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 发表于 2014-10-31 07:33:17

德国克虏伯与晚清军事的近代化

 克虏伯(Krupps)是德国大型的工业集团,始于1881年,初期主要生产铸钢,后拓展到重工业的各个领域。其生产的克虏伯后膛钢炮以“全钢后装”结构闻名世界,半数以上销往国外,成为军火买卖的大宗。19世纪60年代末,中国开始选购克虏伯炮,在后来的近半个世纪里,清廷与克虏伯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晚清新建的陆军、海军、海防炮台、新式兵轮等,都以克虏伯炮为重要的武器装备;各地的兵工厂也努力仿制克虏伯炮,还翻译了一批军事科学技术图书;德国也曾派了不少科技人员到中国传授技术,清政府则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和留学生赴克虏伯学习。1901年后清廷新军的炮队编制皆仿德国,用炮皆为克虏伯的过山炮和野战炮。1911年,克虏伯曾计划在中国投资,与清政府合作建一座现代化的军工企业。这一计划虽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但反映了克虏伯与中国联系的进一步深化。综观晚清军事近代化的历程,与克虏伯有较多的联系。本文拟以克虏伯与晚清的军火贸易为突破口,从清廷武器装备、造炮能力和科技水平三个方面的变化,来考察克虏伯在晚清军事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一、武器装备的改善
  军事近代化一般包括部队素质、军队体制和武器装备三个方面。表面看,武器装备仅是外在的东西,实际上,武器的优劣和部队的编制、军人的素质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近代化的武器,就不可能有近代化的军人和近代化的军事体制。因而,装备的近代化是军事近代化的首要条件。在晚清那个特定的社会条件下,要改善武器装备,首先是从欧美购买。但清廷之所以大量购买克虏伯炮,则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主要从英、法购炮,尤其对英国的阿姆斯特朗(Amstrony)炮情有独钟。1867年,李鸿章为了装备淮军,从广东沿海的走私商那里购来一些克虏伯小炮,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德国成为世界性的军事强国,尤其是其陆军的战斗力给中国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在评价各国炮位时曾说:“至炮位一项,英德两国新式最精。德国克虏伯后门钢炮击败法兵,尤为驰名。”(注:《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4,第14页。)内阁学士梅启照在《密陈管见十条由》中也认为,普法战争中普鲁士之所以大败法兵,主要是用了“一智谋之商人克虏伯创造之后膛枪炮也”(注:《军机处录副奏折补遗》,第一历史档案馆存,缩微胶片9378卷,31号。)。丁宝桢、李宗羲、周盛传等有影响的督抚和大将也都上奏,一致指出克虏伯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炮。70年代开展的海防大讨论中,许多督抚都提出购买克虏伯炮以改善清军的武器装备。同时,清廷过去购的洋炮,由于来自不同国家,划式不一。带来许多不便。李鸿章提出为了统一格式,只购克虏伯炮和阿姆斯特朗炮。而且,淮军在六七十年代购置克虏伯炮的过程中,已使战斗力大大增强。这无疑是一个活的样板。
  1868年,淮军铭、盛各营及亲兵炮队陆续购买了德国克虏伯后门四磅钢炮114尊,成立炮队19营,每营克虏伯炮6尊,每炮配马7匹, 创办了克虏伯炮车队,聘德国教习按德军章程操练。李鸿章对此颇为高兴,并吹捧克虏伯炮说:“此项炮位,取准及远,精利无匹,在西洋各国为著名利器。”(注:《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9,第7页。)1873 年,淮军又购15厘米35倍身长炮4尊、12厘米25倍口径炮8尊,同时又与克虏伯厂商订了几十尊四磅后门钢炮。这大大增强了淮军的战斗力,成为国内的一支劲旅。
  在淮军的示范作用下,购买克虏伯炮成了清军改善其武器装备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说19世纪70年代是清政府对克虏伯炮的一个考察和接受时期,那么,到80年代之后则变成了大批采购时期。这当然和许景澄的出任驻德公使有一定的关系。
