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是中文 发表于 2016-1-26 10:21:25

中國部落客分析「為什麼台灣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作者:張耕維】

『為什麼在跟台灣人交流時,總覺得他們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呢?』
『為什麼說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時,他們會生氣?』
『為什麼台灣人這麼不喜歡中國啊?』

相信這是每位與台灣交流過的大陸人民對『大部分』台灣人的印象,並且深深感到怎麼台灣人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呢?跟課本裡說的『我們與台灣同胞血脈相連』大相逕庭。這之間的認知差異,為什麼」現在」大多數的台灣人不認同『中國』,即便原本二十年前大多數台灣人還是自認為是中國人,這之間變化的原因,本文將試著以多方角度解釋為何台灣人自我認同的發生劇烈變化。但我們要先認清楚一個相當重要但不好理解的概念,就是這種認同上的轉變不能與台x獨劃上等號,這不是等價的。

前言:台灣人原本的認同

每個在國民黨威權時代(1945~1980末期)的台灣唸過小學的同學,都對小學用的制式作業本非常有印象,畢竟陪伴了每位小朋友六年的時光。但以現代審美觀點來看,當時的作業簿可以說用『俗氣』兩個字來形容。不過小孩子總是傻裡傻氣的,對這難看的作業本也分不出美醜。而這作業簿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在作業本的封底上,印有兩行字:『當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於是為了要滿足某些政治上的目的,因此黨國教育與宣傳系統對台灣人民大舉宣傳,台灣人是中國人的『政治術語』。

在那威權的時代,統治者說一就一,說二就二,沒有人質疑為什麼"我"是"中國人"?反而大家認為堂堂正正的人就是中國人,所以我就要努力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中國人。同樣的,威權的教育系統告訴我們大陸的同胞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必須反攻回去才能解救受苦受難的大陸同胞,但沒人質疑大陸人為什麼是同胞這件事情,反而會想到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就是中國人,對岸的大陸同胞也是中國人;我們在偉大的蔣總統主管下生活富足又安樂,大陸同胞則被萬惡的共X匪荼毒。基於"同胞愛",我們必須去解救大陸同胞。

因此在過去,台灣幾乎不存在認同問題,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自己有中國人的身份,而且認識大陸的方式都是借由政府的宣傳,而非親身體驗。又加上當時的冷戰背景,1970年代前國際上普遍承認中華民國代表中國,於是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這個觀念是牢不可破的。

但這畢竟是威權時代,隨著1980年代末期台灣的民主化運動蓬勃發展以及兩岸之間的互動,造成了台灣人的自我認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台灣陸委會委託台灣國立政治大學選局研究中心調查台灣人民自我認同研究,計畫已經持續了近20年,是台灣針對同一議題不同時間的民意調查最具權威的一份資料,根據這張由調研結果繪製的圖表透漏了驚人的變化,從1992年起:『認為我只是中國人的台灣人民,已經從1992年的25.5%下降到2011年4.1%,剩下不到原來的五分之一。認為我只是台灣人的台灣人民從1992年的27.6%,上升到2011年的54.2%,比率成長了三倍,認為自己僅是台灣人的台灣人民,已經超過台灣人口比率的一半。而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率也在逐漸減少中。』

有一派論點認為:1990年代後,台灣由李登輝陳水扁執政,執行去中國化的教育政策。導致台灣人認同發生改變。這論點非常不牢靠,因為台灣人改變認同的比例變動相當大,遠遠超過當時受過教育的年輕人。也就是說有非常多受過正統『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教育的中老年人改變了他們的自我認同,理論上他們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並非是一個簡單的去中國化政策就能改變。

凡事出必有因,在此先提出一個觀察的角度切入問題:為什麼台灣人不認同『中國』呢?


1.中國象徵意義的改變與昧於事實的政治觀念


由於1970年代,美國逐漸改變冷戰策略,改變策略聯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同圍堵蘇聯,導致原本較為孤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逐漸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於是中華民國這個稱號逐漸得不到世界的認同。因此在這大前提下『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等式逐漸得到大部分國家認同。又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昧於事實宣傳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世界上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隱含著中華民國不准出現在國際舞台上,這種不讓台灣也是中國(中華民國)的態度,意味著也不讓台灣人稱做中華民國國民,所以對台灣人來說就出現這樣的疑惑:『如果中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意味著中國人≠中華民國國民),那我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所以我是中國人嗎?』

在這邏輯下,台灣人覺得大陸人搶了中國的名號。也讓台灣人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詢問:『你是中國人嗎?』時,自然認為大陸人指的中國人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自己又不是拿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因此就會回答:『我不是中國人。』

也就是因為為了避免被混淆,生活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為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區隔,於是採用台灣當作他的招牌。

