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7|回复: 5

称雄东南亡也忽——吴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7025

积分

游客

积分
7025
发表于 2007-10-8 15: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历史悠久;但直到春秋后期,才正式成为当时中国历史舞台的主角之一。本文主要略谈其历史上主要大事及人物。

一    周初诸侯我为长

吴排在《史记》三十世家之首位,是根据周的标准来确定的。吴的始祖,不是周武王分封的诸侯,而是周太王之子,太伯和仲雍。周太王就是文王(西伯侯)姬昌之祖父。周太王之子,季历贤,生子昌。当时还是殷之一方小诸侯的周,已建立传嫡长子的宗法制度。太伯和仲雍知道太王想传位于姬昌,“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就跟伯夷让叔夷一个道理)。荆蛮,就是当时中原民族对荆人(楚人)的通称。
二人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句音勾)。由此可见,吴本是荆地(楚地)的一部分。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其后周章,已是吴之国君。遂封之于吴;吴从此成为周的一个诸侯国。另外又封了周章之弟虞仲于虞(在中原,即“中国”)。这个大概是取同封太伯、仲雍之意,亦可巩固中原及宗室。
因此说,在周初所分封的诸侯中,吴国的历史最为悠久;在周分封前,这个国家就已经存在;而且人文始祖本就是周的百年前老贵族。周只是进行了政治承认而已。而其它国家,都是重新封立的。吴位于三十世家之首,名正言顺。

二  延陵季子三让国
延陵季子,就其智慧和才华、品德而论,毫无疑问是吴国本土人才中的第一人。他是吴王寿梦(公元前585年-前561年在位)之第四子,名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他大约生于公元前576,卒于公元前484年——未有定论,但误差都不大。以上这个数据已经可作参考。
从《左传》、《史记》对其的记载来看,他至少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智者,一个卓越的外交家,一个杰出的音乐家(个人不认为他是政治家,他虽有政治雄略,但毕竟没有执政吴国)。略晚于季子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也是一个音乐天才,与季子一样都是能够从音乐中领悟政治、道德的人物。我个人一直怀疑,对季子十分推崇的孔子,应该受到了前辈的巨大影响;无论从哪方面而言,都是如此。
关于他对于音乐的评论;对于出使中原诸国时对诸国政治现状的评论,请诸位读一读上述二本书,还有一些古籍则可作参考阅读(都是精彩绝伦,不可不睹)。他首次出使中原诸国,时在吴王余祭四年,即公元前527年;这是吴国第一次展示本国形象于它国面前(事实上,吴与中原诸国相交通,最早也就是在吴王寿梦二年;距此时就不过四十年),同时也是第一次大规模的全面考察和学习活动。
季子遍使鲁、齐、郑、卫、晋诸中原国家(没有去西面之敌国楚;二国已有多年战争),由近及远。吴的强大,先有中原人才之投奔,如楚、齐等国的亡命之臣;此时更有了主动出击,去学习与交流(后来亦有孙武、伍子胥等一代俊杰入吴),方才得以日渐兴盛,可与西楚、与中原诸强一较高下。季子出使,是吴国历史上的一件划时代大事。
关于季子个人品德及风采,只举一例即可知:“心许徐君剑”。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典故之一。“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挂剑徐君冢,遂留千载名。
季子同时还留下了一个毁誉参半的“三让吴国”。王寿梦本欲立季札为嫡,季札固辞。于是季札一让长兄诸樊,二让次兄余祭,三让三兄馀眛;留下了一段“三让”,不逊先祖太伯、仲雍的佳话。毫无疑问,季子的主观愿望必须肯定,他不是不想报国,而只是主要想维护传子之宗法制度罢了;以免国家因为可能的非法夺权之争而陷入内乱。但其客观效果则受到许多人的怀疑。太伯、仲雍让季历,是因为季历之贤,姬昌之圣,已经在当时历史就证明了的。我们可以说,作为当时吴国第一人,其父和三位兄长的眼光,“吴人”的眼光,都是完全正确的。他出任吴王,是对吴国的最大贡献,是最大个人美德——这个美德应该高于让贤。其继位治国的积极效果也是可以大大弥补对传子制度破坏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我们可以这样说,季子若在位,吴国必然更加富强。
事实上,当长兄遗命让位于弟余祭,“欲传以次,必致于国季札而止”的时候,这个传子制度已经被破坏。季子此时应该站出来,而不是一让再让,上愧先王、诸兄之殷殷期望,下负国人禾苗仰望雨露之意。当时季子已是世界知名人物,个人才能与威望,都是举世公认,无与伦比的。个人一直认为,季子明哲保身,不愿为国家、民众作出最大的贡献——甚至有沽名钓誉之嫌!事实证明,他的让贤高风,并没有让权位觊觎者心灵净化,向他学习;反而最终让吴国陷入一场内乱。这虽然并非他的让位本意,但确实与其屡让不尊的行为有客观上的巨大因果关系。我们基本上可以这样假设;季子若在位,吴没有人敢挑战他的地位;他逝后传子,其子的地位也可以有足够的保障。
结论很明确,季子出于种种考虑,三让吴国;其主观动机基本是美好和崇高的;但客观后果则是,没有使吴得到更大的发展,同时也没有阻止宫廷政变的最终产生。关于后者,请参看下节《专诸鱼匕刺王僚》。

