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历史的沉思

失败者的春秋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宋是已经灭亡的殷商王朝的后代,所以宋襄公自称“亡国之余”。鼓声相当于体育比赛当中的发令枪,枪响了才许冲锋。大家队形都列好,要冲锋一起冲嘛。不然就是抢发了,重来重来。

——插一句,中学课本里就选了《曹刿论战》。其实那一仗,齐国人是讲礼的,相反鲁国这个礼仪之邦在曹刿的指挥下很无赖。齐国人开始敲鼓准备冲锋了,鲁庄公说那咱们也冲吧。曹刿说别,咱等等。

你想想,这个时候要是齐国人不管不顾,我管你鲁国人冲不冲,我就是往前冲,那怎么办?放心,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按照西周的军礼,你不冲我是不好冲的,只好我缩回去。然后我再敲鼓,你又不冲,我只好再缩回去。你想想,一百米比赛,你都抢跑两回了,状态能不受影响吗?这就是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齐国人就这么给阴了,——当然你也可以说,曹刿这叫“合理利用规则”。

回头还说宋襄公。对宋襄公的这种做法,历来评价不一。贬斥的,则说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但司马迁对他评价就不错,至今也还有人尊他为“仁义之雄”。对此,我这里不作评价,只是说,宋国人对旧传统是比较看重。

我们再看两个例子。

鲁宣公二年,宋国的大夫狂狡和郑国的军队作战,郑国人掉井里了,狂狡就把自己的戟倒过来,戟杆伸给人家,把人家给拉了出来。结果那个郑国人一出来就对狂狡喊:“不许动!”就把狂狡给抓了,作了自己的俘虏。

鲁昭公二十一年,宋国的华豹,和晋国的公子城两个人在战场上相遇了。这个时候就比谁手快了,结果,公子城刚刚“注”,华豹却已经“关”了。

注,是把箭刚摆好,关,是把弓已经拉满。公子城慢太多了,那就等着挨射吧,天幸,偏了,没射着。

公子城正想回射,没想到华豹动作太快了,他的弓箭“则又关矣”。这个时候公子城喊了一句:“不狎,鄙。”

这个狎,是更迭的意思。就是公平竞赛,一人一箭啊,你要是射连珠箭,那是很“鄙”的。鄙不是卑鄙,而是偏远,就是说你这是乡巴佬的作风。结果华豹还真就把自己的弓箭给放下来了。结果噗,就给公子城给射死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出其他国家的人不厚道了。占了宋国人的便宜,还要卖乖。还喜欢把这样那样的蠢人蠢事,给安到宋国人头上。很多故事,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只是原来没有注意过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的国籍。

比如说,有一农民,看见草窼里窜出一兔子,嘣一下在树桩上撞死了。好,从此不种地了,每天蹲树桩边儿等兔子去。守株待兔,这农民哪国人?宋国人!

比如说,还有一农民,啧,这庄稼怎么长这么慢呢?咱给帮帮忙吧,就把这幼苗一根一根往起拔。揠苗助长,这农民哪国人?也是宋国人!

但就是在宋国这个以保守、迂腐、迷信出名的地方,又能产生最瑰奇、新颖的思想。庄子是宋国人;墨子,很可能是宋国人;孔子,虽然孔子是鲁国人,但是孔子他们家,是从宋国逃难到鲁国的。

这也并不奇怪。大概宋国占着商的底气,文化很发达,所以知识分子就多。知识分子天然具有两重性,他既是新文化的创造者(或引进者),又是旧文化的守卫者,一般人都有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反而有所退化。所以,最保守和最创新的人往往都是他们。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殷商的核心地区,大抵正是今天的河南省。所以河南的几个国家,不光宋国牢牢不忘自己“亡国之余”的身份,就是卫国、郑国两个姬姓国家,有殷商文化的遗风。

郑国卫国经常被放到一起说,说河南出美女,叫郑卫之女,说河南的流行歌曲影响大,叫郑卫之音。

卫国也是殷商遗民特别多的地方。周武王打赢了牧野之战,军队开进朝歌。商纣自焚死了,商人投降。周武王不想激化民族矛盾,对商纣的儿子武庚禄父给以优待;但是当然他也不会对武庚禄父放心,就派了自己的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来监视他。武王把朝歌分成三块:北边叫邶,封给武庚禄父;东边叫鄘,封给管叔;南边叫卫,封给蔡叔。三个人共同治理殷商遗民,因此叫三监。

显然,这个局势并不稳定。尤其糟糕的是,周武王灭商之后,第二年就病死了。儿子成王年纪还小,于是弟弟周公姬旦摄政。这个时候,管叔和蔡叔不但不监视武庚禄父了,反而和武庚禄父勾结,一起发动叛乱,这就是有名的“三监之乱”。

