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无为

【连载】壬辰战争四百一十年祭  (最终章于37楼)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5884
发表于 2009-3-14 14: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连载】壬辰战争四百一十年祭 (更新第五章于12楼)

引用第14楼无为于2009-03-13 20:43发表的 Re:Re:【连载】壬辰战争四百一十年祭 (更新第五章于12楼) :
那书我看过,书是好书,据说销量也可以,但那是演义的文学作品,不是历史。消遣还可以,研究那段历史最好看《万历三大征考》。
不知道阁下发此贴何意?本人虽然不才,但写得至少是严谨的历史。

龙战三千里在二零零四年还没写的时候,我(庞贯哲)在新加坡中国历史论坛提出坛友以接龙形式写英语的有关壬辰的论坛小说。
是在那个贴中,作者提出“龙战三千里”的名称的。我当时的提议是“龙年战争”,是想搜集壬辰倭乱中,中,日,朝三国的小典故故事,如加藤清正借朝鲜粮草的小典故,加工成适合青少年成长时由大人导读的“故事圈”题材。所谓“故事圈”就是类似游牧部落的口头文学的整套穿插型故事系列,可以拆开一个一个故事地讲。我希望,“龙年战争故事圈”能够有一定朴素性和原始性,比如说人物的名字不需要太拘泥于史实,“太阁羽柴秀吉”可以改成“日本国王平秀吉”,并作为一个代表这个故事圈特色的名字贯穿整个故事用。

作者从那个贴子脱胎而出,一年后出版了“龙战三千里”。

但是,这显然不是我原来意愿的“龙年战争”故事圈。

所以,我希望,“龙年战争”这个故事圈,可以在本论坛中重新开始用接龙的方式来大家合作创作。



明朝边军火枪骑兵服装马具参考大明武备总要复原武器采自中国火器史.

明禁军鸟枪手头盔为 明会典 中所记御林军水磨锁子护颈头盔,铠甲根据明刻本
义烈传 中罩甲复员,兵器采自 中国火器史.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草原的儿郎却薛军  海军下士 [加为好友] [引用] 30楼 2009-2-20 18:36:14




中国古代盔甲(非开涮版)

好象是隋朝的




明代的轻步兵甲



共有111篇贴子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明代凤翅冠+百叶锁子甲,下级武官的装备,虽然袖子部分是锁子甲,但身体还是又甲片保护

明代锦衣卫的布面镶铁甲,你不会眼睛不好没看到上面缝的铁甲片吧?

明代判臣努尔哈赤的甲,和11L的皇太极的甲一个型的

出去外面罩的布,底下就是这样的钢甲片

别拿无知当光荣。。。一件。元甲。简单棉袍铁叶(两钉一叶)。。。。。。。。。。。

共有761篇贴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瞪大了俩眼看看什么是铁甲

宋代重装步兵

据《武经总要》甲胄插图中的步人甲复原设计。

兵器为鸦项枪。

鸦项者,以锡饰铁嘴,如鸟项之白。
 ——《武经总要》

来了

蒙古甲

转几个看看

锁甲



明代盔甲和刀!

蒙古西征
http://tieba.baidu.com/f?kz=312771295
你说的罗斯公国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0698.html
清朝棉甲里面所含的铁甲



..............

纯飘。。。。。。。。。。。。。。


说道藏甲的两个款式,其实完全就是元代扎甲和明代御林军鸟枪兵铠甲的拷贝————

发个西伯利亚民族的铠甲,同样受元甲影响
老外做的元代蒙古甲,看看和藏甲一不一样?

还有你所谓的皇帝的御用甲到底是什么样的,省的你不知道还乱说让人笑掉了大牙

给你看看17世纪的骑兵甲,带火枪的

皇太极那个老儿的铠甲,为什么不是黄色的呢?
想必你这个小白弄不明白。

腾堂高虎的兔子甲
很有创意吧

神原康正的南蛮甲

一只兔爷

猪八戒

像不像死囚插着个亡命旗

这老猴子脑袋上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至少十几天没吃饭了

鳞甲和板甲相结合


日本的兔子很多
我要说的是……连接部分问题~~

这是某个国内达人的收藏品~~

你梦寐以求的铁裆裤。

这是朝鲜的棉甲!!根本不用泡钉,NC。

不光中国,印度莫卧尔也用布面甲,和西欧那些破玩意比,东方这些才叫高级货。

看!

