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90|回复: 31

袁崇焕之死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766
发表于 2008-1-10 16: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袁崇焕之死
马拉多纳刀锋    2008-1-9

这是《袁崇焕三大必死之罪》的姊妹篇。自己于该文已经提到袁公三大必死之罪,“专权独断”、“擅主和议”、“专戮大帅”;可是决定袁公命运的是思宗,决定袁公死期与罪名的也只能是思宗。那么为什么思宗于袁公回师勤王时才动手呢?难道是此时袁公才有必死之罪吗?当然不是,仅仅是因为此时是最佳时机。(文中引文主要引自《明史•袁崇焕传》,即《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思宗为什么杀袁公?
这主要是出于政治考虑。皇帝首先考虑的是这个国家,及皇权的稳固。而袁公三大罪,都大大触及了千古君臣之大忌,就是臣忠于君之大道。袁公之不臣,于其杀毛文龙时达到顶峰,而思宗最终也是忍无可忍。我个人认同,同时认为思宗也是如此认同,即袁公是忠于大明这个国家的——至少在当时是如此,就是袁公曾经与后金议和也是如此——这已经被袁公率军勇抗后金军队的多次战役事实所完全证明(这也是袁公死后,“天下冤之”的原因;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忠于国家并不代表忠于在位之君主(尽管当时政治伦理提倡忠君就是爱国,然而政治实践却往往不是这样),而这种不忠可以表现在二个方面:即主观有意之不忠,及客观(不管有意或无意都是如此)之不忠。那么我们看到袁公频频要求皇帝给自己以独断辽东军政事务之权力,同时请皇帝不要为朝廷“谤书毁言”所左右时,如何评定其不忠君主之主观性呢?我个人认为,要证明袁公有意不忠于明帝,尚没有足够证据(尽管明史史料已太多);但他于憙宗、思宗二朝,客观上不忠于君上之事实,早已是天下皆知;正如其“胆略”名闻天下一样。对于历史人物,我们常常难以判断其行为的主观动机(正如曹操是不是想篡汉一样),但不可改变的却是历史事实。因此我们以客观事实来评定历史人物之行为的功过是非,是完全正确的方法论。同时以此事实为基础,运用合理的逻辑来推测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是可以成立的——但这种逻辑推理往往可以产生多个结果,有时候可能产生大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来;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是基于完全相同的历史事实也可能如此。因此推论并不是总能够让人信服,而事实却让人哑口无言。因此我于袁公,不论其主观之志,只述其不臣之事实。

为什么此时是最佳时机?
思宗既于崇祯二年五月,见袁公擅诛毛文龙,至此遂立杀公之心。但如何杀他,用什么罪名,却是很头疼的事情。由于思宗在毛文龙死后,“帝骤闻,意殊骇,念既死,且方倚崇焕,乃优旨褒答。俄传谕暴文龙罪,以安崇焕心,其爪牙伏京师者,令所司捕。”承认了袁公杀毛文龙的合法性。因此要杀袁公必须找到足够的理由,及合适的时机,与合适的方法,以名正言顺,不激起辽东军队叛变等为最高原则,毕竟那是袁公一手控制下的军队。
这个时机很快就到了,那就是后金军队入关进攻中原,严重威胁京师。这次后金军队并没有再来进攻辽东明之诸城,而是绕道蒙古进入中原,直指京师(这证明万里长城之众多隘口太容易被突破了)。袁公遂回师勤王,至京城外驻守;“出与大军鏖战,互有杀伤。”思宗虽然强敌当前,却看到了轻易捕杀袁公的绝佳时机,一力士耳。这也有力证明了思宗之欲诛袁公既非当时突生之念,亦非朝议使然;否则强敌当前,国家方倚为干城,何可诛之?如果前面思宗优礼袁公确实出于真心,那么此时袁公千里勤王,思宗更应该是大力褒奖督师才是,何竟至于杀之?袁公自己送上门去(被迫如此),疑忌臣下向来太甚的思宗自然笑纳。

