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历史的沉思

失败者的春秋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有一种说法,叫做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就是诸夏在天下的正中,然后东边的少数民族叫夷,西边的戎,南边的叫蛮,北边的叫狄。这个说法大概并不准确。前面已经讲过,当时是一种华夷杂处的局面。对同一个民族,称夷称狄称戎,往往也不固定。

所谓华夏与戎狄的差异,主要还不是种族上的,而是生活习惯上的。诸夏搞农耕,戎狄则多是游牧民族。诸夏主要居住在城里和城郊,游牧民在附近的野外出没。只要不侵犯到城郭附近的封疆以内,大家就算相安无事。彼此之间也常通婚,大概在西方国家娶戎狄女子的情形多一些(东迁前的周王室就有不少例子,晋国更不必说),东方的诸侯则较少。

戎狄虽然是游牧民族,但那个时候还并没有发展出骑兵战术,--他们并不是塞外的胡人,在马匹拥有上,也未见得比诸夏更有优势。戎狄的战士称为“徒”,也就是步兵。

诸夏都讲究车战。当时的战车,战车冲锋,那确实是很猛的,但是它也有明显的劣势:冲起来就很难掉头,而且受地形限制太大,一旦到了山区,碰到步兵反而吃亏。

而山戎山戎,他们还就善于利用对你不利的地形。

春秋初北方的狄人极盛,从西往东看,从黄河渭水之间,到太行山两麓,直到黄河下游的北岸,到处都是他们活动的身影。戎狄既然是游牧民,所以对土地的兴趣也就相对不大,所到之处烧杀掠抢,但然后扬长而去。他们对诸夏的侵扰,是流寇主义的,我给起个名字叫“孙悟空吃蟠桃式”,咬一口就丢开,咬一口丢开。

诸夏对戎狄最大的一次惨败,是发生在鲁闵公二年。那一年狄人攻打卫国。卫懿公一向喜欢养鹤,给鹤做轩车。轩车是一种本来大夫才有资格坐的车,就是说,鹤比人还精贵。卫懿公这么搞,经济浪费不说,关键很伤了贵族们的自尊心和优越感。坐车本来是我们的特权,现在特权不特了。所以大兵压境的时候,他们都闹情绪,说要打仗让鹤去打,我们不去。

--这种大祸临头的时候内部还不团结的故事,古今中外都有很多,我印象里最猛的一个是希罗多德讲的。他的《历史》第三卷里讲:面对斯基泰人的进攻的时候,奇姆美利亚人的贵族认为该战,平民认为该走。谁也说服不不了谁,于是贵族和平民打起来了,结果平民把贵族全部杀死了,然后就走了。

这个卫懿公虽然是个混蛋国君,但是人并不猥琐,相反身上还是很有点那个时代的贵族精神的。自己造成的后果,他也知道承担,于是勉强组织起一点人马迎敌。上阵前,他把一块玉玦和一支箭交给两个留下来守城的大夫。箭是武器,玦则表示决心,--鸿门宴的时候,范增老头催项羽杀刘邦,就老是举起玉玦在项羽眼前晃,--这就是誓死一战的意思。

然后,他又把一件绣衣交给妻子,说,有什么事儿都听那两位大夫的吧。

--这个地方,过去的注解都不怎么妥帖,我猜想是这个意思:古今中外都有这样的风俗,就是男女定情的时候,女的送给男的礼物,是自己最贴身的东西,那很可能就是衣服。比如说,《红楼梦》里面,晴雯临死前,感慨说自己枉担了个虚名,然后“又伸手向被内将贴身穿着的一件旧红绫袄脱下”送给宝玉,意思是我就是你的人了。那么反过来,男方把衣服还给女的,这就是缘尽于此的意思。咱们的缘分到头了,以后你该改嫁改嫁罢。

《左传》用笔简单,这里只写了一个动作一句话,但其间动情处,我觉得是不下于《伊利亚特》里面,出城决战阿基琉斯之前,赫克托尔与安德洛马赫的诀别。上阵了当然是打不过,但卫懿公坚持国君的旗帜不能倒,自己到了哪儿大旗飘到哪儿,--其结果自然只能是败得更惨。

这一战后卫国只逃出来730人,之后虽然重新建立了国家,却再也没能恢复故土。

南方楚国的作风,和戎狄可就大不相同了,他搞的是扩张主义,也起个名字,叫“猪八戒吃馒头式”,--当真是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一路北上,看见什么小国就一口吞下,绝没什么客气。春秋时候被灭的小国很多,据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的统计,其中亡于楚国之手的,见于典籍的就有四十二个,超过灭国数排名二、三、四位的晋、齐、鲁三国的总和。分布在汉水北岸的一系列姬姓国,被楚国风卷残云般的消灭干净。

清代高士奇编写《左传纪事本末》,将《楚伐灭小国》专门集为一篇。他这样概括楚国向北扩张的过程:

唐国、邓国逼处方城山之外,不免首先承受了楚国的兵锋;他们灭亡之后,遭遇同样命运的是申国和息国;接下来是江国和黄国,再接下来是陈国和蔡国。等到陈国、蔡国也招架不住,中原诸国就无一不感受到楚国的威胁了。

黄河流域的诸夏本来还在那里自顾自的打打闹闹,偶然抬头一看,却猛地发现,楚国这个地方千里的庞然大物已经就在眼前。其中惊心动魄之处,实在难以用言语表达。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对现状不满,往往就会怀旧。现在给复杂的人际关系搞得心烦,那么一回头,童年多么美好啊;在大学里念书的时候,把学校骂个臭死,等毕业了,就拿我们学校的BBS来说,上面好多毕业多年的人晃着,就这些人,最容不得人说学校一点不是;女孩子嫁人了,慢慢看老公越来越不顺眼,回想起来,虽然初恋时不懂爱情,但那也是甜蜜的感伤啊;工厂效益不好,回头想想,毛主席的时候多好啊;大学里行政的权力越来越大,于是老师们想,蒋委员长时多好啊……你看看现在市面上有多少怀念民国的书。

