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cott 发表于 2008-1-3 09:57:43

《西游记》艺术手法新探

?妇孺皆知的明代白话长篇小说《西游记》,历来以其神奇瑰丽的神魔故事烩炙人口。绝大多数读者是为其故事所倾倒。实则,《西游记》一书在表现心性之说的立意之下汲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种表现手法,艺术成就之高超深妙,绝非泛泛地谈些形象生动、语言诙谐、故事性强等等的所能表达,本文拟就两个方面谈谈《西游记》的艺术手法。

?首先,《西游记》的形象塑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年来我们谈文学作品,特别是叙事文学中的小说,非常重视典型塑造,或曰形象塑造。评论家认为形象所包含的思想的深度、广度,塑造形象艺术上达到的高度、精度,决定着作品的生命力。而形象,历来又讲是从语言、肖像、情节、内心活动、外在行为等方面去塑造的。《西游记》所具有的生命力自不待言。从语言、肖像、内心活动、外在行为等去分析书中师徒四众、佛魔精怪的书籍、文章,建国以来也可谓充栋盈车。但到今日,我们重新回顾,或者说更加科学地、客观地审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永远套用这一把尺子去衡量古今中外的小说,会无往而不适用吗?

?文学作品应该是历史的画卷,是社会思想的深层反映。特别在我国,从古以来就重写意,往往绘画、戏曲的形都在似与不似之间,有“神理”才算得高明。读《西游记》,我们确是见到了孙悟空、猪八戒、红孩儿、蜘蛛精等等的“这一个”。那么除故事不同外,四大奇书的区别就只在于每部书各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作品客观上写出了一些当时的社会现实?《西游记》的成功就在于悟空有猴的特征,八戒有猪的秉性?……若果如此,我国古代深厚的文化积淀到了小说就没有什么体现了,古代文学和一些基本精神在明代长篇白话小说中也不存了。400多年的盛传不衰,缘由竟如此单薄!即以《西游记》来说,它的形象塑造绝不仅仅是从语言、肖像、情节、内心思想描写……造出一个个好看偶的人来,我国古代自有一套人物塑造的原则和方法。

?中国文学从来就注重理性精神,具有教化传统,不论先秦时屈赋的香草美人,还是《诗经》的“硕鼠”、“伐檀”,无不表达一种思想、概念或理念。《国风》是民歌,也被认为“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是“得其性情之正,声气之和”(《毛诗正义》)的产物。即使如“关雎”这类情歌,也要判定它是“乐而不淫”,“得淑女以配君子,爱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毛诗正义》)。小说也不例外,就以最早写人物的《世说新语》来说,编排上就表现出了鲜明的态度,它以“德行”、“品藻”、“任诞”、“惑溺”等分类标明,褒什么,贬什么,不言自明。唐宋传奇作品劝惩意味也很明确。到明代,小说成熟了,出现了《三国》、《水浒》、《西游》等长篇小说。我认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在于作者既继承了中国文学的理性精神与教化传统,又自觉地进行艺术形象的塑造,而《西游记》就是最具特色的成功之作。

?《西游记》自觉地塑造形象,运用了“因理设象”手法,首先得力于佛教的影响。历来谈中国文学受佛教影响,多举南朝声韵学及唐代“变文”、“俗讲”,宋话本的诗词插入等等,其实远不止此。中国思想史上有“唐佛”的说法,自从佛教西来,其深邃的哲理与中国已有的思想互相吸收,融合,到唐形成了全新的中国化的佛学。它不仅在表达方式、语言文字方面,甚至在世界观,认识论,思想方法上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文学。如形象塑造。佛教被人称为“像教”,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佛教有佛像崇拜。根据大乘教义,佛、菩萨有法身、报身、化身的说法。法身是万德具备,无形无像,与宇宙同体的;报身是因地修行所得果报之身;而化身则是为普度众生所化的众像。法身为本体,报身及化身都依止于法,是法身的具体表现。法身是见不到的,人们所能见到的只是化身或报身。木雕泥塑的庄严佛像,引起人们对佛的崇敬,皈心佛教,进一步悟解佛的法身,觉悟佛理。所以,从根本上说,佛教就是因理设像的。比如,我们见到,小乘佛教中并没有文殊这一人物,而大乘佛教中出现乘狮子的文殊法相,乃是“智”的人格化。同样,普贤菩萨是“理”的人格化,等等。