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種昧於事實不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政治態度,直接否決台灣人的存在感,硬把台灣人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下,對台灣人民相當不尊重,造成台灣人民對中國政府的反感,因此影響了台灣人的認同。


2.中國人不把台灣人當中國人看:一連串不得台灣民心的政策與事件。


除了中國的象徵意義的改變與昧於事實的政治觀念外,這裡我們談到海峽兩岸重要的歷史事件,這些事件降低了台灣人對『中國』的好感,影響了台灣人的自我認同,以下我們按照時間次序排列。

「開放大陸觀光」

隨著台灣人反抗蔣氏威權政府,1980年代末期台灣的政治環境逐漸寬鬆。隨著1987年開放大陸探親,過去只能透過政府才能認識大陸,而現在能親眼見到。由於當時海峽兩岸歷經四十年的分治,已有非常大的差異。但因為只有少數台灣人去大陸觀光因此觀光所造成的影響在那時候不大,但隨著兩岸交流越來越頻繁,台灣人對大陸的瞭解越深,對大陸越沒有認同感。

「那一年的事情」

之後在1989春夏的那場騷動,共和國的決策讓台灣人開始有了「自己跟中國人不一樣」的想法,這個想法雖小,但是所造成的結果卻相當巨大。因為在約莫半年後,台灣發生了一樣的事情,台灣學生萬人聚集在中正紀念堂要求政府政治改革,只是不同於大陸,台灣主管李登輝接受了學生的要求,之後大刀闊斧的實施民主化,從此专x制威權不再,台灣與中國便在90年代初期走向了一條完全相反的道路,而這條道路影響了台灣的社會文化與生活方式,可以說是紮紮實實地改變台灣。

所以在台灣人的眼中,台灣已經順應了冷戰結束的潮流,可是大陸呢?

因此我們可以用以下觀點理解台灣人的視角:

大陸人看朝鮮人的感覺,認為朝鮮還活在過去中國文X革那年代,對他們物質貧乏饑荒不斷卻又精神生活飽足而感到不可思議與悲憫;同樣的台灣人看大陸人,就覺得大陸人還活在過去台灣专x制威權的年代,物質富足但生活卻處處充滿不公與暴力,同樣感到感到不可思議與悲憫。

大陸人覺得朝鮮人跟自己不一樣;同樣的台灣人也覺得自己跟大陸人不一樣。

「千島湖事件」

1994年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的首次低於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率,那是因為那年發生了《千島湖事件》。

關於千島湖事件,我們先用類似的事情來模擬。2011年7月浙江溫州兩輛動車在暴雨中追撞,官方說四十人死亡,事故原因眾說紛紜。官方的處理態度讓人無語,如出事後趕緊搶通道路甚至在車廂未確認是否還有受難者就將事故列車解體後就地掩埋,在出事後馬上對傷者提出賠償,令人很難不聯想到鐵道部想息事寧人。人民對官方報導的傷亡人數深感不信任。至於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一句:『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更讓人異常憤怒。

如果你是中國人,看到政府的處理態度你會認同他嗎? 如果你對這件事情感到悲憤的話就能理解千島湖事件為什麼能對台灣人的自我認同有這麼大的影響。

千島湖事件簡單說就是一群台灣旅客去浙江千島湖遊玩,結果不知道遇到什麼什麼事情,整船的人全部消失,找到的時候船已經被焚燒,遊客與船員全部死亡。

一開始的官方說法是發生火災,但死者家屬見到親人屍體時卻發現僅有上半身碳化,下半身卻無明顯燒傷,船上彈痕纍纍,死者行李全部消失,火災導致船難傷亡的說法遭到嚴重質疑。

但浙江省政府隨後的處置方式令人乍舌,不僅禁止台灣媒體與受難者家屬上船拍照,還派大量人員將受難者家屬軟禁在旅社中控制行動,浙江省副省長在與受難者家屬開會時,受難者家屬要求帶屍體回台灣,浙江省副省長竟然一副愛理不理,彷彿與受難者家屬談條件是污辱自己人格,於是脫口說出『沒辦法再和你們這些家屬談下去了』,後來浙江省政府發現火災事故不能平息台灣的疑惑,於是宣佈抓到三位搶船的犯人速審宣判後便槍斃,浙江省雖提供官方說法,但沒人信,事情的真相也沒人知道。

對那時處在政治風氣急速變化的台灣人民來說,共和國政府官員一副咄咄逼人,他就是真理的樣子,完全跟當時台灣官員不是同一個層次。於是千島湖事件,成為台灣邁入新聞自由後,全島人民頭一次親身見識到共和國政府一副你能拿他怎樣的態度,對比當時的台灣環境,台灣簡直是天堂。在千島湖事件後,如果你是台灣人,你會認同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嗎?