元寇史料馆的东西变成明末高级武将的。。。。。。。。
。。。
那重规格是高级武将的???
那这件莫非是忽必烈的???????????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5884
发表于 2009-3-14 14: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连载】壬辰战争四百一十年祭 (更新第五章于12楼)

龙年战争这个故事圈,可以作为将来中,日,韩三国共同拍摄的电影。

也可以作为将来三国同台演出的大型露天舞台剧,三国以史同乐,促进和平。


别说小日本的盔甲上的耳朵还真是蛮多的,而且还挺讲究,不过在我们看来确实是个累赘,哈哈。



本多忠胜着用具足



徳川家康着用具足——大黒\頭巾铠



德川家康着用具足——金溜め塗具足



德川家康着用具足——金溜め塗具足2


[size=-1]
[size=-1]作者:25253909 回复日期:2008-4-10 23:37:15 
  再来

丰臣秀吉着用当世具足



加藤清正二枚胴具足



加藤清正着用具足——紺糸威し具足



加藤清正着用具足——紺糸威し具足


[size=-1]
[size=-1]作者:25253909 回复日期:2008-4-10 23:38:18 
  再来

前田利家着用具足——本金箔押具足



前田利家着用具足——金箔押伊予札卯花糸素懸威具足



山本勘助铠



山本勘助着用具足——二枚胴具足


[size=-1]
[size=-1]作者:25253909 回复日期:2008-4-10 23:41:12 
  再来

上杉谦信铠



上杉谦信着用具足——南蛮胴具足



上杉謙信着用具足——南蛮胴具足



上杉謙信着用铠——本小札色々威腹卷铠


[size=-1]
[size=-1]作者:25253909 回复日期:2008-4-10 23:42:16 
  再来

武田信玄铠



武田信玄着用具足



伊达正宗着用具足——铁黑涂五枚胴具足



伊达政宗着用具足——五枚胴具足


[size=-1]
[size=-1]作者:25253909 回复日期:2008-4-10 23:46:16 
  最后

真田幸村所用——鉄錆地二枚胴具足



真田幸村着用具足



织田信长胴丸铠



织田信长着用当世具足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5884
发表于 2009-3-14 14: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连载】壬辰战争四百一十年祭 (更新第五章于12楼)

http://www.google.com/search?sou ... arch&meta=lr%3D
龙战三千里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240505.shtml
明代锁子甲


14 中国古代甲胄之辽篇-二件套式



15 中国古代甲胄之金篇-二件套式




16 中国古代甲胄之西夏篇-二件套式




17 中国古代甲胄之元篇早期-披挂式



18 中国古代甲胄之元篇中期-披挂式



19 中国古代甲胄之元篇-套衣式



20 中国古代甲胄之明篇早期-二件套式



[size=-1]
[size=-1]作者:25253909 回复日期:2008-4-9 16:39:20 
  接着

21 中国古代甲胄之明篇后期-套衣式



22 中国古代甲胄之明篇后期2-套衣式



23 中国古代甲胄之清篇1-套衣式



24 中国古代甲胄之清篇2-套衣式


[size=-1]
再来是日本盔甲
  








[size=-1]
[size=-1]作者:25253909 回复日期:2008-4-9 16:41:33 
  接着








[size=-1]
[size=-1]作者:25253909 回复日期:2008-4-9 16:42:40 
  接着
  








[size=-1]
[size=-1]作者:25253909 回复日期:2008-4-9 16:44:08 
  接着



主题

0

回帖

3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35884
发表于 2009-3-14 15: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连载】壬辰战争四百一十年祭 (更新第五章于12楼)

