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88|回复: 39

国家究竟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92
发表于 2008-6-27 00: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对于国家起源的大概描述是这样的:在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私有制取代了氏族公有制,社会由此日益分裂为贫富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富者依靠对贫者的剥削而生存。这就意味着社会从此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之中,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为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来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上产生出来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因此,马克思的国家观的核心内容就是: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将被统治阶级控制在一定秩序之内,使社会不致在敌对阶级间的无谓争斗中无法生存和发展的高于社会的组织。

        应当说,马克思对于国家的分析是相当精辟的,不能说不正确,但我总觉得其中包含了一个隐性的缺陷,即马克思太注重阶级矛盾在国家建立中所处的地位。在马克思的国家观中,社会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是国家存在的必备条件,因此,马克思才预言,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等到共产主义社会,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必定消亡,让位于“自由人联合体”。而对于一个庞大的、包含有数亿人口、拥有能够毁灭世界的核武器的现代社会来说,国家的消亡恰恰是不可想象的。马克思在对国家的分析中过于注重阶级的作用,也为后来列宁的人民民主专政(极权主义)和斯大林的极端阶级斗争国家观埋下了伏笔。

        不过在这里,分析马克思的国家观究竟有哪些缺陷并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的主要目的是想从另外一个角度,从人类的心理角度来对“国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做一番很有意思的探讨,我不敢说我的结论比马克思的更有价值,只是想提供另外一种思考方式。或许,你可以认为马克思是从“唯物”的角度来看待国家,而我则是从“唯心”的角度来看待它。



         

        人类由动物进化而来。在原始社会,人类因血缘关系结成一个一个的部落而生存。此时,对于部落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必须经常处理两类关系:一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然而,除了这两种关系以外,其实还应当有另外一类关系摆在他们的面前:个人与部落整体的关系。

        对于原始社会的人来说,前两种关系的对象都是现实中的实体存在,它们是清晰可见的,时时刻刻都可体会到的,但个人与部落之间的关系却并非如此。部落作为一个整体,它由许多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组成,是一种抽象存在。我们今天的人在回顾历史时,可以清晰地意识到原始部落中的人们所结成的这个抽象的整体的存在,也可以认识到部落整体跟个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处身于部落之内,他们反而难以意识到这个抽象存在,也难以意识到这种抽象关系。因为人类从对实体事物的认识发展到对抽象事物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原始人的意识恰恰还没有发展到这一阶段(在本文中,原始人作为原始社会的人的一种简称)。

        在原始人的意识中,还根本没有产生出关于部落整体的概念,他们内心至多仅仅是模模糊糊地觉察到部落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但这种意识是不清晰的。当原始人在部落中活动时,他们意识到的更多的是他与部落中其他人的关系,他们或许崇拜着某一个图腾(或者自己的祖先),他们也依据相传已久的习俗服从部落长老的权威。但是,图腾仅仅表示他们的一个共同偶像,而非部落整体的代表。同样,长老对于他们来说,也仅仅是他们中间某一个值得他们尊敬的人物而已,同样不是部落整体的代表。

        在原始人的意识中,他们还确然没有清晰无误地认识到由他们所有人所结成的部落这个整体的抽象存在,他们也还没有清晰无误地意识到部落整体跟自己有何种关系,他们只是本能地相互依靠在一起,听从受人尊敬的长老的安排,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谋求生存。

        这就是说,对于原始人来说,他们在心理上需要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需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需要处理自己与图腾、自己与长老之间的关系,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还需要处理自己与部落整体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部落整体这个概念、不具备这样的意识。



        

        此后,随着生产力的缓慢发展,剩余劳动产品出现了,私有观念逐步形成,然后,私有制发展起来,部落随之瓦解成一个个的家庭,人们由以前的依血缘关系居住在一起变成依地域关系居住在一起。在同一片地域之上,原先因为部落而相互隔离的人们此时混居在一起,他们彼此间共享了对方的经验,自由地通婚。生活的需要和财产的私有又使得人们频繁地交换物产,互相扶持。由此,同一片地域上的人们缓慢地培养起共同的心理结构、价值认同和语言思想,他们的生产生活被置身于一个整体性的经济网络中。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在心理上开始发生一种整体性的变化,即:人们逐渐认识到由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所有人组成的这个整体的抽象存在,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意识到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逐渐从精神上赋予这个整体以抽象意义,为它填充人的属性,甚至赋予它以人的意志。当人们在社会中活动时,不仅认识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个人与这个整体之间的关系。这种意识在这块地域的所有人心中缓慢酝酿成熟,最后,一个清晰的概念——国家——就在这种深刻的认识中呼之欲出。