袁公的罪名
要杀这样一个抵抗外敌,颇立战功的名将,当然必须有足够理由;毕竟象“莫须有”的罪名历史上也罕见。罪名好找。为什么后金军队不进攻辽东袁公所守之城,却攻破长城关隘(蓟辽总理刘策所辖,非袁公责任区)直入中原,难道与袁公有什么默契,难道后金军队就不怕袁公军队围魏救赵,直扑后金根据地?再与前朝时袁公与后金和议(擅主而后才报于朝廷)相联系,那么就是中立没有党争之见的朝野之士都可以发生这样的疑问,即袁公是不是“纵敌拥兵”?这个纵敌拥兵是指袁公于关外不主动出击,而主要仅取守势,是为“纵敌”(放纵敌人任其自由发展强大);而袁公以抗敌为由,专权辽东,统兵十五万,是为“拥兵”(即求自重之私利)。这种“纵敌拥兵”在历史上常见,当然袁公是不是主观有意如此,或者客观就是如此,亦是难定之论。
这是一种怀疑,还有一种怀疑是“朝士因前通和议,诬其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这个性质比前面那个严重多了,是叛国问题,“引敌胁和”!史书用了一个“诬”字,确实用得对。因为当时朝士们并没有任何证据,而只是逻辑推测及怀疑;就是后来思宗于后金逃归大明之太监处得知袁公与后金有密约,也没有任何实质证据(比如条约内容,甚至密约文本等等),这种蒋干盗书式的游戏本来根本没有任何用处。袁公本传载,于密约事“帝信之不疑。”我认为这很可能是思宗的表面文章,仅仅是做给外人看的;因为他早就已下杀公之念——而此时皇帝正需要这样的猛料来让袁公彻底无望翻身。倘真有密约,如此绝密大事,怎么会让被囚的明太监知道?明太监无意间得知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等于零;除非对方有意让你知道,就象蒋干一样。
因此朝廷官员既支持对袁公动手,而且至此也有了足够逮捕与审判的法律根据,思宗遂于再次召对时逮捕袁公,下之狱。此时袁公军队力战后金于前,强敌已稍退其兵。思宗杀袁公前,也把他再足足用了一把。火上浇油的还有袁公的政敌,主要就是魏忠贤遗党诸人。天赐良机,岂可错过。袁公的朝廷盟友,大学士钱龙锡因为知道袁公与后金和议,及欲诛毛文龙事,因此二人共同的政敌们,遂乘此机会“以擅主和议、专戮大帅二事为两人罪。”最后的罪名是“崇焕谋叛”, “龙锡亦论死。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
我们看到最终皇帝(法司只是皇帝意图的执行者)没有定其杀毛文龙之罪,或纵敌拥兵罪等等,而是谋反罪,实在是必然的。法司的判决早就吃透了皇帝的心思。杀毛文龙终不是谋叛,纵敌拥兵也只是推测,都难堵天下人之口(尤其是对一个屡建奇功的功勋重臣)。而这个擅自和议之事实,及逃归太监的口供,则已是足够的证据(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袁公谋叛之罪定矣,而这是一个袁公再有大功也无法逃其一死的不赦之大罪。因此袁公虽然骨子里是因为他专权擅主等政治原因而见杀,表面上的法律问题思宗还是安排的很合法合理的。至少根据法律,袁公已是死路一条,因为这是皇帝自己亲手于召对时抓他的,袁公难道还能遇千古未有之特赦,活着从狱中出来?他既然进去,就必须死,也肯定死——不会让你有任何出来后的反叛机会。
必须说说后金这个反间计。皇太极要用反间计,正如刘邦要用反间计,正如周瑜要用反间计,正如曹操要用反间计一样,都是正常逻辑之事——但关键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反间计,能够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呢?可见主要还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罢了。我认为思宗很可能不是真的认为袁公有叛国之心之行(逃归太监之证词可信度如何,是个正常人都知道),“帝信之不疑”这句话背后的东东很有意思。为什么后人知道这是反间计?当然是有原因的。后世史家修清太宗(皇太极)实录时,才知道是后金行反间计(《明史》于清乾隆四年撰成,故记后金之反间计)。