过去是不是真有那么好,其实不重要了。关键是一经过回忆上色,假的也变成真的。想当年哪能像现在这样,杀个国君跟杀个鸡似的,不怕受到天子的惩罚吗?想当年用得着为了点屁事去打仗么?有问题可以找天子协商嘛!现在那些戎狄都来打我们,想当年都是天子带着我们去打他们的……

现在大家都开始怀念周天子具有巨大权威的时代了,但周天子显然已经衰得不行,指望他本人是指不上了,所以只好指望一个能够以天子的名义,为大家做事的人,也就是霸主。

乱世,是产生霸主的社会基础;怀旧,是催生霸主的心理基础。

那时霸字还没什么贬义。

霸,也写作“伯”,伯是老大的意思,霸主也就是诸侯里的老大。

东汉的大学者郑玄给《左传》作注解,有这么一句:

霸,把也,言把持王者之政教。

这意思是,天下是天子的,但是现在天子不管事,事情归霸主管。对这个世界来说,天子是董事长,霸主是总经理。

那么,哪个国家的国君有可能成为霸主呢?

当然,称霸国首先得是个大国。《史记》写得很清楚:

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

当时,天下最强的国家是四个:齐楚秦晋。

楚国这时对自己的定位就是野蛮人,大家结盟,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就是为了打他的。他要当霸主,就跟《神雕侠侣》里面,金轮法王跑到英雄大会上,说我要当武林盟主一样。这是一种非常欠扁的行为。

秦国也不行,因为地理位置太偏远,这个时候,它还想不到要跟山东河南的这些诸侯国来打交道。

晋国呢,晋国当时的问题是发生了内乱。--晋献公年纪大了,宠爱年轻的老婆骊姬,把太子逼死,另外两个大儿子逼得流亡,而临终前立了骊姬生的小儿子。结果晋国的大夫们不服,于是晋国就乱了,非常典型的动乱模式。

只剩下齐国了。

齐国不久前也发生了内乱。齐襄公被谋杀了,于是齐国国内大乱,齐国的公子们,纷纷逃到国外避难。其中有公子小白,鲍叔牙保着他,到了莒国;有公子纠,管仲保着他,到了鲁国。

后来乱子平息,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就都往回赶,这时形势很明显,先入为主,谁先回去谁就是国君。

莒国近,鲁国远,就这么走,肯定是公子小白先到。于是管仲登上一辆轻车,备好一副弓箭,就去中途截杀公子小白。“

远远望见公子小白的身影了,管仲一箭射过去,小白惨叫一声,口吐鲜血,就倒在了车中。

于是管仲回去,跟公子纠说:“得了,这事儿我搞定了,咱们不用急了。”

哪里知道,公子小白是一点都不小白,管仲那一箭,正好射在他的衣带钩上,箭没射进去。但是小白反应很快:“看来对方箭法很准哪,他要是再射,可没这么好运气。”赶紧咬破舌尖,吐出口血来倒下去,这就骗过了管仲。

就这么,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

于是鲍叔牙就跟齐桓公说:“国君啊,你是想仅仅治理好齐国呢,还是想称霸于诸侯?”

齐桓公说:“当然想称霸于诸侯!”

“那行,您要是就想治理好齐国,就我们这些人,足够了;您要是想称霸于诸侯,非管仲不可!”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齐桓公一代霸主,还是很能放下个人恩怨的,于是就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写了封信到鲁国:“公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杀他;管仲是我的仇人,我一定要亲手杀他。”

所谓我不忍心杀他,就是你替我杀了罢。所谓我一定要亲手杀他,那你得先给我把他送过来啊。--他这是加了个小心,怕直接要管仲,鲁国人不给。“这是一人才啊,你任用他我不惨了吗?凭什么给你啊?”现在说要过来是想杀掉,鲁国人就没什么舍不得了。

齐国强鲁国弱,鲁国没办法,把公子纠杀了。追随公子纠的人,于是就纷纷自杀,并且,盛情邀请管仲,一起自杀。

他这道理也通:我们自杀不自杀其实还无所谓,你管仲尤其得自杀啊!你可是差点没把人公子小白射死,他能不记仇么?给鲁侯的信里都写明了,要把你给醢了。--就是剁成肉泥,--现在跟我们一块儿上吊,不好歹还落个全尸吗?

但是管仲不这么想。或者,他是有预感,齐桓公不会是真想杀自己;或者他没有预感,但是只要还有一线生机,他也不肯放弃的。就从老是当逃兵那事儿也看得出来,他从来不是一个道德标兵,他不是一个为了忠于主人,就甘于牺牲性命的人。正所谓:

三战三北君莫羞,一匡天下霸诸侯。

若经沟渎殉小节,盖世功名尽射钩。

第二节孔子谈管仲

管仲事业做得很大,经历又很传奇,所以当然经常被人议论。--包括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孔子不喜欢管仲。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说:“管仲这人,格局太小。”

有人问:“管仲节俭么?”

孔子说:“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什么叫三归?解释很多,随便取其中一种,女孩子嫁人叫归,《诗经》里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那个时候诸侯娶媳妇,比方说吧,齐国国君要娶鲁国国君的女儿,鲁国国君不能光把自己的闺女嫁过去,他得找两个跟自己同姓的国家,比方说郑国和卫国,这都是姓姬的:“我闺女可是嫁到齐国去了,咱们都是兄弟,你们也得赞助一下。”于是这两国国君,也要把女儿嫁到齐国去。--一娶就娶三个国家的女孩,叫“三归”,这是诸侯的特权,管仲本来没资格,但是他也这么搞了。

还有其他解释,但不管哪种解释,主题都是一样的,就是说管仲很奢侈。

什么叫官事不摄?摄是代理,就是说,管仲家里的佣人特别多,而且分工特别明晰,不兼职。扫地的不擦窗户,擦窗户的不洗衣服,洗衣服的不下厨房,下厨房的,做西红柿炒鸡蛋的,不做韭菜炒鸡蛋……

所以孔子说,这怎么能叫节俭呢?