于是周公调动了可以调动的全部力量,发动了第二次东征。这次仗打得远比武王伐纣惨烈,《诗经》里面说:“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戕是方孔的斧子,皇同惶。就是说,这一仗,把武器都打残了,四面八方的国家,都打得人心惶惶的。当兵的能活着回来,都庆幸自个儿命大。

终于乱子平定,周公就把邶、鄘、卫三监合并,封建了一个卫国。这次派到卫国去坐镇的人物,当然得是最信得过的人了,于是周公选择了自己的小兄弟康叔封。

卫国既是殷商的王都所在,又有爆发叛乱的糟糕先例,周公对这里的统治,当然是格外重视的。因此他特别叮嘱这个小兄弟说,对殷民不要采取高压政策,要做春风化雨式的政治思想工作(《康诰》)。但是他对周人可能会被商人腐朽没落的文化情调所腐蚀表示担忧,所以强调周人要做霓虹灯下的哨兵。

商人特别喜欢喝酒,据考古发现看,多穷的人陪葬品里都会有个酒杯。传说商纣搞过酒池肉林,大概也是有点依据的。周公对这个风气很反感,他说,商朝就是因为喜欢喝酒,酒腥气飘到天上,才导致“天降丧于殷”的。于是,他颁布了非常严厉的禁酒令(《酒诰》):

“厥或诰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有斯明享,乃不用我教辞,惟我一人弗恤弗蠲,乃事同于杀。”

大概就是说,殷顽民聚众喝酒,还有受再教育的机会。周人要是谁这么干,那就马上送回首都来,咔嚓掉算了,绝不宽贷。

周公这些讲话,作为西周初重要的政策文件,都保存在《尚书》里面。--讲话稿的原文今天看来佶屈聱牙,但政策的精神,到今天你往往还会觉得怎么看怎么眼熟。

这种抵制大概注定不会有什么效果,尤其是不会有长期的效果。今天的上海还迷恋着旧上海的风情,卫风也接过了商人“好酒及色”的传统。孔子到卫国,先赞叹人很多,也很富裕,后来就感慨“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我们看一下地图,宋、郑、卫这三个河南地区比较重要的国家,卫国突在最北边,大部分国土在黄河以北。所以在春秋时,卫国最早受到北方戎狄部落的攻击,鲁闵公二年(-660年)十二月,卫国国都沦陷,从此卫国就衰落了,基本可以说是一蹶不振。

衰落到什么地步呢?--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把它给忘了。

一直到秦二世的时候,不知道哪天一翻地图,诶,怎么还有个卫国啊,赶紧取消掉。所以卫国反而成了最后灭亡的诸侯国。

但是,国力弱归弱,卫国是一个很出人才的地方。而且和宋国不同,这儿出的不是思想家,而是踏踏实实的政治家、军事家,到战国时代,最重要的两个改革者,一个吴起一个商鞅,都是卫国人。

当然,他们没有报效祖国,而是跑到其他国家去了。看东周尤其是战国的历史,竟依稀有这样的感觉:卫国不像个国家,而像所大学。大学培养出来的高材生当然不一定会留校,而是纷纷跑到外企打工去了。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卫国灭亡晚,而郑国建立晚。一直到周宣王的时候才建的国,--宣王的儿子周幽王,就是烽火戏诸侯那位,再往下周平王,就东迁洛邑了。也就是说,郑国建立,已经是西周末年的事。春秋时最早欺负周天子的就是郑国,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挨得近,一方面怕也正是因为建国时间短,没什么历史负担,所以拉得下脸来。

而且,郑的国土本来在关中,幽王的时候预感到不安全,才全国人民一起搬家,搬到了河南。郑国境内也有很多殷商遗民,他们很会做生意,--后世所以称做买卖的为商人,就是这个原因。郑国国君要在这里创业,外来户又没什么根基,所以就选择了跟商人们合作,立下协议说:

“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丐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

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你不要背叛我,我也不搞强买强卖,更不会强抢你的货物。你有什么大宗生意,我也不想过问。”这项协议大概是得到切实遵守的。一次晋国的执政韩宣子到郑国来访问,想顺带弄一只玉环回家。晋国强,郑国弱小,郑当然是要讨好晋国的,但在这个问题上,郑的执政给韩宣子的回复却是:“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这话就是说:商人的东西,我们的国君也无权过问。

所以郑国商人特别活跃。最著名的商人故事如“弦高犒师”。秦国军队想偷袭郑国,商人弦高碰上了,就假装郑国的使者去见秦军统帅,说我们国君派我来慰问你们,这是告诉对方,我们郑国已经有准备了,你想偷袭是不成了。