  许景澄(1845—1900),字竹筠,浙江嘉兴人,1884和1890年两度出任驻德公使,达10年之久。他思想开放,善于向西方学习。他曾多次往克虏伯厂考察,并将克虏伯炮与西方其它炮作过比较研究,所以他的建议对清政府颇有影响。1885年,他在“致总理衙门函”中称:“克虏伯钢炮名冠欧洲”,“非英阿姆斯特朗厂所及也”(注:《许文肃公遗集·函牍》卷1,第15、21页。)。后来他又致函清廷, 说“克虏伯炮钢坚击猛, 实出阿姆斯特朗之上”(注:《许文肃公遗集·函牍》卷1,第1、15页。)。在许景澄的大力推崇和具体操作下, 北洋陆军大量添置了克虏伯炮。请看下表:
  表1时间    炮类     型号    数量(尊)
  1881年  过山炮    7.5cm口径    96
  ~1882年 后膛钢炮   21cm35倍口径   6
  1883年  过山钢炮   7.5cm口径    100
  1885年  后膛钢炮            58
  过山炮             64
  旧野战炮            80
  1885~1886后膛陆路钢炮 9cm口径     22
  后膛钢炮   24cm30中口径   2
  后膛陆路钢炮 7.5cm口径    48
  新式过山重炮 7.5cm口径    96
  新式后膛钢炮 10.5cm口径    4
  后膛钢炮   8cm口径      4
  1886年  后膛来福炮  21cm35口径    6
  后膛钢炮  弹重12磅     16
  1887年  后膛钢炮   9cm口径     22
  10.5cm口径    4
  8cm口径     18
  1888年  新式过山炮   7.5cm      ?
  新式后膛长钢炮 12cm      ?
  时间      用途
  1881年     北洋储备
  ~1882年
  1883年      北洋储备
  1885年    吴大澂赴广东巡抚任前交存北洋
  防止法军从海口入侵北京
  防止法军从海口入侵北京
  1885~1886
  北洋海防储备或添置炮台、练军
  1886年    北洋海防储备
  新城练军
  1887年    北洋海防储备
  原由吴大澂派员购买、由北洋验收存库
  1888年  北洋海防使用
  说明:1.此表根据《李文忠公全集》、《军机处录副奏折档·洋务运动》以及《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中有关北洋海防经费报销折制成。 2.这一时期炮台(北洋)配置克虏伯炮的情况不列入此表,可参见表3。
  从表中可以发现,1881至1888年,北洋购炮约700尊, 成为当时的大户。这大大改善了北洋陆军的武器装备。
  地方省区的购炮虽不及北洋那样集中,但也有一定数量。1837年,闽浙总督李宗羲奏称闽浙沿海一带修筑炮台,购置了克虏伯炮。中法战争中,浙江省为筹备海防,在上海地亚士洋行订购克虏伯24厘米后膛钢炮2尊,21厘米后膛钢炮5尊。1886年,广州将军继格上奏广州洋枪队武器匮乏,军械局遂拨给克虏伯后膛陆战车炮12尊,与旧有前膛车炮12尊,共24尊。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致电许景澄,拟订购克虏伯15厘米35倍口径长炮50尊附带配件并炮弹,分10年运毕,钱分10年汇往德国。后来将未造之45尊改订为24厘米35倍口径长炮20尊。1888年,继格再购克虏伯炮12尊,加上已有24尊,共36尊,成立了克虏伯炮队。(注:《军机处录副奏折补遗》,第一历史档案馆,3全宗,673 卷, 缩微胶片2472号。)1884年,云南从北洋领用克虏伯炮12尊。1893年,云南又购克虏伯炮20尊。左宗棠在进军新疆之前,先后通过胡雪岩在上海购克虏伯后膛钢炮48尊。1894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向上海信义洋行订购3.7 厘米克虏伯炮12尊、4.7厘米后膛过山快炮12尊。19世纪80年代初, 吴大澂负责东三省练兵,从天津机器局购置了克虏伯炮 20 尊。1881年,周恒祺为东三省购8厘米后膛钢炮12尊,用于海防。1889 年,定安负责办理东三省练兵事宜,从广东粤海关购买克虏伯炮60尊。伴随着各省区的购炮,海军船舰和一些重要的沿海军港也都添置了克虏伯炮。请看下面两个统计表:
  表2船只 舰型  所属舰队 下水年代  配置克虏伯炮数量(尊)
  定远 铁甲舰  北洋海军 1881      6
  镇远 铁甲舰  北洋海军 1882      6
  济远 巡洋舰  北洋海军 1883      4
  致远 巡洋舰  北洋海军 1886      5
  靖远 巡洋舰  北洋海军 1886      5
  经远 巡洋舰  北洋海军 1887      4
  来远 巡洋舰  北洋海军 1887      4
  平远 巡洋舰  北洋海军 1887      4
  横海 铁胁兵轮 南洋水师 1884      7
