艰难的任务落到了他的肩上。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心提示:博文再次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把他一手修建的鹿鸣馆变成了一个外国人喜爱的夜总会。这里成天召开化装舞会、西式戏剧表演,邀请日本社会上层的名媛陪着洋人一起吃喝玩乐。鹿鸣馆在帮助日本欧化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专业水准的交际花。

博文大人不仅仅要忙着制定宪法,还要完成另一个艰巨的任务——条约改正。

这是明治政府成立以来,一直盘踞在日本人头上的阴影。大家普遍相信,条约一日不改,国就不国。

说起来,日本政府为了修改跟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已经耗费了十多年的时间。这些条约涉及将近20个国家,内容包括通商、关税、领事裁判权等等方面。明治元年(1868年),日本政府就给各个列强国家递交了申请,希望能修改领事裁判权、恢复关税自主权,列强把申请扔到桌子上呼呼睡大觉,完全置之不理。日本人发扬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今后几年里持续不断地骚扰西方国家,要求改订条约,但都遭到了冷遇。

到了明治四年(1871年),日本外务省的几位官员合写了一个《拟新定条约草本》递交给内阁,说,大家先别着急改订条约了,现在日本国力不行,人家老外根本不理咱们,还是先努力发展经济,过个三五年再提此事吧!

后来,岩仓具视等人去美国的时候,又跟他们谈起改正条约的事情。美国人说日本没带委任状,坚决不同意修改条约。博文和大久保利通无奈又跑回日本取委任状,二次返回美国之后,美国人说,修改条约可以,但是要给美国最惠国待遇。博文跟岩仓他们一商量,这些列强都不是省油的灯,你给了美国最惠国,其它国家肯定也得要。岩仓最后决定先放弃交涉。

等他们到了欧洲,又开始游说英法等国修改不平等条约。欧洲人更不给面子,他们怒斥日本人破坏基督教传教士、烧毁教堂公馆、还禁止外国人在日本自由游玩。博文长叹口气,心想,出来混迟早要还啊!小爷当年烧英国公使馆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今天呢。

岩仓具视等人坐在一起讨论了一下美国和欧洲的态度,得出的结论是,现在日本还不够强大,还得以美欧马首是瞻,改订条约还真得再等几年才能完成。

就这样,条约改正的事情又被拖了几年,在这几年里,日本人想起来就跟美欧抗议一下,美欧照样是不理不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国力逐渐增强,社会文化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到了明治12年(1879年),事情发生了变化。

先是一个英国商人偷偷输入鸦片,而且自己还大抽特抽,结果被日本海关揭发。但英国领事馆说,鸦片是药品,治疗精神萎靡不振,不是毒品。最后就让这个商人交了点罚款了事。这事引起了日本人的强烈抗议。

紧接着,那年七月,德国发生了霍乱,恐慌的气愤蔓延全球,其严重程度跟SARS、猪流感不分伯仲。偏巧这时候,有一艘德国汽船要进入横槟港,当地的检疫官员要求上船检查有无病毒携带者,结果遭到德国人的拒绝。日本外务省马上向德国提出抗议。德国和英国沆瀣一气,说,这船享有治外法权,日本人没有权力检查。这下美国又不愿意了,美国总统格伦特说,生命是最重要的,日本人就是把德国的船击沉了都可以原谅。

日本一看美国站到了自己这边,更加大力抨击英德的不法行为,民间更是闹得火热,天天给天皇上书,说条约改正不仅仅要改正关税权益,还要撤销外国人的治外法权。

这时候,井上馨开始担任外务卿,他觉得条约改正的时机已到。

1882年,井上馨召开条约改正预备会议,确立了原则上同意外国人在日本境内可以自由迁徙的规定。伊藤博文内阁建立以后,井上馨担任外务大臣,和博文一起继续推进条约改正。

俩人为了结束不平等条约可谓是费尽了心里,经过漫长的讨论和思考,博文和井上馨决定先把日本变成一个欧化的国家,得到外国人的认可之后,再推行改订计划。

博文再次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把他一手修建的鹿鸣馆变成了一个外国人喜爱的夜总会。这里成天召开化装舞会、西式戏剧表演,邀请日本社会上层的名媛陪着洋人一起吃喝玩乐。鹿鸣馆在帮助日本欧化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专业水准的交际花。

