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9|回复: 0

羽柴秀吉中国大返还和山崎之战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7111

积分

游客

积分
7111
发表于 2007-11-9 17: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观弈书童

羽柴秀吉中国大返还和山崎之战
天正十年(公元1582年),一代枭雄织田信长的事业达到了顶峰。信长几乎压制了近畿全土,加上其他地区的领地,织田家的领土合计约六百五十万石。实力雄厚的织田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霸主。
事业达到顶峰的信长已经不必经常亲征于前线,信长组织了几个军团,命令军团长各自负责一个方面的攻略。其中尤以北陆地区的柴田胜家军团和中国地区(日本本州岛近畿以西的地区)的羽柴秀吉军团最为重要。
自从甲斐源氏名门武田家衰亡以后,再也没有大名能够单独与织田家抗衡。依靠几位军团长的多方面作战,织田家统一日本指日可待。在即将统一日本之际,为了感谢与纪念二十年之久的联盟友谊,天正十年5月15日,德川家康登安土城觐见织田信长。信长得闻老友前来相聚,非常重视接待礼仪,特命精通礼法的重臣明智光秀担任接待官,全权负责接待家康的事务。
光秀接任以后非常重视此次任务,精心准备接待事务。同样重视接待礼仪的信长亲自前往光秀的准备处视察工作,谁料信长一进门就闻到了鱼肉腐臭的味道。信长立即责骂光秀,认为这样的鱼肉不能用来接待贵客。信长随即免除光秀的接待官一职,后又命其回丹波领国,准备前往中国地区支援羽柴秀吉。信长同时没收了光秀在丹波和南近江的领地,允诺光秀打下出云、石见两国以后再以此二国作为封赏。受到冷遇的光秀满怀怨恨回到了丹波。
此时的羽柴秀吉正在中国前线与毛利家处于对峙状态。天正十年四月,羽柴秀吉利用断粮战术攻陷因幡国鸟取城,随后又率二万七千人杀向备中。4月25日,羽柴军抵高松城下。高松城位于一片低洼地中,高墙壁垒,易守难攻,由毛利家名将清水宗治负责防守。羽柴军的几次正面进攻皆以失利告终。毛利军坚守高松城,似有长期与羽柴军对峙的心理准备。如果羽柴军久攻高松不下,那么也只好引军而去。
羽柴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有名的攻城达人,此次自然也不会无计可施。羽柴军重重包围高松城,然后试图智取高松。秀吉和军师黑田官兵卫考察了高松城四周的地形。高松城三面环山,而又地处低洼,附近有一条足守川。于是黑田官兵卫向秀吉献上水淹高松之策,建议修筑堤坝,引足守川之水灌入高松城,促使高松守军失去战斗力,不战而降。秀吉立刻采纳这一妙计。于是羽柴军开始在高松城南面修筑一条长约4公里的堤坝,至19日完工。足守川之水流源源不断地灌入高松城所在的低洼地带,适逢五月梅雨时节,天降大雨,接连数日。高松城周围迅速化为一片“人工湖泊”。至25日,高松城四周的民宅已被完全淹没。高松城池成为这片“人工湖泊”中的一道风景。