(未完待续)

0

主题

0

回帖

7025

积分

游客

积分
70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21: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专诸鱼匕刺王僚

专诸刺王僚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吴王僚就是前吴王余眛的儿子。前面说过本来兄终弟及,是想传位给季札的。不想季札屡让,最终余眛死后,吴人曰:“其子当代”。吴王僚元年,是公元前526年。在他在位第十三年时,发生了专诸刺王僚之事。
关于此刺杀事件的前因后果,《史记》中的《吴太伯世家》与《刺客列传》,已经说得非常详细了。主角就是以下四位:公子光(阖闾)——诸樊之子,认为余眛死后,自己具有最大王位继承合法权;并且一直为此作政变的努力。王僚——显然他的上台,毫无疑问拥有极大的合法合理性;同时对公子光这位政敌防备甚严。伍子胥——一位楚国的亡命之臣,想投靠吴国以求复家仇的俊杰;先投王僚不得重用,故转奔公子光。专诸——一位普通平民,典型的“士为知己者死”;同时亦想以此方式名留青史。
伍子胥是个关键的连接角色,他的唯一目的只是想投靠一位支持他攻打楚国的吴王。由于公子光反对他之前向王僚提出的攻吴建议,使得他意识到,要么彻底反对公子光,要么完全投向这位权臣——因为“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反复考虑之下,伍子胥选择了与公子光结盟。一旦大事可成,自己就是立下殊勋一件,公子光必然会支持他复仇计划的。于是他推荐了专诸。
余下的事情就是等待时机而已。王僚十三年,天赐良机终于来临。支持王僚的公子盖馀、烛庸率兵进攻死敌西楚;元老重臣季札出使晋国,“以观诸侯之变”。不过王僚对公子光的防范仍然一点没有放松。这里有必要全文转引太史公的记叙,因为实在太精彩了: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於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史记?刺客列传》)
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专诸其人,公子光就不可能有如此冒险的弑君计划(这已经是他最好的计划);更难夺位成功。这就是历史的偶然性。历史有其逻辑发展的必然一面,更有象这样的突发性的没有足够逻辑性一面。
王僚被杀,公子盖馀、烛庸率军降楚;季札归国后只能默认既成事实,“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这里最重要一句话就是“非我生乱”。 现在反过来看季札三让,不能不说客观上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公子光当年即改元年(这种做法一般都是用于不承认前王合法性时候才会产生的),时公元前514年,号称阖闾。从他开始,吴国进入了历史鼎盛时期。

(未完待续)

0

主题

0

回帖

4984

积分

游客

积分
4984
发表于 2007-10-8 23: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占个座,待全部贴出来后再通读。

0

主题

0

回帖

7025

积分

游客

积分
70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12: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天下英才强吴国