同时,弦高又派人去回国报告,说秦军来了,大家快做准备。结果搞得秦军都没敢打郑国,另外灭了个国家,就撤兵了。

这个弦高真是既机智,又爱国。记载中,好像也只有郑国商人有这么大的活动能量且这么爱国,人当然爱能保护自己利益的国家。

关于郑国人的段子也很多,而且往往和商业有关。

比如说有人卖一颗明珠,弄了一个特别漂亮的盒子。结果,郑国人来把盒子买走了。买椟还珠。--这么重视包装,是非常现代的消费理念,这事放在今天,可能也就不算是笑话了。

比如说有个郑国人去买鞋子,先量了自己脚的尺码,结果去买鞋的时候尺码忘带了,他不用脚试鞋,而是回去拿尺码。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数学思维。有一个拿数学家开涮的段子,说一数学家,拿一空水壶,打满水,去烧开水了;后来再给他一个满的水壶,说你烧水去吧。结果他哗,把壶里水都倒了,还说:“现在我已经把问题还原为一个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了。”这和郑人买履的故事

真挺像的。如果这个倾向能发扬光大,没准黄仁宇也不用感慨中国没有“数目字管理”了。

照例,哪里的经济发达了,那里的女孩,即使不被认为是最漂亮的,她们着装打扮的方式,也会被认为是引领时尚的风向标。“郑卫之女不充下陈”,对国君们来说是很缺乏生活情调的事。战国末,秦国有回想把在秦国的外国人都赶走,于是李斯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书》,其中说:你说秦国人好,外国人不好,要把我们赶走了,照这个逻辑,你后宫里留这么多郑国、卫国的姑娘干嘛?

郑国风气开放,也是很突出的。郑厉公对一个权臣祭仲不满,联合了一个叫雍纠的人,想除掉祭仲。这个雍纠是什么人呢?是祭仲的女婿。结果,一不留神,雍纠就把这事儿让自己老婆知道了。结果他老婆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老爸和老公这么你死活我的在斗,我是该站在老爸这边,还是老公这边啊?她决定不了,就回去问自己的妈:“老爸重要,还是老公重要啊?”

你知道她妈怎么说的?“老爸只有一个,是个男人就可以拉过来做老公。”原话,叫“人尽夫也!”

人尽可夫,这在现在是骂人的话,可在那时的郑国,可以是妈妈教育女儿的话。

仍照例,农业、重工业搞得好,跟第三产业未必有关系;商业一发达,娱乐业也就给带动起来了。郑国的流行音乐历来霸占了各国的排行榜,郑国打了败仗,赔款清单里头,往往有几个瞎老头子摆在显要位置,显得比美女还受重视,--那时的职业音乐人基本都是瞎老头子。

当然,热爱高雅艺术的人士,是瞧不上郑国的音乐的。孔子就说过,“恶紫夺朱,恶郑乱乐”。并且虽然郑国、卫国流行风相近,但往往也只说“郑风淫”,--淫是过份的意思。朱熹说,这是因为两国的流行歌虽然都是情情爱爱的,但卫国歌好歹还唱的是男追女,郑国往往就是女追男,太过份了。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这一节会比较繁琐,因为涉及了比较多的宗法制问题。

在春秋初,诸侯的领土还往往并不接壤,也就是说“封”和“封”之间还有大片的土地。这就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地盘了,——《左传》上提到的戎狄之类,跟后来的匈奴什么的不一样,常常并不来自塞外漠北,他也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当时这种局面,叫“华夷杂处”,整个看来,是牧场包围农村,农村再包围城市的格局。

也就是说,我们前面讲的齐鲁宋郑卫,在加上其他被算作“诸夏”的小国,实际上并不能涵盖整个山东河南。

最发达的地区都如此,再往西去,就更不必说了。太行山自古就是出强盗的地方,那叫一个戎狄横行。晋国在太行山以西要想立足,那就得既和戎狄作战,又和他们联姻。长此以往,风俗上不免受他们的影响。结果搞得山东河南的兄弟们都瞧他不起,虽然晋国国君也姓姬,头一位国君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但其他姬姓国家都不认为他和自己平等,所谓晋“僻处山戎,不与诸姬等齿”。

看动物的年纪要看牙口,所以齿有年纪的意思,比如说咱俩要比比谁的年纪大,叫咱们“序序齿”吧。然后,齿再引申为论资排辈的意思。“不与诸姬等齿”就是,晋国啊,你低其他姓姬的一等,我们不带你玩。

——当然,到了春秋中后期,就不是带不带晋国玩的问题了,变成晋国带大家玩了,但

那是后话,当初是谁也想不到的。

晋国在破坏宗法制方面,特别引人注目。第一,晋国国内最早发生了大宗被小宗取代的事;第二,晋国是最早对同姓国家下手开刀的。

大宗小宗是由嫡子庶子派生出来的概念。简单说,宗族里面,嫡子繁衍出来的这一支,就是大宗,庶子及其的后代,则是小宗。

第一个封到晋国的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就全天下姓姬的而言,周天子那一支是大宗,而晋国这一支是小宗。

但在晋国国内看,晋国国君这一支就是大宗,姬姓的其他支系,是小宗。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据说当时就有人说:“好好一个太子,怎么起名叫仇人的仇呢?而成师这个名字可了不得,象征着将来要成功啊!”