高松被淹,旦夕可下。羽柴军见状自然是乐在心里,毛利家闻讯可是急在心头。5月21日,毛利辉元亲自率军从安艺广岛城出发前往备中支援高松。毛利辉元的两位叔父——猛将吉川元春1万人马和智将小早川隆景2万人马已经先期出发。毛利援军计算辉元部队在内约4万多人,浩浩荡荡开往备中前线。
毛利援军很快抵达备中前线,在高松城附近与羽柴军形成对峙。羽柴军约2万7千人与毛利军4万多人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深知织田信长好大喜功的羽柴秀吉打算把击垮毛利家的功劳让给信长,于是秀吉修书向位于安土城的信长求援。织田信长将会亲征毛利家的消息在两军中迅速流传开来。毛利家听闻信长将会亲征前往前线,感到非常震惊。鉴于同年信长亲征消灭武田家的先例,毛利家深知无法与织田家对抗。于是毛利家遣外交僧安国寺惠琼前往羽柴军阵地求和。
羽柴秀吉见眼前形势大好,待信长大军一到,一举消灭毛利家也非难事,自然不会轻易接受议和。为了拖延时间,等待信长大军到来,羽柴秀吉在和谈中摆出高姿态,提出非常苛刻的要求。秀吉的议和条件包括:毛利家必须割让五国领地予织田家,同时为了顾及织田家的颜面,胆敢与织田家公然对抗的高松城守将清水宗治必须剖腹谢罪。接到如此苛刻的谈判条件,毛利家自然无法答应。两军的和谈随即陷入讨价还价的僵局。
接到羽柴秀吉求援的书信后,织田信长决定亲征毛利家,于是调遣明智光秀率本部人马前往备中支援羽柴秀吉。5月29日,信长将安土城托付于蒲生贤秀,自带数十名随从前往京都,准备亲征毛利。同日下午,信长抵京都,宿本能寺。先行出发的信长长子织田信忠驻军附近的妙觉寺。6月1日,信长在本能寺会见朝廷众公卿,并举办茶会,欣赏珍藏的茶具。入夜,信长继续宿于本能寺。
此前受命讨伐毛利的明智光秀并未按照信长的命令率军开往备中前线。明智光秀回到丹波领地后聚集了1万3千人。6月1日,明智光秀秘密召集女婿明智秀满以及斋藤利三等心腹重臣,列举信长众多违背民意的举动以及光秀与信长之间长久以来的个人恩怨,表明自己背叛信长取而代之称霸天下的决心。众臣见光秀话已至此,纷纷表明愿意跟随光秀除掉信长,共图天下。光秀随即召集其他将士,假传信长命令,指使部队开往京都接受信长检阅,然后前往备中前线。得知信长动向的光秀连夜率领1万3千士兵前往京都。
6月2日凌晨,明智军渡过桂川,即将逼近京都本能寺。此时的光秀已经无法继续向众将士隐瞒此行的真正目的。光秀向全军表示自己将成为天下之主,凡是跟随明智家的将士都将受到厚赏。一代叛臣明智光秀在此宣布了他的经典历史台词:“敌在本能寺!”
随后,明智叛军1万3千余人迅速攻入京都,重重包围织田信长所在的本能寺。信长守卫仅有百余人,兵力悬殊可想而知。此时天还没亮,信长在睡梦中被寺外传来的铁炮声惊醒。信长心知这是家臣叛变,遣近侍森兰丸前往打探。兰丸窥见敌军水色桔梗的旗帜,回报:“是明智光秀的军队。”叛军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入本能寺。信长明白此次无法幸免,遂断绝了逃脱的念头。一代霸主亲自取弓向敌军放矢,弓弦断,取十字枪杀敌。不久,信长受伤退入内殿,自知生命即将走向终点的他命人放一把火烧掉本能寺。明智叛军迅速占领本能寺,但是最终未能找到信长的尸骨。
信长长子织田信忠的驻地位于本能寺不远处的妙觉寺,身边有1500士兵护卫。京都所司代村井贞胜闻光秀叛变,急向信忠报告,并劝信忠撤往安土城待援,但是缺乏大局观念的信忠毅然决定与叛军决一死战。信忠将长子三法师托付予前田玄以冲出重围,自己领兵据守二条城。明智叛军杀死信长以后,马上围攻二条城。信忠最终不敌,剖腹自杀。
明智光秀杀害信长父子以后,秘密派出忍者联络周边大名,试图利用织田家敌对大名的力量牵制住织田家几位军团长的行动,然后自己迅速平定近畿,称霸天下。这其中就有一封密函是送给西国毛利辉元的,信中所提自然是信长已亡,明智家独立,希望毛利家拖住羽柴秀吉。但是担当如此重任的忍者没能成功完成任务,而是错投了羽柴军营,密函落入羽柴秀吉手中。