?1983年金克木先生《印度文化论集》中介绍了古印度佛教宣传家将概念人物化的作品。这些人物不是以人物说教加以标签——如我们说的概念化人物——而是把哲学原理化为有血有肉的戏剧人物,它本身是很生动的叙事文学,再以哲学概念命名,点明其意义。金先生介绍的有公元1世纪左右的戏剧残本,人物有“觉”(智慧)、“称”(名声)、“定”(坚定)等。有公元11世纪的《觉月初升》,人物有“爱”、“欲”一对夫妻,有国王“心”的两个妻子分别生了“大痴”和“明辨”两个儿子,“明辨”将和“奥义”结婚,引发出了错综复杂的故事。印度直到18世纪还有这一种类戏。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前述公元1世纪左右的残本剧是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发现的。这一事实说明,古代印度佛教运用概念人物化的手法成功地宣传佛教教义,这种因理设像方法早已传入我国,它势必产生深刻影响。

?即如孙悟空这一形象,许多专家考证,它是出于印度《罗摩衍那》的那罗和哈努曼神猴,还是出身禹所降伏的无支祁;有的专家研究更深入,说在佛教《善见律毗婆娑》等经书中也找到了类似神猴故事。我觉得,这些故事,原型可能在宋、元有关的戏剧、话本中直接影响了相应的人物,而到明代百回本,孙悟空形象已经明显地体现一种观念,也就是说,百回本写作时已经(毋论是特意的,还是自然地)用从佛教学来的观念和方法改造了宋元以来的形象。查佛经,在《大智度经》卷47有:“心相轻疾,远逝无形,难制难持,常是动相,如猕猴子。”就说人心(思想)如猴。又,早在小乘佛教时代就有一个著名譬喻“六窗一猿”,说心为一识,一识通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知觉外界,心如行动敏捷之猿猴,显隐出没于一屋之六窗。佛教早已用猿猴来譬心。

?百回本《西游记》中,无论是回目、诗词,还是故事中寓指孙悟空,都和“心”有关。如第7回“五行山下定心猿”,第14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六贼”的说法,只要翻翻与佛教有关的书籍,比比皆是,小说中六个毛贼的姓名就叫作:“眼见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特别当孙悟空不但不“放下东西”,反而调侃着倒要打劫来的珍宝时,六贼“喜的喜,怒的怒,爱的爱,思的思,忧的忧,欲的欲”。试问,此时哪里来的喜、爱、忧?不就明白显示一种情绪躁动吗?但由于悟空此时刚刚皈依,过去的狂妄、嗔怨刚刚摒弃,一心正念方炽,所以把六贼消灭了。“心猿归正,六贼无踪”,讲的不就是思想上消除一次杂念的故事吗?其他如“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傍门见月明”等等,“心猿”屡屡出现,表现的又都是悟空与魔障,也就是正念与杂念的斗争。

?有人说,回目与书中诗词是游戏之笔,是附加的,与故事无关,那么书中叙述文字,处所命名,人物语言,不可能一律地随意胡写吧。明代以来许多人就指出过“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都明明说出了一个“心”字。第4回玉帝给了孙悟空个“有官无禄”的头衔,建了“齐天大圣”府,府内设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这二司名字所指,不也很清楚吗?李卓吾评本说:“若能安静宁神,便是齐天大圣;若不能安静宁神,还是个猴王。”真是一语中的。经43回远远听到黑水河“水声振耳”,唐僧又生恐惧,孙悟空提醒他:“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之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裉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观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如果以历来塑造形象的标尺看,这段话道貌岸然,哪像孙猴子的语言?可是从“因理设像”的观点看,就是很自然了。第36回孙悟空对月发议论:“师父啊,你只知月色光华,心怀故里,更不知月象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规绳也。……”一大段话的内容落足在“志行功果即西天”。第85回行者道出“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四句颂子。第98回唐僧脱却凡胎后,悟空向他指明意义,等等。都是让一个上天入地搅乱乾坤的孙猴子一套一套地发些严肃、高深的议论,难道是没意义的吗?