还有你所谓的皇帝的御用甲到底是什么样的,省的你不知道还乱说让人笑掉了大牙

   
给你看看17世纪的骑兵甲,带火枪的

   
皇太极那个老儿的铠甲,为什么不是黄色的呢?
想必你这个小白弄不明白。

   
腾堂高虎的兔子甲
很有创意吧

   
神原康正的南蛮甲

   
一只兔爷

   
猪八戒

   
像不像死囚插着个亡命旗

   
这老猴子脑袋上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至少十几天没吃饭了

   
鳞甲和板甲相结合

   

   
日本的兔子很多

   
我要说的是……连接部分问题~~

   
这是某个国内达人的收藏品~~

   
你梦寐以求的铁裆裤。

   
这是朝鲜的棉甲!!根本不用泡钉,NC。

   
不光中国,印度莫卧尔也用布面甲,和西欧那些破玩意比,东方这些才叫高级货。

   
看!

   
元寇史料馆的东西变成明末高级武将的。。。。。。。。
。。。
那重规格是高级武将的???
那这件莫非是忽必烈的???????????

   

主题

0

回帖

317

积分

游客

积分
317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20: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连载】壬辰战争四百一十年祭 (更新第五章于12楼)

引用第19楼上将潘凤于2009-03-14 13:38发表的 Re:Re:Re:Re:Re:【连载】壬辰战争四百一十年祭 (更新第五章于12楼) :

那日本有关壬辰战争的史料那本比较好
我看过的是《日本战史》和《日本外史》,但你要对比史料会发现,和中朝史料记载出入不少

主题

0

回帖

317

积分

游客

积分
317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2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Re:【连载】壬辰战争四百一十年祭 (更新第五章于12楼)

引用第20楼马赫迪于2009-03-14 14:09发表的 Re:Re:Re:【连载】壬辰战争四百一十年祭 (更新第五章于12楼) :


龙战三千里在二零零四年还没写的时候,我(庞贯哲)在新加坡中国历史论坛提出坛友以接龙形式写英语的有关壬辰的论坛小说。
是在那个贴中,作者提出“龙战三千里”的名称的。我当时的提议是“龙年战争”,是想搜集壬辰倭乱中,中,日,朝三国的小典故故事,如加藤清正借朝鲜粮草的小典故,加工成适合青少年成长时由大人导读的“故事圈”题材。所谓“故事圈”就是类似游牧部落的口头文学的整套穿插型故事系列,可以拆开一个一个故事地讲。我希望,“龙年战争故事圈”能够有一定朴素性和原始性,比如说人物的名字不需要太拘泥于史实,“太阁羽柴秀吉”可以改成“日本国王平秀吉”,并作为一个代表这个故事圈特色的名字贯穿整个故事用。

.......
阁下可以考虑另开一帖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3685
发表于 2009-3-15 21: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连载】壬辰战争四百一十年祭 (更新第五章于12楼)

引用第24楼无为于2009-03-15 20:44发表的 Re:【连载】壬辰战争四百一十年祭 (更新第五章于12楼) :

我看过的是《日本战史》和《日本外史》,但你要对比史料会发现,和中朝史料记载出入不少
是细节上的出入?还是基本史实上的出入?

主题

0

回帖

317

积分

游客

积分
317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21: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连载】壬辰战争四百一十年祭 (更新第五章于12楼)

引用第26楼上将潘凤于2009-03-15 21:18发表的 Re:Re:【连载】壬辰战争四百一十年祭 (更新第五章于12楼) :

是细节上的出入?还是基本史实上的出入?
细节出入为主,但也有史实出入。壬辰战争的谜团很多,主要就是三方记载不同

主题

0

回帖

317

积分

游客

积分
31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7: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将星照耀朝鲜

平壤会战虽然打垮日本第一军,但侵朝日军的元气还在,朝鲜大部也依然在其控制下。可日军在精神上,却似乎因为这场会战被彻底摧垮,不是一两支部队,而是十几万日军都突然斗志全无。