6月3日,得知惊天噩耗的羽柴秀吉顿觉形势危急。一旦近畿被明智家占领,羽柴军将受到明智家和毛利家的前后夹攻。到时候说不定连善变的宇喜多家也会由盟友转变为敌人,当务之急必须迅速回师平定明智光秀的叛变。军师黑田官兵卫建议秀吉将此事严格保密,在与毛利家达成和议之前一定不能泄漏这一致命危机,继续若无其事地与毛利家签订和谈协议,然后回师近畿平定明智叛乱。军师所言与秀吉所虑不谋而合,于是秀吉杀了送信忍者灭口,继续和毛利家谈判。
羽柴秀吉急召安国寺惠琼进行和谈,将领地要求由五国降为三国,但是为了顾及织田家的颜面,高松守将清水宗治必须剖腹。蒙在鼓里的毛利家非常乐意看到羽柴军减少领地要求,同时惧怕信长大军赶到而终止和谈,所以应允了羽柴军的和谈条件。
6月4日,毛利家名将清水宗治为了保全主家利益和高松城将士的性命,毅然决定履行合约。勇敢的宗治乘船来到“人工湖泊”的中央,在两军面前剖腹自杀。其辞世诗为“浮世一生,今终越度,武士之名,永留高松之苔。”
5日,羽柴军摧毁大堤,解除对高松城的水淹围攻。6日,心急如焚的羽柴秀吉率军收拾行装开始撤往大本营姬路城。先锋为宇喜多秀家,黑田官兵卫殿后。为了掩饰自己急切撤军的真实动机以迷惑毛利家,羽柴军白天旌旗严整,不慌不忙,晚上则收起旌旗,全速进发。
虽然羽柴秀吉精心策划,试图尽量对毛利家掩饰信长已死这一危机,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在羽柴军撤退后不久,毛利家还是通过各种途径获悉了信长之死。毛利辉元获悉这一重大变故以后,马上召集重臣商议对策。在会议上,以辉元的两位叔父为首的家臣团主要分成两派意见。吉川元春认为羽柴秀吉在自身危机的时刻还骗取了清水宗治的剖腹,非常卑鄙,实在可恶,力主追击羽柴军,声言自己一个人领兵就能斩秀吉之首而回。小早川隆景则认为羽柴军拥有大量装备精良的铁炮队,即使在撤退的过程中也仍然拥有强大的作战力。秀吉之前已经多次显示了他的卓越军事才能,毛利家贸然追击没有必胜把握。况且两家已经签订合约,如果毛利家背信弃义在羽柴军背后插一刀,恐被天下人取笑。再者,如若秀吉此行得报信长之仇,控制大局,那么他必定会记恨毛利家的追击。几经商议,毛利辉元最终决定采纳小早川隆景的建议,与羽柴军维持和约,不予追击。后来秀吉得了天下,非常感激隆景,将其列为五大老之一,这是后话。
从羽柴秀吉后来对小早川隆景的感激程度来看,在他返回近畿平叛的途中非常需要和毛利家维持和约,但是优柔寡断的毛利辉元最终还是决定不予追击。即便毛利家在追击中成功牵制住羽柴军,以毛利辉元的能力也很难图取天下,所以对于毛利家来说,依附于羽柴秀吉这个强者,在以后的羽柴天下占据一席之地似乎是更好的选择。毛利辉元的祖父毛利元就在临终前嘱托辉元只要保住中国领地即可,不必奢望夺取天下。小早川隆景似乎也是看清楚了主君的资质,所以力劝辉元不要追击羽柴军。羽柴秀吉利用毛利辉元性格上的弱点,保证自己返回近畿途中没有后顾之忧。
6月7日,羽柴军抵达姬路城,时间紧迫的羽柴秀吉在浴池中发布命令。秀吉召金奉行查明库存金八百余枚、银七百五十余贯,命蜂须贺正胜将所有金银分发给各级将官;又召藏奉行查明库存军粮八万五千余石,命以日常俸禄五倍的份额分发给所有士兵。孤注一掷的秀吉掏空了姬路城的仓库,几乎将所有物资都分发给属下。因为如果讨伐逆贼失败,那么羽柴军团将会覆灭,留着物资也没用。虽然行军艰苦,但是受到大额奖赏的羽柴军将士士气高涨,随时准备与明智叛军决战。
修整一天以后,6月9日凌晨,羽柴军兵发近畿。近畿众多豪族闻羽柴军到来,纷纷归顺。茨木城主中川清秀送八岁女儿为质,高槻城主高山右近送八岁儿子为质,以示归顺秀吉的诚意。但是秀吉认为如果对方不是真心归顺的话,送多少人质都没用,所以把两个孩子分别送了回去,两位城主从而更加坚定地跟随秀吉。织田家老将池田恒兴也加入了秀吉的队伍。此前准备征伐四国的织田信孝和丹羽长秀也取消了原计划,正好与羽柴军会师。此时羽柴秀吉共拥有兵力约三万六千人马。11日,羽柴军抵达摄津国富田城,开始部署详细的讨逆计划。