「飛彈危機」

如果美國因為中國人認為無關緊要的事情,宣佈在上海與廣州外海50公里處宣佈禁區舉行飛彈試射,禁止船隻通行。然後CNN天天播放美軍軍事演習影片,一副要對中國宣戰的樣子。

你是中國人,你會不會對耀武揚威的美國反感呢?

因為在1995年台灣總統李登輝訪問美國,以及預計在1996年舉辦第一次中華民國總統"直選"(人民直接選總統,一人一票普選)。在共和國認知這些行為就是搞台x獨,於是共和國企圖干擾台灣這次的總統選舉,於是就在95、96年舉行了兩次飛彈試射,飛彈點著在台灣兩大港口高雄港以及基隆港外海,解放軍於同時間進行無數次的軍事演習,對台灣進行」文攻武嚇」。那時候CCTV天天撥放軍事演習新聞片段,營造一副即將攻打台灣的情景。

當時台灣軍隊已經進入戰備狀態,各國已準備自台灣撤僑。對台灣人來說,台灣人只是選個總統而已,中國的反應就如此激烈。所以台灣人的反應就是:中國就是一個侵略者。

因為在共和國政府的宣傳裡,常常說一句話就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可是95、96年中國政府的軍事反應來看,中國政府明顯並不把台灣人當作是自己同胞來看待,就是因為自己不是中國人所以共和國政府才如此的對待。

也因為那年共和國政府的大動作,造成台灣人民同仇敵愾的心理,大大加深自我身份認同的轉變,也導致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李登輝的大勝。

「921大地震」

之後1999年,台灣發生近年來最大的地震--921大地震,造成兩千多人死亡,十餘萬戶房屋損毀,是台灣近年來傷亡最大的天然災害。當時國際紛紛對台灣伸出援手,但北京政府聲稱國際救援物資以及捐款必須交由北京政府統籌,各國救難隊需要北京政府允許才可以進入台灣,並且多方延誤外國救援團體來台以及擅自代表台灣人民向各國致謝。這些中國政府的作為,台灣人民是看在眼裡,怨念在心裡。

「SARS非典疫情」

2003年SARS (非典)疫情擴散,由於中國掩蓋非典在廣東的疫情,直到擴散鄰國後才向各國道歉。但隨著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台灣也成為非典疫區,由於台灣不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內,無法接收最新防疫報告與防疫政策建議,因此台灣決定申請加入世衛組織。但此舉遭中國強烈反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世衛大會中發表:『(對於邀請台灣加入世衛組織)於法不符,於理不容,於情不合。』會後台灣記者向中國代表團詢問說:『你聽到台灣兩千萬人民的需要嗎?』中國官員沙祖康堅硬表示:『早就該拒絕了』,之後沙祖康更說出『誰理你們』這四個字。

『誰理你們』

非典對台灣來說,是個全民危機,但中國政府在這次災害的表現嚴重失常,根本沒把台灣人民當」人」看,尤其是當這個新聞在台灣播放時,大大傷害台灣人民的情感,對台灣身份認同影響相當大。

所以台灣人民常常說,其實民進黨的最佳助選員就是最反對民進黨的中國共產黨。

除此之外,中國對台灣人的在大陸的生活政策也令台灣人覺得自己在中國被視作是外國人。如在2003年前,共和國遊樂區的門票是屬於雙軌制,也就是說中國人買較便宜的票,外國人買的是比中國人貴幾倍甚至是十倍以上的票。台灣人一定得買外國人買的票,買中國人的票還被要求重新購票。

再來是中國人對外國人進入西x藏有額外的管制,必須申請入藏旅遊確認函(入藏證、入藏函)通過後才能進入西x藏,但共和國的規定就是台灣人與所有持有非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的外國人一樣,要進入西x藏必須先申請入藏函,重點是港澳人士不用申請。

就以我個人經驗來看,有一次參與北京某團體的聚會,在北京成府路上的萬聖書店舉辦,其中一位參與的同學是台灣人,而他是就讀於中國政法大學,那時因為時間已經太晚,肯定會因為門禁回不去宿舍,因此舉辦單位就幫他訂了一間在萬聖書店旁的旅社。因為活動辦得很晚,超過十二點了,在中國住宿都要登記身份證,台灣同胞因為沒有身份證是拿著台胞證入宿。可是當櫃檯人員看到那位台灣同學拿著台胞證時,就表明過了12點外國人不可以入住。接待的人大同學就很生氣,說哪有這種規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等理由都出來了。可是櫃檯人員就是一句話說:『台灣人就是外國人,你自己去問北京市公安,他們就是這樣規定,過十二點我們不收外國人。』然後要求我們離開旅社。