袁公之死
法司本定之刑是灭袁公三族,共计三百余人;赖有些大臣力请方得免。袁公自己是磔于市。磔就是凌迟,即俗称的“千刀万剐”,一般认为最多三千六百刀。一个大活人被一刀接一刀,慢慢地从身上割下肉来,这种场景实非今人所能够想象。而如果我们知道那时于市中围观的老百姓,人人争食其肉,更非后人所敢与闻矣。《崇祯实录》记录了这一真实历史场景。我看到后世有论者说,此是百姓或有普通民众,亦可能有为袁公政敌之故意安排者,目的是为了证明袁公之谋叛罪,而民心亦共此论。此说实以成立,真要是能够成立,我宁愿相信其中有些人是皇帝老儿派来的,或是毛文龙一派等等,而非袁公其它政敌等(这个矛盾还没到生啖其肉之地步)。
袁公于狱中,写有诗云:“北阙勤王日,南冠就执时。果然尊狱吏,悔不早舆尸。执法人难恕,招尤我自知。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里面二个典故,且不说它了。“招尤我自知”,袁公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个后人也看得明白,袁公之死是必然之事,就看什么时候什么方式什么罪名死罢了。如果他战死沙场,自可永留英名于明史之中,不必与杨镐、熊廷弼等一干人共列诛臣传,而是进入英烈传(尽管思宗心里还是恨得痒痒)。不过袁公自认为“清白”,后人一般也是认为如此——但这是于国家而言。他爱国而不忠君,这正是他的青史留名与必死的原因。
许多人说当时众人争啖袁公之肉,乃是民众愚昧之故。其实不然,因为这种说法是建立在知道他是冤死(即谋叛罪不成立)基础之上,而那时市中围观的百姓有谁知道这是后金之反间计,难道那时有谁能够未卜先知?而袁公议和事实铁证如山,解释为“通敌叛国”也是可以成立。因此当时老百姓们分食的是一个叛国者之肉,于当时完全是出于义愤完全合法合理。

杀袁公不怕关外明军反叛及辽事不济吗?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即皇帝不怕杀了袁公后,辽东无人可用吗?显然有个后遗症问题,即杀袁公后关外辽军会反叛吗?另外就是不反叛,那么何人可代袁公,辽事会一落千丈吗?显然思宗是不怕或预测到不会发生重大恶果,或干脆就赌一把。首先思宗判断明军不会反,因为这时袁公军队尚在关内,这支军队既没有根据地,而勤王之师仍在;事出突然,诸将更根本不敢行叛乱之事。如反只有死路一条;更何况后金虎视眈眈,袁公军队不会做玉石俱焚之事,反让强敌坐收渔翁之利。事实证明皇帝的判断是正确的。袁公忠实大将祖大寿与袁公共同进宫,袁公见擒下狱,“大寿在旁,战栗失措,出即拥兵叛归。”其实就是率兵归关外自保,并不是真正叛乱。而思宗不同时逮捕祖大寿,正好说明,他不认为袁公军队会反叛;同时证明他的目的仅仅是除掉袁公而已。如果他真的认为袁公是想谋叛,早就将袁公亲信诸将一网打尽了——一个袁崇焕是不可能谋叛的,他必须得到众多部属的全力支持。
必须同时指出的是后金军队虽退离京师,但仍列阵以待,随时准备再次进攻。袁公甫一入狱,后金军队遂再度发动进攻,结果经略满桂战死沙场;不过清兵也是损失慎重,最终退回辽东。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出来,为什么思宗敢诛袁公,他不怕明军败于外敌吗?这个或是皇帝认为袁公并非不可替代之人,或是认为虽天才无双,无袁公亦可一战(即赌它一把)。我个人认为思宗是前者之意,而这也是我个人对袁公军事才能的评价。皇帝老儿到底怎么想,我只能推测,且不管他;只说说自己于袁公军事才能的看法。
一般认为,袁公是位名将,许多人还都说他是天才,而我则支持其本传的说法:“崇焕智虽疏,差有胆略。”这个智主要指袁公在政治方面的表现,即不夹着尾巴做人,反而多行大不讳之事,公然挑战皇帝的权威;自成独立国王等等。这个“差有胆略”就是有些胆略但并不是特别多特别厉害的意思。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袁公可谓一时名将,但绝对称不得天才云云。
事实上,袁公于守城多有成就,“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乃其代表之作。然兵法云:“五则攻之,十则围之。”此论攻城之难而言守城相对之易。故袁公前虽抗努尔哈赤于宁远城,后亦御皇太极于宁远锦州,取得守城之胜利;但却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后来后金军队从蒙古绕道进入中原,袁公回师勤王,双方激战之下,基本打个平手。这是唯一一次袁公与后金军队之重大野战,其结果证明,袁公在野战中并没有取得对后金军队的明显优势,更无论大胜。因此我的观点(也可能是思宗的想法)是:明可守关外之将多矣,多一个袁公与少一个袁公并没有本质区别及决定性意义——明末需要的是一位野战之战神,于内平李自成、张献忠等叛军既如此,于外抗崛起之后金骑兵也是如此。有袁公之十五万军队驻于辽东,清军亦可越长城而入关内,而竟不惧后路被断,根据地被夺,可见袁公之守辽东诸城于战略意义实在太为有限——如果他还是坚守而不是主动出击的话。这证明当时有袁公于明朝抗后金之军事并非绝对不可少。他死之后,明军亦能够驱逐后金骑兵于关外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其本传曰:“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这句话,我同意前半句“边事益无人”(后来连守城也守不好了),而不同意“明亡征决矣”这半句。明之亡,实际上非亡于清。如无内乱,思宗不会自杀,李自成不会入京;而吴三桂不会与后金军联手对付大顺军队。而此时明虽大内乱,而后金就因为执政集团权力争夺特别激烈之故,还处于内部稳定之时,对关内压力不大。故明若稳定内部政权,后金能否夺取中原政权,根本都是个未知数。我并不认为明是亡于清,而认为是亡于内乱;后金取明而代之,并没有历史的必然性。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因此边事不是明亡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内乱才是中原政权的最大威胁。故一个坚决执行防守战略的辽东名将之死(无论他是怎么死的),其实于边事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更谈不上是“明亡征决矣”;这实在太过高估袁公的防守战略及军事才能。事实证明袁公优于守城,而非长于野战(虽然重大野战只有一次,但我们也只好以此战作为讨论根据)。