成师获得了一块封地,叫曲沃,于是号为曲沃桓叔。曲沃城比晋的国都翼城还要大,曲沃方面要取代晋国国君的意图也越来越明显。之后六十七年里,曲沃和翼城之间斗争不断。曲沃桓叔,桓叔的儿子曲沃庄公,庄公的儿子曲沃武公,这三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前后杀死了五位合法的晋国国君,成师这一支终于取得了国君的地位。于是,曲沃武公就摇身一变,变成了晋武公。

兄弟相残争夺国君的事情当时也不少见,晋国的问题恰恰在于,它时间拖得太长了,所以显得尤其不合法。

宗法制下,继承权的排序是这样:嫡子先于庶子,嫡子的庶子先于庶子的嫡子,嫡子的庶子的庶子仍然先于庶子的嫡子的嫡子……以此类推。

所以,如果成师直接取代仇,那么仇以外,他确实是第一顺位的继承人。

拖到仇的儿子这一辈,合法继承人是仇的嫡长子晋昭侯,然后是仇的其他儿子,所有这些儿子都死光了,才轮得到成师的后代。

拖到孙子辈,合法继承人是仇的嫡长孙晋孝侯,然后是昭侯的其他儿子,然后是昭侯的兄弟的儿子,然后才轮得到成师一系。

重孙子辈往下,那就更挨不上了。

晋武公只做了一年国君就死了,他的儿子即位,就是晋献公。

献公做了国君后,就对自己曲沃的叔伯兄弟们不放心了,于是对曲沃一支的其他成员挥起了屠刀,几乎把他们都杀光了。同时,晋献公开始了晋国的扩张事业。

下面这个故事很有名。

晋献公要去攻打虢国,跟虞国国君借路。虞国一个大夫叫宫之奇劝阻虞国国君说,路不能借,我们虞国跟虢国的关系,就好像牙齿和嘴唇一样,嘴唇没了,牙齿没有不挨冻的。可是虞国国君不听,哪能呐,咱们姓姬,晋国也姓姬,都是兄弟啊,他哪能来打我呢?

宫之奇就跟国君讲道理:

大伯(即太伯)、虞仲,大王(即太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里的大,后来都写作太或泰。

周人的始祖的后稷,往下数十二代是太王,本来叫古公亶父。周本是个很弱小的部族,周人的势力崛起,开始威胁到商朝的统治,古公亶父是开创局面的关键性人物,所谓“古公亶父,实始翦商”,因此后来他被尊为太王。

太王自己论辈分是穆,他的儿子一辈就是昭,叫太王之昭。除了即位的季历外(后来被尊为王季),还有虞仲,这是虞国的始祖。

王季的儿子辈又是穆,统称王季之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周文王。而虢仲是文王的兄弟,他是虢国的始祖。

而晋国,当然是文王这一系的。

宫之奇的意思是,你说和晋国是同姓,所以他不会灭你。那请你算算,你和虢国,哪个和晋国亲近些?往上数到王季,他们就是亲戚,咱们虞国呢,得数到太王才行。

更何况说,要讲亲情的话,还有谁比“桓庄之族”跟他更亲啊?桓庄之族指的是曲沃桓叔、曲沃庄伯的后代。其实晋献公自己也是桓庄之族,可是现在做了国君,一旦感觉受到了威胁,哪怕最亲的亲人,献公还不是说杀就杀了吗?那他跟虞国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宫之奇这番话是白费唇舌了。虞国国君路到底是借了。结果,晋献公灭了虢国,回兵的时候,顺手把虞国也灭了。

这个故事无人不知,不过除了“假途伐虢”、“唇亡齿寒”这样的成语外,其实还有可注意的地方:

第一,如果不把虞国国君当白痴,那么应该可以这样推论:就是当时消灭同姓国家的事情还不多,晋国之前,很少有哪个国家干得出来。

第二,这一仗之后晋国吞并了虢国的土地。这是今天的三门峡一带,地势十分险要,是东西方交通的孔道。后来的殽之战,晋国消灭了大量秦军,生擒秦军三帅,就是在这个地方。春秋时晋国基本能压着秦国打,靠的也是这块地方。——这个地理的问题,我们还要后面细说。