羽柴军自6月6日从高松城前线撤军,至11日抵达近畿摄津国,5天内完成了200多公里的急行军。羽柴军神速行军打了个明智光秀措手不及。
话说明智光秀于6月2日杀害信长父子以后也没闲着。2日当天,明智叛军攻陷京都以后,很快又控制了附近的坂本城和濑田城。5日,叛军占领信长的居城安土城,而后又攻陷羽柴秀吉在北近江的长滨城以及丹羽长秀的佐和山城。明智叛军迅速占领了近江国,但是之后没有采取积极的军事攻势。明智光秀似乎觉得织田家的几位军团长目前应该正在和几位死敌纠斗之中,无法马上赶回近畿,所以占领近江以后,明智光秀几乎停止了军事行动,转而开始寻找盟友。

明智光秀的女儿玉子嫁给了细川藤孝的长子忠兴,光秀和藤孝两人既是老友又是儿女亲家,光秀首先想到要拉拢的对象自然是细川家。光秀允诺增加细川家的领地,打算以友谊和利益打动细川家投入叛军阵营,但是头脑清醒的细川父子不吃这一套。细川父子得知信长死讯后,立即剃发以示哀悼,并且修书转告秀吉细川家并无二心。激动的细川忠兴还将妻子玉子幽禁在深山中。对于光秀的劝诱,大和国的筒井顺庆则是态度暧昧。虽然同为光秀的老友,但是此次本能寺之变事关重大,顺庆无法支持光秀的叛逆之举,但是同时也未表示支持羽柴秀吉。
明智光秀最终未能获得近畿大家族的支持,跟随他的只有一些小城主。6月10日,孤立无援的明智光秀惊悉羽柴秀吉已在回师近畿途中。光秀急忙率领主力约一万六千余人抵达洞峠,相机决战。

6月12日,羽柴秀吉在富田城召开会议,部署兵力。决战地点被定在山城国和摄津国交界处的山崎。羽柴军左翼依托附近的制高点天王山,此处是此战的关键所在,由秀吉的弟弟羽柴秀长和军师黑田官兵卫负责防守;中路主力由高山右近和崛秀政率领,沿西国街道列阵,羽柴秀吉、丹羽长秀、织田信孝等高级将领则紧随其后,以为各部策应;右翼由池田恒兴、加藤光泰等人率领,沿桂川一线进发。羽柴军首先进驻预设战场,占尽有利地形,一切安排妥当,只待明智军前来决战。

6月13日,明智叛军渡过桂川,进入胜龙寺城,随后往山崎战场行进。占有绝对优势兵力的羽柴军能够与明智军在野外决战,自然是求之不得。秀吉随即下令发动总攻。占据制高点而又拥有优势兵力的羽柴军迅速控制了战场局势。明智光秀明白想要在人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反败为胜,必须夺下天王山,由上往下进行铁炮射击,扭转战局。明智军多次猛攻天王山,试图夺取制高点,但是如此战略要地,秀吉早已派重要将领率领重兵把守。明智军最终还是没能获得战场主动权。

