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讨论】日本二战战略抉择

[复制链接]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8029
发表于 2012-12-19 17: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荣誉叫做忠诚) 的帖子

你可以玩 HOI2, AOD民主兵工厂,只要你玩中国,只要灭掉日本,控制西太平洋,
不管是任何国家,任何政治体制,美国肯定会向你宣战,除非你和美国结盟。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8: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0楼(黄陈子亨) 的帖子

游戏终归是游戏,美国孤立主义是很强大的,没有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没法开战,他搞石油禁运,就是故意惹日本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8: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8楼(水中花) 的帖子

引用第9楼郭靖是胖子?于2012-12-19 16:41发表的 回 8楼(水中花) 的帖子 :
日本当初对战略资源重视度不大应该说,好多日军都没上战场就被活活的给刮了,没石油,什么高端武器都白扯了。

日本很早就进行了战略石油储备,但是受外汇限制

美国首先开始规定,购买石油必须是美元,接着其他国家也宣布如此,

那么黄金和美元不足,日本能在41年前,即满足使用量的同时,再存储七八个月的使用量,已经很不错了。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2-12-19 19: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楼主荣誉叫做忠诚于2012-12-19 10:19发表的 【讨论】日本二战战略抉择 :
二: 
日本对美国宣战的直接诱因是,日本侵占法属越南,美国政府作为回应,宣布石油禁运,随后荷兰、英国也宣布加入,导致日本联合舰队的油料只能维持一年,不得不开战。 
但是在理论上,美国是民主国家,如果不是被侵略,罗斯福没有办法说服国会孤立派参战。 
如果1941年低,日本只对英国荷兰宣战,而不对美国宣战,宣布美国是中立国,那么罗斯福政府是否能说服国会,还是未知数。 
要知道此前,英国、荷兰、法国已经和德国打的不可开交了,苏联也卷入其中。 
如果1941年低,日本只对英国荷兰宣战,而不对美国宣战,那么日本南方军,一样可以席卷英国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和荷兰的印度尼西亚群岛 
如此,日本的油料、橡胶问题也可以一并解决,还不用面对美国强大军力。入侵菲律宾的部队甚至可以用于澳大利亚或者印度攻略,那么英、法、荷、澳大利亚在远东的全部存在,将荡然无存。 
笔者真不知道,日本军部怎么得出一旦开战,美国肯定会参战的战略判断???

.......

感觉楼主忽略了一些问题,这样谈日本只对英荷宣战不对美国宣战有点空中楼阁。

1.首先楼主应该看看地图,美国驻军的菲律宾群岛,正好处于台湾和英荷东南亚殖民地之间,如果不攻占菲律宾。那么日军即使攻占马来亚和印尼的英荷殖民地,美军在菲律宾也会成为一个楔子定在大东亚共荣圈中心,既可以切断东南亚和日本本土的航运联系,又能成为美国对日本发动海军攻击的基地。
不和美军宣战,那么关岛也不能攻占,美军从夏威夷通过关岛向菲律宾增兵怎么办?如果增兵到十几二十多万美军,用B-17空袭以菲律宾为中心的东到冲绳,北到中国南部,西到越南,南到马来西亚印尼的广大空域。并彻底切断东南亚资源航线,日本岂不抓瞎?所以南进必须拿下菲律宾。


2.早在1937年,英美就开始接触,对东南亚地区对日联合作战开始磋商。
1937年,美国海军作战部计划局长,海军上校罗亚尔·英格索尔去伦敦和英国海军作战计划局长汤姆·菲利普斯进行秘密参谋会谈,探讨了两国在远东太平洋的协同战略初步基础,达成了一旦和日本发生战争,两国海军采取联合行动的非正式协议。
1939年美英逐步确定了先欧后亚的总体战略。
1941年4月,美英荷驻远东司令官们商讨了远东防御战略。
总之,菲律宾所处的关键位置,使得日本无法绕过菲律宾而攻占马来西亚和印尼。美国也无法轻易坐视日本独霸远东西太平洋。


本来就因为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和在中国取得战略优势,影响了美国的政治战略商业利益而对日本施压,日本再变本加厉的入侵英荷殖民地。美国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不打菲律宾,日军对东南亚的补给线时时处于被切断的威胁之下,还进攻澳大利亚?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2-12-19 19: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菲律宾地图。日本如果不想对美国宣战,不打菲律宾。如何维持东南亚地区和西南航线安全?
至于孤立主义,一战没人攻击美国,借口因为无限制潜艇战不就宣战了。美国只要向菲律宾增兵,很容易就和西太平洋日据岛屿基地发生摩擦冲突,不就可以宣战了。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3980
发表于 2012-12-19 20: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珀尔修斯之弓于2012-12-19 19:58发表的  :