        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之时,大概情形就是:首先,同一片地域上的人们确然从经济上、语言上、价值观上、心理上结成了一个整体,然后,大家又逐步认识到这个整体的抽象存在,最后,这个整体以每一个人内心的这种抽象认识为基础,获得了独立于任何单个人意志之外的独立地位,它有了自己的虚拟人格、虚拟属性、虚拟意志,总之它就是一个有生命的虚拟存在——由所有人共同组成的一个虚拟存在。这种虚拟存在是以所有人发自心底的认同为支撑的,是由民众所赋予的。此时,人们深刻地认识到,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甚至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这个整体的组成部分,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安全都与这个整体是否运转有序、是否力量强大息息相关。在这种情况下,离建立国家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但要真正建立起国家还并非易事。因为那时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国家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他们并不知道国家到底要怎样才成其为国家。当我们今天的人要建立一个新国家时,我们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我们有历史上具体的建国蓝本为借鉴,我们会选出一大帮代表坐在一起来协商怎样建国,要设立怎样的机构来代表国家的形象,要设立怎样的机构来让虚拟的国家意志变成为现实意志,要通过怎样的措施来管理好国家。因为我们有史可鉴,我们经验丰富。原始社会的人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我们是在已知的基础上建国,他们却是在面对未知。那时人们的心智发展水平让他们不可能做到一大帮子人聚在一起开会,来协商要用怎样的方法让我们心中的那个抽象整体的虚拟形象、虚拟属性、虚拟意志变成为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东西。他们做不到这一点。国家要最终建立起来,还必得有一个偶然因素的参与。不过,假以足够的时间,这个偶然因素几乎必然会降临人间。

        在此,我以诗意的想象对建国的具体过程作一番浪漫的推想,对于这个推想,大家不要过于注重它与历史事实是否有出入,我只是在粗糙地勾勒历史发展的脉络:

        在很幸运的因素下,某一个人,他在人们心目中极有威信、极有地位、极有号召力,这种威信、地位、号召力是靠祖辈几代人的努力逐步积累起来的;他敢作敢为,极富想像力;他敏感地意识到,在人们心中普遍孕育成熟的这种整体观念、整体认同意味着一个天大的机遇;他团结一批人奋斗多年,再借助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成功地僭越了人们心中这个神圣的整体观念;他向大家宣布,他遵照上天(或者神)的旨意来到人间,他就是人们心中那个虚拟存在在现实中的化身,他的意志等同于人们心中那个虚拟意志。随之,他建立起执行这个虚拟意志的机构、任命百官。于是,在这么一个偶然因素的参与下,人们心中那个虚拟存在就有了现实中的代表,那个虚拟意志就变成为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主观意志。国家自此建立,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国家建立之后,所有人心中对那个整体存在的一系列认识被归结为一个概念——国家,整体认同化身为国家认同,整体观念也化身为国家观念,整体意志同样化身为国家意志。

        因此,就我的理解来说,国家的建立意味着人类精神上的一个巨大突破、观念上的一次巨大变革,国家是在所有人内心的国家观念与国家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然,这种观念和认同以一定得经济基础为条件。在建立国家之前,人们仅仅意识到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必须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但在国家建立之后,人们还清楚地意识到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人们还必须处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由此,人与物、人与人、个人与国家这三大关系就是文明时代的三大核心问题。

        对于原始部落中的人们来说,虽然他们依靠部落而生存,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部落作为一个整体的抽象存在,他们仅仅意识到部落中除自己之外的“他们”、“众人”。但在文明时代,人们却清晰地认识到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组成的“国家”这个抽象存在。此时的人们在社会中活动时,他们时时刻刻都能清晰地感觉到国家的存在,这种感觉的真切程度丝毫不亚于我们手中拿着一本书时那种感觉的真切程度——尽管这种感觉的对象是一个抽象的虚拟存在。



        

        我们的教科书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我觉得并非全然如此。所谓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国家之下的内容,而不是国家产生的原因。国家以所有人发自内心最深处的认同为基础,这种认同超越于阶级之上。国家内部每一个人的基本权益都系之于国家这个整体。无国则无家,没有了国家,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都不能保障,又何谈幸福?不论在哪个时代,国家的地位在所有人心中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意志都是不可违抗的,这种意识超越于阶级之上。国家如果单纯作为阶级统治的的工具而压在它的子民身上,绝对无法具备这样崇高的地位。国家的神圣地位、国家的强制力来自于我们每一个人根深蒂固的国家观念与发自内心的国家认同。国家对于人心的号召力与强制力决不是那占总人口很少一部分的统治阶级所能够赋予的。

        如果将国家仅仅看作阶级统治的工具,那么我们就必须认为所谓爱国精神只是统治者用来欺骗大众的工具,仅仅是一种荒谬的情感,而这与事实显然不符。国家并非工具,国家由我们所有人组成、同时又超越于我们所有之上,国家就是我们所有人组成的那个抽象整体的现实化、具体化。