同行的一位大陸同學感嘆地說:難怪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台灣人來大陸,『藍的會變綠的,綠的會變成深綠。』

所以在共和國的身體力行下,告知台灣人一個明確的訊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於是國民黨四十年的洗腦教育就被完全抵消,這也是共產黨令人欽佩的地方。

雖然台灣人的自我認同在陳水扁執政下(2000~2008),因為陳水扁刻意營造台灣主體意識造成台灣人的反感,自我認同的比率沒有明顯增加。但在2008年後,隨著馬英九政府的親中政策開始實行,台灣人的自我認同已呈現一去不復返潮流,馬英九再怎樣努力也無法阻擋台灣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認同了。

共和國政府又推波助瀾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宣稱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省份。對台灣人民來說,這是中國在公開說謊。而且共和國的對台政策,就是消滅中華民國政權,意圖破壞台灣人民的生活,在這樣的疑慮下,台灣人怎會對『中國』有好感呢?

我想一定有人問,為什麼我不提中國對台灣的好呢? 因為從人性角度,人本來就比較容易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壞,比較不容易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好。就像是現在大部份的中國人一談到美國與日本,便會聯想到美國帝國主義以及日本在二戰的侵略,而自動忽視美國在二戰時對中國的援助以及現代科技的發明與日本戰後給予中國的開發貸款以及各方面的無償援助。

而且,如果你是位男生,你想追求一位美好的女孩,你千方百計去討好他,可是你卻又常常對他拳打腳踢,你覺得你會追到那位女孩嗎?

中國常常義正嚴詞的要求其他國家『不要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如果中國還認為台灣人民是中國人的話,可不可以請中國不要再傷害自己人民的感情呢?


3.台灣人在文化上找不到認同:


要讓台灣人認為台灣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台灣人覺得自己的文化和中國大陸現有的文化相同。但由於兩岸分隔60年,兩岸人民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社會制度與社會風氣下,因此兩岸文化的演繹、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兩岸呈現極大的差異,而這差異讓台灣人感受到台灣與中國的不同。

在文化演繹的部分,海峽兩岸自1949年後經歷不同的政治制度與各自發生的歷史事件,使原本屬於中華文化圈的大陸與台灣出現不同演化,如簡體字與繁體字的使用已使海峽兩岸字典出現的明顯差異,兩岸使用的中文詞彙差異相信有一日將比英美英文詞彙差異大的多。

再不用說對同一事件,兩岸人民很少有共通的情感。比如劉翔拿奧運田徑金牌,大陸人民會感到無比驕傲,但台灣人民會毫無感覺。王建民在美國職棒大聯盟拿勝投,台灣人會感到歡樂無比,但大陸人會問說他是誰?更何況對同一件政治事件,如1995年李登輝訪美兩岸人民甚至會出現相反的感覺。

在對傳統文化的保留上,兩岸也出現極大的歧異,大陸由於出現破四舊立四新等運動,對傳統文化不友善對待,這也是兩岸出現分化的原因。

如在台灣民間信仰裡,台灣的佛教、道教都可追根溯源到大陸。例如台灣的媽祖信仰皆可溯源到福建莆田湄洲;三山國王信仰則可追溯到廣東潮州。但由於文X革破壞,造成大量廟宇損毀,現有湄洲媽祖祖廟以及廣東三山國王祖廟皆經歷文X革浩劫,同樣遭到神像搗毀、建築遭破壞、祭祀儀式被迫中止、神職人員被批鬥等宗教迫X害。雖於改革開放後得到台灣各廟宇捐助修復,但已失去一脈相承統的情感。

且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於提倡唯物主義和無神論,不鼓勵宗教行為,在台灣常見的進香以及繞境等民間宗教活動在中國完全消失,這些原本屬於傳統中國生活中的一部分反而在台灣深化,在台灣人的眼中,現在中國所謂的宗教儀式以及傳統活動,表演的意義遠大於實際的意義。在台灣這些所謂的傳統,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又加上黨對宗教採取嚴格管制,黨組織深入宗教團體,因此在中國常出現違反宗教精神的神職人員,於是在中國神職人員成為鬧劇:道士不像道士,和尚不像和尚。如河南嵩山少林寺住持釋永信,有『少林寺CEO'的稱號,將少林寺沾染了商業氣息,讓佛門重地失去了莊嚴。

相反的台灣則是個明顯的對比,在台灣對於民間宗教與傳統文化的態度與中國決然不同。在台灣所有城鎮,都是以當地信仰廟宇為中心發展而成,廟宇在農村提供公眾集會的場所,舉辦各類活動,有時甚至廟宇成為了各種小吃的集散地,發展成夜市。

