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63|回复: 6

“江山风雨情”——三个巨人演绎的王朝故事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296

积分

游客

积分
296
发表于 2007-10-27 19: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明、大顺、大清轮番上场,轰轰烈烈地书写着中国古代最后的王朝更替历史。看1644年的中国历史,我感慨万千,怎么这么强大的一个明王朝,就这样灭亡了?即使在京城被攻占之后,前明王朝遗留下来的军队也有上百万,为什么在这场斗争中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难道明王朝真的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腐败透顶了吗?对此我是有疑问的。虽然不能说和这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我在这里更想谈的是这三个王朝的决策层、特别是领导者的性格特征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这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自己王朝的前途命运,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这些问题。

        明崇祯帝是明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任皇帝,在中国所有的亡国之君里,他大概是得到同情最多的一位。从继位那天开始,十七年里他没有一天不是在内忧外患中度过的。这位皇帝不贪财,不好色,不懒惰,天分也不算低,身体也不差,并且日夜辛劳,废寝忘食。但到底是回天乏术,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终究断送在了他的手上。崇祯的死也具有戏剧色彩,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的农历三月十九日,也就是闯王李自成的大军攻破北京前的前夜,崇祯在煤山寿皇亭旁的一棵槐树上自缢而死。他去掉皇冠,“披发跣足”,说了以下一段著名的遗言:“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崇祯在临终遗言中,前半句是检讨自己德薄政暗,得到了上天的惩罚,但是后半句,他还是把他的死归究到了是大臣们误他。然而事实果真是臣误君而不是君误臣吗?崇祯为什么会失败?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不善于领导。朝鲜的历史书上曾经这样评价过崇祯:不信士流,而信内臣,驯致祸乱,为千古烱戒。其失在于不知人,而非士流之罪。这段话很好地评价了崇祯“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错误思想,历史反复地证明,主昏则臣奸,君明则臣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崇祯始终认识不到,丢掉江山的不是他的大臣,而正是他自己。
 

        崇祯在位17年,有人统计过,他换了50位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14位兵部尚书。杀死或逼得自杀的督师或总督多达11人,杀死巡抚11人、逼死1人。这还都是直接死在他手上的,被他抓进监狱关押、殴打、间接逼死、战死、自杀、判刑的相当于现在省部一级的官员可能多达几十人。崇祯十四年,也就是亡国前三年,被关押在监狱里的具有大臣资格的官员就多达145人,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具有大臣资格官员的十分之一。我无法考究这些大臣中有多少人是该杀的,但是仅据有记载的历史,被崇祯枉杀的就不在少数,这里面就包括明朝唯一打败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著名将领袁崇焕。袁崇焕是广东的进士出身,因为辽东“巨祸”努尔哈赤而投笔从戎,他取得过宁远、宁锦、京师三次大捷,是明朝唯一可以镇守辽东的重臣。但是崇祯三年,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又加上平时就被袁崇焕得罪而恨得他痒痒的内臣宦官的煽风点火,袁崇焕被崇祯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袁崇焕曾经杀死了贿赂宦官的将领毛文龙,他同时还是明末臭名昭著的巨奸魏忠贤的干儿子)、“失误封疆”的罪名,被极其残酷地凌迟处死。

        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给袁崇焕平反的还是清朝的皇帝。清人编撰的史书上说,袁崇焕是一个有胆略的边防大臣,而崇祯正是听信了太监的谗言,不问青红皂白就把袁崇焕给杀了。崇祯根本就是一个不懂得“将将之道”的皇帝,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的“领导”。那么崇祯是怎么走上这条失败的领导之路的呢?史书上曾经评价过崇祯“自视聪明,而实则昏庸”,这实际上是很多自以为是的领导容易犯的毛病,崇祯也不例外。崇祯的自我膨胀应该是从他除去魏忠贤开始的。实际上我们从史书上可以分析出,除去魏忠贤只是皇权的一种牛刀小试,看不出崇祯有比别的皇帝高明多少的地方。但是在当时的帝国臣民中,充满了对皇帝天纵英明、深谋远虑的热烈赞叹,在当时和后来的各种书籍、奏折、上书、对话、笔记甚至是民间传说、戏曲文艺乃至是今天历史学家的各种著作中,我们都找的到对崇祯的这种赞扬。置身于如此多的热烈赞扬中,要不飘飘然,平心而论是很难的。从崇祯一生的行事来看,我们显然可以看出,他并不具备这种定力。这位皇帝后来更是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过敏多疑当作是英明睿智,把刚愎自用当作是当机立断,把轻率苛刻当作是乾纲独断,把反复无常当作是随机应变,把轻率妄动当作是机智敏捷。他曾经反复在龙案上书写:满朝文武皆可杀。可怜他至死也看不清楚,毁灭他的正是他这种自以为是的领导能力。 