在地形和人数都占明显优势的羽柴军的猛烈攻击下,明智军遭受大幅减员,同时战局没有明显的转机。明智光秀只好下令撤回胜龙寺城。羽柴军衔尾追击,直追到胜龙寺城下,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术包围胜龙寺城。此时明智军士气涣散,羽柴军士气高昂。明智光秀见胜龙寺城无法久守,率数名随从仓惶由北门出逃,试图逃回坂本城重整旗鼓。但是一行人经过小栗栖时遭到当地村民的袭击,明智光秀腹部被竹枪刺穿。自知命数已尽的明智光秀为了不被羽柴军生擒而剖腹自杀。为了不让光秀的首级落入羽柴军手中,近侍忙割下光秀的首级藏匿于附近沟中。出身名门美浓土歧氏,自幼精通礼法的明智光秀在小栗栖走向了生命的终点,时年五十五岁,辞世诗为:“逆顺无二门,大道澈心源。五十五年梦,觉来归一元。”
6月13日夜,明智光秀的女婿明智秀满听闻山崎败报以后急忙率千余人残部返回坂本城,但是当他回到坂本时,发现羽柴军堀秀政正率大军经过坂本城。两军随即陷入混战,明智秀满强行突入坂本城,但是被羽柴军团团包围,难以突围。被围数日后,自知明智家气数已尽的秀满先杀死家族中的老幼妻儿,以免他们落入羽柴军手中受辱,然后放一把火烧毁坂本城,秀满自己也死于城内。明智一族至此灭门。
山崎之战,羽柴秀吉一举打败明智光秀,锁定胜局,但是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士兵伤亡代价。此战羽柴军战死约3300人,明智军战死约3000人。自6月2日本能寺之变爆发,织田信长父子遇害,至6月13日羽柴秀吉于山崎之战大败明智光秀为信长报仇,不过短短11天。
总结来说,羽柴军胜利的原因是军事行动迅速,明智军失败的原因是军事行动缓慢。明智光秀成功杀害信长父子以后,给周边各大名送去了联合对抗织田家的密函。光秀自以为周边大名能够牵制住几位织田家军团长的行动,所以明智军占领近江以后放缓了军事行动,但是偏偏担任送信重任的忍者大多没能顺利完成任务。光秀试图拉拢老朋友和姻亲加入自己的阵营,但是偏偏大家都不愿意帮助一个叛臣。很显然,光秀叛变以前没有经过非常周密的策划,没有事先与周边大名达成协议。光秀叛变以后,远在前线的织田重臣可能突破敌对大名的拦截迅速回击,但是光秀偏偏过于看重周边大名的影响力,断定羽柴、柴田等人肯定无法在短期内回师。没有对意外事件预先做好防备,那么当意外发生以后将无以应对。秀吉迅速回师近畿,率先到达预设战场,占据有利地形,明智光秀在兵力处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仍然前往秀吉预设的战场进行野战,最后又输了一招。
明智败于行动迟缓、决策失误,羽柴正是胜于行动迅速、决策果断。本能寺之变爆发时,羽柴秀吉还远在备中前线与毛利家对峙,但是秀吉获悉近畿巨变时,迅速与毛利家签订和约,而后又在11天内迅速返回近畿平叛,中间还利用毛利辉元的弱点避免了毛利家的追击。在道义上,羽柴军的目的是为故主报仇,所以受到了众多织田旧臣的支持,阵容迅速壮大。羽柴军迅速的回师打了个明智光秀措手不及,所以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羽柴军手中。羽柴军得以率先抵达预定战场。在道义、兵员、地形占据明显优势的情况下,羽柴军最终在山崎以三万六千人迎战一万六人明智军,并且成功获得明智光秀的首级,为故主报仇。
羽柴秀吉中国大折返成功地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闪电战,但是这并不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闪电战,在贱岳之战中秀吉再次上演了迅速回师的一幕,并且大获成功。所谓“兵贵神速”,战机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决策果断、行动迅捷的将帅才能获得胜利。如果将帅满足于局部战争的胜利,裹足不前,那么极有可能丧失战机,予敌可趁之机。
注:文中配图皆来自网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2 20:41 , Processed in 0.0332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