又问:“管仲懂礼吗?”

孔子说:“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树是动词,修建;塞门大致就是后来说的照壁或影壁。当时这是国君的特权,但管仲在家门口也筑了道影壁。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坫其实就是一个小土台子,两国国君结盟,喝过酒了,要把酒杯倒扣着放在这个小土台上,所以叫反坫。显然这也是国君才可以有的东西,可是管仲也整了个,太僭越了。

所以孔子总结说:“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管仲都懂礼的话,还有谁不知道礼啊?

但是,在学生对管仲做出负面评价的时候,孔子却反驳了,而且对管仲推许极其的高。孔子把这个字许给管仲了,--“仁”。

你要知道,其实什么节俭啊,懂礼啊,在孔子眼里虽然是美德,却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好评,可是这个“仁”字就不得了了。孔子是很少会说人家“仁”的,相反他喜欢说“不知其仁”,意思是这个人是不错,优点有,但仁还说不上。

孔子门下那么多学生,他最喜欢谁?毫无疑问是颜回,而孔门弟子里面,混得最好的,社会声誉的最高的,则是子贡。于是子贡就给孔子盯上了:“女与回也孰愈?”你跟颜回,你们俩谁强一点啊。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子贡是个人精哪,当然知道顺着老师说: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喊字是表示尊敬,称呼自己,当然称名。

“当然颜回强,您教给我啥,我能再领悟出一条,就不错了。颜回呢,您说一,他能知道十。”

结果孔子是真不给子贡留面子:

“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嗯,你不如他,我很赞同你这个话,你是不如他。”

“与”是赞同的意思。当然,要解释成“和”也行,那就更不得了了:“你不如他,我孔丘和你端木赐都不如他。”

但就是颜回,在仁这个问题上孔子是怎么说的:“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颜回也不过就是能保持三个月而已,整体上也还是不够一个仁者的。

那么孔子为什么又愿意给管仲那么高的评价呢?看具体的对话。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这天,一个学生叫子路的,来找孔子。读《论语》,孔子这么些学生里面,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子路。子路跟孔子,就像李逵跟宋江一样。而且,我比较心态猥琐的说一句,从做老师的角度说,你班上有一个子路这样的学生,实在是幸福了。

第一,不管你问什么问题,他肯定第一个举手发言;第二,不管他回答的是什么,他一定答得不对。

其他人一看,说这个样子还说个一头的劲,我讲得比他好啊,我也说两句。这课堂气氛就很活跃了嘛。

子路比较戆,性情中人,慷慨就义是他的理想,所以他喜欢为公子纠尽忠的召忽,而对管仲这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作风,是很瞧不上的。“未仁乎”前面那个曰,主语还是子路,子路发表意见时常常很冲动,然后就挨孔子训,所以这次话说了一半,他心里也有点打鼓,这里顿了一下,然后才问:“管仲算不上仁吧?”

九是多次。齐桓公多次聚会诸侯,可是大都是“衣裳之会”,不是靠的武力威胁。“你来,你不来我揍你!”这都没有。能这做到这些,靠的就是管仲,这说明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这个霸主当得很得人心,那为什么能这么得人心?

再看下一段: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贡也不认可管仲。于是孔子就解释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于诸侯,一举匡正了天下,老百姓至今还受着他的恩惠呐。假如没有管仲的话,我们都要披头散发的穿野蛮人的服装了。

华夏的风俗,男子二十岁成年,就要行冠礼,把头发结到头上,女的十五岁成年,如果定了婚,就要行笄礼,也把头发结到头上。所以如果一男一女,是刚成年就结婚的,那就叫结发夫妻,因为结婚前刚刚在成人仪式上把头发结起来了。戎狄就没有这个规矩,都是披头散发的。

华夏族的衣服衣襟朝右边开,叫右衽,戎狄正相反。

披发左衽,都是戎狄的风俗。

当时戎狄的势力极盛,《公羊传·僖公四年》有一句话:

“南夷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南方的蛮族和北方的蛮族,他们的势力已经挨上了。一个在我们南边一个在我们北边,他们挨上了,那我们哪儿去了?我们就好像风中的游丝,虽然还没有断,但眼看着随时都会断,这叫“中国不绝若线”。

所以,这时能出现一个管仲这样的人物,实在太重要了。他的功绩,就是捍卫了华夏文明。管仲辅佐齐桓公积极促成诸侯会盟,口号就是:“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戎狄都跟豺狼一样,他们的野心、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你不打他不行;而我们华夏的各国,再有什么矛盾,是内部矛盾,都是亲人,谁也别丢下谁。

尊王攘夷,是管仲的大事业,如果他也像“匹夫匹妇”那样,拘泥于一些小的信用(谅是信用),找根绳把自己勒死(经是绳子,这里是动词,勒死),然后尸体丢小水沟里,谁还知道他啊?

管仲以攘夷为号召,孔子再以此推崇管仲,后来就形成了儒家的一个重要命题,叫“华夷之辨”。

当然要说明的是,这不是种族歧视,主要就是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照儒家的传统,叫“中国则中国之,夷狄则夷狄之”。只要你接受中国文化,那不管你是什么血统,什么政治立场,都拿你当中国人看,这叫“中国则中国之”;相反,一个中国人,却奇风异俗,那就不承认你是中国人了,这叫“夷狄则夷狄之”。

“夷”们当然不会喜欢这种优越感,但是最终又不得不接受华夏文明确实存在的优越性。比如北宋灭亡后,金兵攻破曲阜,一把火把孔庙烧成了灰烬。但等到统治稍微稳定,金的皇帝便又拨专款把孔庙重新盖起来,还在民间不知道什么地方,找了个孔子的后代,尊为衍圣公,--当时孔子正牌嫡系的后代已经跑到了南宋,当然也在做衍圣公,这就出现了一南一北各有一个衍圣公的搞笑局面。总之,金国是也尊起孔来。正如“打倒孔家店”、“批林批孔”的呼声言犹在耳,于丹子的《论语心得》,就居然又成了许多行政部门学习的材料了。

