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01|回复: 1

歷史解謎 先有國璽 才有國民黨璽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2815
发表于 2010-2-27 10: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歷史解謎 先有國璽 才有國民黨璽
    「中國國民黨之璽」和「中華民國之璽」為什麼幾乎完全一樣?國民黨黨史館昨天遍查資料終於找到答案,原來黨璽和國璽都是國民政府時期的文官處印鑄局設計、製造的,因此除了璽鈕的樣式、重量及啟用時間有差別外,兩顆玉璽可稱為「孿生璽」。     「中國國民黨之璽」的產生,要拜國璽之賜,因為是先有國璽,才有黨璽。

      民國十七年北伐完成,全國統一,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黨成為執政第一大黨,十月十日國民政府正式運作,蔣中正就任國民政府主席,文官處印鑄局負責掌理政府各機關印信鑄刻及徽章製作。

      同年十一月,印鑄局長周仲良在國民政府國務會議專案報告政府各機關印信的印製業務,周仲良在報告時表示,印鑄局鑄印廠已經成立,將先鑄印國民政府、五院以及各部會印信,其中國民政府的印信採銀質,五院及各部會則是銅質,由蔣中正親自主持的國務會議通過印鑄局所提方案,另外決議還要鑄印一顆玉璽,這顆玉璽就叫「中華民國之璽」,這就是國璽的由來。



      印鑄局經過半年的籌劃,決定請在印鑄局工作的王褆負責國璽篆文的篆刻,王褆在北洋政府時期就在印鑄局擔任技正,同時也是著名的金石家,和當時極負盛名的金石名家吳昌碩在杭州創立「西冷印社」。民國十八年六月,周仲良將籌備情形向國務會議報告,會中決議國璽的篆文要採陽篆,字體則是用漢篆體。

      但國璽製作最重要的「玉」仍未找到最適當的石材,後來是文官處長親自到廣州帶回「兩顆」翠玉石,國璽的製作才正式展開,一顆翠玉石製作國璽,另一顆做何用途?國務會議後來決議,將另一顆玉石送給國民黨中央黨部製作國民黨的黨璽。

      民國十八年七月,國民黨中常會聽取秘書處報告,國民政府文官處印鑄局將「中國國民黨之璽」的設計圖送達黨中央,原設計圖有四份,中常會決議採第一個設計案,但對設計圖略做修正,原設計圖的璽鈕頂面是青天白日的「黨旗」,中常會修正為青天白日的「黨徽」,決定圖樣後,「中國國民黨之璽」也交給印鑄局製作,也因為修正設計圖,所以「中華民國之璽」在十八年十月十日啟用,「中國國民黨之璽」則晚了一個多月,到十一月二十日啟用。



      至於國璽和黨璽到底是不是同時帶來台灣,國民黨黨史館前天翻閱前故宮院長秦孝儀在「鄭彥棻八十年」一書中的文章,秦孝儀文中寫及:「中央兩顆玉璽」,都是鄭彥棻交給他從海口帶來台北的,黨史館研判兩顆玉璽應該就是「中華民國之璽」和「中國國民黨之璽」,秦孝儀昨天特地到黨史館看了圖樣,結果確定他帶的不是這兩顆,而是總統府另一顆國璽「榮典之璽」。



      有關「榮典之璽」的製作過程,黨史館還沒有找到確切的歷史文件,但根據前新疆立委廣祿在中外雜誌第九卷第三期發表「國璽的由來」一文,「榮典之璽」的玉石是他親自從新疆帶到南京交給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

      廣祿是在民國十九年代表新疆省政府主席金樹仁,專程從新疆赴京獻玉,廣祿獻的是一塊重達三十六斤半的羊脂玉,當廣祿從新疆抵達天津時,大公報聞訊還派了攝影獨家拍攝玉石的照片,並且刊登在隔天的國內新聞版,形容這塊玉石「只應天上有」。民國二十年元旦早上八時,廣祿赴南京國民政府親自將玉石獻給蔣中正,國民政府在得到新疆呈送的玉石後,隨後也答應了金樹仁的請求,發表金樹仁為新疆省主席兼邊防督辦,當時國民政府為劃一軍事名稱,取消所有督辦,唯獨允許新疆有邊防督辦,也是拜「國璽」之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2815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0: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國九十七年五月廿日在總統府進行的政權交接,最具象
徵意義的就是-依據「印信條例」的規定,原本當由國民大會
代表授與,後因國民大會廢除,改由立法院長授與新任總統兩
枚國璽與「總統之印」。因此,當馬英九總統自立法院王金平
院長手中接過代表中華民國的「中華民國之璽」與「榮典之
璽」兩枚國璽,以及代表職權的「總統之印」的一剎那,中華
民國也正式完成政權交接。

