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92|回复: 10

夏商时期的中国和世界最古老的文明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6972

积分

游客

积分
6972
发表于 2007-10-15 22: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商时期的中国和世界最古老的文明
  白寿彝


  上古世界文明的发生,大体分为两批。第一批最古老的文明发生于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前3000年代末,包括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西亚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的文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东亚黄河流域的夏文明和南欧克里特岛的爱琴文明;第二批古文明发生于公元前1000年代,包括印度的“雅利安人”文明、伊朗的波斯文明、巴尔干的希腊文明、意大利的罗马文明等。当第二批古文明兴起的时候,第一批古文明或者已经灭亡,或者正在衰落。大体说来,公元前3000年代和前2000年代是世界第一批古文明的时代,这也就是我国夏、商两朝所处的时代。 

  在夏代以前的年代

  夏文明的传说年代约在公元前3000年代末叶,即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在这以前,北非、西亚和南亚的三个文明已经有了。

  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尼罗河流域的埃及逐渐过渡到阶级社会。最初在尼罗河两岸出现了数十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小邦。随后,这些小国分别统一为两个王国,即南方的上埃及和北方的下埃及。约公元前3100年,上下埃及开始统一。到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5�前2180年),王权一度十分强大。古王国前期,国王们的“金字塔”越来越大,后期又逐渐变小。这大体反映了王权和国势的盛衰。随后是约一百四十年的分裂时期(约公元前2180�前2040年),原来的诸小邦在古王国时期变成了州,这时重新独立,并相互混战。

  公元前4000年代后期,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南部,也逐渐向阶级社会过渡。公元前二十八世纪至前二十四世纪,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的南方建立了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邦。公元前二十四世纪至前二十二世纪,阿卡德人在两河流域南部的北方建立起国家,并曾统一两河流域南部。公元前二十二世纪末至前二十一世纪末,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又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两河流域南部商业发展较早,城市国家延续的时间较长。到阿卡德王国和乌尔第三王朝时期方出现王权加强和统一的趋势。

  约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间,在印度河流域曾有一个广泛分布的城市文明。其中以在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二地发掘出的古城遗址最为突出。城市有设计得很好的城墙、公共建筑物、布局整齐的街道和下水道等。

  以上三个文明的发生都早于夏的传说年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农业与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了城堡、神庙、王陵等大规模建筑物,有了文字,有了国家机构,并且逐渐由一个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小邦统一为地区性的王国。不过,这种统一的进程在各地并不相同。埃及统一局面出现较早,王权兴起较快;两河流域则各小邦独立性较强,统一王国产生较晚;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文字尚未释读成功,因此还不知道各城之间是否已有统一趋势。而且,不论在埃及或两河流域,各个城市都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传统,各有自己的神庙和贵族集团;在王权强大时,它们成为从属于中央政权的一个州,在王权衰落时又纷纷回到独立的小邦的状态。 

  在与夏代同时的年代

  夏的出现可能是我国文明的开端。近年考古研究的成果大有使夏文明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趋势。相传,“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看来,一方面有许多小邦和部落同时并存,另一方面,又有夏作为各邦共同承认的领袖。就前一种意义说,夏只是一个小邦,就后一种意义说,它又是一个王朝。公元前二十八世纪至前二十四世纪时的苏美尔也有过类似的现象:一方面,若干小邦同时并存,另一方面,其中某一个邦在某一时期获得了“王权”,成为各邦的领袖。

  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前十七世纪间,亦即大约与夏代同时,古文明和古文明的边缘地区在发展和变化之中。

  公元前3000年代末、前2000年代初,原来大概居住在黑海北岸和多瑙河下游的操印欧语的部落发生迁徙。一支迁入小亚细亚,约两个世纪以后在这里建立了赫梯国家;一支迁入马其顿,后来其中的一部分(说阿卡亚方言的部落)又向希腊中部和南部迁徙;又一支迁入意大利:还有一支到了中亚阿姆河平原。他们对古代文明后来的发展是很有影响的。

  在埃及和两河流域南部文明的影响下,这一时期在两河流域北部的亚述,在叙利亚及沿地中海的腓尼基地区,出现了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邦。在克里特岛上,也出现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邦。这些小邦都有了自己的文字。叙利亚和腓尼基地区主要受两河流域的影响,采用楔形文字;克里特则主要受埃及影响,形成了象形文字。

  埃及在此期间曾再度统一,史称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040�前1786年)。中王国时期的各州保有相当大的权力,实际上是一些承认中央王权的半独立的小邦。两河流域在此期间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年),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曾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颂布了著名的法典。不过,汉谟拉比死后不久,巴比伦在东方山地民族的侵袭下迅速衰落。在公元前十八世纪中叶,埃及重新分裂,从亚洲来的游牧民族占领了埃及北部,并维持了百余年的统治。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在公元前十八世纪中叶灭亡。克里特岛上的诸城市国家也在公元前十八世纪中叶一度毁灭。由于这两个地区的文字都未释读成功,对它们的文明被毁灭的原因尚无法确切说明。总之,约当夏代晚期,多数的古文明都曾经历一度衰落,而其中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则从此一蹶不振,被人遗忘,直至本世纪才被考古学家发现。 