  开济 铁胁兵轮 南洋水师 1883      2
  保民 钢质兵轮 南洋水师 1885      8
  福靖 巡洋舰  南洋水师 1883      7
  广元 浅水兵轮 广东水师 1886      1
  广亨 浅水炮艇 广东水师 1886      1
  广利 炮艇   广东水师 1886      1
  广贞 炮艇   广东水师 1886      1
  广甲 巡洋舰  广东水师 1887      7
  广乙 巡洋舰  广东水师 1889      2
  广丙 巡洋舰  广东水师 1891      3
  广戊 炮艇   广东水师 1887      2
  广己 炮艇   广东水师 1887      2
  广庚 炮艇   广东水师 1889      2
  飞鹰 驱逐舰  巡洋舰队 1895      2
  海琛 巡洋舰  巡洋舰队 1898      13
  海筹 巡洋舰  巡洋舰队 1898      13
  海容 巡洋舰  巡洋舰队 1898      13
  配置克虏伯炮情况
  定远   舰首1—15cm,舰尾1—15cm,舰腰4—21cm
  镇远   舰首1—15cm,舰尾1—15cm,舰腰4—21cm
  济远   2—21cm,2—15cm
  致远   舰首2—21cm,舰尾1—21cm,舰腰2—15cm
  靖远   舰首2—21cm,舰尾1—21cm,舰腰2—15cm
  经远   舰首2—21,舰旁2—15cm
  来远   舰首2—21cm,舰旁2—15cm
  平远   1—26cm,2—15cm,1—10cm
  横海   5—12cm,2—15cm
  开济   2—21cm
  保民   1—17cm,1—15cm,6—12cm
  福靖   3—12cm,1—15cm,6—12cm
  广元   1—9cm(舰尾)
  广亨   1—9cm(舰尾)
  广利   1—9cm(舰尾)
  广贞   1—9cm(舰尾)
  广甲   3—15cm,4—12cm
  广乙   1—15cm,1—12cm
  广丙   3—12cm
  广戊   1—12cm,1—10.5cm
  广己   1—12cm,1—10.5cm
  广庚   1—12cm,1—10.5cm
  飞鹰   2—12.5cm
  海琛   3—15cm,8—10.5cm,2—6cm
  海筹   3—15cm,8—10.5cm,2—6cm
  海容   3—15cm,8—10.5cm,2—6cm
  说明:1.广东水师木质兵轮“飞云”,南洋水师巡洋舰“南琛”、“南瑞”配置克虏伯炮数目不详,不予收入。2.克虏伯厂为清朝造“江犀”号浅水炮舰不予收入。
  表3炮台名称     炮台位置          炮数和型号
  旅顺  海东炮台 黄金山炮台       共克虏伯炮63门,其中20
  人字墙炮台       厘米以上巨炮9尊.
  牧猪礁炮台
  崂山律嘴炮台(分前、后台)
  海西炮台 馒头山
  城头山
  蜇子营
  威远
  威海  南帮炮台 皂埠嘴        2—28cm.3—24cm
  鹿角嘴        2—24cm
  龙庙嘴        2—21cm,2—15cm
  北帮炮台  北山嘴        6—24cm,2—9cm
  黄泥沟        2—21cm
  祭祀台        2—24cm,2—21cm,2—15cm
  刘公岛炮台  东泓         2—24cm,2—12cm
  迎门洞        1—24cm
  旗顶门        4—24cm
  南嘴         2—24cm
  黄岛         4—24cm
  大连湾  和尚岛 东炮台        2—21cm,2—15cm
  中炮台        2—21cm,2—15cm,2—8cm
  西炮台        2—21cm,2—15cm
  老龙头        4—24cm
  黄山         2—21cm,2—15cm
  徐家山        4—15cm
  营口                  2—15cm,2—10.5cm,6—7.5cm
  金陵                  3—17cm,1—15cm,6—7.5cm
  镇江      象牙山炮台       弹重40磅、80磅克虏伯炮各2尊
  焦山炮台        弹重120磅克炮2尊
  象山炮台        弹重40磅、120磅克炮各2尊
  都天庙炮台       弹重40磅克炮2尊
  田家镇    设炮台13座       共克虏伯炮20尊
  广东省河附近  牛山炮台        3—21cm 35倍口径
  虎门、五门、潮州各炮台  5—15cm,20 —24cm35倍口径
  广西      廉州、瑶州炮台     5—15cm,11—24cm
  福建  闽口  长门炮台        1—21cm,3—17cm,5—?