首先是小西行长和他的第一军,绕过开城一路溃退到汉城才停下来重新集结,这也有情可原,毕竟输得太惨。然后是加藤清正的第二军,这位老兄大概出门没看黄历,本来率军从咸镜道出发企图解平壤之围,无奈李如松动作太快、下手太狠,还未赶到平壤就已失守,他的根据地咸镜道偏偏又被朝鲜义军给趁火打劫光复了,加藤清正倒痛快,干脆也率军直接向汉城退去。有这两位老大带头,其余各地日军纷纷效仿,全线向南撤退,明军直逼重镇开城。

开城是朝鲜以前的京城,被誉为朝鲜三都之一。驻扎此地的是日军的第三军和第六军,以及从黄州、平山等地撤下来的日军,数量达2万多人,凭借坚城足以一战。他们的指挥官是黑田长政,这位日本国内的“兵法大家”表现更让人失望,别说兵法,简直毫无章法。在明军尚未逼近开城时,他决定要坚守,等明军逼近,最佳撤退时机已过,这位老兄又突然变卦,一溜烟带头跑了。跑还跑得乱七八糟,结果让明军的骑兵追上来一顿臭揍,日军光脑袋就被砍掉五百多颗,明军仅阵亡六人。追击的明军仅仅几千人,被追的日军却超过二万,黑田长政居然没有勇气一战,再次带头逃跑,结果造成日军大乱,后卫被击溃。如此表现实在让人怀疑他“兵法大家”的绰号是不是买来的。

至此,李如松入朝仅一个多月,便收复失地五百余里,朝鲜三都八道,已收复平壤、开城二都及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咸境等五道,算上之前李舜臣保全的全罗道,战局已经扭转。中国军队继续南进,兵锋直指王京汉城。

沦陷区的朝鲜民众听说中国一路势如破竹,日军已经兵败如山倒时,欢欣鼓舞之余干件傻事。1月23日,一些汉城居民在城中放火,不幸被日军察觉,暴动被迅速平息。1月24日,日本国内被吹嘘为智勇双全的宇喜多秀家,为稳定局势竟然丧尽天良的下令屠城,命令将汉城内所有男人全部杀死!一时汉城内生灵涂炭,被杀人数至今都无法统计,仅有少数男性化妆成女人逃出城外,美丽的王京变成一座死城。这种惨无人道、毫无人性可言的行为发生在日军身上,在今天的中国人看来,也不算太新鲜的事情。

作为手无寸铁的平民,适时的忍耐才是一种智慧。

1月25日,大屠杀的第二天,中国军队跨过临津江,不知那天的太阳是否透着血腥的光芒,预示着不久即将发生的事情。李如松下令在坡州城扎营,并派总兵查大受领3000人南下,打探前往汉城的道路。

查大受没走多远,就在汉城郊区迎曙驿与日军北上搜索部队加藤光泰部遭遇并爆发激战,明军顺利的击溃这股日军。据日方记载,战死60多人;朝鲜《惩毖录》则记载歼敌百余人;查大受向李如松的汇报却是歼敌600多人。这里不排除查大受冒功虚报的可能,具体也搞不清楚,就这么着吧。

但这场看似无关痛痒的遭遇战,却成为壬辰战争中最残酷的一场野战――碧蹄馆会战的导火线。

加藤光泰败退后,立刻将遭遇明军的情况报告汉城日军总部。被誉为智将的第六军军长小早川隆景迅速判断这是中国总攻的预兆,消灭眼前这支孤军是在明军总攻前消灭其有生力量的绝佳战机,他计划以优势兵力围歼这支明军,在短时间内迅速结束战斗。小早川隆景的建议得到小西行长的支持,以第六军为主力,第三军、第九军各一部,二万日军相继出发,准备以泰山压顶之势打一场完美的胜仗,顺便挽回一下士气。