下面就说秦国。

前面我们说,郑国的特点是建国晚,晋国的特点是文化落后。而秦国呢?他立国比郑国还晚,文化上则比晋国还落后,——晋是戎狄化,秦则是非常戎狄化。

秦人的祖先是给周天子养马的,后来慢慢发展得有股子势力,但是还不够格算一个国家。一直到周平王迁都洛邑的时候,他派了支军队护送天子搬家。因为西周末的乱局,周平王没什么人气,搬家时大多数诸侯是不理的,所以秦这个举动有雪中送炭的意思。于是平王给了秦襄公诸侯的职称,并且就许诺说:“西方的故土现在戎狄横行,我都不要了,你要是拿得下来,就是你的。”

这在平王是空头人情,他要是搞得定戎狄部落,又何至于搬家呢?但这之后秦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还真就把周人的革命老区,关中地区都打下来了。

前面已经说了,周灭商,是野蛮征服文明。西周二百多年历史,封建到东方去的周人,在改造和发展殷商文化方面做了不少贡献,所以作为殷商后裔的孔子,心仪的也是周礼;但是在老家,就基本还是老样子,文明顶多像漂浮在表面上的一层清气,架不住小风一吹。现在一经社会动乱,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秦人接手了关中的土地,文化遗产是没多少的。司马迁写《周本纪》,最后发议论时写了这么一句:

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综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邑。

我们现在都知道,周分西周东周,但这个在汉朝反而不是常识。所以司马迁不得不站出来跟学者们解释,周武王还是建都在丰镐的,周平王之后才迁都的。那反过来就可以推想,汉朝丰镐那边已经看不见什么曾经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首都的遗迹了,因为丰镐离汉长安实在是很近的。而且司马迁的这个解释也没多大影响,一般汉朝人还是始终认定,周以来,文化正统在洛阳。

但关中这块儿,政治军事上的优势就实在太大了,四塞之国,易守难攻,而且那时候西北的自然环境也不像现在这样糟糕,号称沃野千里,经济是很容易搞上去的。

咱们掰着指头数,周灭商,拿这儿做根据地;后来秦灭六国,拿这儿做根据地;楚汉争,刘邦灭项羽,拿这儿做根据地;魏晋南北朝四百年乱局,最后周、隋得以统一,拿这儿做根据地……一直到新中国建立,革命老区虽然不算关中,但是也还挨着。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的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到楚国这儿不一样了,别国国君,尊一声公,只有楚国国君,称王。

咱们现在的印象,最高是皇帝,皇上下面有若干位王爷。春秋时代可没这一说,皇帝这称呼还没被发明出来呢,普天之下,最尊贵的身份,也就是王了。过去有解释,王字三横,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横代表人。再加一竖,是说沟通天地人的,才够一个王。当然,这么解释在字源学上是靠不住的,但是能产生这么一个解释,却说明大家心目中王的神圣。各国国君一致承认的王,当时只有一个,就是周天子。

那楚国怎么也称王了呢?因为他最没文化。

我们知道,人在标榜自己的时候,越没文化,他胆子越大。就好比说,如今是个极没文化的年代,但是偏偏文化大师满天飞。

楚地的文化跟中原文化差别更大。首先语言便跟中原大不相同。我们看看楚国国君这个姓,他姓芈,这个字念米,其实就是羊叫的声音,中原人觉得楚国人说话像羊叫。有时候,又觉得楚国人说话像鸟叫,孟子有一次和人家辩论,他知道人家的老师楚国人,就先给定了个性,楚国人叫“南蛮鴃舌之人”。楚国人是南方的蛮子,鴃,就是伯劳鸟。我们现在骂听不懂的话叫鸟语,这个溯本追源,就可以追到孟老夫子这里。

武王伐纣的时候,曾经在孟津大会诸侯,当时楚国也来凑了个热闹。于是周天子也就封了个子爵给他。周制五等爵里,子爵是第四等,相当的低了。

当时楚国不但文化落后,国力也也不强,所以也就没有表示异议。但后来楚国越来越强大,对这么低的一个职称,就觉得不能容忍了。

在春秋时代,尤其是春秋的中前期,楚国北上扩张的势头是极猛的。

楚地的民风很剽悍,现在我们还讲,“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是惹不得的。我在湖北住过大半年,一次从武汉到襄樊去,看见路边的一条标语,印象特别深刻,写的是:“严惩车匪路霸,群众打死有奖!”