  广台炮台        1—17cm,1—21cm
  闽安北炮台       1—21cm,2—12cm
  礼台炮台        4—21cm
  厦门         2—21cm,2—17cm
  说明:1.旅顺、威海各炮台均为海岸炮台,其陆路炮台配克虏伯炮情况不予统计;2.其中一些炮台炮数为不完全统计。
  以上两表基本是甲午战争之前的统计(个别的到1898年), 约350尊大炮。加上前面的北洋、淮军和各省区购炮,总数约在2000尊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甲午战争之后,尤其是1901年新政的推行,随着大批编练新军,对克虏伯炮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清政府在1905年前计划练成的36镇新军,军制仿德国,武器也从德国引进。至于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其炮队全采用克虏伯炮。1903年北洋练军购克虏伯7.5厘米口径新式管退过山炮6尊,1905年又购买了同一型号炮72尊,供北洋二镇和三镇陆军使用。北洋六镇练成后,炮兵每营下设三队,左队分三哨,每哨装备克虏伯7.5 厘米过山快炮6尊,全队共18尊;每哨装备克虏伯5.7厘米过山快炮8尊, 全队共24尊;接应队三哨,共配克虏伯快炮18尊。仅此一例,可以看出,清末新军大量使用了克虏伯炮。
  综合来看,清廷在购买克虏伯炮的过程中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甲午战争之前,为兴起阶段,主要用以武装淮军、练军和新建海军:甲午战争后的十几年为进一步发展阶段,集中装备新军。究竟晚清购买了多少尊克虏伯炮,较难作准确的统计。大体来讲,甲午战前在两千左右,战后至1911年也约有两千多,总数在4千上下。 这个数字相当引人注目,花费了清廷巨大的银两。但从总体去看问题,购置克虏伯炮还是十分有意义的,其最直接的作用,一是改善了清军的武器装备;二是出现了正规化的现代炮队;三是培植了一批会使用新炮的技术军人。讲到清朝军事的近代化,自然会想到克虏伯大炮。
  二、仿造能力的增强
  从购买到仿造,是引进西方技术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从本质上讲,购买是手段,仿造才是目的。晚清的克虏伯军火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购买和仿造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上海江南制造局、湖北枪炮厂都成功地仿造出了克虏伯炮。各省的机器局,或仿造克虏伯炮的机器配件,或仿造弹药,都有值得称道的业绩。这种仿造无疑为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由于基础设施差,又无法掌握克虏伯炮的生产技术,只能简单地造一些该炮的配件和一般落后的粗糙的小炮。金陵机器局仿造克虏伯炮最早,但多用熟铁仿造两磅的过山后膛小炮,水平很低。1874年,江南制造局生产了克虏伯炮的炮架和弹药箱车,后又生产克虏伯炮用的炮弹,种类有开花弹,硬质弹、实心弹、钢质弹、装砂弹、子母弹等。80年代初,许多督抚大臣都呼吁自制克虏伯炮,但难以实现。1885年11月,驻德公使许景澄认真考察了克虏伯厂,大体了解了该炮的生产技术和程序,其云:“金陵机器局曾用熟铁仿造克虏伯式后膛小炮,此类炮式外洋均已停造,是各局造炮亦须仿制纯钢后膛方能得力。查克虏伯自炼罐钢即称为独得,即他厂所用的西门士与别黾麻钢亦难骤精。其法应就英法各厂定购钢料,先造克虏伯式十生(厘米)以内的后膛小炮,必俟所造确有成效,再造十二、十五生的等炮,再推及二十一生的以上之炮。此扩充造炮之大概也。”(注:《许文肃公遗集·奏疏》卷1,第13页。)他还说明了何为罐钢铸炮法:
  “以土及笔铅和成小罐,置钢条熟铁条子内,炙以枯煤,候钢融化,倾合于炮模内,铸大炮则数百十罐为之。”(注:《许文肃公遗集·杂著》,第702页。)
  为了仿制克虏伯炮,许景澄系统地考察和研究了欧洲各国的造炮技术,著有《各国水师炮法》,对德、法、英、俄等国的造炮方法都有论述。同时还介绍了其他国家仿造克虏伯炮的过程。许景澄还利用图表,讲明了原料的配制和炮的内部结构以及制造的工序。他收集的许多资料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大大打开了国内技术人员的眼界。加之,一批有关克虏伯炮的德文图书的翻译和克虏伯来华技术人员的某种指点,在反复试验之后,仿制克虏伯炮成为可能。从80年代末到20世纪初,全国有能力的军工厂都在仿制克虏伯炮及相关的配件。
  天津机器局主要制造7.5厘米克虏伯炮的炮弹。 金陵机器局限于技术和规模,主要仿造六磅和两磅克虏伯熟铁后膛炮及各种型号的克虏伯炮炮弹。福建机器局主要为福建各炮台的克虏伯炮生产炮弹。广东、云南的机器局制造克虏伯炮铅子。四川机器局生产克虏伯炮筒和炮弹。山东机器局1881年即造成克虏伯炮车和火药,以后主要造克虏伯拉火铜管、钢炮炸子。住处内地的山西机器局也仿制成功3.7厘米、5.7厘米克虏伯过山炮及开花弹。河南机器局仿制两磅克虏伯炮。作为东三省供应地的吉林机器局制造两磅克虏伯炮及六磅、四磅、两磅克虏伯炮开花弹。广东机器局主要仿造克虏伯炮应用弹药。这样,中国仿制克虏伯炮及其配件的军事工业就从几个机器局发展到全国,从仿制炮弹、引火等配件发展到仿制克虏伯炮,且质量逐步提高,找到了适宜中国应用的武器。
  随着仿制克虏伯炮在全国的展开,出现了较明显的三种新动向:
  其一,形成了以江南制造总局和湖北枪炮厂两个仿制克虏伯炮的中心。
  江南制造总局在全国军工企业中属领先厂家,在仿制克虏伯炮方面也颇有成效。1898年,清廷决定以克虏伯3.7厘米、5.7厘米、7.5 厘米快炮作为全国制炮的统一标准。自此,江南制造总局开始研究克虏伯7.5厘米快炮的制造方法,从克虏伯厂订购大炮,运沪后逐件拆看, 认真学习制造。1905年,江南制造总局用国产钢材制成克虏伯7.5厘米14 倍口径管退过山炮,成为我国自制的第一尊管退炮,是仿制技术的重大突破。1908年,又仿制成克虏伯7.5厘米14倍横闩炮和7.5厘米15倍螺闩炮,后又造出了其他型号的克虏伯大炮。陆军部认真验收后,在报告中称:“均系仿克虏伯样式,工做甚为精细。”(注:《清朝陆军部档》,转引自《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第1册,第544页。)1910年,赵尔巽在一份奏折中讲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克虏伯炮有六大优点:“一、运转灵便;二、发射捷速;三、瞄准精确;四、击力远大;五、战斗力较鄂炮大两倍;六、口径式样悉合部章。”(注:《清朝陆军部档》,转引自《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第1册,第549页。)这种评论是合乎实际的。
  仿制克虏伯炮颇有成效的还有张之洞把持的湖北枪炮厂。早在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就有意仿造克虏伯炮,托人向克虏伯厂订购制炮机械。1889年,张调任湖广总督,即将造炮计划在湖北落实。1890年,新建的湖北枪炮厂生产出了克虏伯各种车炮。1894年又增设生产炮架、炮弹、枪弹三个分厂,从而形成了一个仿制克虏伯炮的完整体系。这时,湖北枪炮厂已可生产8.7厘米、3.7厘米、4.7厘米等各种快炮以及炮架、 炮弹和弹药。1896年即生产了不同型号的快炮20尊,沿海重要军港如旅顺、威海卫等曾较多地使用了湖北枪炮厂生产的克虏伯炮。西安等地的防军也从湖北购置自产的新式克虏伯武器。在1900年以前,湖北枪炮厂是仅次于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的一个仿制克虏伯炮的中心。