        数千年来,中国的社会形态不仅是“人治”,而且是“一人治”——朕即天下。“一人治”下,人才愈多,天下愈稳。崇祯为什么不学刘邦、李世民,管他视人才为奴才也好,或视奴才为人才也好,总是源源不断地开发,使江山长治?这便是崇祯皇帝的性格了,他的性格决定他的命运。他的命运决定民族的命运,他把自己当天才,把臣属当庸才。然而不幸的是他自己偏偏是个庸才,二流的领导不敢用一流的部属。崇祯充其量是个三流货色,敢用谁?人才不用,国家必亡。那崇祯为什么不能用人才呢?史载:“帝刻忌”,何谓刻忌?猜忌和嫉妒,再加刻薄。他拥有世界最大的帝国,心却比针尖还小。以下有两点可以说明:

一、他不敢负责。李自成兵临城下,有人建议调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入援京师,此举意味着放弃辽东,崇祯皇帝明明想这么做,而自己偏不说,要让臣属们说。臣子们早看透了这一点,偏不说。最富于戏剧性的一幕是,崇祯召一个大学士商议此事,大顺军的炮声已在西直门外隆隆响起。崇祯说:“今事已急,此议如何,你说一句话就可以定夺啦!”那个大学士跪在地上,不发一言,崇祯追问再三,大学士始终像个哑巴,崇祯皇帝一跺脚,回后宫去了。须臾,城破。

二,崇祯具有深刻的农民性格,这一点无疑是朱元璋血脉。“东事”和“剿匪”都需要钱,前方再三告急,崇祯甚至打算借民间一年的房租,结果全国怨声鼎沸,骂崇祯皇帝是“重征皇帝”。他没有钱吗?李自成破紫禁城,打开皇宫藏钱的地方,不禁惊呆了,库中“有镇库银,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皆五百两为一锭。”有许多金银都发霉了,如此巨大的积蓄,何愁发不出军饷?李自成吃了个饱。

        人才中不乏天才,崇祯更不敢用天才。袁崇焕就是天才,所以才死得那么惨烈。史载,袁崇焕对崇祯皇帝说:“予我钱粮兵马,我一人足以守辽。”多豪迈!崇祯无语。他为什么无语,他阴暗的心里那一刻飘过什么呢?我觉得那一刻他肯定生出了一丝嫉妒心,我就不信崇祯后来能被皇太极那么拙劣的反间计瞒过,磔袁督师于市。根据崇祯的性格,我敢说他可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嫉妒。中国人也最不缺嫉妒,培根就曾说嫉妒是“凶眼”,崇祯皇帝就拥有这样一双凶眼。弗洛伊德讲,人的嫉妒心是天生就有的,但是西方文化克制这个东西。《圣经》中明确把嫉妒列为七宗罪之一。中国文化则放大了这个东西,西方文化是制造天才的文化,中国文化是扼杀天才的文化,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一部扼杀天才的历史。思想压抑、嫉妒杀人。每个人都是嫉妒者,每个人又都是被嫉妒者。在中国,思想或行为出众者,要么一棒子就把你打回去,要么你得具备权势背景。中国文化告诉我们,离天才一定要远,因为天才是要伤人的。天才总是得不到同时代人的原谅,人们从不赞美活着的天才,而只赞美死了的天才,离统治者越近,天才越不幸。因此,从崇祯的性格方面我们就可以知道,大明王朝末日的来临也就不远了。