在台灣祭拜神明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當然其他宗教或是無信仰者是例外),人民遇到各種難解決的問題時都會去寺廟求問神明,以現在的眼光來說也許不科學是迷信,但人們還是習慣遵從祖先們方式試著去祈求神明保佑。你可以在月下老人前看到眾多善男信女在求姻緣,也可以望見考生們希望文昌帝君能保佑他們考試順利,而婦女們則是希望註生娘娘賜予夫妻一個健康的寶寶,這一切在台灣的廟宇無時不刻的都可以見到,人民虔誠的向神明訴說他們的問題與希望,更多的是向神明的感恩。

於是在傳統文化的保存上,中國讓台灣人徹底失望了,加上分治後雙方文化各自發展,讓台灣人感受到自己與中國明顯的不同。

台灣人認為他們是生活在現代中華文化下的人,他們喜歡中華文化,也認同中華文化。但我們要分清楚是,台灣人認同的中華文化並不等於現在在中國的中國文化。


4.中國在世界上的名聲:中國把中國這塊招牌給弄臭了


雖當今中國聲稱已恢復大國榮耀,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國,但由於國家價值觀明顯與大部分國家相異,且社會瀰漫著物質主義,導致人民精神信仰空洞與社會道德崩潰,讓外人見到中國發生的各種社會事件,只能用『驚人』來形容。

先前在廣東佛山,一輛貨車壓倒一位兩歲的小女童王悅後肇事逃逸,這已經讓人心痛。但驚人的是,隨後經過的十八位路人,卻視而不見不願伸出援手,從重傷的女童旁走過,爾後又一輛貨車同樣輾過後逃跑,最後才由一位元社會底層的拾荒者伸出援手,但早已過了黃金急救時間,女童在醫院離開了人世。

這絕對不是個案,各種道德淪喪德的事情在中國早已層出不窮,如包二奶,公器私用、扶摔倒老人被告。還有地溝油、三聚氰胺奶、瘦肉精等眾多食品安全問題,相信你已經充耳不聞了。

中國的經濟在改革開放後蓬勃發展,已經是全球不可忽視的力量。除了令人稱羨的經濟層面外,卻沒有相對應完善的社會制度,以及令人嚮往的文化與價值觀,於是當今的中國卻在精神文明的建設上迷失了方向。

沒人把路口的紅綠燈當真,排隊是奢望而插隊是常態,在公共場合不顧他人大聲喧嘩。『八榮八恥』成了空話,自私自利成為標準。做事情爭先恐後,似乎慢一秒就是吃虧成為了中國人的標籤,諸如此類的負面印象不勝枚舉。當然中國還是有人堅持文明生活的,但是在廣大的同胞踐踏下,中國人的形象一瀉千里一去不返。

在國家的形象方面,不同的價值觀體系下的外人對中國充滿了不明白與不諒解。不瞭解為什麼中國要在西x藏新疆的實施如此強硬的政策;搞不清為什麼北京能見度都已經不到100公尺了,都還只說是『輕微污染』;對中國為什麼用『墮胎』這種殺人的方式來控制人口感到恐懼;對為什麼關閉北京農民工子弟小學,讓三萬兒童輟學,另一邊卻投入十億人民幣執行希望工程援助非洲教育感到疑惑;不明白為什麼死於汶川地震的小學生名字是國家機密。不明白有幾千萬人民生活在貧窮線下,但國家卻鋪天蓋地舉辦各種鋪張浪費的活動。不瞭解溫州動車追尾事件後,中國的決策不是停駛高鐵好好調查出事原因,而是就地拆解、掩埋車廂。太多太多對中國不明白,於是中國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國的光輝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些對台灣人來說,距離還太遠。但隨著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後,創造了台灣一般百姓與大陸人直接接觸的機會,於是隨著台北故宮博物院變成了吵鬧的夜市;大陸旅客無視禁菸的標示在禁菸區吸菸;甚至在台灣著名景點野柳女王頭上,刻上簡體字的『中國常州趙根大』紀念到此一遊;為了搶奪阿里山小火車座位,兩團大陸旅行團在車站月台大打出手。這些不文明的行為,直接影響了台灣人對『中國』的印象。

所以台灣人降低對『中國』的認同,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中國自己把中國這塊招牌給砸了。


5.是生活方式的選擇


與其說台灣人認同台灣,不如說他認同的是台灣的生活——一個民主制度與公民社會融合在一起的日常生活。

他所受的教育,是教他如何成為一個公民,而不是有老師教導他說:『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烈士們用鮮血染紅的』。孩子本該快快樂樂的學習,不該有這些沉重的包袱。在他懂事後,也不必唸著連他都不相信的政治課本。