当然,在技术上还不能和德国的克虏伯同日而语。张之洞在1900年的一份电稿中讲:“鄂省枪炮厂乃系初创,委员未习制械,工匠多系初学,尚未得其精微,虽造成枪炮尚可胜于他省,然较之德国所造尚隔一层,往往造成各件,择其不尽合法者时须修改。”(注:《张文襄公全集·电牍》卷38。)这种情况,在20世纪初年随着技术的提高有所改进,但较德国造的克虏伯炮还是有明显的差距。这当然不是湖北枪炮厂一家的情况,全国仿造的克虏伯炮,包括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在内,都是这样。因而,对晚清的仿造克虏伯炮不可估计过高,只能讲有限地掌握了克虏伯造炮技术。和购买相比,仿制还居于从属地位。
  其二,在仿制中出现了合资办厂的苗头。
  到1910年,清政府与克虏伯的往来已有近50年的历史,由于互惠互利,相互信任,双方都产生了扩大合作的意向。1910年天津的信义礼和洋行总办曾致信清廷陆军部,盛赞克虏伯与清政府的友谊,大力鼓吹克虏伯炮是最适合中国军队使用的大炮,并商讨推行更好的合作方式。(注:《清朝兵部档》清四,632,编号460—15—1, 原件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此后,通过该洋行,陆军部和克虏伯厂开始研究合资在中国建立一个最大的军火厂。1911年2月4日,德国克虏伯厂总办老升柏格尔致函中国陆军部,就设厂一事的具体方案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此厂是以清廷为主,还是以克虏伯为主,或者双方平等:“其规模如何”;“创办及管理之期若干年份”;“每年所造系何项军火”;“款银每年贵国可筹付若干”;“厂中所出之货贵国政府如何提取”;“此厂应设何处”;此厂建立后其他军工厂是否裁撤合并;工厂所需材料的来源。克虏伯厂还提出派高水平的工程师来中国实地考察。(注:《清朝兵部档》清四,631,编号460—15—1。)由此可见, 克虏伯与清廷合资办厂已进入了实质性的谈判阶段。但由于清廷这时内外交困,政权已朝不保夕,8个月后即被推翻,合作办厂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其三,涌现了“商办”军事工厂的新思路。
  清廷虽然建立了十多个像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这样生产现代化武器的兵工厂,但在管理上全是封建式的,这等于将现代式的新技术绑在了封建的机体上,自然不配套。资金由国家拨,负责人由官员委派,产品由政府包销,工厂没有活力。再加上官吏贪污,管理衙门化,资金收不回来,技术上不去,几乎所有的军工厂都难以再生产。如果再和比较熟悉的德国克虏伯这样的商办军工厂比较,更显示出商办的优越性。于是在初步考察西方的“官办”与“商办”军事工厂之后,特别是在和克虏伯的较长时间交往过程中,一些官吏提出让清廷“商办”军事工厂的新设想。早在1884年,张佩纶就明确指出,西方的军工厂“商厂精于官厂,德之克虏伯、美之格林,皆商厂也”(注:《涧于集·奏议》卷3, 第33页。)。他还认为清廷购买武器花钱太多,自己仿造比买花钱也不少,且漏洞百出,西方商办的军工企业则没有这些问题,很值得中国学习。1906年,端方在出国考察之后,上奏清廷:各国“官厂之外,亦听商家自为建造,自为经营。德之克虏伯厂,轰动地球,为海内第一名厂,亦商办之厂也。”“倘有商家愿立民厂制造者,由总监所定章监督。官力即可稍纾,军储不致资敌,十数年后漏卮尽塞,而军实亦充矣”(注:《端忠敏公奏稿》卷6。)。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不少官员以克虏伯为例,希望清廷“商办”军事企业。客观地讲,这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正确主张。但是,这不利于清廷的封建专x制,至少使清廷对“商办”的军工厂无法全面控制,所以不可能主动向这方面改进。  三、科技水平的提高
