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00|回复: 16

宋襄公不击半渡是因为仁义吗?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08-12-24 08: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襄公不击半渡是因为仁义吗?



提起宋襄公,很多人都会想起宋楚弘水之战,宋襄公大谈仁义,拒绝大司马子鱼的半渡攻击的建议,非要等到楚军登岸后整顿好阵形才发起攻击,导致宋军战败,襄公中箭身死的故事。普遍的看法是宋襄公迂腐守旧,不自量力,空谈仁义。



但我却时常在想,宋襄公这种对仁义战争的坚持,只是因为个人性格的迂腐和不自量力吗?是不是在春秋时代以前,战争的规则就是在仁义的道德基准之下,战争双方摆明车马,进行仪式化的战斗?



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也是从其他民族的战争中得到的启发,希腊城邦间的战争,都是双方组织好军队---由自耕农组成的重装方阵步兵,进行时间不长的战斗。大约会造成20%的战斗伤亡。(胜方5%,败方15%)。希腊重装步兵的座高荣誉就是在战场上摧毁敌人。



而对于一些土地平旷肥沃,而人力资源缺乏的社会,则战争倾向于演变为一种仪式化的战争,实际参加作战行动的是少数精英阶层,他们的战斗胜负决定多数人的命运。这样的战争一般伤亡比较少,是以对人力资源的取得而不是把他们杀死在战场上为目的。



中国在春秋时代以前的社会形态,是以城市耕稼为基础的农业社会,广袤的东亚大陆上如珍珠一般点缀着一个个农耕城市,也就是当时的诸侯封国。这些国家统治范围限于一城,而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城市周围有广阔的肥沃原野等待他们去开发。是否当时的诸侯之间也在进行着以人力资源的获得为目标的礼仪性战争呢?



从殷商征讨东夷俘虏亿兆夷人,以及牧野之战,西周军队击溃殷商军队而未作屠杀,殷商灭国后,尤有武庚获得分封。乃至平王周公平定武庚三监之乱后,还把殷商遗民封于宋国,顽冥不化的死硬分子则置于东都洛邑。从这几场战争看来,殷商和西周并没有出现像战国时那样动辄坑杀几十万的情况。战败者亡国而未灭种。  



孙子兵法中说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知道这种不崇尚杀戮,而讲究不战而胜的思想,和礼仪性战争的获得人力资源是否有关?



到了春秋时代,诸侯兼并愈演愈烈,我想这种兼并目的是为了获得城市人口和土地资源,大肆杀戮似乎并不能起到很好效果。打者仁义的旗号,通过礼仪性战争达成战争目的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也许这就是宋襄公食古不化,固守仁义的原因所在?个人一点随想,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共同探讨。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4 09: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释三昧于2008-12-24 08:27发表的  :
这样的战争一般伤亡比较少,是以对人力资源的取得而不是把他们杀死在战场上为目的。
我感觉珀弓大哥这一条和半渡而击貌似没有必然的联系
因为为了获取人力资源而发展出仪式化战争。形成战争规范后,影响到了后来的宋襄公。宋襄公不击半渡有没有坚持仪式化战争的原因?

主题

0

回帖

3575

积分

游客

积分
3575
发表于 2008-12-24 10: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之后,礼崩乐坏,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发表于 2008-12-24 11: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无义战

易中天说,那时代的统治者都是守株待兔,碰到傻子民众,可以有尧舜,可以有汤武 [s:2]

后来就行不通了

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7734
发表于 2008-12-24 11: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这样白起也不该杀人了。但实际上他杀人很有效果,三晋被削弱得很厉害。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3951
发表于 2008-12-24 11: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上古时代,战士乃崇高的职业,战争乃崇高的事业(在中国,从军是士以上的贵族阶层的专利;在西方,军队一般都是公民军)。正因为如此,作战双方都很注意礼仪,战争成了艺术化的操练,显示了强烈的骑士风范。
  作战双方往往选定一块平地,拉开架势展开决战,落败一方逃跑时,对方也不穷追。在古印度,甚至胜负的判定取决于由婆罗门出身的主帅的生死;在古希腊,有两个大城邦为了解决领土争端,双方约定主力必须远离战场,而各挑选三百名精锐决战;而中国的《左传》等古籍中也有不少关于军礼的程式化礼仪的记载。
  宋襄公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个礼乐开始崩坏、但没有完全崩坏的时代,因此他有些不合时宜的做法也很正常。不过自从他吃了大亏、沦为笑柄之后,就再没有人肯效仿古人的战法了,中国的英雄时代的袅袅余音也完全消失了。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发表于 2008-12-24 22: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失语者于2008-12-24 11:17发表的  :
如果是这样白起也不该杀人了。但实际上他杀人很有效果,三晋被削弱得很厉害。

不对啊

作者谈的是春秋时的战事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693
发表于 2008-12-24 22: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永恒的雅典于2008-12-24 11:46发表的  :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上古时代,战士乃崇高的职业,战争乃崇高的事业(在中国,从军是士以上的贵族阶层的专利;在西方,军队一般都是公民军)。正因为如此,作战双方都很注意礼仪,战争成了艺术化的操练,显示了强烈的骑士风范。
  作战双方往往选定一块平地,拉开架势展开决战,落败一方逃跑时,对方也不穷追。在古印度,甚至胜负的判定取决于由婆罗门出身的主帅的生死;在古希腊,有两个大城邦为了解决领土争端,双方约定主力必须远离战场,而各挑选三百名精锐决战;而中国的《左传》等古籍中也有不少关于军礼的程式化礼仪的记载。
  宋襄公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个礼乐开始崩坏、但没有完全崩坏的时代,因此他有些不合时宜的做法也很正常。不过自从他吃了大亏、沦为笑柄之后,就再没有人肯效仿古人的战法了,中国的英雄时代的袅袅余音也完全消失了。

不止是中国,世界历史的英雄主义时代也早已成为了传说

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5886
发表于 2008-12-25 09: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有了孙子兵法的计谋,战争已彻底屏弃“友谊第一”而无所不用其极,特别是习惯了闪电战的现代人简直无法理解宋襄公般的仁义战争。不过既然子鱼曾建议半渡攻击,就说明当时的战争规则并非双方摆明车马进行仪式化的公平战斗,宋襄公之所以没有采纳半渡攻击的建议,可能和他觊觎盟主地位有关,试图用公平的战斗显示自己的实力以展现霸气

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25886
发表于 2008-12-25 09: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鲸鱼手疾眼快,我还没发出去他已经送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7 21:43 , Processed in 0.0347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