        镜头转到大顺朝,雄姿英发的李闯王率领庞大的军队浩浩荡荡的进入北京城,推翻了统治中国将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崇祯皇帝被迫自缢煤山。看似江山马上就要到手了,而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李自成真的是一个合格的领袖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的悲剧不在于他输了,而在于他差一点就赢了。他当然是英雄,人们成为英雄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人是因为历史的误会,有人是因为历史的巧合,而李自成成为英雄是因为历史的无情――先对他有情,继而对他无情,因此他特别令人同情,在李自成牺牲三百年后,他的遭遇还那么强烈地撞击着一个旷代伟人的心。因此李自成的铜像今天就寂寞地耸立在北京城北边,那是他进京的方向。他已经被人们写滥了,但人们尚未发现的是,他输在同他的对手崇祯皇帝一样的弱点上:农民性格兼小家子气。

        历史再无情,也是由他本人书写的。在中国,农民性格毁掉了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包括毁掉了发誓不做李自成的人。农民问题是我们今天依然要面对的问题。中国自古奉行小自耕农本位,大地主很少,因为中国反对土地兼并有两千年历史,地主不能成为决定因素。小自耕农以家庭生产为主,没有剩余资本,纵有剩余劳力,也无法输出,这可能就是中国没有工业的主因。穷人喜欢骂富人;富人又喜欢骂更富的人。中国许多人就在这种低层次上使劲地徘徊。而李自成进北京后,完全是一副庄稼汉作风,国家已是他的了,可他还要敛财,一如崇祯,国家已不是他的了,也还要敛财。李自成全盘接收了崇祯的国库不算,天天还要对达官贵戚们严刑考掠,搜刮金银。大顺军从进京到离京,一共四十二天时间,几乎天天要把大量的金银运往西安。吴三桂起兵后,李自成亲征山海关,大顺军精锐悉出。可这些远征军战士居然带着大包小包去打仗,何物?全是劫掠来的珍宝,还带着女人。闯王进京的目的就是为了捞一把呀,他根本无意在北京建都。他说:“陕,吾之故乡也。富贵必归故乡,即十燕京未足易一西安!”他的眼光只比项羽前进了十公里。李自成一生都在战场上驰骋,可是他最大的对手却是他自己。他没有改变自己,因此他也无法改变世界,他的战场是如此辽阔,他的胸襟却如此狭小。有趣的是,他和崇祯皇帝一样,也是一个妒才嫉能的人。他杀李岩,与崇祯杀袁崇焕异曲同工。宋献策送给他的图谶“十八子,主神器”,明明是千年前李存勖(注:李存勖,李克用之子,后唐的建立者。他本是沙陀人,因其父子镇压黄巢有功,被唐王朝赐姓李。后唐建立前,李存勖着人编写了拥戴自己登上皇位的图谶。)炮制的东西,却像梦魇一样死死地缠绕着他的心,李岩亦姓李,也是人才,近乎天才,于是他便举起了屠刀。李岩不过是常对他提点不同意见,他便不能容忍。

        在中国,每一个想要提不同意见和敢于提不同意见的人,最后都是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提不同意见,是在举国皆奴中成为自由人的最起码的先决条件。提不同意见,就是对狗才宣战,但往往失败。要想生存,就是要把自己的真面目包起来。“古今中外,只有中国的脸谱多,令外国人叹为观止。”杀李岩,牛金星起了重大作用。这应了鲁迅的一句话:暴君统治下的臣民,可能比暴君更残暴。幸亏李自成失败了,如不失败,大顺王朝不会比大明王朝好到哪里去。总得有人失败,否则在专制道路上会人满为患。农民的革命性甚不坚决,李自成也不是一个彻底的革命者。逼反吴三桂后,李自成决意亲征,宋献策和李岩都劝他不可贸然出征,说:“皇上去于皇上不利,三桂来于三桂不利”。他执意要去,但他嘴上说打仗,心里还抱有幻想,首鼠两端,既不坚定,又有欲望。离开北京时他带了两个人,一个是吴三桂的父亲,一个是原山海关监军,吴三桂的朋友。此举说明,他还想招安吴三桂。李自成优柔,吴三桂果断,多尔衮更果断。碰撞的结果自然可知了,打则打,和则和,打了就不能和,和了就不能打,失了身就不要立牌坊,过高的欲望必须克制,短期内巨大的成功挑起了李自成天一样的欲望。从这个意义上讲,短期内的成功也许不是成功,所以在北京城待了四十二天之后,闯王带着无尽的遗憾走了,虽说也在历史的天空画上了自己浓浓的一笔,但还是忧伤的走了,走时的背影是那么的苍凉。

