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8|回复: 0

解答历史问答题的七种武器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发表于 2007-11-2 12: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种武器之一──准确断限
  "断限",也就是确定答题的范围,即试题要求回答的是什么,主要应该明确时间、朝代、国别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内容。准确的"断限"是答题的第一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七种武器之二──看分答题
  根据试题所给分数,决定答题内容的详略,答分少,回答内容应简,答分多,回答内容应详。
  【典型试题】2002年高考第一题: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远古时代,长江、黄河流域就是我国先民聚族而居、繁衍生息的地方;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防洪治水、农田灌溉和舟楫航运的进步与创新,也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请按前述四个方面分别举出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若干史实。(13分)
  【解题思路】首先,进行"断限":时间--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先民聚居、防洪治水、农田灌溉和舟楫航运。
  其次,看分答题。此题13分,要分成四个方面回答,每一方面3-4分,这也就提示出每一方面有3-4个知识点,那么,答案也就迎刃而解了。
  先民聚居: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大汶口文化等。
  防洪治水:都江堰、东汉(或王景)治黄河、元朝修治黄河等。
  农田灌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吴国、唐朝、吴越、南宋、明朝等兴修水利工程,三国时期的翻车、唐朝的筒车等灌溉工具等。
  舟楫航运:秦朝的灵渠、隋朝大运河、元朝修建运河(或漕运)、造船业、指南针的使用等。

  七种武器之三──科学用语
  回答问题时,应该充分使用课本中现成的专有名词和概念。因为每个历史概念的内涵都有其特定的内容,正确地运用课本中的历史概念,能够提高答题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如果查阅这几年高考问答题的标准答案,就能发现不少就是课本中的原句。

  七种武器之四──构建框架
  问答题包含的知识点多,而且知识点之间纵横联系十分复杂,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结构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而学生解答问答题时不草拟提纲,把本应完整的知识框架变得肢离破碎,那么解题答案要点也就难以齐全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构建框架"的办法,即拟一个简单提纲,这是保证答案的完整、条理、规范、整洁的必要手段。
  【典型试题】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
  【解题思路】"消长"就是减少和增长的意思,要求按时间顺序答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情况、原因和结果,即可以迅速构建框架:


①19世纪初,英国率先侵略。

②19世纪中晚期,列强共同支配。

③一战前后,日本独占到列强共同支配。

④3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

⑤二战后,美国扶蒋反共。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进行回答:
  ①19世纪初期,清朝封建统治渐趋衰落,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阶段。居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首位的英国于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在对中国的侵略中占优势地位。
  ②19世纪中、晚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法、美、俄、日、德等国纷纷加入侵华行列。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形成了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③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混乱,列强分别在中国寻找代理人,扩大各自的在华势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欧美国家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排挤德国势力,妄图独占中国。战后,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英法力量削弱,美国经济实力增长,日美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九国公约》的签订又使中国回复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④30年代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继侵占中国东北后,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再次妄图独占中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实力进一步下降,美国实力膨胀,国民党反动派投靠美国,发动内战。美国成为在华的主要侵略势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清除了列强的侵略势力。

  七种武器之五──辨证评价
  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即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评价,不能以偏概全。
  【典型试题】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解题思路】此题是考查洋务运动等史学界有争论问题的开放性试题,无论持哪一种看法,都必须进行辨证评价,论及积极作用和消极方面两个方面,当然要有所侧重。答案要点如下:
  积极方面: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消极方面: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经营管理腐败。(评分标准:考生答卷中的主要方面(积极或消极)各项得分不得超过9分,次要方面(消极或积极)各项得分不得超过4分。)

  七种武器之六──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是指将有关的历史知识从这一知识结构中迁移到另一知识结构中去,只要多进行思维训练,开阔思路,具有一定灵活应变能力,就可以办到。
  【典型试题】60年代中期,W"发现"了贺龙摄于30年代末的照片(见图)说:"凭贺龙戴的这顶帽子,可以断定他是共产党队伍中的国民党人"。L听了却说:"为什么不能是国民党队伍中的共产党人呢?"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简要说明。
  【解题思路】此题考察在新情境下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贺龙在教材中只有两处提及:参加南昌起义和建立抗日根据地,表面上看与此题无关,这就需?知识迁移",30年代后期,抗日战争爆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国共再次合作,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因此,红军完全可能戴国民党军队的帽子,这并没有改变人民军队的性质。很容易就同意L的意见。

  七种武器之七──史论结合
  答好历史问答题的关键是必须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表述上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基础,又有适量的史实做为支持 ,而且史论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典型试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一战期间中国政治思想领域出现的几股进步潮流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方面的突出特点。
  【解题思路】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首先要掌握主线: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政治思想领域反映出来,于是各种进步潮流产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也为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思想上的准备。"一战期间的进步潮流"为叙述史实,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特点,并用史实论证。
  ①潮流:概括 说明
  民主共和:护国运动、反张勋复辟、护法运动。
  实业救国: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
  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矛头指向封建道德。
  社会主义:李大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情况。
  ②特点:概括 说明
  互相促进: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建立民主政治;
  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新文化运动产生;
  思想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主义的传播。
  影响深远:为中国旧民主革命的转变提供了条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19 21:08 , Processed in 0.0241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