这边的查大受因为一场胜利而飘飘然起来,李如松的探路命令被他抛到脑后,带领部队一路杀下去,结果在碧蹄馆碰上日军主力。战斗一打响,中日双方都吃了一惊。查大受发现这些日本人早有准备,似乎就是冲着自己来的,开战没多久就成合围之势,且源源不断,人数远在己方之上,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算是捅娄子了。小早川隆景也很快明白纸上谈兵害死人的道理,本打算速战速决,可惜中国人不配合,自己人又不争气,这伙明军极其能打,火力凶猛、性格顽固,一上来反把日军打个灰头土脸。

查大受此时应该庆幸三点:

首先是他在来碧蹄馆前,就向李如松及时发出遭遇日军并歼敌600(存疑)的报告。这份看似白开水的战报却引起李如松的兴趣,他亲自带1000辽东铁骑前往接应查大受,这一举动险些将其本人带入万劫不复之地。但幸亏他出发后又下了一份命令,让总兵杨元随后再带1000骑兵去接应他。虽然不多,但不管怎么说查大受算是有了援军。

其次是他这3000骑兵的火力实在骇人,不但装备三眼神铳、马上佛郎机和大量集束火箭,还带了佛郎机火炮战车(有资料介绍这玩意最大射程1000米,后填装弹,发射散弹时一发炮弹带有500个碎片,可以封锁60米宽的正面)。集束火箭是明军传统的一种轻火器(北京军博有实物),手动点火,射程300米,一次发20枝的称为“火龙箭”,32枝的称为“一窝蜂”,49枝称为“飞廉箭”,100枝的称为“百虎齐奔”。这东西技术含量上虽比不上火枪,但在特定场合下,比如野战时压制密集敌群的攻击,却能发挥出巨大杀伤力,偏偏此时正是这种特定场合。

最后应该庆幸的是日军的部署,部队总人数虽然占据绝对优势,却是分批赶往战场,一时没有集中成整体战斗力,这也算给查大受机会。

所以刚刚开战时,明军越打越有信心,他们以战车为野战工事,先以佛郎机炮、三眼火铳、集束火箭的大量杀伤日军,再以骑兵的短促出击消灭逼近的足轻步兵,击退日军一次次潮水般的冲锋。

可惜好景不长,日军人数优势慢慢体现出来。

与查大受部交战的是小早川隆景指挥的“前军”,来自日军第三、六、九军,分四队,共两万人。这本就已经难以招架,何况后边还有正在集结的“后军”,由宇喜多秀家指挥,来自日军第四、五、八军,共两万一千人。

四十里外的汉城防务则由小西行长负责,驻防兵力还有一万四千人。查大受带这么点人就跑来闹事,实在有没事找抽的嫌疑。

日本前后两军八队,一共集结四万一千人准备在碧蹄馆打一场痛痛快快的歼灭战,好好出出这些日子来被中国人追得到处跑的恶气。

可是中国军队偏偏就不让日本人痛快。

查大受知道自己算彻底出不去了,日本人越打越多,自己手头的兵力越来越少,既然不打算投降,就只有死战。3000明军从1月26日开始奋战一昼夜,连续顶住了四队日军的轮番围攻,并重创立花宗茂部,战况最惨烈时,明军仅剩900余骑,但大明军旗依旧巍然不倒,高高飘扬在朝鲜的夜空下。

1月27日晨,伴着初升的朝阳,日军外围突然杀声嘹亮,枪炮大作,包围圈被撕开一个口子。李如松和他的1000辽东铁骑到了。面对满山遍野的日军,李如松与查大受迅速会和,随后发现进来容易出去难,只好硬着头皮打下去。

小早川隆景越打越郁闷,什么速战速决、就地围歼之类的豪言壮语早忘得一干二净。眼看着明军已经快扛不住了,偏偏又杀进来一批。但是没过不久他可能就意识到李如松的特殊身份,于是小早川隆景一边指挥日军加紧围攻,一边派人紧急通知宇喜多秀家来参加会战。这下李如松的处境比查大受独自被围时还危险,前前后后四万日本人赶来和他玩命。