菲律宾地图。日本如果不想对美国宣战,不打菲律宾。如何维持东南亚地区和西南航线安全?
至于孤立主义,一战没人攻击美国,借口因为无限制潜艇战不就宣战了。美国只要向菲律宾增兵,很容易就和西太平洋日据岛屿基地发生摩擦冲突,不就可以宣战了。
嗯,的确如此,而且菲律宾离日本控制下的糖业基地台湾也很近

也拱卫了整个东南亚腹地,所以日本当初不惜一切代价要打下它

真佩服美国佬的远见,战败西班牙乘胜占领了菲律宾这样的要地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2: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珀尔修斯之弓于2012-12-19 19:58发表的 :

菲律宾地图。日本如果不想对美国宣战,不打菲律宾。如何维持东南亚地区和西南航线安全?
至于孤立主义,一战没人攻击美国,借口因为无限制潜艇战不就宣战了。美国只要向菲律宾增兵,很容易就和西太平洋日据岛屿基地发生摩擦冲突,不就可以宣战了。



二战期间的孤立主义,不是一战可以必的,威尔逊总统和国会都希望参战,无限制潜艇战是导火索。


但是美国参加一战,在欧洲死了那么多人,战后被排除国际事物之外,这才是二战美国孤立主义如此盛行的原因。美国人不愿意为了别人牺牲自己,而且还一无所获。


所以到了30年代中期,美国孤立主义达到高潮


1941年8月,战火燃遍半个世界,战争已经迫在眉睫,而美国国会却在开会表决是否延长1940年制定的《征兵法案》,结果仅仅以一票之差的优势,美国军队才侥幸保留了自己征兵的权力。


没有珍珠港,美国还真不一定会参战。



如果拖到1942-1943年参战,日本已经完成亚洲大一统,国民政府缺乏外援,只能投降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2: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会内外的孤立主义势力的影响下,总统罗斯福在他的第一届任期内,不得不处处依从孤立主义,1934年国会通过了规定不付战债的国家不得在美国举债的“约翰逊法”,接着又否决了美国参加国际法庭的议案,1935年8月31日又通过了中立法案,中立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孤立主义大获全胜。1937年,罗斯福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国际局势有了很大的变化,美国在各地的利益受到危害,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在这种局势面前,美国内孤立主义势力仍认为美国的安全和利益不会受到世界动乱的影响,主张美国必须保持中立。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在芝加哥城发表了著名的“防疫”演说,指出侵略战争传播到世界各地,没有人能想象美国可以幸免,西半球将不会受到攻击,他呼吁“爱好和平的国家必须共同努力,起来制止目前那些破坏条约,不顾人类天性制造国际混乱的国家,仅仅依靠孤立和中立是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罗斯福的这篇演说一反孤立主义的倾向,不指名地遣责了德、意、日×××侵略国。但在当时孤立主义气氛浓厚的美国,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国内的孤立主义者对他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大骂罗斯福是“战争贩子”,反对党更断言罗斯福是企图挑起战争以转移他在国内问题的错误错法。甚至有些议员威胁说要弹劾总统,还有人发动了为主题为“使美国置身于战争之外”征集2500万人签名的请愿运动。

0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356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2: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民意测验,从1939年9月到40年5月,美国人有96%以上的人反对参与战争。1940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美国30多个城市举行盛大的集会,并且把这一天定为“美国和平动员日”。此后,美国各地不断举行集会和游行,高举“美国人不愿参战”的标语口号,开展了一系列的反战活动。




  此时罗斯福总统本人正准备竞选连任总统,为了获得政治资本并争取国民的好感,宣称他将遵守民主党的这样一条政纲“我们不参加外国的战争,除非遭到攻击,我们决不派遣我们的陆海军到美国以外的领土作战”。事实证明,罗斯福也确实遵守了他的诺言。

0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游客

积分
56932
发表于 2012-12-20 12: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6楼(荣誉叫做忠诚) 的帖子

我只问你,日本可能绕过菲律宾,去攻占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甚至出兵澳大利亚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启蒙历史网

GMT+8, 2024-6-2 22:48 , Processed in 0.0333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