正是:万里长城可以倒,仲尼圣像总贴金。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齐桓公登基开始(-685年),到宋国大夫向戌牵头召开弭兵会议(-546年)为止,算是春秋中期。春秋五霸,集中出现在这个时期,因此这一段,也可以称之为叫霸政时期。

齐桓公要称霸,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南夷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局面。

和楚国比起来,北方的戎狄实力弱一些,而他们已经深入华夏腹地,危害却更大一些。所以就先对付戎狄。齐桓公联盟各国,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大致做到了不让戎狄的势力,侵入到黄河以南。

当然,还要展开对遭到戎狄严重破坏的国家的救援工作。卫国在戎狄的攻击下国土沦丧,齐桓公就派出军队,把卫国的难民保护起来,还提供救援物资。受到类似待遇的还有邢国。据说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卫国人民和邢国人民都很幸福,所谓“邢迁如归,卫国忘亡”。邢国原来的国土沦丧,只好举国搬家,可是搬家的感觉,就跟回家一样。而卫国人呢,幸福得都忘了自己已经亡过一回国了。

这都是对齐桓公的称赞,中国人是有把救灾工作搞成庆功会的传统的。当然,比起汶川之后,“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的名句,春秋时代的歌颂,就显得太缺乏力度了。

但是,南方的楚国,就不是这么好对付的了。所以齐国也不敢轻举妄动,一直到鲁僖公三年(-657年),发生了一件小事。

齐桓公比较好色,老婆比较多。正式的夫人三位;不是夫人而享受夫人待遇的,六位,这是所谓“如夫人”。后来对人家的小老婆比较客气的称呼,就是如夫人,出处在这里。其余的,我们就不提了。

这天,齐桓公和夫人当中的一位,蔡国国君的妹妹,史书上叫蔡姬,两个人划船玩。蔡姬比较调皮,在船上老是动,把船搞得摇摇晃晃的。齐桓公一代霸主,可是怕水,给吓得脸色惨白的,说:“你不要动了,不要动了。”

这个时候我就要问问在座的女同学了。当你一向很拉风的男朋友,忽然为了点小破事就吓坏了,而且你也知道,其实不会有危险,这个时候你是会选择安慰他呢,还是继续吓吓他?

(上课时百分之九十的概率,女生们会同声说:吓吓他!)

这就叫人同此心。蔡姬的想法跟现在的女生们是一样的,齐桓公越是害怕,她就越是又是跳又是蹦,搞得齐桓公几乎是魂不附体了。上岸之后,威风回来了,就开始发飙:“你给我回家去,不要你了!”

就把人家给赶回了蔡国,——但是,没有办理离婚手续。

这本来也不算是一大事,小两口吵架,女的回娘家了,这就什么呢?但是问题这个蔡国国君脾气也很大,我妹妹这么好,你居然还赶她回来:“行了,妹子,别烦了,哥给你再找一老公。”他就又把妹妹给嫁了。

这下齐桓公火了:“这没离婚呐!”

于是第二年一开春,他就纠集了八国联军——齐、鲁、宋、陈、卫、郑、许、曹,正好八国——去打蔡国,那蔡国当然打不过,于是“蔡溃”。但是你想想,齐桓公就为自己这么点家庭纠纷就去打垮了一个国家,是不是也太过份了一点?于是就没有收兵,大军继续南下,一直到了接近楚国边境的召陵。

去打楚国,《左传》的作者肯定是很高兴的。而我们的古文,表述是很讲究的。齐桓公打蔡国,他说是齐桓公“侵蔡”,下了一个侵略的“侵”;去打楚国,他就说“遂伐楚”,落了一个讨伐的“伐”。这是表明,战争的性质,已经由非正义向正义转变了。

楚王派了一个使者去见齐桓公,话说得也很阴阳怪气的:“你们齐国离我们楚国很远呐,牛马发情都跑不到一块儿来的,你怎么跑过来啦?”——留下一个成语,叫“风马牛不相及”。

——这个风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走失,一个是发情。齐国走失的牛马,也跑不到我楚国来啊;或者,齐国发情的牛马,也跑不到我楚国来啊。结合前因,解释成发情似乎合适些。

管仲就站出来了:“你这话说得不对啊,我们不是为了什么发情的事情才来打你的。打你的原因:

“第一,我们的先君太公,曾经得到过周朝中央政府的授权,你们楚国也在我们的讨伐范围之内;第二,确实就应该打你,你们楚国有罪啊!”

接下来,管仲说了楚国两条罪。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楚地特产一种香草,叫菁茅,捆好的菁茅就叫包茅。楚国应该给周天子进贡包茅,这是祭祀的时候,过滤酒用的,过滤酒的过程叫“缩酒”。你现在香草不进贡,导致天子的祭祀不规范了,这是你的第一条罪。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昭王南征而不复”,——想当年周昭王南征没有能够回去,就死在你楚国的势力范围以内了,这是你的第二条罪。

管仲这两条罪,问得是狡猾狡猾的。

“你那个香草没有进贡!”这算多大事呐?这个问题楚国觉得认错就认错吧,反正认这个错也没后果。

“昭王南征而不复”,天子死在你这儿了,这绝对是大罪了。可是,周昭王是谁呀?西周的开国天子周武王,武王的儿子成王,成王的儿子康王,康王的儿子,就是这个周昭王了。这还是西周初年的事,跟齐桓公伐楚,之间隔着老几百年了,你来打我,算这个几百年前的旧账干什么呢?

而且周昭王怎么死的?他可不是我们楚国人杀死的。那是因为……他坐的船是泰坦尼克号,在汉水上沉了,他就淹死了。虽然传说船上是我们楚国人做了点手脚,那个船上没钉钉子,是用胶粘起来的,结果船到江心,风浪一打就散架了,但是你也没证据啊?所以楚国使者回答得也很干脆:“这事儿,你到水边问去吧!”(“君其问诸水滨!”)

