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1|回复: 0

七国盛衰因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7025

积分

游客

积分
7025
发表于 2007-10-31 18: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我们祖国曾经有过一个非常令世界注目的时代,那就是春秋战国时代。那是一个充满动荡的时代,周天子大权旁落,诸候群雄并起,争战争霸,互相吞并,整个社会都在一片动荡中,每个人都有深重的危机感。在那个时候,诸候、学者、思想家、权谋之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社会历史的大舞台上演出,他们都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中华文明诞生了举世震惊的百家争鸣。那个时代,思想学术空前活跃,诸多杰出的才智之士,为了规范这个社会,实现自已的政治哲学理想,而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他们或游说诸候,或授徒讲学。诸候王者,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实施改革,不拘一格广纳人才,以图强大,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历史画卷。
春秋战国时代,最令人难以记怀的就是秦统一六国这段历史,关于这一段历史,后代学者、思想家们曾对此进行了多次、多角度的论述,深刻的为我们揭示了国家兴亡的道理,政治上胜败存亡的规律。历史为我们留下诸多详实的史料文学杰作,写这些作品的学者们才气纵横,文笔气贯长虹,读来朗朗上口,至今仍令世人道念诵。在这些作品中较为有名的有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杜牧的《阿房宫赋》,他们都为历史作了见证。
关于秦国的强大野心有以下文字为证:“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这一边强秦是养精蓄锐,处心积虑,对天下虎视眈眈。
当时其余诸国之情形与对秦国之态度:“诸候恐惧,会盟而图弱秦,不爱珍器重宝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前。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贿秦。”这一边群雄是合力抗秦,但终因不能齐心协力而被击败。
在与强秦的抗争中,六国最终还是被破灭了,秦经百余年努力,终于统一天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候,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是何等的强大啊!)“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这是何等的专制与愚民!)“隳名城,杀豪杰。”(这是何等的残暴!)“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经弱天下之民。”(这又是何等的外强中干与处心积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则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倍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这是何等的占有地利之便!)“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这是何等的野心和何等的贪婪!)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非常强大,坚不可摧的国家政权,他的结局会如何呢?
让我们看一下强秦的破灭吧!“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于是,在众百姓的力量下,那看似坚不可摧的政权,铁桶般的江山,刹那间土崩瓦解,最终落得个“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贾谊先生之才,横贯古今,他用简简单单的千余字,把战国时代中国大地上那数百年的历史,几十个国家的发展、争战、兴亡,无数英雄、豪杰、帝王、百姓的作为,他们的生活与功绩成败,为我们生动的勾勒出来,并对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精确的评论,指出了七国之灭亡皆由于仁义不施。七国之亡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籍和与这名传千古的《过秦论》一文,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暇思与回想。
继贾谊先生之后,唐朝杜牧的《阿房宫赋》和北宋大家苏洵的《六国论》,又分别从不同的历史角度感叹回顾了这一段历史,并得到世人的传诵。在《阿房宫赋》中,杜牧先生以绮丽的词句,波澜壮阔的气势,奔放的文笔,形象而生动地为我们描述了阿房宫的宏伟、壮丽与奢华,借此表现了秦帝国的庞大、强大与奢麋之风,并就阿房宫的毁灭命运表达了秦灭亡之原因。文章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开首,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为止。阿房宫与秦的命运一览无余,文末,作者以“灭六国,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万世而为君。”寥寥数句,为我们指出秦及六国之灭皆在于自身原因,在于不爱护百姓而失天下,并发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而使后人复哀后人也”的千古悲叹。文章读罢令人动心,令人难以释怀。
杜牧先生以物喻国,以物议政,令人哀叹。那么苏洵先生的《六国论》则另起一路,开门见山,直书六国灭亡之因,文章起首“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深刻指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齐心抗秦,反而为求眼前安宁率相赂秦,致未战国力已弱,终被秦各个击破而亡,又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教训。一个国家对内仁义不施,不能团结一心求发展,对外孤立无援没有外部支持必致灭亡。
今天,世界已步入了二十一世纪,当今的天下,又步入了一个新的战国时代。在这个时代,既有霸主,又有大国、强国,还有小国、弱国.军事的竟竞争、经济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人的竞争在新的时空全面的展开。回首过去,人类该怎样吸取过去的经验与教训来面对今天与明天。在此之际,让我们用现代的人的目光重新去审视过去,去重温那一段历史,去寻求历史、古人的智慧,去寻找救亡图存的轨迹吧。
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自周天子分封诸候以后,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衰落,天子大权旁落,无力统领诸候。于是各诸候国纷纷广纳人才,积极推行改革,寻求富国强兵之路。秦国为了达成称霸之野心,积蓄力量两百余年,国内君臣和睦,用商鞅以变法、立法度、务耕织,促守战之具,对外分裂六国联盟,实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由于秦国在基本国策上正确且能够前后一贯,国内安定团结,改革新政实施最为全面彻底,外交策略得当,国家发展神速,很快就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于是在这一场百余年的大竞争中,最后秦国成为胜者而一统天下。而当时的六国尽管对内也进行了改革,明确了联合抗秦的正确策略,但是由于改革的不彻底,联合抗秦的策略不能团结一致始终如一坚持下去,对内有不能爱惜人民,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于是终被秦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导致亡国之恨。
今日的世界,文明、发展、和平已成为主流,但是由于强权、暴力、野心依然破坏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在世界上,更有人打着文明的旗号,行使暴力与不义,这些都深深影响着地球的和平与人类的未来。在这个时代,世界各国只有对内加强文明、民主、经济建设,促进文明发展,对外联合一切可以联和的和平与正义力量,结成广泛正义联盟,以遏制邪恶与暴力,联合人类已有的所有文明精华,建设人类全新的文明,促使全球人类尽早步入大同时代。到时暴力必将消除,邪恶必将匿迹,国家亦将逐步趋于消亡,人类最终将接受文明、理性、爱与正义、真理的统治,建立广泛的全球人类自治同盟,那将是全人类共同美好的明天。明天并不遥远,人类啊,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19 20:32 , Processed in 0.0258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