到了1886年,条约改正又推进了一步,西方国家承认按照欧洲国际法标准来裁决日本的对外问题。同时,西方国家要派遣一些审判官到日本来,参与日本的民事、刑事案件。

井上馨的想法是,先获得西方国家的认可,再来修改不平等条约。可惜日本人民不买账。

1886年10月底,一艘英国船只在日本海面沉没,结果所有的英国船员都胜利大逃亡,日本人却全都被淹死。后来英国领事判船长行为得当,无罪。这下子日本炸开锅了,所有人都指责井上馨一直在助纣为虐,任外国人为所欲为。

井上馨黯然神伤,第二年,他宣布辞去外务大臣的工作,离开了政府。伊藤博文兼任外务工作,他会如何完成条约改正这个难题呢?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0: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井上馨不堪压力,终于在民间的一片叫骂声中黯然下野。外务的工作就落到了伊藤博文那不是很稚嫩的双肩上。

他仔细思考了一下井上的种种作法,其实这哥们的手段虽然有些龌龊,有崇洋媚外之嫌,但也不是什么原则错误。谁让咱小日本实力不如人,国还不富、民还不强呢?除了傍个大款求得暂时安稳之外还有别的办法么?

博文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按照井上馨的路线坚持走下去,至死不悔!

第二天,美英法德等西方列强的使节都接到了一份来信,邀请他们晚上出席在鹿鸣馆举办的大型政治活动,说这个活动非常严肃,请着正装出席。这些老外一接到邀请,赶紧洗脸刮胡,穿戴整齐,坐上马车奔赴鹿鸣馆。一走进大厅,老外们被彻底震慑住了。

只见警察厅厅长三岛通庸穿着铠甲、拿着战刀,一脸刚毅地站在门口迎接客人。各位使节大惑不解,这个厅长几天前还带着一帮如狼似虎的警察上街镇压闹事的民众呢,怎么一转眼就退化了几十年?

再往里走就更热闹了,涩泽荣一扮成了一个古代的魔鬼,满场又跑又叫;法制局局长吹着笛子,走到外国人面前说,我是从东土大唐而来的取经人,能赏碗饭吃吗?三条大臣的女儿穿着欧洲落魄贵族的衣服,挎着一个破筐,屁颠屁颠地跑过来说,买花吗?买花吗?

外国人大乐,原来又是一次化装舞会啊。这时候博文走过来(他扮成一个日本村姑),颔首道:“欢迎各位来到我村,请尊驾等人为我们的表演做出中肯的评价!”

外国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个美国人脑袋灵活,他微笑着说:“倭奴虽然短躯黄面,但交际方法还真是不错,哈哈哈!”

日本人一听这个评价喜不自胜,纷纷鼓掌称赞外国人理解万岁!

第二天一早,这件事情就开始在日本广袤的大地上流传起来。各个报纸、杂志纷纷出版抗议声明,指摘伊藤博文生活奢华、崇洋媚外,不顾人民的死活。

博文看到这些批评,表现得很是笃定。

他微笑着跟各位参议说,我博文绝不是一个喜欢奢华的人,你们看,我这件衣服都穿了好几年了不曾换过,我自己的宅子你们也都去过,奢侈吗?很平常吧?我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帮助日本脱亚入欧,取消那些压在我们头上不平等条约。你们看吧,我的努力不会白费的!

可惜人民不领情。东京各地的激进分子纷纷上街游行闹事,抗议博文丧权辱国的行为。更有几个愤青拔出刀准备起兵造反,在京城里面上演了一系列打砸抢活动。

这下子山县有朋惊了,赶紧召见那天晚上扮成武士的警察厅厅长三岛通庸,怒气冲冲地说:“赶紧镇压,赶紧镇压,都疯了!都疯了!”三岛知道这个任务很重大,他连夜召集所有的警察汇集一堂,举办了一个大型酒会。等这些警察喝得兴奋之时,三岛突然发令,外出镇压反叛活动。

警察们喝得正酣,哪想到猛然来这么一出儿,但领导的话必须要执行啊。脸色通红的警察们一边打着嗝,一边拿着枪,借着酒劲冲向东京的街道,袭击各个集会组织所在地。

一时间,东京城里鸡飞狗跳,不管是不是反叛的,只要大晚上还在街上溜达的,不管带没带暂住证都被带回警局,严刑拷问一番。最后有500多人被驱逐出首都,沦为浪人。

说起来,这件事情的直接发动者是山县有朋,这哥们一向心狠手辣,特别厌恶民权运动;但伊藤博文是首相,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实际上,在博文担任首相的这段时间里,他对民间缺乏理性的行为早就深恶痛疾。大概半年前,他还因为无法面对民权运动而好几天消极怠工不上朝,一心在家写宪法。这次事情又闹这么大,博文心里更是矛盾重重。