袁公之死冤与不冤
我认为袁公之死,既可谓其冤,亦可谓其不冤。说他冤,是因为他以谋叛罪而死,而修《太宗实录》时发现的清档案已经证明了袁公秘约通敌说是不成立的,而他就是因为这个才被加上谋叛罪名。故我称因谋叛罪而死乃其冤。说他不冤,是因为袁公专权跋扈,有三大死罪于前,遇到思宗这样一位多疑猜忌之皇帝,袁公如能善终倒非常理。故我说,袁公之死实乃不冤,可谓咎由自取,不足太为惋惜。
其本传云:“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然而历史事实是,袁公死时,众人分食其肉;这证明当时至少有许多人认为他就是一个叛国贼。老百姓如此,就是许多朝臣也是如此。当然同时也有许多民众,还有朝臣通过对袁公生平事迹进行分析,认为袁公谋叛说与搞敌事实存在很大矛盾;但就是这些认为袁公冤杀者在当时也无法推翻那个通敌证据(如和议事实,最为重要与关键的就是明太监的证词)。因此明史这个“天下冤之”实与史实不符,当时认为袁公该杀的人在朝在野都多的是。此史书之作者乃是用后来昭雪后的情况来描述当时还是证据明显(当然还不是铁证;但亦已足够)情况下,朝野对袁公之死的反应,委实是一大败笔。
若是太史公在世,必大书特书袁公磔于市,及民众分食其肉之历史场景。中国史家中,个人认为只有太史公才可能会这样写,而其它人基本不可能;这就是“良史”与“作史者”的区别与高下所在。故我说,袁公之死总的来说根本不冤,可以说自取其死。因为他挑战的是君君臣臣的根本制度。前后二位明朝皇帝,于袁公都可谓优礼有加,倚为国之干城;然袁公不以汉之卫青为榜样,而竟成唐之藩镇之将;其死固宜矣。明之二帝,于袁公则无不君之处,反是多有厚恩重用;袁公于君上,则近于无视。辽东明地明城明军,俨然已是袁公独立国王矣。如此军阀不除,则君实难为君,国或难可为国(谁能够知道袁公之无君,会不会发展到真正之叛国地步)。为袁公之君者,实难;唯诛之而后方可得安寝。

袁公之历史地位
毫无疑问,袁公是位民族英雄。不过这位民族英雄并不是一个好臣子,而是一个无视君上者。我个人认为,他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军阀。当然军阀同时可以是一个民族英雄,同时可以是一位廉洁高官;正如三百年后之民国不少同样的历史人物一样。必须同时记住的是,明末有许多民族英雄,只不过成功程度之不同而已。袁公守城有功,已属难得。若称其军事天才云云,亦不免拔之太高,不足取也。
必须看到,袁公的死主要归咎于自己,即思宗杀他在政治上、在法律上都有足够的合法合理性(当时反间计还没有被揭穿)。后人多论其冤,实不然也。吾曰:袁公该杀。其三大必死之罪,袁公岂可逃乎?一个人光爱国是不够的,光有才能是不够的,光有廉洁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守法;在帝王时代,他还必须尊君;更何况明帝于他太厚。袁公之功,若于它罪,或可让其免于一死;然袁公无君无上,思宗必欲杀之,其死亦不为冤。关键就是袁公之专擅与思宗之疑忌根本就是水火不可容。