?有人说这是幽默,是拿佛、道来调侃。如果书中偶而有这种说教还罢了,我们看,书中多次出现。每次悟空说完,或唐僧“明彻真言,满心欢喜”,或以诗词再强调、归纳,实在看不出这些议论的调侃意味。当然,书中有不少幽默、调侃之处,我认为也不全是专为开玩笑而玩笑的,自有它的思想价值。当另文专述。很明显,百回本《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代表了一种奋进突跳,不安分(上进)之心,经过种种磨炼,最后到大彻大悟的境界。如果按佛家说法,“斗战胜佛”本身就不通。佛是大彻大悟,无竞无争的,焉可“斗战、胜”!然而从心性说来看,炼心的过程就是要战斗,与内心的贪欲斗,与外界的诱惑斗,最终胜利便可成佛。《西游记》中的佛也不是佛徒顶礼膜拜的“像”,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悟。

?《西游记》表现心性主旨,除孙悟空这一形象最集中外,其他四众(包括白龙马)也不例外。猪八戒形象似乎毛病最多,他贪吃,贪恋女色,贪财,懒惰,有时故意使坏,挑唆唐僧整治孙悟空。这一切体现了人性中存在的欲望和偶然的恶念。这一点近来研究者正多有文章探讨,不再赘述。沙僧,过去认为作为形象,这一人物最单薄。可是如果仔细地读完全书,会发现这一形象与悟空、八戒有许多不同处。比如,全书中沙僧说话比拿妖捉怪多,最有功的一次行动就是53回在西梁女国“黄婆运水”解了唐僧之难。从22回沙僧参加取经队伍后,直到40回第一次发言。而沙僧的话却作用不小,往往在关键时刻,几句话说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比如第40回,知道了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悟空论起过去的交情,满有信心地:“总然他不认亲,也道不伤我师父……必定还有个囫囵唐僧。”沙僧就提醒他“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不要盲目乐观。其后红孩儿果然不听悟空的说辞。当悟空和八戒争论妖精(红孩儿)的手段,火毒难胜时,沙僧点醒他们,妖精“手段不如你,枪法不如你,只是多了些火势,……以相生相克拿他,有甚难处”,开了悟空的思路。第47回面临通天河,唐僧为无法过河又掉眼泪时,悟空都没主张,是沙僧发现了通天河碑“经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众人心中才有了数。第72回唐僧执意要自己去化斋,不听劝阻,悟空、八戒还在反复劝说,沙僧在傍笑道:“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似乎沙僧更了解唐僧。第78回比丘国里,唐僧听说要1111个小儿做药引子,悲悯痛哭时,又是沙僧指出“恐那国丈是个妖精”,建议第二天再设法,大家才有个计较。不再多举例了,沙僧这一形象所代表的,如同人们经磨炼之后,生出的灵智。他的表象是愚钝的,在关键时刻急智可能电击雷鸣地一闪而至,抓住这一急智就可能解决问题,但平常情况下他默默无闻,往往被忽视。唐僧代表着一种坚定的信念,白马好像一种韧性,总之。这五众各是心性的具体表像。

?许多年来,人们也看到了唐僧等师徒五众的差异,常用人的类型去解释,比如,说悟空是反封建斗士,猪八戒是有浓厚的小农意识,今人把沙僧解为循吏、唐僧的贴身侍卫等等。见仁见智,原无不可。但是,这些说法作品中有根据吗?相反,书里诗词,回目,作者的交代等等的浑然一致都指向了形象的心性意义。当然,以类型来看人,这大致是我们的传统。自上古以来我国习惯上常把人分成一个个群体来衡量,或从血缘角度:龙生龙,凤生凤;或从地域角度:北人豪爽,南人灵秀;或从社会经济角度,以至阶级角度。虽然有它的道理在,当形成定论后就把人归入群,总是考察其共性,往往抹煞了个性,不理会个性,甚至无视个性,让个性服从于它的那个群体。由此整个文学艺术强调善及教化作用的实质,就是教人如何去服从群体的利益。到明代中叶解放思潮起,个性觉悟了。

?许多专家指出,佛教禅宗的“直指本心,见性成佛”,道教宋元以来的“内丹”学说,直至宋明“陆王心学”都是通过对外在权威的否定,突出个性存在的价值。百回本《西游记》定型于明中叶,正是王阳明“心学”传播的隆盛时期,写作者以心性主旨去建构了故事,因此《西游记》中的一个个形象不是某种类型的人,而是人所共有的某种“人性”的表现。这样说,还请大家注意一下《西游记》第100回如来授职时的说辞。过去大家注重的是取经过程中表现了什么,其实将过程与结果连起来看,作者的主意很明显。唐僧取经信念始终坚定,毫不动摇,但一直表现出思乡之情,实际上就是苦苦追求归宿。最后取到真经,肉体解脱了,八大金刚呼唤他:“诵经的……跟我回西去也。”“长老丢下经卷,起于九霄”,他已寻到了归宿,所以就成觉悟者——佛。?孙悟空经历的也代表了一种由“惑”到“悟”的过程。猪八戒,由于“色情未泯”,所以只能成为“净坛使者”。不能从“情、色”突围,就永不觉悟。沙僧,如果从作品借用的佛家果位说来看,金身罗汉,意味他获得了解脱,就是说,灵智虽不能“自利利他”,却可以自我解脱。作品既肯定人性中种种的心性,又反映出了“性”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西游记》并不明示给人什么对,什么错,如何做法,而是启发人去悟。成了觉悟者,就成了佛。觉悟,应该是人的最高追求,我们说《西游记》形象是“因理设像”,它“因”的就是这个理。

