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9|回复: 0

《吴子兵法》之军事学批判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4753
发表于 2008-1-14 20: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子,也就是吴起,战功显赫,又撰写了《吴子兵法》,后人经常把他和孙子合在一起,称为孙吴,然而我一直觉得,孙子是出色的战将,也是杰出的政治家,然而对他写的兵法不必迷信,在军事理论的论述中,吴起的主观性相当突出,下面我来试着论述他的《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分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个部分,图国论述的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料敌是分析各国的情况,治兵是论述日常的军事训练,论将是讨论将领的选拔,应变是分析在各种情况下军队的反应,励士是论述如何用奖励的手段鼓舞士气。其中很多属于政治的范畴,这里忽略不计,仅仅从军事的角度,讨论吴起理论的不足之处。
  
  吴起对军事的论述,只从一个方面设想,就是进攻和战胜,所有命题的提出,都是针对敌人的破绽。例如设问:若敌众我寡,为之奈何?吴起的回答是这样的:在平地上逃避,把敌人引导到险地,只要到了险地,就能以一当十,以百当千,以千当万。然而敌人如果不上当,不深入险地,或者敌人正在进攻自己不能不放弃的目标,应该如何应对,却完全回避。
  
  吴起对另一个设问则完全是自相矛盾的,问题是“左右高山,地甚狭迫,  
  至于在沼泽地的作战,吴起的分析更加破绽百出,沼泽地的特点是交通不便,既不能行船,也不能用车骑,吴起认为沼泽是平坦地形,容易观察,应该测量,知其广狭,尽其浅深,这自然不错,但他的主张第一个是用奇,但他没有具体说明该如何用奇。另一个设想是敌人如果跨越沼泽就趁其半渡拦击敌人,使敌人陷于进退两难的绝境。在沼泽地进攻,所谓用奇就是偷袭,在一览无余的沼泽地偷袭,如果被发现,正好陷入自己论述的第二种情况。这是吴起第一个破绽。第二,如果敌人的目的就是防守,不主动进攻,应该如何应对,吴起作了回避。
  
  如果说前面几个问题,吴起还是矛盾或者可以回避,另外一个论述,说在敌人强大兵力逼近,逼迫决战,己方退却无路,士兵十分害怕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置时,吴起的回答是,如果自己兵多就包围敌人(这样正好分散兵力给敌人突破),如果兵少就进行突破反击,只要连续进攻,再强的敌人也能被制服(他忘了士兵都十分害怕了)。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按照吴起的理论,不管敌强我弱到什么地步,都强调一味进攻,强大的军队对付少数敌人,还要防止分散力量,造成局部劣势,被各个击破  
  我也完全相信吴起的才华,但他的兵书却破绽很多,我的猜想,他这本兵书是给魏文侯、魏武侯看的,里面的提问人基本都是魏武侯,吴起肚子里有货色,但不想让别人学了去,就跟武侯淘淘浆糊。要不然,教出徒弟,饿死师傅,到头来给人卸磨杀驴就亏了。所以,吴起和《吴子兵法》,不要因为吴起这个人,捧了他的兵法,也不要因为这本兵法的破绽,小看了吴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2 20:51 , Processed in 0.0273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