他畢業後,可以在全台找工作,想住哪就住哪,不必在自己的國家裡遷移還需要辦理個暫住證。遷戶籍對他來說就像是便利商店買個東西一樣簡單,因為戶籍對他的影響,只在地方選舉時,選票上有著不同的候選人而已,甚至他的大學入學考試,也不會因為他的戶口,而降低他錄取重點學校的機會。

他即使生病了,也不會有沉重的經濟負擔,因為他知道台灣的全民健保可以幫他分憂。他可能不知道全球前兩百名的醫院,台灣就佔了十四間,僅次於美國與德國。他只知道他不必對醫生包額外的紅包,只需負擔非常低的金額,就能享受如此高品質的醫療。

他的政府大樓,大門永遠是敞開的,門口的警衛見到你只會笑咪咪地問你:『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而不是先查驗你的證件。他去辦理一個手續,志願者首先會遞上一杯熱茶,指引著他去抽號碼牌,之後他就可以坐在沙發上悠閒著看報紙,沒有人會插隊。輪到他時,公務員也不會板著臉為你服務,而是貼心又迅速地完成你的需求。

他想出國遊玩,不必為了申請檔而四處奔波,只需要輕鬆辦理護照就可以踏出國門。他也不必忍受繳了高額的費用,卻得到拒絕簽證的對待,因為他的護照可以在世界上百餘國暢行無阻。

他也不必擔憂昨天發的博文,會不會因為言論過於激烈而被刪除,在台灣他的言論自由受到保障。他也不擔心買的房子七十年後會發生什麼事,因為是永久持有,他甚至可以把房子連同土地,傳給他的子子孫孫。他也不擔心房子會被強拆,因為法律會保護他的一切。

若遇到冤屈,他可以找記者,也可以找民意代表將冤情訴諸大眾,而不是含淚吞恨。他在台灣,雖然看到的都是不和諧的新聞,但他知道這些新聞會促進台灣進步。他更習慣看到新聞媒體對著政府的弊案窮追猛打,因為有盡責的媒體把關,人民更可以發揮選票的力量。

雖然他的食品含有塑化劑等毒物,但他的政府處理態度,讓他相信他以後絕對不會再吃到。他的政府官員,會因為被媒體批評官舍浪費太多電,向全民道歉,並且宣佈搬離官舍自費租屋,而不會聽到官員霸氣的向記者咆嘯說:『不要拿法律當擋箭牌』。因為他知道,他可以四年後把票投給另外一位候選人。

他從小被媽媽教導對人要有禮貌,所以他習慣說對別人『謝謝』,當然對方也會很自然的回『不客氣』,『請』與『對不起』更常常掛在他嘴邊。當他在捷運搭乘電扶梯時,他會自動的向右靠攏。他也習慣為了一件事情而排隊等待。

他習慣生活在一個可以跟政府與社會溝通無礙的地方。他當對政府不滿時,他可以上街表達他的想法,政府也會和善的回應。他也學會了包容其他人的想法,雖然他不是同性戀,但每年的同性戀遊行,他也會去支持。

他可以看他想看的書,不會看到刪節的版本。他可以出版他的著作,不會有人事先檢查。他可以自由的連上網站,不會看到『Error404 file not found',當然搜索資料時也不會出現『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

他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

當然,我們絕對可以列舉出一堆台灣社會的『不好』,如台灣的民主還有很大的民粹成分,台灣媒體的新聞品質有待加強,台灣社會離西方的公民社會還有一段路要走等說不完的缺點。但台灣人很清楚,民主制度下的公民社會有自我調適的能力,我們都相信只要沒有外力刻意改變我們,台灣社會會越來越好。

所以與其說,台灣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還不如說台灣人不認同中國的生活,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台灣的生活方式,並且深深愛上這樣的生活,這就是台灣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原因。

當然,他們也希望海峽對岸的人民也能跟他們過一樣好的生活。

說到這裡,是否解答了你心中的疑惑?

燕七 发表于 2016-1-26 13:01:03

好文,必须顶。

珀尔修斯之弓 发表于 2016-1-26 15:52:41

同意最后一段,国民认同和爱国,实质都是对自己乐于接受的生活方式的认同。

蓝骑士 发表于 2016-1-26 16:38:09

赞,虽然我是大X陆人,但是一直以来我也很清楚这个原因。相信跟我一样清楚的大X陆人还有很多很多,也请台湾的朋友对“为有翻墙自由而自豪的人”笑而不语,毕竟是神是鬼大家都明白。

南极洲的阳光 发表于 2016-1-27 20:14:46

仔细看了帖子,伙觉得本文作者说反了,中G政府其实从内心里就是将台湾人当中国人看待的,对待台湾人就如同对待在它统治下的大X陆人一样,想想我们现在受到的是何待遇,大家懂的。