國璽與總統印章

    依據「印信條例」的規定,中華民國傳國國璽有兩方,一
為「中華民國之璽」,一為「榮典之璽」。國璽質料用玉質,
為正方形;國徽鈕,字體用朱文篆字。事實上,平時要用到國
璽的機會不是太多,平常都是使用「總統之印」,根據「印信
條例」規定,「總統之印」的規格為寬八公分、長八公分、邊
寬一點一公分,銀質,朱文篆字,蓋用於永久性機關的公文
章,包括賀詞、獎詞、輓額等。另有「總統之章」蓋用於呈
文、簽呈各種證券、報表,及其他公務文件;規格為寬三公
分、長三公分、邊長零點二公分。
國璽遷台過程

一、「榮典之璽」與「中國國民黨之璽」遷台過程

    湖南省衡東縣吳集鎮桃嶺村人秦孝儀,自幼繼承家學,精
通儒學、經史,博覽群書。上海法商學院法律系畢業後,赴美
國奧克拉荷馬大學深造,獲人文科學博士學位。二十餘歲即受
蔣公重用,出任國民黨中央黨部議事秘書,後再任      蔣公侍從
秘書職務,深受 蔣公伉儷信任,前後達四分之一世紀。民國
卅八年,正值大陸局勢動盪之際,國民黨大老鄭彥棻特別委託
秦孝儀先生把兩枚中央的玉璽經海口帶來臺灣。根據本黨黨史
館的研析,帶來的這兩枚玉璽就是「榮典之璽」和「中國國民
黨之璽」。
二、「中華民國之璽」與「總統之印」遷台過程

    另外「中華民國之璽」與「總統之印」等印信,依據當年
護送兩璽印來台的王唯石與朱大昌之子朱增鬱的敘述,民國三
十八年春,先總統 蔣公引退後,典守印璽多年的沈開暹於南
京撤退前即自請資遣回籍,由科員陳光遠任其事。同年五月,
國民政府由南京遷廣州,十月下旬再遷重慶,十一月下旬遷成
都;斯時   蔣公由上海抵成都,立即與陳立夫等人緊急會商,
十二月七日決定遷都台北市,但原發表為第一局局長兼典璽官
的彭襄仍滯留香港,辭不肯就,乃指派王唯石與朱大昌密攜國
璽與總統印信等先行運\台,並負責籌備播遷事宜。

      王、朱兩人深恐璽印落入敵手,乃洽搭軍機,於受命當日
黃昏飛抵海南島等候換機,但因盜匪群起,安全堪虞,兩人困
居旅店二日夜,璽印包裹置諸枕下,兩人輪流看守,須臾不
離。數日後,始獲海南空軍派機飛來台灣,降抵嘉義機場。兩
人隨即搭乘火車連夜趕往臺北,攜璽印至國府臨時辦公處所-
圓山飯店,後遷臺北賓館。至三十九年三月一日      蔣公復行視
事,始將璽印點交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曹聖芬,自此國璽在台
灣重新啟用。

一、中華民國之璽

       「中華民國之璽」為代表國家之印信,蓋用於國書、批准
書、接受書、全權證書、領事證書、領事委任文憑等文件。
「中華民國之璽」是緬甸翠玉所製,此塊翠玉傳說是廣東第八
軍總指揮陳濟棠將軍捐贈給國民政府,到國民政府完成北伐、
統一全國後,由監製國家關防印信的印鑄局,委請局內名書法
家唐源鄴(醉石)先生與王禔(福厂)先生一同主篆「中華民
國之璽」與「榮典之璽」,並監督玉工陳燮之鑴製完成,民國
十八年雙十國慶日啟用,迄今已有七十九年。