其实真想问罪的话,楚国有大得多的罪名可以问,就是“汉阳诸姬,楚实尽之”。什么意思?想当年,周天子在汉水的北岸(山南为阳水北为阳,汉阳就是汉水的北岸)封建了一批姬姓国家,现在这些国家,好多都给楚国吞并了。这就是你的罪。

这个罪管仲不敢问,一问,楚国就不好搪塞了。“汉阳诸姬楚实尽之”哈,恩,是我干的,现在要把这些国家再吐出来,肯定不可能,要打咱们就打。

这个时候齐国不敢楚国打,以当时楚国的扩张势头之猛,虽然是八国联军,但打起来仍是胜负难料,而且齐军开到召陵,补给线拖得很长,更是非常吃亏;当然楚国也不怎么敢跟齐国打,他也知道,这么一场大仗打下来,不管谁胜谁负,获胜的一方也只能是惨胜,对谁都没有好处。

所以最终,大家都叫嚣了一通。齐国说:“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我们齐国人很多,谁能挡得住,什么城攻不下来?楚国说:我们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拿方城山做城墙,拿汉水做护城河,你人再多,没地儿用去。

大家都叫嚣了一通,但是谁都没敢打。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事儿算是稍稍遏止住了楚国北上扩张的势头。

这一段,是《左传》名篇,以文学性强而著称。研究历史的人,则当然觉得看问题不能这么简单。一般认为,齐桓公南下伐楚,是精心策划好的一次军事行动。

首先,之前几年齐国已经通过一系列军事、外交活动,把本来已经屈服于楚国的郑国,给争取回来了;其次,齐桓公刚刚和楚国眼皮子底下的两个小国,江国和黄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就明摆着是在建立攻楚的桥头堡。

至于“蔡姬荡舟”的事,很可能只是借口而已。攻打楚国,本来就是非先打蔡国不可的。为什么?这就牵涉到另外一起著名的八卦事件。

大概在齐桓公伐楚之前二十多年(-684年),陈国国君的小女儿出嫁到息国。《左传》上称她为息妫(音归),这也就是著名的息夫人。

从陈国到息国,要从蔡国经过。而当时的蔡国国君,蔡哀侯姬献舞也不是外人,他老婆就是息夫人的姐姐。结果,这位蔡哀侯一见自己的小姨子,他就真不拿自己当外人了。《左传》就写了两个字:“弗宾。”你的举动,压根就不是对待客人的礼节啊。

蔡哀侯到底干了什么?不知道。总之,后果很严重,息国国君听说了这事,大发雷霆。然而,他决定要报复。

但是他报复的办法,却实在是愚不可及。息国国君派人去找楚文王寻求帮助:“你派军队来讨伐我,我向蔡国求救。蔡国跟我是连襟,他一定会来救我的,他一来,我们一起打它。”

楚国正琢磨着怎么北上扩张呢,这送上门来的行货,还有不要的么?蔡哀侯也果然上当,他兴兴头头的亲自率兵来救息国,却被早就埋伏好的楚军打了个以逸待劳,成了楚军的俘虏。

明白了前因后果之后,你说蔡哀侯心里挂火不挂火?我来帮你的,你居然这么阴我!于是他就去找楚文王:“大王,您知道息国为什么要请您来抓我么?这是这么这么这么回事,他老婆实在太漂亮了!”

于是楚王就去跟息国国君打招呼:“听说你老婆挺漂亮的啊,带出来给我看下!”一看,很好,我要了,恩,你这息国呀,我也要了。

于是,息夫人就变成了楚文王的夫人,——我们前面提到过,楚国的令尹领着一帮子快乐男生要泡的那位文夫人,就是她;息国也亡了。而蔡国呢?楚国没灭蔡国,留着,给我把门。

从此,蔡国一直是追随楚国的,算是楚国的仆从国。那么要除帮凶,必然要攻蔡;从地理位置上说,蔡在今天的河南上蔡,是这楚地的门户,要攻楚,也必须先解决蔡国的问题。齐桓公伐楚的一百五十年后,吴楚大战,吴军最终能够攻入楚国的郢都,也一样是先取道蔡国的。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尊王是霸政的基础。《左传·庄公十四年》写道:“齐请师于周(齐桓公跟周天子要了军事行动的批准)。”《庄十五年》便写:“齐始霸也”。鲁庄公十四年已经是齐桓公即位的第七年,可见是有了尊王,才有所谓霸政,这个次序是很明显的。

这是因为霸政的实质,就是捍卫西周的旧制度,而旧制度是谁制定的?周的先王制定的。所以,周天子的存在和权威,是旧制度的合法性的来源。要推行霸政,非尊奉周天子不可。

齐桓公对天子,态度是很尊敬的,著名的例子如鲁僖公九年,诸侯在葵丘盟会,周天子也派来了使者,赐给齐桓公胙肉--祭祀用的干肉,叫胙肉,又特别吩咐说:因为伯舅您年纪大了,特别慰问,给您再提升一个级别,这肉您直接接了就完了,不用下拜了。

--伯舅是指齐桓公。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管异姓的诸侯称伯舅叔舅。有的旧注说,大国称伯,小国称叔。就是你是大国国君,是小孩子天子也管你叫伯伯,你是小国,七老八十了天子也管你叫叔叔。这个注,现在有的学者认为不一定可靠,也许并没这么复杂,是伯是叔,还就是指着年纪论的。葵丘的时候,齐桓公年纪确实是很大了。

结果齐桓公的反应是:

“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

违是距离,颜是脸面,这是说天子虽然不在场,但天子的威严还是近在咫尺,近在眼前的。

小白,齐桓公的名字。

贪,接受的意思,特指接受不该得到的东西。

陨越是颠坠,“陨越于下”就是在下面栽跟头。

大意:

天子的威严是无所不在的,我姜小白哪里就敢接受天子这个命令而不下拜呢?恐怕不下拜我就要栽跟头了,这不是也让天子蒙羞么?哪里敢不下拜呢?