铁木辛哥 发表于 2016-1-28 16:48:36

第一,我要说文中其实有个很大错误,结论就是错的, 国家认同与生活方式是无关的,朝鲜韩国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但是南北认同未来统一国家却没有问题,台湾可以不认同生活方式,就是可以据统,但绝不可以独立;第二,我们说当一个富人看到一个穷人逐渐起来超过自己时,心态不平衡是有的,台湾人有种高高在上的心态看不起大X陆人的心态,当大X陆崛起时 心态更加扭曲,其实是没有自信,既然你的所谓传统你的生活方式是最中华的,为什么不敢说你是中国的代表你们是中国人,那就是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没自信;第三,他们只从小方面思考,没有大格局,他们批评简体字,但是简体字促进几亿中国人扫盲,他们没有见过春运,所以批评计划生育;其实台湾人应该感谢大X陆政府,如果没有大X陆政府的治理,我相信今日之台湾会像西欧一样 难民满地;同样,没有大X陆前30年的封闭和内乱,今天东亚最繁荣的地区应该在上海,哪里来的台北机会?第四,不管愿不愿意,中国终究会统一的,台湾的发展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上会有很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台湾可以促进大X陆民主,大X陆可以支持台湾的经济,在可见的未来,可以求同存异的发展,少一些一边骂大X陆一边虚伪的在大X陆赚钱,一边两岸没有关系一边在大X陆不断套近乎,一边在电视上肆无忌惮近乎疯狂的侮辱大X陆人一边不断西进,莫要让所谓“小确幸”造成两岸“大不幸”。

必須是中文 发表于 2016-1-28 18:20:05

铁木辛哥 发表于 2016-1-28 16:48
第一,我要说文中其实有个很大错误,结论就是错的, 国家认同与生活方式是无关的,朝鲜韩国生活方式千差万 ...

我認爲以朝韓來比喻中臺有欠公允,前者是专x制國家的人民先跑去民主國家,後者是专x制國家要求享受民主的人民回歸专x制,如果給你選你要去朝鮮還是韓國?

其實不要把問題想到太複雜,簡單來説臺灣人民爲什麽要接受中國的統治就因爲中國比較有錢?中國的武力比較强大?還是說什麽自古以來?人民爲什麽沒有自由去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臺灣人習慣了現在的生活方式,喜歡現在的生活方式,如果回歸中國對臺灣人民有什麽好處?如果沒有好處反而有害那爲什麽要回歸。

我一直都認爲政府是因爲人民需要而存在,如果一個政府得不到人民的認同,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利益,那我們幹嘛交這麽多稅去養他?

铁木辛哥 发表于 2016-1-29 15:15:39

必須是中文 发表于 2016-1-28 18:20
我認爲以朝韓來比喻中臺有欠公允,前者是专x制國家的人民先跑去民主國家,後者是专x制國家要求享受民主的 ...