        最后是英姿勃勃的多尔衮登场了。满族人具有极大的进取心,他们在多尔衮的领导下不仅打败了李自成,而且还顺势吞并了整个中国,并将目光扩展到四方。他们在关外的日子过得挺滋润:沃野千里,牛羊成群,政治清明,军队剽悍。但他们没有满足于此,首先把目光投向中原中原到手后,他们的步伐仍没有停下来,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注视着远方。和成吉思汗一样,八旗铁骑几乎把冷兵器时代的征伐演绎到了完美的极致,多尔衮及其后代对中国历史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国家的完全统一,直到今天,我们还享受着睿亲王留给我们的这一笔丰厚的遗产。清朝接手明朝时,明朝只剩下三百五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然我在这里没有歌颂清朝的意思,一个王朝的后期领土缩小是正常的,谁能保证它再次强大起来后不扩张呢?)。如果没有多尔衮,可能今天我们出山海关就出国了、出嘉裕关也一样,中国领土在满清人手里翻了三倍还多。清朝留给民国的领土是一千一百多万平方公里。明朝是个大国,但汉民族是个弱势民族;清国是个小国,但满族是个强势民族。强势民族最醒目的标志是,它的心胸非常开阔,什么好的东西都可以接受,因为开阔而虚心,又因为虚心而开阔,它像崇拜自己的祖先一般崇拜汉文化。梁思成先生当年曾陪同一位苏联建筑家参观故宫。面对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的皇家建筑群,那位建筑家说:“我禁不住要跪下来了!”想必多尔衮在踏进紫禁城的那一瞬间,也会生出同样的感觉吧,否则你就无法理解他和他的子孙为什么那样如饥似渴地学习汉文化。满清开国,面临的问题是汉化;满清亡国,面临的问题是西化。开国的摄政王汉化成功了,实则是失败了;亡国的摄政王西化失败了,实则还是失败了。(注:有清一代,一共出了两位摄政王,第一个是摄政王多尔衮,第二个是摄政王载沣——末代皇帝溥仪之父。)故有谚曰:“成也摄政王,败也摄政王。”

        满清从不拒绝在他们看来是优秀的东西,这正是他们强盛的原因。在所有的优秀东西中,他们最不拒绝的是人才。这有点像今天那个最强大的、称霸全球的国家。它如大海吸百川般地吸纳全球人才,特别是中国的人才。现在一流的人才在国外,二流的人才在沿海,三流的人才在机关,搞腐败,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目前在许多西方强国都可以组成北大、清华的尖子班。中国缺乏人才吗?否。中国缺乏容纳人才成长的土壤。明朝也一样,崇祯自毁长城。清朝皇帝像重视生命一样重视人才,包括重视敌人阵营中的人才。锦州总兵祖大寿曾杀死无数清兵,投降后又逃跑,十年后再降,皇太极仍能容忍能使用,器量如海。难怪无数人才死心塌地为之卖命。此种宽容大量,不要说朱明王朝差远了,就是李世民也要自叹弗如呢!而多尔衮又在皇太极之上,吴三桂来降,多尔衮立即给了他与自己平等的待遇——封王。读史至此,我辈仍觉惭愧,满清的发祥地赫图阿拉城,城廓狭小,怎么能养育出心比天高的爱新觉罗们呢?入关前,他们活得再有滋味,也不过是解决了温饱。史载山海关大战前,清军驻欢喜岭,战前吃的是菜肉包子。即将投入一场决定民族和国家命运的大决战,当是饱餐士卒,肯定拿最好的家当,却不过是菜肉包子,可见平时他们吃些什么。但就是这些视菜肉包子为佳肴的人,竟有气吞宇宙的气概。