        事实上,纯粹把国家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这种极端的国家观,来自于苏联人的歪曲,并且又经过中国人更极端的改造,它并非马克思的本意。对于国家,马克思的论述要客观公正得多。在国家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国家既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是平衡社会各阶级不同利益的工具;在国家的职能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国家具有政治统治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双重职能,而在现实社会中,国家的职能往往因为统治阶级追求自身利益而被异化。对于马克思来说,国家具有双重属性——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和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的结合体(不过,在马克思心中,国家的阶级属性恐怕还是更重要一些)。

        我作此文,目的是为了在“国家的本质”这个问题上提出另外一种观点,从而淡化国家的阶级属性,让我们的国家观更接近客观现实。尤其是让大家明白我们的党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其实是先被苏联人阉割一遍,然后又被中国人歪曲一遍后的教条主义,它跟真实的马克思主义相去甚远。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比之教科书上所讲的,要更为客观理性、也更有活力。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将接着探讨另一个问题:论国家的权力。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9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7 01: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这篇文章好几天以前就想写,直到今天才整理出来。希望大家理性探讨。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每隔几天就会推出一篇我自己原创的哲理探讨文章,供大家共同评议。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693
发表于 2008-6-27 08: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对于不同时代、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意义吧,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国家的阶级性表现的更强烈些,比如马克思所观察的社会,比如我们的社会

主题

0

回帖

5887

积分

游客

积分
5887
发表于 2008-6-27 09: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灵狐的文章写的很好,有理论家的气度.
对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我虽不认同,当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在理论上有突破.
期待下篇文章出来.
[s:4]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1764
发表于 2008-6-27 09: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时候
国家就是党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9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7 11: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匿迹鲸于2008-06-27 08:14发表的  :
也许对于不同时代、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意义吧,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国家的阶级性表现的更强烈些,比如马克思所观察的社会,比如我们的社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会在下一篇文章“论国家的权力”中深入探讨。其实,国家在许多时候表现得阶级性十足,甚至完全沦为阶级统治的工具,那并不是因为国家的本质有所变化,那来源于国家的权力被“异化”。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9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7 19: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s:3]  [s:3]  [s:3]  [s:3]  [s:3]  [s:3]  [s:3]


        马克思还是很了不起的,只是后来被歪曲得厉害,也被教条化得厉害。

        不过我只是开头介绍了马克思的国家观来做一参照,根本没有多数引用,只不过从马克思那里继承了不少概念而已。

        “此后,随着生产力的缓慢发展,剩余劳动产品出现了,私有观念逐步形成,然后,私有制发展起来,部落随之瓦解成一个个的家庭,人们由以前的依血缘关系居住在一起变成依地域关系居住在一起。”这段话倒是的确跟马克思的语言如出一辙,因为我认为这基本上是历史事实。


        自在天太打击我哪![s:6][s:6][s:6]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9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7 19: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samadhisakya于2008-06-27 19:33发表的  :
妈克死几乎是我唯一痛恨的犹太人!

妈克死主义早应该滚出中国了!

中国共产党以后可以学习儒 道 释三教的经典为主课
.......
        老兄还是不要太偏激啊,不要因为党的历史,引起过敏反应哟。这样会伤身体的(偷偷笑一个)。

        老兄也应当看到,正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促成了劳工运动的风起云涌,让福利制度得以普遍建立。后来罗斯福的经济政策还大大地借鉴了苏联经验呢。我觉得他还是功大于过的。至于后来的共产主义运动,那是被严重歪曲了的,基本上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了——但说来说去,理论根源毕竟还在他那里。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9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7 19: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有一位搞哲学的叫姚国华的老师,说红太阳时代的疯狂,就是中国人在面对来自西方的全面挑战时的一种过激反应,是一种脑震荡。自在天不要也弄得反应过敏啊,毕竟矫枉不宜过正。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19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7 20: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s:7]  [s:7]  [s:7]
        自在兄对马克思有这样激愤的反感,让我想到一句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实在也是因为那段历史太过惨痛了。

        不过对于马克思我还是有所保留的,即便对于共产主义我也同样有所保留。

        考虑在将来从哲理上详细论述一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缺陷。

        老兄何不深入思考,尝试从理论上批驳马克思呢?毕竟这是一个讲理性的时代,你发泄一番感情,有的人相当认同,有的人却只会一笑了知,要真正让人信服,还是得从理论上下苦功啊!啊!啊!

        马克思之所以影响那么大,原因很多,但他的思想在逻辑上的严谨扎实、结构宏大却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19 23:26 , Processed in 0.0417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