我想说 朝韩之间在政府层面认同统一、在民间主流也是认同将来要统一,这是大前提,无论未来政体是如何,双方都是要统一的,朝鲜民间想要民主生活,韩国觉得有责任引领民族生活在民主环境中,这才是认同;而大X陆台湾呢,以你的观点我只能认为,台湾原来认同,是因为有责任把大X陆变为与台湾地区一样所谓自由,但是随着大X陆大发展,台湾民粹的发展,已经没有当初的国际长远视野,没有责任、没有担当、更没有自信。
再者,我说90年代以后台湾越来越“小”,格局小,视野窄,你们只看到“千岛湖”事件,罔顾历史背景,收到某些人挑逗,敌视大X陆,我想问你,台湾有多少人知道“闽平渔5540号事件”,这是一个所谓民主政府所干的事吗?如果大X陆政府像台湾一样煽动民族注意情绪,我想战争早就打起来了
第三,除去历史传统和民族感情,对于大X陆来讲,台湾已是中国崛起的包袱,中国够大、人口够多,不多你一个台湾岛,如果台湾在夏威夷的位置,甚至只要在关岛,你跟我们没有半毛钱关系,除去历史传承和民族感情,我对你没有半点兴趣;但是不幸的是,你就在我旁边,你锁住中国未来通向海洋大门,你直接威胁我东南沿海经济发展,中国要崛起,民族要强大,为了中国子孙后代能生存发展,中国必须走向海洋,台湾成了现代中国的“幽云十六州”。有时候我们也在调侃,台湾岛沉没就好了,什么问题都没了。
第四,中国大X陆是在发展,今天的大X陆是不是比30年前的中国更开放、多元、自由,今天的中国人是不是比30前的中国人更加有尊严,中国太大,问题太多,走向民主之路也需要过程和时间,我们是在一点一点进步,我们这一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生活不管子孙后代,资源就这么多,有时候是要牺牲现在一些利益,来保障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台湾不能总以停滞眼光看大X陆,不能以小岛心态来看大X陆,不能简单以民主不民主决定所有。台湾,民主化以后,民粹主义抬头,格局视野越来越小,根本没有长远的规划,只有四年一次的选举,所有党派都是为了自己考虑,年青人生活在自己所谓的“小确幸”之下,只想维持着所谓的生活方式,问题是台湾是个岛,没有资源,背靠一个正在崛起的大X陆,你们有思考过未来会怎样?子孙后代?一个温饱都解决不了地方,说维持民主?民治和民享究竟哪一个在先?生活方式会一沉不变吗?当未来全世界都在争抢资源的时候,台湾怎么办?大中华又怎么办?
第五,两岸争吵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透过现象看本质,台湾对于大X陆,有点像澎湖与台湾的关系,澎湖人才全部被吸引的台湾,当大X陆封闭时,你可以借助你的优势位置发展自己,当大X陆开放时,就有磁吸效应,大势如此。
第六,我看台湾所谓自决,这也反应了台湾目前民粹思潮,就是只考虑自己,不顾别人利益和感受,当我看到台湾政论节目,主持人激动亢奋的说台湾的前途,自己决定,好像很激X情,但是冷静的想一想,这可能吗?苏格兰要独立,他至少要问问英格兰吧?都说民主万岁,那能不能一群人中大部分想跳楼,投票决定,全都一起跳?一个家庭能不能大家已投票就把姓改了呢?民主是个好东西,没错,但是民意可以被操作和误导,希特勒也是民选的,苏格拉底也是被投票处死的。只能说民主是目前对社会大众伤害最小的制度,但不是事事民主,制度万能!
第七,还是回到刚才说的,不管你愿不愿意,统一至少是邦联式的统一,是中国未来强大发展的根本要求,他关乎是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没有特定的政治立场,历史、现状尤其是未来,民主生存发展,子孙后代更加有尊严的生活决定了这一切,无论这个国家叫什么,是什么制度,但是统一强大国家是历史必然。当今世界,世界强国都在疯狂开拓视野,抢夺资源,他们要么国土大,要么资源多,要么结成统一联盟(欧盟),只有台湾格局越来越小,视野越来越窄,闭关自守,缘木求鱼。不出20年,台湾、香港沦落就会成为现实,不信走着看,这样生活方式还能维持吗?
第八、主权在民,没有错,如果一个政府不能对人民有力,当然有权让其下台,但是我们要有大局观,长远观,有时候今天的各种限X制和牺牲,是为了国家更加稳健的发展,为了子孙后代过得比我们更有尊严,更加富足;思想启蒙,国力的发展,大X陆民主化实现基本上历史的必然;如果民众没有为子孙后代打算,只满足于所谓的现在生活方式,片面追求生活品质,也许可以繁荣一时,但终究会向下沉沦。
第九、毕竟两岸同文同种,历史上和目前,两岸也只是分治,没有分X裂!两岸合,大X陆可以支援台湾经济,台湾受惠大X陆的发展人民生活也会有保障,毕竟台湾没有资源,大X陆则通过台湾迈向海洋,获取更大的资源和利益,发展自己,为子孙后代,民族强大提供最根本的保障。大X陆无意统治台湾,只是要求不要让这个区域成为封锁大X陆崛起的绊脚石;当然,你会说,台x独,只要和平相处,不会碍大X陆的事,台湾要做永久中立国,你不要太天真好不好,能做中立国吗?你处的地理位置,你周边的大国角力,会让你做中立国?所以说两岸和,中国统,无论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只是过程需要磨合和智慧!从长远讲,基于国家根本利益,中国绝不会允许一个反中的台湾存在,而台x独只是一个梦想,大X陆强,要发展势必要统一;大X陆弱,台湾会成为周边列强的口中肉,势必用各种手段来控制,用来遏制大X陆再度崛起,所以,从大格局上讲,台x独,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独立,迟早要求战争!

李佳华 发表于 2016-1-29 15:17:10

珀尔修斯之弓 发表于 2016-1-26 15:52
同意最后一段,国民认同和爱国,实质都是对自己乐于接受的生活方式的认同。

这就是自由啊

铁木辛哥 发表于 2016-1-29 15:32:35

若干年之后,全球资源困乏,中国通向海洋之路因台x独被紧紧锁死,失去发展基础,人民生活水平底下,子孙后代会不会骂我们自私自利,断送国家大好前程和人民的持续发展的根本福祉。所以我说,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为了私利而罔顾长远利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國部落客分析「為什麼台灣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