然后楚国的军事工业也比较发达,武器造得很好。考古发现有很多例子,我们不说了,再说一个成语故事。有人跑到宋国城门口去卖武器,说我这矛太锋利了,没有盾刺不穿的;又说我这盾太牢固了,没有矛能刺得穿的。“自相矛盾”的这位,是楚国人。当然他的话是吹牛,不过能出口军火,说的话可能也有点谱吧。

所以,当时中原各国还真打不过它。诸夏对楚国本来瞧不起,现在打不过他了,会因此就尊重他么?不会的,一方面是怕你,一方面为了补偿这个害怕,我还要加倍的瞧不起你。《左传》的作者提到楚国国君,一口一个楚子,那是绝不松口的。

楚国人也气急了,到了熊通做国君的时候,就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我就是野蛮人,我不管你们怎么定爵位定称号,我称王了!于是熊通就成了楚武王。但是楚国称王,其实还是很没有底气的,就好像《西游记》里,孙悟空称齐天大圣,但还是要巨灵神给玉皇大帝带话,封我做齐天大圣。其实你要是真觉得自己和玉帝平齐的话,还要玉帝封你干吗呢?这说明还是追求体制的认同的嘛!

楚国也是,称了王,也希望周天子能出面,肯定一下自己的王号。当然,他这是做梦。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鲁宣公三年,楚国的军队一直开到洛阳,楚王就派人去打听,象征天子权威的九鼎,到底有多重。留下来一个成语,问鼎中原。结果周天子派王孙满去跟楚庄王讲了一通大道理,说什么:“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王孙满话说得漂亮,并且仿佛也可以看见,《左传》的作者记录这种教训蛮夷的情节的时候,也是写得眉飞色舞的。

有楚国带头,比他更野蛮的吴国、越国,也就是我们这些江浙一带的人,也都跟着称王了。其实在那个时候,我们是比湖北人还剽悍的,随便找个苏州男人,都是打架不要命的主儿。但是不像湖北人,这个作风我们没有传下来,一不留神就变成现在这样了。看着滚滚长江东逝水,真令人想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要注意,虽然吴国是野蛮国家,但是吴国倒也是姓姬的。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大家都熟悉周文王的,前面我们也提到了,文王的父亲叫季历,也就是所谓王季;王季的父亲古公亶父,也就是太王。

王季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叫太伯,一个叫虞仲(也叫仲雍)。太王最喜欢的是小儿子王季,尤其是文王姬昌出生之后,太王一看,自己这孙子太有才了,看来将来咱们周人就指着他发扬光大了,越发想传位给王季,然后再传给姬昌了。

可是这当中有个难处,就是周人早就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了。那么,轮不到王季啊!太王是规矩人,又不想破坏制度,于是就为难了。好在,两个大儿子都很知趣,太伯、仲雍一看,你想传位给小兄弟你就传呗,我们在这儿碍眼,那我们就离家出走吧。

于是他们就离家出走了,而且还怕老爸、弟弟不好意思,要把自己追回去,就换了个新发形,在身上搞了好多纹身。这不是赶时髦,而是当时有规矩,叫“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可毁伤”,所以断发纹身,这属于很野蛮很不孝的行为。他们这是表示我已经是不孝之子了,你就是把我追回去,我也失去继承资格了。他们还想,我们这一走啊,要一路跑到中国最野蛮的地方去。

于是他们就跑跑跑,跑到当时中国最野蛮的地方。哪里呢?就是今天的江苏无锡。现在无锡不还有个太伯庙嘛。

这哥俩在苏锡常一带,受到了当地的野蛮人的拥戴,于是也建立了一个国家,拿虞仲的名字命名,就是吴国。吴就是虞,这两个字是相通的,吴是虞的简化字。汉字书写的历史,从来就是一个逐步简化的历史。要说简化字摧残了中国文化,那只能说中国文化地起根儿就被摧残了。

武王灭商之后,想起了当年离家出走的大爷爷和二爷爷。于是就打听,他们还有没有后。一打听还真有,混得还不错,也搞了个国家了。于是周武王就说,这个野蛮地区的国君你还干着,但是请你也派个兄弟回中国来(中国指中原地区),我再封你一国君。

从此就有了两个虞国。一个是长江下游的,就是我们这里说的吴国;一个就是我们上次讲的被晋国灭掉那个,习惯上称为虞国或者西吴。

吴国国君虽然跟周天子论起来,那是实在亲戚,但是对那时的人来说,长江实在太浩瀚了。隔着一条江,就很容易交通断绝了。在春秋初期,各国的盟会、战争里,是看不见吴国的身影的。

有些中原国家已经不怎么采用的制度,吴国也坚持着。比如,它往往不搞嫡长子继承,而兄终弟及的情况比较常见。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伯是第一任吴国国君,他去世,就是虞仲即的位。

再如,传到吴王寿梦这里,他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寿梦去世,传位给长子诸樊。接下来,诸樊传余祭,余祭传余昧,余昧想传季札,季札玩风格,不肯继承哥哥的位子,于是,余昧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僚。