吴国之所以能够在春秋后期崛起,西抗强楚,北敌中原,是与大量人杰进入吴国密不可分的。个人认为,这些一代精英至少要占到一半的功劳。比如齐之孙武,庆封;楚之申公巫臣、伍子胥、伯噽(他入吴后期为奸臣;但一直是能臣)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大多数都是因为原所在国的政治之争,而逃亡至此;大多数人也都是吴王阖庐(阖闾)在位时投吴的,夫差主要就是坐享其父之成。这里因为篇幅计,只略举其中的二位:孙武与伍子胥。
孙武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个人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军事战略家(而韩信则是最为伟大的军事战术家)。他的《孙子兵法》早已扬名世界,而其训练宫女的典故也成为“命令与服从”这一军队战斗力源泉本质的形象阐述。
事实上,史书对其具体的作战指挥,记录很少。他以兵法自荐吴王,“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史书主要记录了他攻楚时的谋略。
伍子胥同样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就是民间历来也是如此;比如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方才躲过城门口图像索缉之难等等传说经久不衰。他的事迹非常详细,巨细无遗。其助公子光弑王僚成功后,进入吴国最高统治核心,至夫差时亦是地位牢不可动;直至被杀。与孙武一样,伍子胥也是文韬武略全能。破楚,他与孙武是最大的功臣。其自阖庐元年(公元前514年)参政,至夫差十二年(公元前484年)被迫自杀,总共参吴之政达三十年之久。吴国在阖庐、夫差父子手里达到其历史顶峰,伍子胥的贡献是排第一位的。如果夫差能够听从子胥灭越杀句践的正确建议,吴国还将继续生存和强大下去。真可谓,从子胥之言,吴得以强;逆子胥之言,吴转而危;杀子胥也,吴十年而亡。人才之难得,忠臣之可叹,君主之采言,尽在子胥与吴国二代君王的渊源矣。

(未完待续)

0

主题

0

回帖

7025

积分

游客

积分
70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00: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西破强楚鞭王尸

吴本为荆(楚)的一部分,自周封赐后便成为名正言顺的周诸侯,而楚则不然,未受过正式的册封;周及中原诸国一直视之为蛮夷之地,化外之邦。楚与周室和中原诸国的关系亦是时好时坏。楚与中原的对抗,一直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状。其实吴在中原诸国而言,文化上也是比楚国地位高不了多少,许多人亦视之南蛮罢了;只不过是它的政治地位还是较高。
吴楚地域接攘,当然免不了发生冲突,最后导致战争。史书记载,二国间战争最早爆发于吴王寿梦二年,即公元前584年。其后双方战争不断。自寿梦至王僚时,大致统计了一下,双方战争共有十次,基本打成了平手。可见吴之国力已到相当强盛程度,亦与楚国此时多有内乱有关。
至吴王阖闾,中国历史上便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实力只能算中等的吴国差点就将超级强国楚国彻底灭亡。吴国这方面的四大主角就是吴王阖闾、孙武、伍子胥,还有阖闾之弟,公子夫概。阖闾执政,广纳贤才,与楚、越战而屡胜;最终于阖闾九年,认为全面进攻时机成熟,联合唐、蔡等楚之敌国,共同进攻西楚。
二军对垒之际,夫概违阖闾令,主动出击,大胜。吴军遂纵而攻之,五战五胜而至楚都郢。楚昭王逃亡。时公元前506年。阖闾攻楚,于国是为了保证安全,先发制人;于私亦遂功臣伍子胥之长久心愿。吴兵入郢,伍子胥与伯噽乃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子胥得报平王杀父兄之仇,伯噽亦解祖父被杀之恨。昔年伍子胥挚友申包胥使人责子胥太过,子胥自称说:“吾日暮而途穷,故倒行而逆施之”。
时吴军威震天下,驻兵于楚,广索楚昭王。包胥乃求救于秦,“立於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遂出兵助楚。时越乘机攻吴,夫概暗中回国意欲夺位;吴兵亦与秦、楚军二战二败。阖闾遂引兵归。楚昭王入郢,楚复国。昔年子胥曰:“我必覆之。”包胥曰:“我必存之”。双方各得其所,史亦称“二十载包胥承一诺”。夫概败而归楚。
此战留给历史的,不仅仅是战争的过程值得一书;吴国事先多年的战略准备,子胥的鞭尸之举、申包胥的赤胆忠诚,诸国的战略纵横,吴国内政风云,都是蔚为波澜壮阔,同时构成了一幅宏大的政治及战争场景。希望有心者详细阅读《史记》相关篇章《吴世家》、《楚世家》、《伍子胥传》等。