  无论是军火买卖,还是武器的仿造,都需要提高科技水准。没有技术,买来的大炮不会用,运来的造炮机器不会使,造炮的方法也无法掌握,一切都等于零。因而,技术问题,在克虏伯与清廷的交往中具有关键意义。从相互的客观需求出发,清廷迫不及待地去学习克虏伯的先进技术,克虏伯也有限X制的传授一些技术。所以,双方进行军火贸易的过程,也是清朝军工技术不断提高的过程。概括来讲,清朝军工技术的提高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1.克虏伯派技术人员来华传授。
  从清政府购买克虏伯炮开始,克虏伯就陆续派技术人员来华。随着交往的扩大,克虏伯不仅派军事技术人员,还代雇矿山、铁路、电讯等方面的科技工程师来华工作。晚清的半个世纪里,克虏伯来华的科技人员有一百多人,他们或在军营中讲授克虏伯炮的使用、安装、炮队的编排和训练,或在军工企业内讲解制炮的一些原理,或协助翻译科技资料,或代为采购机器设备,在清廷的军事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中,虽然有个别的表现不好,甚至在刺探情报,但大多数都富于献身精神, 努力向中国传授先进技术。 最早来华的克虏伯技术人员瑞乃尔(Schnell leadore H),1871年供职于山东登荣水师, 一面帮助水师操练,一面传授克虏伯炮的使用方法。他略通汉语,工作极为认真。丁宝桢在上清廷的奏折中称:“自派令教习兵队以来,口讲指授,不遗余力,且情性忠实,约来各队,无少宽假,薪工所余,辄以奖励兵丁之勤奋者。故操练未逾一年,枪炮各技,竟有十成,实属异常出力。”(注:《丁文诚公奏稿》卷12,第32页。)为表彰瑞乃尔的功绩,清廷授予其三等宝星。此后,他又在威海卫北洋海军供职,教授部队使用克虏伯炮,翻译科技资料,还操练各种阵法。北洋海军现代炮队的建立,洒下了瑞乃尔辛勤的汗水。1897年,瑞乃尔病死于武昌。克虏伯选送来华的炮队教官李励协(Lemayer)也表现不错。他1873年来到天津, 计划在炮营教授三年,使炮队官兵初步掌握克虏伯炮的使用方法。经过三个春秋的努力,李励协果然不负众望,获得成功。李鸿章在给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Brandt)的信中赞扬李励协说:“炮技娴熟,人亦诚笃,三年以来,颇有成效。”(注:《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卷4,第40页。 )并请清廷批准,赏给了二等宝星。1890年来天津的包尔(Baur),是克虏伯在华的总代表,他在承办克虏伯业务的同时,还任天津北洋武备学堂的总教习,传播了不少新的科学技术,为培养中国最早的现代军事科技人才作出了贡献。李鸿章在奏折中称赞包尔的教学“尽心指示,不惮烦劳,俾学生均能领会,颇著成效。”(注:《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71,第26页。)清政府赏予他二等第三宝星,以示奖励。包尔在华三年,没领清政府一分薪水,这使李鸿章惊叹不解,也增加了他对克虏伯来华科技人员的信任。李鸿章一度聘任克虏伯来华科技人员为科技顾问。张之洞比李鸿章更迷信克虏伯的工程技术人才,他在武汉办军工厂,练新军,开矿、办企业,总是首先从克虏伯聘请技术人员,或者请克虏伯代他从德国聘请技术指导。1891年,张之洞从克虏伯那里请了一批陆军教官,充任湖北新军的教官。1894年,克虏伯为张之洞代雇了1 名煤矿师。1895年,张之洞又从克虏伯厂聘来了1 名炼钢工程师和多名克虏伯炮队教练。有关资料显示,仅1895年,在湖北的克虏伯工程技术人员就有44人。(注:《张之洞电稿(未刊)》乙稿,第7函,第5册,原件藏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袁世凯在20世纪初年,也从克虏伯聘请了一批军事科技人员。不可否认,在晚清军事近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克虏伯的技术传播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2.派员往克虏伯学习。