于是,齐桓公就“下,拜;登,受”。你别看《左传》就写了四个字,这个过程是很复杂的:从盟会的高台上下来,这叫下;行稽首礼,也就是最隆重的磕头的礼节,这叫拜;重新登上高台,这叫登;再行稽首礼,然后接受胙肉,这叫受。

当然,重视的不光是这些虚文,齐桓公确实是能帮天子解决问题的,搞得天子对他都有了依赖了。葵丘之盟前的两年,周惠王去世,合法的继承人太子姬郑--也就是此时赐胙肉给齐桓公的周襄王--因为害怕弟弟王子带要抢班夺权,丧都不敢发。而是先通知了齐桓公,等齐桓公出面召集诸侯国盟会,拥戴他做天子,他才觉得自己的位子是坐稳了,才正式为父亲举行丧礼。

葵丘之盟的具体内容,《孟子》和《谷梁传》等书里都提到过一些,这些条款总结下来,关注的是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制兼并,一个是禁篡弑。

制兼并,可以说是对西周封建制度的捍卫。

是周天子封建的国家,就要尽量让它延续下去。齐桓公并没有积极从事领土扩张(当然有也是有的),相反退还了一些以前齐国侵略别国的土地。

《国语·齐语》中记录了齐桓公与管仲君臣的这么一番对话:

齐桓公问:“我想向南征伐,找谁来做东道主啊?”管仲说:“以鲁国做东道主。当然,得把以前侵略人家的棠地、潜地先还给人家”

齐桓公问:“我想向西征伐,找谁来做东道主啊?”管仲说:“以卫国做东道主。当然,得把以前侵略人家的台、原、姑与漆里先还给人家。”

齐桓公又问:“我想向北征伐,找谁来做东道主啊?”管仲说:“以燕国做东道主。当然,得把以前侵略人家的柴夫、吠狗先还给人家。”

齐桓公没问:“我想向东征伐,找谁来做东道主啊?”不然管仲只好说:“要组建太平洋舰队,咱们还得再发展两年。”

你看看,当霸主,干的尽是割还土地的事。

《左传》里面,借周天子的使者宰孔的嘴巴批评齐桓公,说他的霸政动机不纯:

“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此会指葵丘会盟)

其实这番话,恰恰说明了齐桓公没有把心思花在兼并扩张上。因为不管是山戎还是楚国的地盘,齐桓公都不可能把它纳入版图,--为了平定西戎,齐军还一度翻越了太行山,当时路都没有,每每还要把战车抬起来前进,那更不是他能取得的土地了。

齐国不搞后世那种显然更有政治智慧的远交近攻而是远攻近交,确实是在为了诸夏排难解纷。因此你要批评他,也只能说他虚荣心过剩,没有做好事不留名,并且出了名之后就不够低调,而不好说他有多大野心。

最极端的例子,一次齐桓公出兵,帮助燕国打退了山戎的进攻。燕国国君燕庄公当然非常感激,所以齐桓公回国的时候,他就送了一程又一程,送了一程又一程,不知不觉,就送出了燕国国境。齐桓公猛然一激灵:“不好,我们已经做了非礼的事情了!”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按照周礼的规定,一国国君送另外一国国君,是不能送出国境线的,这叫“诸侯相送不逾境”。

但是再非礼,都已经送到这里来了,那还能怎么办呢?结果齐桓公说:“要不这样,你不是已经送到这里了吗?那这片土地我就都割让给你燕国,那你就不算送出国境了。……不过,你不要再送了哈!”

当然,最后这句是我加的。

葵丘之盟的盟约还强调,有矛盾和平协商,找盟主解决。对于容易引起国际纠纷的问题,也作了具体规定。比如“毋遏籴,毋雍泉”。

籴字念地,大家中学时学过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其中有个粜字,丰收了,庄稼人都到城里来卖米,叫粜米。粜是卖出粮食,从字形上我们也看得出来,籴是粜的反义词,是买进粮食。“毋遏籴”就是如果哪国庄稼歉收,附近的国家一定要对他提供救济粮,不许借机搞封锁。这条要是真能做到,能把不少战争的隐患消于无形。比如下回我们就要讲到,秦国和晋国之间,打过一场有名的韩原之战。这一仗的起因,就是因为秦国遭了灾,而晋国坐视不救。

泉这里泛指河流,雍是堵上,“毋雍泉”就是不要到处修筑堤坝。枯水季节,上游筑一个坝,下游就没水喝;秋水时至,下游筑一个坝,上游就要发洪水。这就叫“以邻为壑”,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说到欧美国家的一些经济政策的时候,这个词在我们的媒体上使用的频率又高起来了。中国是农业国,自古对“以邻为壑”的后果感受特别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刻石夸耀自己的功绩,“决通川防”也是重要的一条。

禁篡弑,可以说是对宗法制的捍卫。

而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盟约强调“毋易树子”,树子就是嫡长子。

其他条款,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内容制定的。

如“毋使妇人与国事”:女人对政治没有发言权。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是调侃,但当时的人,对这个观点则是很认真的。

当然,要证明这个观点正确,可以找到许多证据。女人考虑政治问题一般没什么远见,容易感情用事,这都是事实。至于女人容易缺乏远见,原是因为被臭男人们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力造成的,所以问题的根子还是在男人这里,这臭男人们就多半忘掉或假装忘掉了。

老女人她容易偏爱小儿子,所以女人干政的话,嫡长子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

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有一个后世不大会出现的麻烦:就是太后谈恋爱还比较自由,她要是希望她的男朋友来掌权,这对国君的地位也会构成很大威胁。

比如说罢,宋襄公的夫人爱上了宋国的一位公子,叫公子鲍。宋襄公夫人和公子鲍论起来,已经是奶奶和孙子的关系。--但是爱情的力量,是不会被年龄和辈分所阻隔的。

这位公子鲍是当时国际间闻名的帅哥,所以即使是倒追,也不那么容易。“奶奶你干什么,我们是没有可能的!”

于是,老太太怀揣着一颗受伤破碎的心,开始默默的等待机会。--很快,机会来了!