  在与商代同时的年代

  商代(公元前十七世纪至前十一世纪)是我国文明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几十年来,考古学者和古文字学者的研究成果不仅印证了传统文献对商代的记载,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实物和文字的资料。商代仍然有很多小邦即“方国”并存。古人相传“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吕氏春秋·上德》)。商是诸邦中的“大邦”或称“大邑”、“天邑”,作为各邦的首领,成为继夏而有天下的王朝。

  在与商代同时的世界上,文明的发展呈现着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印度河流域文明灭亡了,进入这一地区的“雅利安人”还停留在原始社会的后期阶段。古巴比伦王国灭亡了,两河流域落入外族(在北部是米坦尼人,在南部是加喜特人)统治之下。赫梯在小亚细亚发展成为强国。埃及人逐出了入侵者,建立起强盛的统一国家,史称“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67�前1085年)。埃及与赫梯争霸于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经过多次战争,至公元前十三世纪初,双方缔结和约,但双方都已走向衰落。到公元前十三世纪末,在“海上民族”的侵袭下,赫梯强国解体,埃及虽一时尚能自保,但是它的盛世已经过去,季世已经来临。

  公元前十六世纪,克里特岛上的城市和宫殿建筑重新出现,而且比以前更加壮丽,大约形成了以克诺索斯为首都的统一国家。大体同时,在希腊南部也出现说阿卡亚方言的希腊人建立了的迈锡尼文明。公元前十五世纪中叶,阿卡亚人征服克里特,在克里特岛和希腊大陆使用同一种文字(线形文字乙种,已释读成功)。迈锡尼文明是散布于南希腊和中希腊的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邦。“迈锡尼文明的希腊人从海上扰掠小亚、地中海东岸和埃及,被称为“海上民族”。公元前十三世纪中叶,以迈锡尼邦为首的希腊各邦联军曾攻取小亚的特洛耶。可是,另一支希腊人(说多利亚方言的部落)又从马其顿和北希腊南下到中希腊和南希腊,并占取了克里特岛。约公元前1200年之际,克里特岛和希腊大陆原有的文明,被多利亚人扫荡殆尽。希腊基本上又回到原始社会晚期阶段,史书往往称为“黑暗时期”。除了从口头上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以外,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的文字和历史都被遗忘了。到公元前十二世纪,后期的殷商还相当强盛,而世界上其他所有的文明都处于衰落之中。

0

主题

0

回帖

7025

积分

游客

积分
7025
发表于 2007-10-16 13: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那时世界文明是分头各自进行的

因为它们之间没有互相影响过,而各自的发展则各有其过程和原因.而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自然环境是影响各自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我是一般不把中国古代文明,与世界其它同时代文明共论的,因为如前所说,没有可比性.能够得出什么具体结论呢?其实就是各自环境不同,而形成各自发展道路罢了.各有各的理由,而那些理由却是基本无法比较的.
现在则不同,世界都是成地球村了.各个文明之间的交流太为紧密与深入.因此不能再把某个国家,单独置于世界主流文明之外了.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0-8-26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己所不欲) 的帖子

环地中海的几大文明,相互间还是有影响的。
尤其是公元前十四五世纪的腓尼基更加强了文明间的纽带作用。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6626
发表于 2010-8-26 10: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观点。比珀弓兄还要更过去一点。

不仅地中海各文明之间有联系,而且联系很深刻。
体现在贸易、文化上的相互交流。

主题

0

回帖

1190

积分

游客

积分
1190
发表于 2010-9-2 11: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明不好说,古巴比伦和古印度之间、古埃及之间,都应该有比较弱的联系。

主题

0

回帖

37

积分

信息监察员

积分
37
发表于 2011-4-21 12: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商前面是否还有个虞朝?看《长短经》上看到虞、夏、商三朝。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1-4-21 15: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应该属于部落联盟形态。

主题

0

回帖

1256

积分

游客

积分
1256
发表于 2011-4-30 19: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主题

0

回帖

1256

积分

游客

积分
1256
发表于 2011-4-30 19: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氏起源
 
  篯铿,生于尧59岁丙辰年三月初三,前1745年,死于大禹(受禅让)20年辛酉年六月十二,前1680年66虚岁。初,以善斟雉羹(勾芡带汁的野鸡肉),和滋味事尧,又通算数,勇若盘古。尧生于戊午年,24岁己卯年失尧,前1722年。(生于尧23岁,乙卯年失尧,是错误的,乙是己的笔误,时间向前移动24年)
 