0

主题

0

回帖

689

积分

游客

积分
689
发表于 2008-1-11 00: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两文长篇(《袁崇焕三大必死之罪》和《袁崇焕之死》)的结论似乎在说袁崇焕是不守法不忠君的军阀,所以该死。我读了心寒无言以对。

袁崇焕曾写过一首诗《边中送别》。当您在写这文章时,可曾想过他当时做这首诗的处境和心境?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76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0: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趁着近来与友人论袁崇焕之际,把这个历史名人之死系列中的一篇写了出来,应该是第一篇吧。以前倒有过半成品。同时希望论坛诸公,也同样写一写历史名人,毕竟孩子是自己的好。我向来是不怕献丑的,因此只要有空就尽量多写一写的。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76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0: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袁公

我从来都是敬重其爱国之诚的,这点永远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也是南明、清及今之后人给他平反,最终给予崇高荣誉的根本原因。
然而历史是复杂的,历史人物也是往往如此。人都是其不同的社会角色,比如为君为臣,为父为子,为师为友等等,因此不同的角色当中,他的各有其表现。而决定他最后盖棺之论的就是综合因素了。

0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1076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0: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公求治心切

然亦不必如此“招尤”。他之死,确实主要是咎由自取。他杀毛文龙,历数十二斩罪。如以此标准来论,袁公自己也是必死无疑。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明之二帝于袁公不仅仅是礼,而是给予辽东生杀予夺之大权,优遇有加。朝野皆多议论。而袁公忠于国,而不忠于君上,早已是铁证如山,亦非一日矣。
袁公不唯谨慎,而务意求功求权,最后竟杀总兵这样的事情也敢擅为,不死何待?秩序永远是需要的,如果现在出来这种情况,做领导的又怎么敢用呢?

0

主题

0

回帖

689

积分

游客

积分
689
发表于 2008-1-11 18: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清楚再说不迟

引用第4楼马拉多纳刀锋于2008-01-11 10:53发表的 袁公求治心切 :
然亦不必如此“招尤”。他之死,确实主要是咎由自取。他杀毛文龙,历数十二斩罪。如以此标准来论,袁公自己也是必死无疑。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明之二帝于袁公不仅仅是礼,而是给予辽东生杀予夺之大权,优遇有加。朝野皆多议论。而袁公忠于国,而不忠于君上,早已是铁证如山,亦非一日矣。
袁公不唯谨慎,而务意求功求权,最后竟杀总兵这样的事情也敢擅为,不死何待?秩序永远是需要的,如果现在出来这种情况,做领导的又怎么敢用呢?

袁崇焕杀毛文龙,先斩后奏是有特殊原因的,並不是为了什么独霸或不忠。真正想独霸或不忠的反而可能会是毛文龙!满清的历史档案就有几封毛文龙写给皇太极的信。您为何不提?说袁崇焕不忠于君,楼主可否拿出有力的历史证据再详细些的说明?另外,对于毛文龙,朝鲜人的反应是“椴岛之无益于中朝而有害于我国久矣,今若因此能使撤归,则幸莫大焉”,您有想过为什么吗?就写这么多,供您思考。

主题

0

回帖

33

积分

信息监察员

积分
33
发表于 2008-1-12 08: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是正确的。袁公遇到一个混蛋皇帝,无能加倾轧的同僚,无知的民众,袁公必死!

主题

0

回帖

33

积分

信息监察员

积分
33
发表于 2008-1-12 08: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搂主说:明朝需要一位野战之战神,是不确切的,就是一位野战之战神,到辽东也无回天之力,到了崇德年间之后,农民起义已严重冲击了明王朝的统治,让一位统帅在关外与皇太极进行野战,明王朝没那份财力,也没那份能力,简直是痴人说梦,袁公能做到如此,实属不易!

主题

0

回帖

33

积分

信息监察员

积分
33
发表于 2008-1-12 10: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崇祯皇帝刮袁公于市,民众啖其肉,每读到此,我总感到无尽的悲哀,袁崇焕,一个廉洁的好官,赫赫有名的名将,民族英雄,死于皇帝的猜忌,同僚的倾轧,民众的愚昧,惜乎袁公,悲乎袁公!就这一点,明王朝必亡!

0

主题

0

回帖

7025

积分

游客

积分
7025
发表于 2008-1-12 13: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众不愚昧

楼主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当时袁公反叛证据足够,时人多有以为其确实谋叛者,“天下冤之”其实不是历史事实。
当时许多清流名臣也是认为袁公有必死之罪的,这个史料昭然;并不是只有皇帝及魏党等认为袁公谋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2 22:56 , Processed in 0.0422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