宋国发生了饥荒。帅哥很有爱心,开仓放粮,但是他一个庶公子,能有多少粮食储备呢?老夫人知道了,这下,秀出真我的机会到了。她也放粮,不但放粮,而且放话。“来,给你一钟粟,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爱公子鲍……来,给你一斛黍,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爱公子鲍……”

毫无疑问,这种事儿肯定是传得最快的。所谓我只把秘密告诉了他,谁知道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成了全国上下尽人皆知的秘密。这下宋国人民就想,老太太对我们这么好,不是她大家都饿死了,咱们也要帮她达成心愿啊。于是都去给公子鲍施加压力,“你赶紧把老太后娶了哈,不然我要跟你不客气的!”就这样,老太太就把自己的爱情攻势,变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帅哥终于顶不住了,“行了奶奶我怕了你了,我娶你还不成么?”后来,公子鲍就是在这位奶奶兼情人的帮助下,把原来的宋国国君赶走了,自己登上君位,就是宋文公。

所以,“妇人与国事”,是很危险的。

如“毋以妾为妻”:小老婆不能扶正。子以母贵,小老婆一旦扶正,那谁是嫡长子就说不清了。宗周覆灭,不就是褒姒这个小老婆被扶正的结果么?

但是,这个问题,齐桓公自己做得就很不好。前面说了,他老婆是很多的,夫人三个,如夫人六个。三个夫人都没有儿子,而六位如夫人,则都有儿子,显然,这些儿子的地位是平等的,该由谁来即位,就很成问题。

齐桓公定了一个继承人,但其他五个儿子不服,而齐桓公显然也没有能够禁止他们发展自己的势力。齐桓公一死,他们就大打出手,齐国宫中为之一空,桓公的尸体丢在床上六十七天无人过问,生出蛆虫来,一直爬到门外。

往后乱子虽然平息,但是齐国却再也没有能够重振齐桓公的霸业。当然,那些后来称霸的国家,一般也不敢得罪齐国;乃至于,为了取得齐国哪怕仅仅是形式上的支持,也要给齐国很多好处。齐国当然还时不时欺负一下附近的小国,但总体而言,显得对国际事务不关心。和其他许多国家相比,齐国对战争的介入程度,是最浅的,可以算是一个半吊子的瑞士。

到了战国的最后十几年,秦始皇灭韩、灭赵、灭魏、灭燕、灭楚,齐国就在一边干看着,最后秦军兵临城下的时候,齐国已经孤立无援了。大家都骂末代齐王田建糊涂,其实,他倒也是赓续的春秋时齐国的老传统。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典型意义上的霸政,事实上也只有齐桓公的霸政。

霸政要推行,一个是称霸国必须要是一个大国,一个是要有对旧时代精神的奉行。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光有对旧时代精神的奉行,国力不够强大,霸政就会沦为笑柄。齐桓公之后,接过霸政大旗的是宋襄公。晚年,齐桓公把自己的儿子孝公托付给了宋襄公,可以说,宋襄公也正是他心目中霸政的继承人。

结果是,宋襄公虽然帮助齐国平定了内乱,确保了齐孝公登上君位,但是却顶不住楚国强大的攻势。泓之战,宋军惨败,襄公重伤,并最终因此含恨而死。之所以失败,有宋襄之仁的因素,但当时战场上讲军礼的,也不止他一家,守军礼仍然打胜仗的例子,也有的是。并且如果仗打赢了,《左传》里的君子就会盛赞这些表现,乃至推许这是获胜的原因。--道德君子其实也很势利眼。

归根结底,宋襄公失败,还是宋的国力不行。

光热爱旧社会却不是大国,不行;但如果只是一个大国,而不热爱旧社会,那就会使霸政名不副实。那就是今天所说的横行霸道的霸,而不再是“把持王者之政教”的霸了。事实上,今天霸字的这个用法,正是霸政逐步变质而催生的。

宋襄公之后的霸主,就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

齐桓晋文向来相提并论,这是从事功上论。其实只比建立的功业,这么论晋文公还委屈了。

齐桓公北拒戎狄,只能保持不让他们侵入黄河南岸,晋文公和他的子孙,却是真的相继把白狄、赤狄都打垮了。

跟楚国作战,更没得比。齐楚在召陵结盟之后,楚国照样北上攻伐,吞灭小国;而晋文公城濮一战,却真是摧毁了楚军的有生力量的。

史书上没有直接记录楚军伤亡到底有多大。但楚军失败后,楚成王放话给楚军统帅子玉说:“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你要是回来,你该把申地、息地的父老怎么样啊?这意思是,你没脸讲申息父老啦。项羽那句“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名言,其实还是学的这句。

从这话可以看出,申息子弟,必然是损伤惨重。申在南阳盆地北端,这也是中国境内几块号称帝王基业的地区之一,比如汉光武刘秀就是从这儿起家的。申息的子弟,也向来是楚军的重要兵源。所以这一战之后,晋文公会盟诸侯,向来跟着楚国做小弟的鲁国、卫国、陈国、蔡国等等也都来凑热闹了。

但是要论尊王,晋文公就可疑了。

晋文公倒是也帮天子做了一些很重要的事。当时周天子很没面子,他的王后和他的弟弟王子带私通,于是天子去捉奸,于是天子就给奸夫淫妇赶出了家门。《春秋》给天子做脸,只写了句“天王出居于郑”,好像他只是出门旅游,给弟弟和老婆创造机会似的。

天子出了事,有点实力的诸侯们都很高兴。“我们终于又有机会为天子服务了。”秦穆公首先点起兵,想赶到郑地去护送天子回洛阳。但是他路太远了,到郑国还得先跟晋国借路。晋文公想,这么好的机会我凭什么让给你啊,他就抢先跑过去了。

平乱的过程没什么可说,但护送襄王回到了洛阳后,晋文公就开始跟天子提出无礼的要求了,他想死后也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周襄王在这个问题上倒很自尊,说别的给以给,但等级不能乱,我还是给块地给你吧。于是就把阳樊一带的土地,赐给晋文公。