于是,他产生了暂时离开朝廷的想法。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0: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网友留言说,日本曾经努力脱亚入欧,中国不能全都学习,必须要保持自己的文化。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福泽谕吉的确写过《脱亚入欧》的文章,但并非全盘西化的意思。而且,从明治维新开始,关于如何保留日本自己文化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

有位著名的美国学者叫欧内斯特费诺罗莎,这哥们原本在哈佛大学读艺术,后来跑到日本,结果被日本文化彻底征服,成为保持传统文化的坚定鼓吹者。他有一个学生叫冈仓天心,非常认同欧内斯特的理论。师徒二人认为,东方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该和西方文明分庭抗礼,两种文化并存才能让世界文明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甚至有一段时间,俩人愣是说西方文明是落后的、腐朽的,需要抵制的。

这个时期正是西方文明和日本传统文化交织的岁月,有融合、有并存,当然也有冲突。幸亏日本人很聪明,他们善于把本民族的东西重新包装,加上西方的元素,让世界人民看上去即有近代的韵味,又不失本民族的特色。真正实现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比如能乐,日本政府非常重视这一艺术形式,并且把它宣传成东方的戏剧,这样,西方人能理解,日本人也骄傲。

包括相扑、柔道、茶道等文化都经历过重塑的过程。

到了1880年代,日本人对自己身份认同感空前膨胀起来。很多媒体、学者纷纷发表文章说:如果日本人大力修建铁路、立宪法,与欧洲洋毛子一摸一样,那我们日本人还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身份呢?如果有,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西方文化冲击而来之时,日本人没有被彻底征服,坚船利炮、西餐分头反而激起了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追问,我只能说,日本人,很牛逼!

当然,日本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伊藤博文和他的同事们经过漫长的思考,也的确为日本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即有民族的,更有世界的。

好了,评论的话先扯到这里,还是让我们看看博文同学的近况吧。

发生在东京的镇压活动给了伊藤博文很大的压力,他精神几近崩溃,几天来,博文拒绝上朝,每天都在痛苦地思考,自己到底为谁辛苦为谁忙。年轻的时候,博文充满理想,渴望富国强兵,等到大权在握,希望施展才华的时候,却屡屡遭到诟病,他一心为国,却不被理解。那些为了民权而奋斗的人和自己年轻时不是一样吗?他们都是大公无私、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愤青,偏偏不够理性,不懂得治国的艰难。

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感性的伊藤博文萌生了暂时退休的想法。他想,与其必须要动刀动枪,不如安安静静地写宪法去。但朝廷里不能没人干活啊,自己一旦下去,还不得天下大乱?自己的领导天皇肯定也不同意。

博文思前想后,最后决定——找一个靠谱的人接替自己。

这个人叫黑田清隆(其实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黑田清隆在来自萨摩藩,属于萨摩藩的重要人物。在倒幕运动中立下赫赫战功。革命胜利之后,全权负责北海道大开发事业。后来因为贱卖国家资产的事情曝光,黑田清隆辞职,开始周游世界。

到了博文准备暂时离开的时候,黑田的名字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跑去找到黑田说:“我必须要努力制定宪法,首相的位子我想交给你,你觉得呢?”

黑田清隆笑了,他说道:“首相这个职位,我不稀罕。如果要我出山,也可以,但是必须要答应我一个要求。”

博文看着他,说道:“你希望他也出山?”

黑田点头。

博文面露难色:“我怕朝廷里的人不会同意让他复出的,而且他自己也不愿意吧?”

黑田清隆耸耸肩:“那我就没办法了!”

博文咬咬牙:“好吧!我同意让他出山,就让他担任外务大臣吧。”

黑田清隆笑了,他说的这个人就是大隈重信。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0: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博文的心里面,黑田清隆是首相的不二人选。这哥们了解国家财政政策,也长期跟老外打交道,是个治国的高手。但黑田清隆希望大隈重信能重新回归组织,为国效命。

其实,这件事情博文自己倒是也没什么意见。虽然在立宪问题上,博文跟大隈重信出现过意见分歧,而且博文还一手策划了大隈重信下台的惨剧。但大隈重信这人很有才华,他在政府成立之后一直帮助国家进行货币改革、完善财政制度,而且,大隈在日本民间很有人气,有一大批粉丝天天跟着他混。再加上博文跟大隈本来关系是不错的,当年大隈重信经常邀请伊藤博文到自己的梁山泊做客,一起畅谈国事。