这一下,大哥诸樊的儿子公子光不干了。他觉得自己的父亲是最先当国君的,现在小叔叔不继承么,那应该是我呀,你僚算个什么东西呀。

他这就开始谋划阴谋了,赶巧这时候,从楚国来了一个流亡政客,名人,伍员伍子胥。伍子胥替公子光发掘出一个刺客叫专诸的,于是,公子光请王僚来自己家吃饭,专诸把短剑藏在鱼肚子里,假装献鱼,伺机把王僚给刺死了。

这就是有名的鱼肠剑的故事。

我们不管公子光和专诸,只谈兄终弟及。这里我们就看出来了,兄终弟及有个最大的麻烦:等最小的弟弟也死了,是他的儿子继位,还是掉过头来,还由大哥的儿子继位呢?好像没有一定的规矩可循。

有人说了,给所有的堂兄弟都有继承权,不久结了么?

要真这么搞,那可了不得了。老婆多,国君家的孩子死亡率又比较低些,那一代一代人,人口是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我再给你讲一事,也是有名的故事:汉献帝见刘备:“嘿,你也姓刘啊,据说还是汉室宗亲,查查到底是不是。”结果一查宗谱,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玄孙,论起来比汉献帝还长一辈呢。于是皇帝尊刘备一声“叔叔”,就这么刘备就又叫刘皇叔了。

《三国演义》是这么写的,但这明显就是故事。刘备这样的,汉献帝要是都得喊叔叔,那喊不过来。早在西汉末的时候,类似刘备这样的所谓“汉室宗亲”,就已经有十万人了!到这儿东汉末,更不知道多成啥样了。

也就是说,在西汉两百年间,刘邦兄弟三个,就能繁殖出十万人来了。要是都有继承权,这十万人排队当皇上玩儿……

另外,老爸比儿子起码总是要大上十几岁的,再早就是肯德基实在吃太多了。那么儿子就算急于掌权,等老爸翘掉一般也还是等得及的,虽然可能会骂两句,那个老不死的怎么还不死!但兄弟之间不一样了,可能就相差个一两岁,如果不是一个妈,甚至就几天,则一旦在寿命方面稍有逊色,王位就成了泡影。这种因素也会刺激有人动点别的心思。

这个角度看,周人搞嫡长子继承制还是有点子道理的,至少这比兄终弟及稳定有序多了。

吴国是周人统治当地原来的居民,这些原住民被称为越人。另外,越族人也有一个自己的国家,就是越国。

在春秋初,中原国家连吴国都看不见,那比它更偏僻更落后的越国,当然更看不见了。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的王都本来在今天陕西西安附近的丰镐,东迁洛阳,是天灾人祸共同造成的后果。

周幽王二年(-780年),陕西大地震,泾水、渭水、洛水为之断流,岐山崩塌。这无疑是严重影响了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了。为什么会发生自然灾害?古人也是很喜欢研究的,但这个研究不是科学探索,而是政治揭秘。

——所以有的时候甚至可能为了政治目的,而谎报自然现象。著名的例子如汉成帝的时候,据说天上出现了“荧惑守心”的天象,荧惑是火星,心宿是二十八宿之一,心宿最大的那个星代表皇帝。荧惑守心,就意味着皇帝要死。汉成帝当然不愿意死,那也有办法,找个份量足够大的人物,替皇帝死。于是汉成帝下诏给丞相翟方进说,你自杀吧。于是翟方进就只好自杀。够冤的是吧?更冤的是,现在天文学家一算,那一年根本就不能出现荧惑守心的天象。这事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把翟方进给冤死。

当然,西周末这么大规模的地震肯定货真价实的。有人一算老账,当年,伊水、洛水干涸,夏朝就亡了;黄河干涸,商朝就亡了,那现在我们这儿三条河都干了,什么意思啊?岐山崩塌更不得了,想当年凤鸣岐山,然后周人就由一个西陲小国迅速崛起,最终灭了商朝,那现在岐山崩塌,象征着什么呀?

这肯定就人心惶惶了,而当时在位的周幽王,又绝对不是一个能安定人心的领袖。

大家都知道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民间传说四大美女:病西施,醉杨妃,笑褒姒,狠妲己。褒姒笑起来最美,可偏偏就不笑。为了逗她笑,周幽王吩咐说把烽火都给我点起来。这是镐京遭到攻击的信号,向诸侯求援。结果诸侯们哼哧哼哧的赶过来,什么事儿没有。

再后来幽王废了太子宜臼,改立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结果太子宜臼的外公申国国君不干了,就勾结西夷犬戎,打进了镐京。幽王再点烽火,没人理他了,于是他就被杀了。太子宜臼即位,也就是周平王,他把国都,东迁到了洛邑。洛邑一向是周的陪都,从周公的时候就开始营建,反正宫殿什么都是现成的。