0

主题

0

回帖

7025

积分

游客

积分
70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16: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北威齐晋震中原

吴入郢之战,杀得楚国草木皆兵,楚国虽然在秦国的帮助和吴国自己的内乱下,得以成功复国;但元气大伤。自此战后,吴楚之间之前长期的战争,到此后反而变得静悄悄了,基本上没有发生过重大战争(只有次年太子夫差伐楚逼之迁都一役)。究其原因,既是楚国患上了杯弓蛇影症,不复东进之念;同时秦国及中原对楚国的压力有增无减,使得楚国难以报吴掘墓鞭尸之仇。而在吴国方面,其战略重心也发生了重大转移,就是越与北进二大目标。吴与越的生死情结,见于后一节《吴越春秋恨悠悠》;这里只讲吴北进中原。
吴先期战争史,几乎就是吴楚战争史。随着吴国国力的稳步提高,及楚国在战争对抗中多次重大失败,包括吴入郢,及次年的太子夫差入侵逼楚迁都这二次决定性战役后,楚再不复主动攻击吴;而吴国因为越国的崛起,与争霸中原战略的提出,也不再顾及这个被打怕了的强敌。
吴王阖闾十九年,吴伐越,大败,王阖闾受创而卒。三年后,吴王夫差伐越,越降。从那时起,吴国战略方向明确指向中原。西楚严格来说,不属于周所封的中原诸国;现在楚国已经彻底示弱,以迁都表示退出二国之争。越国只是一个有些实力的麻烦制造者,如今已经臣服。如果吴国君臣有其雄心的话,那么其目标不可避免地指向中原。事实上,其时吴国正处于鼎盛期,对外扩张正是历史逻辑的必然结果。
吴王夫差七年,公元前489年,吴王亲自率军,开始了时间跨度长达四年的北伐。艾陵之战,吴败齐师,始威中原。继而召鲁哀公而征百牢。鲁国派出了孔子的著名弟子,子贡前往游说吴王和太宰伯噽。子贡辩才无碍,最终吴王说:“我文身,不足责礼”。鲁国总算逃过了此辱。吴王留兵齐鲁之南,至十年乃归,次年复伐齐。伍子胥屡谏不从,受越重贿的伯噽进言,告吴王以子胥留子于齐之事。伍子胥被迫自杀。子胥之死代表着吴国危机的全面来临。
吴王夫差十三年,吴召鲁卫之君以会。十四年,真正考验吴国实力的时候到来了。黄池之会,吴遇到了真正强大的对手——晋国。而与二十余年前吴入郢之战后的形势惊人相似的是,吴国又面临着后方不稳的严峻局面。
越终于借此千载良机,全面攻吴,虏太子友。虽然吴王恶闻此讯,斩泄语者七人于幕下;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早已为诸侯所知。黄池之会,是吴能否名符其实地成为中原霸主的最佳机会,因为强大的晋国就列于此会。它唯一的对手也就是晋。如果此国能够承认吴之盟主地位,那么吴的霸主地位就彻底建立和稳固下来。
然而几乎一直称霸春秋的晋国,岂甘被他们眼中的南蛮之国压在头顶;他们同时代表着也是中原诸国与周室正统的尊严,就象晋与楚国的多年对峙一样。吴王说:“于周室我为长。”诚然是不错的,因为其始祖是周文王的祖父辈贵族。晋亦云:“于姬姓我为伯。”这是说的晋始祖,乃周武王之子,成王之弟;——暗贬吴乃蛮夷之邦而已。双方争执不下,最终晋欲出兵相向,心高气傲的吴王终于忍了下来,“乃长晋定公”——吴国没有双线作战的实力,尤其是面对强大无比的晋国。吴王归,国敝,乃使厚币与越平。
黄池之会,是吴国最后的辉煌,哪怕仅仅是表面上的风光。九年后,吴亡于越。
总的来说,吴北进中原,虽然一度令齐鲁卫等诸国示弱求和,但最终没有在名义上成为春秋一霸,没有成为诸侯盟主。后世论春秋五霸,有将吴王夫差列入之说。个人认为,吴其时实力尚不足霸于中原,其名更无有,难可谓之霸矣。故此节题目取“震中原”而不是“霸中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5-20 02:01 , Processed in 0.0297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