也就是仗着身边这1000辽东铁骑是父亲亲手带出来的亲兵卫队,加上三眼神铳实在凶猛,日军一度只能跟随李如松左右而不能近身,可见明军火力的强大封锁能力。但什么事情都有例外,突然蹦出个史料上记载的“金甲倭将”,差点要了中国提督的性命。这位金甲倭将带着部下冒死接近李如松,并被他攻到马前,幸亏弟弟李如梅眼疾手快,手起一箭将其射杀才救下李如松。后来日方史料证实,这位时尚先生是立花家著名的猛将小野成幸。

明军至此虽已损失惨重,但也给日军造成极大杀伤。据日方记载,立花家重臣安东常久、小串成重相继战死;小早川秀包帐下包括重臣横山景义在内的8员高级武士亦死于此役。碧蹄馆之役,日军阵亡的高级武将就达15人之多,可见战况之残酷。

就在中日双方无论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已经到达崩溃边缘的时候,杨元带着1000骑兵赶到战场。

事实证明没有最慢只有更慢,小早川隆景彻底郁闷了,中国人越打越多,左一拨右一拨没完没了,自己苦等的那位宇喜多秀家却不知道跑哪里喝茶去了!大概是连续苦战没有休息好,小早川同志老眼昏花的认为杨元带来的是明军主力,当机立断的下令撤军。李如松见好就收,装模作样的打了几下赶紧溜之大吉。于是这场稀里糊涂的恶战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开打,莫名其妙的结束,且交战双方都认为自己取得胜利。

碧蹄馆战役具有典型的遭遇战特征,明军在战役中表现出强大野战能力。可在26年后与装备原始的女真人野战中,明军却屡战屡败、不堪一击,连袁崇焕都不得不“凭坚城、用大炮”,尽量不与八旗野战。能让一个强大的武装如此迅速腐朽的,是已烂到骨子里的帝国制度,可惜明朝灭亡时却没有带走这个无可救药的制度,反被满清捡起来,并发展得更加无可救药。

这场战役的历史地位在当时看并不突出,但后世研究起来却发现并非如此。此战后,日军不敢与明军野战,龟缩于汉城及周围工事中。中国军队也意识到日军的兵力优势,不敢强攻,这才有李如松的神来之笔。

龙山大仓本为朝鲜国仓,积存朝鲜数十年的粮食,汉城被日军占领后,龙山大仓就成为汉城日军的军粮库,后来日军运来的粮食都存于此地。李如松得到这一情报后,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敢死队深夜奇袭龙山大仓,重演官渡之战。十三座大仓,数十万石粮食,一夜间被烧的干干净净。

这下鬼子们彻底傻眼了,石头又不能当饭吃,除了走人别无选择。1593年4月18日,日军撤出汉城,5月2日,日军大部分退到釜山一带。李如松于4月19日率军进入汉城,朝鲜三都全部光复,5月15日中国军队推进至庆州。不到5个月的时间,中国把日本赶回起点,日本人再退一步就得跳海。

可情况却并不像看起来那么乐观,日军虽然已伤亡三万五千多人,但依然占据人数优势,且退无可退,再打只能横下一条心拼命。明军也好不到哪去,由于战线拉长,军备给养跟不上,朝鲜本就贫瘠,加上战乱早已青黄不接。军费花销更是巨大,不到半年就花掉白银百万,此时的大明本就是吃老本阶段,哪里受得了。明军又有大量骑兵,至此已损失战马超过2万多匹,这么下去明军骑兵都要改行当步兵。李如松还要分兵驻守各地,他手头的机动兵力仅剩万余可调用,根本不够决战。

既然不能再打,那就谈判吧。

被黄仁宇先生称为“所有时代外交上最大错误”的中日谈判开始了。

主题

0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41483
发表于 2009-3-20 17: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连载】壬辰战争四百一十年祭 (更新第六章于28楼)

请看日本人写的《征韩伟略》。 [s:2]  [s: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7 15:58 , Processed in 0.0428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