这个故事可疑的地方很多,学者有考辨,我们这里就不细说了。反正事情的后果,是很清楚的,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平王这个天子,天地人三方面都出了问题。

第一,不合天理。

古往今来,太子被废的事,多得是。一般说来,被废的太子,是很能得到人们同情的,尤其是如果你被害死了,那么你的遭遇被写成诗,民间一传唱,老百姓能听得眼泪哗哗的。

——同情失败者,中国古代的通俗讲史,这个风气还是蛮盛的,不像现在,动辄就是《成功的为什么是某某某》,把历史讲成实用权谋大全。刘老师绝不兜售成功学,所以对那些也拿历史磨牙的人,刘老师不认他是同行。

但是问题是,太子宜臼不但没有被害死,反而通过外公勾结异族,把自己老爸给逼死,然后他就当天子了。

0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413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要论起来,真想扣帽子的话:你反攻首都,这是不忠;你弑父夺位,——就是你说这事不是你策划的,事先你不知道,那你怎么不找申侯算账报仇啊?总之,你这是不孝!你把犬戎招来,对王畿内广大周人老百姓的生活肯定造成巨大灾难,这是不仁;你把犬戎招来,但是又控制不了,引狼入室,这是不智。

钱穆先生说:犬戎是平王一党勾引来的,后来史书上又说,平王东迁是害怕犬戎的逼迫,这是自相矛盾了。钱先生是大家,但在这一条上,立论不怎么牢靠。北宋联合金灭辽,后来自己也给金灭了;南宋联合蒙古灭金,后来自己也给蒙古灭了。平王召来犬戎,但之后局势失控,也没什么奇怪。

第二,失去地利。

1、东迁之后,西方的大片土地,只好放弃,后来这些地盘有的落到晋国手里,有的落到秦国手里。

2、天子迁到洛阳,洛阳这块地方,号称是天下之中,交通四通八达,发展经济文化很好,作为一个天子接受诸侯朝拜的副都也很好,甚至天下太平的时候,做首都也行。但本来就是危机四伏的环境,那就有问题了。洛阳尽管不能说无险可守,但太容易受到攻击了。

下围棋讲究金角银边草肚皮,它就是这个草肚皮。

我们可以参看一下后来的历史。刘邦灭了项羽之后,也曾考虑过定都洛阳,但后来听了张良、娄敬等人的劝,还是去了长安,等到七国之乱的时候,就证明这个决定实在太明智了。函谷关门一关,别人就打不到你了,相反你随时可以出来打别人。

往后,再看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时代。曹魏和西晋是定都洛阳的,结果之后洛阳被你争我夺,转手无数次,经常搞得人吃人。——它不是无险可守,所以总归能顶一阵;它也不是固若金汤,所以到底早晚得失守。一打持久战,拖到后来没粮食了,不就人吃人么?

所以西晋以后大家往往也都不敢把首都放在洛阳,唯独北魏孝文帝胆子大,搞了个迁都洛阳,这在文化史上是划时代的大进步,但就北魏政权本身而言,也是走下坡路的开始。

第三,没有人气。

因为平王这个天子来路不正,所以老牌诸侯国,对他往往不怎么待见。——当然,也不见得那些诸侯国有多高尚,其实说穿了可能也就是势利眼,但是既然找到了这么正义的一个理由,也就势利眼得格外理直气壮了。

本来照规矩,诸侯应该是要定期的朝见天子的。据说是“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聘是派使者去见天子,朝则是亲自去。见天子当然不能空手,要送上贡品的。现在这些都没有了,那这就意味着天子少了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有时候天子手头紧,没钱使,只好跟诸侯去借。

“我那车,最近老熄火,刹车也不灵了,要不……你给我配辆新的?”

结果呢,人家不给他答复,反而把史官喊过来:“哈,这事儿得记下来,这是不合于礼的。周礼规定,诸侯不供应天子的车马衣服,天子也不该为自己征求财物。”

到周平王去世,作为东方姬姓诸侯的领袖的鲁国,连丧都不去奔。之后,桓王在位期间,以天子之尊而频频主动向鲁国示好,鲁国还就爱理不理的,全然是一副热脸贴冷屁股的光景。

这时候,天子所能靠得上的,就是本来不受各国重视的晋国和郑国。但是晋国的距离有点远,而且他自己国内也发生了内乱了。天子只能指着郑国,他封郑国国君做自己的卿士,也就是执政大臣。

但是郑国国君也都不是善茬儿,他们更多的是利用天子的名义,为自己捞好处。于是天子跟郑国之间再闹矛盾,而闹矛盾的结果总是天子吃亏。——竟至于太子给送到郑国去当人质;竟至于天子亲自带兵去讨伐郑国,而被人家一箭射中肩膀,惨败而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8 19:44 , Processed in 0.0331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