所以,博文是希望大隈重信在这个时候重新回到政府那温暖的怀抱的。但是,朝廷里面很多人都看大隈重信不顺眼,特别是山县有朋。

前面咱们说过,山县有朋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但他一直憎恨民间力量,强调要强权治国。这跟大隈重信珍视民间粉丝、要求民主的想法针锋相对。

所以,在伊藤博文提出让大隈重信入阁的时候,山县有朋就大怒特怒,他痛斥道:“还记得大隈是怎样愚弄你们的吗?他居然假借内阁的名义向天皇陛下进言要求立宪,他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还要请他回来?”伊藤博文沉默。

山县有朋更加气愤:“还有,他跑出去自己成立政党,这不是要跟我们作对吗?”

伊藤博文依旧沉默。

山县有朋坐不住了:“你倒是说话啊!”

博文抬起头,缓缓地说道:“那你来修改不平等条约去吧。”

山县有朋好像被打了一闷棍,不说话了。是啊,环顾朝野,最了解西方人思维方式的、最会英语的、最能代表民间力量敢于跟老外对骂的,也就只有大隈重信了。

好吧,山县有朋叹了口气,谁让我外语不好呢?都说知识改变命运,看来果真如此啊。山县有朋遭遇此打击之后,决心好好学英语去。

搞定了内阁,博文就正式邀请大隈重信王者归来。大隈开始还有些矜持,说什么好马不吃回头草,好人不当领导这类的话。但经不住博文同学的一腔热情,而且博文拍着胸脯说,只要您老兄回来,我博文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终于,在1888年4月,大隈重信正式回到政府的队伍中来,成为日本的外务省大臣,专门负责跟老外谈判,改订条约。

有了黑田清隆跟大隈重信来管理朝政,伊藤博文总算能喘口气了,他向天皇提出了辞呈。

这里还得说明一下,博文这个时候提出辞职还真不是想回家卖红薯,主要是,宪法起草的差不多了,马上要提交给审议机关枢密院来审议,为了保证宪法顺利通过,天皇希望博文能担任枢密院院长。博文明白自己是不可能马上就赋闲的,所以也就答应了天皇的请求。

博文一边料理好朝廷里的后事,一边继续紧张地起草宪法。当时帮助博文的还有一群年轻英俊、才华横溢的人物,包括伊东已代治、井上毅和金子坚太郎,这几个小哥们呕心沥血的协助博文起草宪法,后来也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博文跟这些小孩的关系很铁,他常常想到一个条款就写下来,然后交给几个小孩看,这帮孩子看了之后不是大声赞叹,就是痛骂,有时候把博文说得无地自容想自杀。但博文也不是省油的灯,有时候,这些年轻人写得条文让博文不满意,博文也是失声痛骂,毫不留情面。有一次博文把井上毅说得哇哇痛哭,好几天不敢见自己的领导。

这几个精英除了要一心写宪法之外,还得时刻提防民权派的骚扰。当时民权派为了攻击政府,常常派密探监视博文等人的行踪,并且还伺机偷取宪法草案。

这个宪法制定工作小组的办公地点本来在神奈川的一个小饭馆里,有一天早上,伊东突然发现自己的大皮箱不见了,心下大惊。他以为是民权派给偷走了。赶紧跟博文汇报。博文一听就急得团团转,大声说:“怎么对得起天皇?怎么对得起天皇?”伊东吓得尿了裤子,赶紧派人四处寻找。幸好,最后几个士兵在一个垃圾堆旁边看到了伊东的那个大皮箱,打开一看,里面放的一百块钱没了,宪法的文件却都毫发无伤的放在那里。

原来是小偷。伊东长出了一口气。

但这件事给博文提了醒,他马上指挥工作小组转战到一个更加安全、更加舒适的别墅里面。这几个年轻人终于过上了有品位的生活。

在宪法制定的过程里,最让博文头疼的问题是如何给天皇大人定位的问题。他对比了英法德的立宪制度,跟他的小兄弟们说:

英国人认为政府应该是议会里占大多数政党统治的,法国人却认为民众是国家的主导,而德国人最特殊,他们认为政府虽然要听取民众的意见,但可以不照办。你们说,咱们大日本应该学谁呢?我觉着还是得学德国。因为倒幕运动说到底还不是要王政归还给天皇?这是日本民众的意愿。所以,天皇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天皇。