        多尔衮的聪明使他拥有了巨大的人才库,而人才库又使他变得更聪明。多尔衮的每一个举动都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受封“睿亲王”,当之无愧。甲申年,这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签收的是怎样一个巨大的摊子呀。你看他,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帷幄中迭出妙策,仅用人一项,就不知超出崇祯千万倍。吃掉中国后,他脚下不仅匍匐着汉人,还有蒙古人、回人、藏人。清朝分而治之,分而用之。对藏族人,用宗教。你不是信佛吗?我在承德给你建庙,全部仿造拉萨的气象,请喇嘛来当大爷。对蒙古人,用婚姻。你不是不安份吗?我把所有的皇女都嫁给蒙古的王子,她们生的儿子,都是我的外甥。你长大了,会造舅舅的反?对汉人,那就不客气喽!汉人远没有蒙古人和藏人那般幸运,多尔衮对汉人用了两手,两手都很硬。一手是把汉族的儒教神圣化,多尔衮进关不久就演了一出祭孔的剧目。接着兴科举,他知道汉人有个毛病,就是好做官,我给你做官的希望,你就会服服帖帖的。另一手是镇压:杀人,剃发,换衣冠。这又是对儒教的强奸。儒教的先师讲过,头发肢体受之父母,不可动,我偏动。满人剃发,前额不留发,是因为满人信仰萨满教,天灵盖是和大神相交之处,而颅后一条粗大的发辫,露宿时可做枕头。汉人剃发,则纯粹是亡国亡种的象征,最彻底的征服是心理的征服。外表的变化对一个人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一个男人来说,剃发近乎于阉割,在某种意义上远甚于身体的死亡,多尔衮的剃发令实则是一种精神凌迟。三百六十多年了,我们汉人的伤口还在滴血。在中国境内,只有一个民族必须剃发,那就是汉族;只有一个民族必须改换衣冠,那还是汉族。多尔衮敌视汉族人的心态与他崇拜汉文化的心态同样强烈,却又出色地统一在一起。今天汉族成了全球唯一没有民族服装的大民族。前不久在上海亚太经济组织会议上,全部领导人都按东道主的服饰穿着,被称作“唐装”。可那是什么“唐装”?那分明是满洲的马褂,旗袍和马褂是多尔衮留下的纪念碑!

        崇祯皇帝、永昌皇帝与皇父摄政王各自带领着自己的王朝,演绎了古代中国那庞大而又壮阔的历史画卷。其间性格和手段尽显,虽然有的失败了,也不失大丈夫本色。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兵戈入梦来,江山风风雨雨,英雄尽显本色!悲哉!?惜哉!?快哉!?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发表于 2007-11-1 09: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亡的倒霉啊,时不予我 [s:6]

0

主题

0

回帖

3246

积分

游客

积分
3246
发表于 2007-11-1 10: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亡,应该是国家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都出现了问题,不只是领导人的错

0

主题

0

回帖

7025

积分

游客

积分
7025
发表于 2007-11-1 15: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李闯王之败并非必然

许多人都认为他没有知识分子阶层大力相助等等,就说农民造反,永远不成——这委实失之偏颇。此处不是讨论处,姑止。
同时个人不赞同楼主所说,崇桢之败在于自己不会领导。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而已。他如此勤换重臣,不就是说明时无众望所归的英才吗?楼主自己也是承认这位明末之君不是庸帝的。为什么他换臣竟然如此频繁?
一则说明他求治心切,二则说明其时千里马难寻,其三亦说明他领导方式及才能可能有问题,其四说明内忧外患严重;等等。

0

主题

0

回帖

7025

积分

游客

积分
7025
发表于 2007-11-1 15: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清入关亦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希望明清版大论战尽早开始,到那刊再好好地灌灌水。
本文酣畅淋漓,笔意纵横;观点鲜明,感情诚挚,难得佳作。

0

主题

0

回帖

4984

积分

游客

积分
4984
发表于 2007-11-11 22: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浅见:
崇祯:生不逢时,此人应是太平盛世之能主,非乱世之人君。
李自成:或有雄才,然流寇者终无如炬之目光。
努尔哈赤:开国之君必有大略,虽形如草莽,却是当时之人主。

0

主题

0

回帖

969

积分

游客

积分
969
发表于 2008-1-1 11: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再上演,落后文明通过武力与中原内乱而入主中原之历史正剧。最为佩服的就是清执政者吸收先进文明的决心与成果,最为痛恨的就是它的闭关锁国。最佩服它的就是帝王勤政,最痛恨的就是不思进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8 01:02 , Processed in 0.0362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