但阳樊人都害怕晋文公来接管这里,不愿意接受他的统治。因为晋文公要“大泯其宗祊,蔑杀其民人”。

祊字念崩,是宗庙内祭祀的地方。“泯其宗祊”就是拆人家的宗庙,“蔑杀其民人”主要还不是说要人家的命,而是取消人家的国人身份,你们都给我到乡下做野人去。这不仅是上山下乡的问题,前面说过,照周制,国人的是权力是很不小的,怎么解决的国家危难,国家要不要迁都,乃至立谁做国君,都要向他们咨询。何况,阳樊的国人,基本上都是王亲国戚,往上数几代,都能跟天子论得上亲戚,所谓“谁非王之亲姻”。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晋文公虽然承认阳樊人的抗议是“君子之言”,但到底是“出其民”了,--就是你想保留国人身份可以,那你走吧。这不管你从此到哪里去做你的国人,但从此你和阳樊没关系了。

再往后,鲁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想盟会诸侯,怕诸侯们不来,就跟周天子打招呼,说你先来一下。--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行为,其实都是和旧制度的精神不符的。--大概,这就是孔子会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的原因。

当然,事到如今,封建宗法制度要过气,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并且,是晋国而不是其他国家率先走这一步,很大程度也不是偶然。

霸政捍卫旧制度,在尊王的旗帜下,完成制兼并,禁篡弑,攘夷狄三大政治使命,呼吁和平,维持稳定,延续文明的血脉,短期看,是很得人心的。但是,作为一种临时性的制度,它是注定维持不下去的。

第一,名义上,霸主的权力来自周天子,但是很明显,天子从来没有选择、任免霸主的权力。所以霸主总归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这大概是孟子讲“五霸者三王之罪人”的原因。

第二,霸主为各诸侯国做那么多事,那霸主是活雷锋么?当然不是,为你做事,他是要报酬的。霸主出兵,结盟国家都要派兵支持,即使不打仗,各国也要源源不断个霸主提供经费。那各诸侯国能不能说:“我给你的钱你都花哪儿去了?你给做一个明细的账目吧。”显然是不能。所以霸政带来了权力集中,而这又恰恰是一种没有监督的权力,变质本来是迟早的事。

第三,前面说了霸政推行的两个条件:大国挑头和热爱旧社会,这恰恰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西周的那一套封建宗法的体系,完全是在小国寡民、交通闭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要维持旧制度,也就不可能产生一个可以充分调动国内资源的大国。--因为国下面有家,权力都分散在大夫手里,国君说话,大夫完全有资本不听。

春秋时,齐楚秦晋能成为最强的四个大国,有地缘优势,正好是东南西北四个角;但也因为他们都是旧传统薄弱的国家。秦晋不同程度的戎狄化,楚国干脆就是蛮夷,齐国呢?一开始我们就讲到,他立国的精神里,就包含着一种对礼法传统的不认真。

相对而言,齐国旧传统的成分最多,所以它的霸政最纯粹,但维持时间也最短。

而晋国则是最没宗法传统的国家,这前面已经讲过。葵丘之盟的时候,晋献公本来也想参加的,但走了半道又折回去了。回去当然有其他原因,但他要真参加了盟会,跟各国国君见面,总也会有些不好意思吧。盟约说“毋易树子”,他曲沃这一支,本身就不是树子,不久前,献公还刚刚逼死了自己的树子申生;盟约说“无专杀大夫”,他却把最亲最近的桓庄之族,都杀光了。

最后,从晋文公的个人遭遇来说,他对封建宗法制怕也没什么好感。宗法讲亲亲,但他流亡十九年,到过好多国家,对他好些的,恰恰是不同姓的国家。凡是跟他同姓的,对他都不好。

他到过卫国,到过曹国,到过郑国,到过鲁国。这都是同姓。

结果郑国、卫国都不管饭,尤其是在卫国,搞得他几乎饿死。这才发生了著名的五鹿野人的事件。在一个叫五鹿的地方,他跟一个乡下人要饭,乡下人丢了块土疙瘩给他。得亏他身边的人机灵,说这好事儿啊,这说明老天爷要赐土地给我们啊。--当时也只能这么自我安慰了。

在曹国,人家倒是管饭了,但是曹共公非常无礼,要偷窥他洗澡。据说重耳长得挺怪,我们的肋骨都是一根一根的,他不是,他是联成一片的,叫骈胁,据说具有这种体貌特征的人,力气都特别大。曹共公一听这挺好玩的哈,我得瞅瞅……

鲁国对他也不好。

相反,倒是那些不同姓的国家,一个个对他都不错。

他到过宋国,宋国国君姓子。宋襄公对他不错,送了二十辆马车,这就是八十匹马,厚礼!

到过齐国,齐国国君姓姜。齐桓公对他更好了,不但送了马车,而且送一马子。给他娶了一个齐国老婆,搞得重耳在齐国舒服得都不想走了。她这个齐国老婆还是蛮深明大义的,还跟他说:“老公啊,你是做大事的人,你还是走吧!”他还没出息:“我不要做大事,我要跟你在一起。”最后还把他灌醉了,才把他弄走的。

到过楚国,楚国国君姓芈。楚成王对他是盛情款待,当然按照楚国的风俗就是,楚王对谁好了之后,就要问一声:“将来你怎么报答我呀?”这个问题重耳答得很漂亮,说:“你们楚国什么都有,我没什么好给你的。一定要说报答的话,那么将来万一将来晋军跟楚军在战场上相遇,我将让我的军队退后九十里。”

--留下一个成语,叫退避三舍。一舍是三十里,也是一支军队一天的行军距离。所以三舍对两支军队来说,是一个安全距离。退两舍的话,那明天你也前进我也前进,那傍晚时分碰上,就可以挑灯夜战了,而三舍,即使都进兵,那中间还隔着一舍呐。这意思是,能不跟你打,我还是不跟你打。

还到过秦国,秦国国君姓嬴。重耳之所以能成为后来的晋文公,靠的就是秦国的帮忙。

总之,霸政从晋文公这里开始变质,也是很顺理成章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8 19:21 , Processed in 0.0341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