那么议会的作用在哪里呢?英国人说,议会要审议政府的决定,也就是说,议会要是看政府不爽,可以否决政府的决定。咱们日本不搞这个,咱们要……要“协赞”,议会要协助、赞助政府。

博文一拍脑袋,不仅重新定义了天皇的位置,还自主创新出一个新的词语——协赞。

就在谈笑间,天皇地位大定,也让日本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资本主义之路。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0: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必须要说明一点,伊藤博文为什么会让跟自己政见不和的黑田清隆、大隈重信重归政府怀抱呢?在我看过的史料里面,没有详细的记载,日本史学家也对这个细节也讳莫如深。我作为一个外国人也不好妄加评论,简单列出几个可能的原因供大家参考吧。

1,博文热衷于政党政治,他希望能把民间的党派引入到内阁中来。

2,博文希望萨摩藩的力量能强大些(黑田和大隈都是萨摩藩的),在朝廷里面达到一定的制衡。

3,黑田和大隈的确很优秀,博文唯才是举。

正确答案没有,你自己选吧。

1888年4月30日,日本枢密院正式成立,伊藤博文正式把首相的位置交给了黑田清隆,自己则担任枢密院议长,负责宪法的审议工作。说起来,这项工作比担任总理还要累,因为宪法这玩意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今后几百年的制度走向,涉及到种种利益关系。弄好了,国泰民安;弄不好,天下大乱。你看人家美国,宪法就那么几条,长治久安了200多年,怎一个牛字了得?

从5月到6月,伊藤博文主要审议宪法里对天皇的定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容易被天皇废了的工作,需要胆大心细、头脑灵活。宪法规定了皇位的继承、皇族的范围、皇族的身份、天皇家里的财产多少以及天皇花钱谁给发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皇位的继承,经过热烈的讨论和反复争辩,最后宪法规定,天皇的继承者必须是男性。当时,明治天皇有四个孩子,但成年的男子只有一个(后来的大正天皇),所以这个规定多少有点冒险,万一儿子要是夭折了,国家岂不没有领导了?博文的解释是,日本要区别欧洲诸国,比如英国有女皇,我们东方国家是万万不可的。

接下来,枢密院开始审议宪法草案。当时这个活是秘密进行的,在16个审议人员里面,萨摩、长州和土肥出身的官员占到了13个,因为当时大隈重信已经成为日本外相,所以也来参加,算得上是惟一一个民权派的代表了。

等到了审议天皇和议会关系的时候,争论还是出现了。像大隈这种民权派自然要求议会要跟天皇享有一样的权力;但博文等保守派提倡议会要协助天皇,成为天皇的咨询机构,不能凌驾于天皇之上。

双方争执不休,最后,博文请来一个德国宪法专家。这个专家举了一个例子:

当年,普鲁士国王希望能扩大军备,但是遭到了议会的否决。后来俾斯麦上任之后再次提出此事,议会还是再接再厉的反对,最后铁血宰相怒斥:管他们呢!扩!议会从此销声匿迹,成为摆设。

可见,在某些时候,议会是个鸡肋。

这个德国同志的话让大隈等人哑口无言,最后还是听从了博文等人的意见,将议会的作用定为“协赞”,而且明确说明,天皇拥有国家大事的最终决定权。而国家的行政工作由总理大臣全权担当。

这样一个近代的日本就形成了。

到了第二年的1月31日,宪法审议工作终于全部完成,枢密院全体成员在宪法草案上签子确认,标志着宪法的通过。

2月11日,是日本建国2549周年纪念日,宪法的颁布典礼也在这一天举行。当天,东京下起了大雪,白色笼罩着城市。人们张灯结彩,街上花车绿门、烟火冲天,处处都在欢庆宪法的诞生。整个东京一片祥和、喜悦。

上午8点,天皇正式宣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生效,并亲手把宪法交给内阁总理黑田清隆,黑田以大礼接受。然后,天皇颁布大赦令,赦免一切政治犯。午后,天皇跟媳妇进行大阅兵,晚上在宫中大宴群臣。接下来几天,日本各地都自发组织了庆祝活动。

因为伊藤博文是宪法的主要起草者,天皇大人特意赏赐了旭日桐花大勋章,博文老爹也被封为四品官,并赐菊花纹酒杯一个。

博文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了。他终于舒了口气,在宪法大典结束之后,充满诚意地跟天皇说:让我离开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29 02:23 , Processed in 0.0337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