       「中華民國之璽」質地為翠玉,重三點二公斤,璽身高四
點三公分,連璽鈕部分全高為十公分,璽面為十三點三公分見
方。璽鈕上刻有青天白日國徽,並繫有寶藍色絲穗。

二、中國國民黨之璽

      「中國國民黨之璽」為正方形,紐頂為青天白日黨徽,為
緬甸翠玉所製,傳說與「中華民國之璽」是由陳濟棠將軍捐贈
的同一塊玉料所製成,按玉質與形制來看,傳說應當為真,因
為除了璽鈕形式與「中華民國之璽」不同外,其餘如璽面正方
十三點二公分,台高九點二公分,重九十兩七錢(三點四七六
公斤),由王禔(福厂)先生篆寫朱文,均與「中華民國之
璽」相同,只是略微小了一點點(璽面小了零點一公分、璽高
小了零點八公分,重量反而重了零點二七六公斤),在民國十
八年十一月二十日正式啟用,依照「黨璽」使用辦法,由中央
委員會秘書處指派專人負責保管,目前由行政管理委員會負責
保管,平日存於臺灣銀行的保險櫃,非經黨主席、全國代表大
會主席團或中央委員會的核准,不得使用。用途為:
     一、用於本黨主席當選證書。
      二、用於本黨中央頒授之隆重勳章。
      三、用於本黨榮典與頒匾。
     四、其他經特准之用途。
  
    民國九十四年七月十六日,馬英九先生經過黨內直選正式
當選中國國民黨黨主席;一個月後的八月十六日,也就是在正
式召開「第十七屆全國代表大會」的前三天,在黨部中央大樓
舉行「黨主席頒發證書儀式」。下午二點二十分,由中央評議
委員會主席團親自頒給馬英九先生「中國國民黨主席當選證
書」,被珍藏在銀行保管箱多年的「中國國民黨之璽」也被請
出,在當選證書上用印。另在「第十七屆全國代表大會」的
「黨主席交接儀式」上,不設監交人,由全體黨代表作見證,
但是以「中國國民黨之璽」作為移交信物;在此之前,「中國
國民黨之璽」一直珍藏在銀行保管箱內。

三、榮典之璽

      「榮典之璽」,為國家元首授與榮典之印信,蓋用於勳章
證書、褒揚令、褒獎性匾額等文件。本璽在國民政府完成北
伐、統一全國後,先由新疆省政府金樹仁主席委請和闐縣陳繼
善縣長向民間廣徵玉料而得,係一塊重達卅六斤半的和闐羊脂
白玉;民國十九年七月委請新疆省政府駐南京代表廣祿與張鳳
水親赴南京呈獻國民政府;民國廿年元旦上午八時,國民政府
主席蔣中正親自接見並親手受呈。隨即交文官處印鑄局負責設
計、琢制完成。民國二十年七月一日啟用,迄今已有七十七
年。


      「榮典之璽」質地為珍貴的和闐羊脂白玉(Mutton-fat
jade),因其帶有褐色的糖色,這是和闐山料的標準特徵,因
此是和闐優質山料中的羊脂白玉,或是在山料與仔料之間的山
流水料。重四點三公斤,璽身高四點六公分,連璽鈕部分全高
為十一點一公分,璽面為十三點六公分見方,璽鈕上刻有青天
白日國徽,璽鈕邊並刻有太陽、龍身、祥雲等紋飾,鈕上繫有
寶藍色絲穗。

     因為「榮典之璽」質地珍貴,璽面又較一般印信大,蓋用
時,為避免璽身受損及保持印色均勻,都採用類似拓印方式,
即先使璽身固定,在璽面敷上印色後,將文件覆於璽面預定蓋
璽之位置上,再於文件背面均勻的施予壓力,再取下文件即完
成蓋璽。
  
      「榮典之璽」原件目前由總統府第二局監印官保管,曾經
保存於防空堡壘的保險鐵箱,後來才改為安置在總統府特別向
國外訂製的保險箱內。

    此外,用於蓋印一般文件者,另有一枚專為套印用的「榮
典之璽」印文的木質銅面章。目前在國史館展示的一枚「榮典
之璽」截角印版,就是一九九七年依據「印信製發啟用管理換
發及廢舊印信繳銷辦法」:「繳銷廢舊印信必須將原領印信左
下方截去一角」的規定,由總統府作廢截角後轉送國史館典藏
的。印版為朱文鐫刻,寬十三點六公分、長十三點六公分、高
二點三公分(木質二公分、銅質零點三公分)、重量四百五十
公克。另外,一九九六年總統府也曾移送一枚因磨損而繳銷的
「總統之印」給國史館典藏,朱文鐫刻,銀質,寬八點一公
分、長八點一公分、高十一點八公分、重量二千二百三十公
克。



     目前在南京「總統府文物史料陳列」室展出的「中
華民國之璽」,只是個蠟質或滑石製作的臆造品,與真正翠玉
質的「中華民國之璽」,無論是在材料、形制與質感上,天差
地別,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20 03:28 , Processed in 0.02649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