?其次,《西游记》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借鉴了传统诗词书画艺术技巧。成功的小说,形象是重要的,但在我国传统小说中,塑造形象是很晚的事了。虽然受佛教影响因理而设像,骨子里注重的大约还是那个“理”。《西游记》是“设像”最好的。书中也让孙悟空、猪八戒作诗(如36回),显得有些滑稽。我认为谈《西游记》的表现手法或者说我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的表现手法,还要看到它如何借鉴了诗词和书画艺术丰富的艺术经验。明代成熟的白话长篇小说出出现时,我国传统文学之正宗的诗文已经有了一、两千年的历史,有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与之并生的书画艺术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营造成就了我们自己的表现方法,审美情趣。在如此深厚的传统文学艺术积淀的土壤中成长的小说,自然会有所借鉴。?小说是讲故事的,《西游记》在以第三人称讲故事时,也包含了许多言外之意。许多情节不仅读来有趣,并能勾起人的联想,能让读者去回味、思考。比如56回,由于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强盗,唐僧生气,猪八戒挑唆,书中交代“那长老怀嗔上马,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四众离心离德,进而赶走了悟空(正心),所以紧接着出现了假悟空(二心)。回目点出:“道昧放心猿”,才出现“二心搅乱大乾坤”。第72回,全书中唯一一次唐僧执意要去化缘。按佛、道、明儒代都讲究“静坐息虑”,而这回唐僧动了虚荣念头:“我若没本事化顿斋来,为徒的怎能去拜佛?”结果引出七个蜘蛛精吐出无数烦恼丝,将他禁锢其中,所谓“七情迷本”。再如,玉华州悟空、八戒、沙僧动了为人师的念头,引出九头狮子等一大群杂毛狮子搅闹一场。书中并没有说教:不可生嗔念、嫉妒,不可七情妄动,不可好为人师;书中只是用假、真悟空表示二心,用七个蜘蛛精代表七情,用狮子表不称的师道……除有趣的情节与语言,读者只要稍作思考,便会联想到一些人所共知的道理。

?中国诗词从司空图就提出“离形得似”,到苏轼、严羽更发展其理论为“神似”或“入神”,这种审美追求到明代为更多戏剧、小说家所接受,汤显祖就说过:“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之间(《汤显祖集卷》22《合奇序》)。《西游记》中对神韵的追求更隐约而深刻。如观音,在小说中开始是如来的使者,寻找合适的取经人的。当她寻找到玄奘,并给他配齐班子后,按故事说应该退居幕后了。而小说中越到后来,观音出现的次数越多,悟空碰到困难就找她,她也频频亲自去为之解难。有时还化为老妇,事先警告。我们说孙悟空在西游一书中代表了奋进突跳,追求上进之心,这种上进心与外界斗争与自身斗争,碰到魔障时,一再寻求的自然是“智慧”,借用佛教说法叫“般若”。而观音在作品中代表的正是“深般若”法门,即妙观察智慧。她代表了心识通过认识外界,经过深思熟虑,以至内心斗争,产生的智慧之神思。诸如此类,《西游记》将深奥的理论说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而这种蕴意或曰内涵与形象不一定有直接对应关系,它追求的是一种神韵,它给予人的是一种蕴籍含蓄的审美感受。

?《西游记》是明代解放思潮中出现的小说,它具有那个时代所成就的思想特色,体现了三教合一思想的核心——心性学说。用大量生动形象寓指着心性说的深奥道理,又吸取了传统文化的许多成功的表现手法,在符合中国人思维习惯的故事叙述中阐发严肃的主题。它内涵丰富、雅俗共赏,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

谁没肮脏历史 发表于 2008-1-3 10:48:04

我觉得西游记成也孙悟空败也悟空,一方面努力塑造一个无所不能的孙大圣,一方面没有别仙另师的帮衬,孙悟空几乎谁都斗不过。

精测组 发表于 2011-1-15 16:53:28

其实评论本的西游记很有启发性,该认真读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游记》艺术手法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