  舜故使其量度地数。铿闻夸父之后,有章亥、坚亥二子,健步亦善算,使之为助。二亥两足步数,右手把算,左手指画。章亥步自东极,至于西垂,得二万八千里。坚亥自南极步至北垂,得二万六千里。这些正好是欧亚大陆的数据。
  舜在位期间,前1731年-前1700年,命令篯铿测量天下。许多史册、汉朝的东方朔,都传抄了部分测量数据、地形记载等。证实了,颛顼封长兄乾荒(韩流)的朝云之国、3弟安的西国(西落)、4弟始均的北国(鲜卑)、少弟悃的北狄(翟)国、颛顼的儿子建立的南国,在当时与中国还有来往。
  黄帝在江西赣江上,乘过巨舟。黄帝6子玄嚣在位中期,颛顼带领的海军,从江苏丹阳、常州出发,前1810年前后到达流沙(印度河),与洋水(恒河)的长兄乾荒(韩流),越过兴都库什山口的3弟安,消灭了古印度。前1805年前后到海南岛,平定九黎的邪教叛乱,并发配到瀛洲(本州)、蟠木(北海道)。少康元年,辛亥年夏4月出兵,前1570年,在山东以东的海上,仲康5弟的子孙过君,打败了猗寒浞的儿子奡(浇),少康以前的海军已经装备有巨艘,艘已经是海中大船。篯铿的测量,得到了海军的帮助。没有海军的巨艘,许多地方都无法测量。当时,地球的气温比现在高,海平面也比现在高4-5米。
 
  篯铿,负责测量了泰国、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英国(流洲,地方三千里,今长约1000公里)、爱尔兰(凤麟洲,地方一千五百里,今长约480公里)、俄罗斯、北冰洋(溟,地方万二千里,今长约4000公里)、加拿大、美国(扶桑,岸直(俄勒冈州西海岸,中北部比较直的海岸),陆行登岸一万里,今约3300公里,东复有碧海(俄亥俄州的意息、伊利湖))、夏威夷(祖洲)、澳大利亚(炎洲,地方万二千里,今长约4000公里)、新西兰(生洲)、马达加斯加(长洲,地方五千里,今长约1590公里)。科学家已经证实,而且测量误差小于2.5%。汉时,一尺约21.35-23.75厘米,1公里约3里多。
  但是否测量了,冰岛、格陵兰、墨西哥、复活节岛、东非、北非,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冰岛、格陵兰的数据是错误的,可能是东方朔等人传抄记错了。
 
  测量了当时,中国人已经控制的,绝大部分地方,约半个地球。科学家已经证实,这些地方的现代人(M168)、炎黄子孙(M89)、语言、文化等都来自中国。全世界80%以上的人,都是来自中国的炎黄子孙。主要是使用战车、剑、复合弓等兵器。末代倒数第二个炎帝的玄孙互人,前1740年前后,第1次征服古埃及。古埃及以前没有车。
 
  舜死后7年,大禹乙卯(即天子位)4年5月,前1686年60岁,篯铿归都复命。他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就测量了十几年。篯铿被大禹封于徐州彭城,是曰大彭。篯铿就是彭氏起源、家谱记载的彭祖。后来,大禹的儿子啟,传天子位于,篯铿的孙子伯少(寿、大彭)。
  历史上的彭祖篯铿,和他的儿子,太彭(潈、通),彭、韦、钱、寿氏的祖先。啟在位期间,前1659年之前,孙子伯少(寿、大彭)为夏啟司空(司寇)时,就已经死了,大彭已经是彭祖的孙子伯少(寿)。证实他们2个人的平均寿命,小于64岁。彭祖篯铿比大禹小9岁,多活2年,他的儿子,太彭(潈、通),比啟早死7年以上。
 
  后来,启传位于彭祖的孙子彭伯寿,彭伯寿让与太康。
 
  是时有祷机之子武观,乘王南狩,他便作乱于西。王识他作乱,命共工桓擒之。武观与共工桓斗上半日,共工桓卖弄一个枪法,败阵而走。武观赶来,被共工桓回身擒之。捉见启王,王命放之于西河。武观心怀不忿,煽惑西河之民以叛。王命卿士彭伯寿率师讨之,武观率西河民与伯寿战于西河之北。伯寿力大万重,武观大骇,拨马奔走。伯寿追而擒之,乃归命。遂不封,使之治途,令戒城往来,不使留。
 

主题

0

回帖

1889

积分

游客

积分
1889
发表于 2011-6-23 05: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朝,到现在都是个无法证实的朝代,还是归为传说更确切。

中国的文明始于3500年前,从盘庚迁殷时算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30 15:21 , Processed in 0.03330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