  早在1875年,南京金陵机器局就派王承荣等人赴克虏伯考察学习。1876年,借李励协回国之便,李鸿章选派淮军科技人员卞长胜、刘芳圃、查连标、袁雨春、杨德明、朱耀彩、王得胜7人赴德国留学。 他们到达德国后,卞长胜等3人因与博洪炮厂时有矛盾, 李鸿章决定派他们到克虏伯厂学习铸造后膛钢炮,理由是,“克鹿伯与敝处多年主顾,情谊甚厚,闻该厂现有华人及日本人各一名,学艺颇精,声气不孤。”(注:《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7,第3页。)这批留学生中, 卞长胜、朱耀彩两人未能精进,先调回华。杨德明劳苦成疾,回华身故。查连标、袁雨春、刘芳圃3人按期回国。王得胜1882回国。 他们回国后担任淮军各营教习,皆仿德制,严勤操练,认真传习,对传播西方军事训练技术做出了贡献。福州船政学堂的留欧生中,魏瀚、陈兆翱曾专门到克虏伯厂认真学习过该炮的制作方法,同时与欧洲其他国家的造炮技术作过比较研究,在造炮技术方面有较高的水平。他们2人归国后, 又一度被派往克虏伯选购后膛钢炮,还在福州等地负责克虏伯炮的安装、维护并传授使用技巧。1889年,瑞乃尔要回克虏伯从事新技术研究,李鸿章又抓住时机,派段祺瑞、商德全、吴鼎元、孔庆康、滕毓藻5 人往德国留学。他们先在德国军事学校学基本知识,继入克虏伯厂实习炮工,1890年回国,初步掌握了一些克虏伯炮的生产技术,在仿制克虏伯炮方面贡献了力量。另有一些技术人员,一面去克虏伯厂订炮和监造,一面学一些技术。1890年闽浙总督卞宝第派吴陆、毛殿英、洪振坤3 人前往克厂监造闽省所订克虏伯炮,同时兼学炮务。毛殿英、洪振坤于1891年返回福州后,教习克虏伯炮的安装和操作方法,颇得要领。值得引起关注的是1880年徐建寅对克虏伯的考察和学习。徐赴德时在中国科技界已有盛名,尤其对火药和造炮十分内行。现存的他在埃森克虏伯厂的考察日记,详细记载了克虏伯炮的生产流程,并留有徐建寅对克虏伯的弹壳加工、炮管镗削、铣磨来福线、罐铸优质钢、铸钢、锉刀制造考察的全部记录,另有检验钢材的牵力、挤力、折力的试验报告,同时介绍了克虏伯炮的型制构造、使用和保养方法,还画有西方新式大炮的图样。徐建寅后来在军事武器研究中所取得的硕果,和这次在克虏伯的“取经”肯定有因果关系。在中国第一代军事科技人才当中,有不少人与克虏伯发生过这样那样的联系。
  3.翻译军事科技图书。
  在晚清翻译的欧美军事科技图书中,与克虏伯有关的占有较大比重。目前可见到的克虏伯译书就有近20部。1878年,天津军械所译刻了《克虏伯小炮简本操法》,发往各营,认真学习,收效甚好。1897年,南京金陵练兵处出版了四卷本的《克虏伯海岸炮管理》,带有编译性质。有关克虏伯译书最多的是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该厂翻译馆依据德文原刻本,由金楷理(Kreye,Carl T.)翻译,李凤苞笔录,先后译出了11 部书,如:
  (1)《克虏伯炮说》4卷,1876年出版。
  (2)《克虏伯炮弹造法》4卷,1872年出版。
  (3)《克虏伯炮饼药法》3卷,1872年出版。
  (4)《克虏伯炮准心法》2卷,1872年出版。
  (5)《克虏伯炮图说》4卷,1874年出版。
  (6)《克虏伯腰箍炮说》1卷,1978年出版。
  (7)《克虏伯炮架说》1卷,1878年出版。
  (8)《克虏伯螺丝炮杂说》1卷,1878年出版。
  (9)《克虏伯后膛炮法》,1878年出版。
  (10)《克虏伯炮操法》4卷,出版年月不详。
  (11)《克虏伯炮表》6卷,出版年月不详。
  这些书的版本皆选用普鲁士军政局的原书,以意译为主,完全服务于使用和仿制克虏伯炮。后来制造总局在仿制中做出了成绩,为总结经验,又出版了《仿造克虏伯炮》。书中对仿造的7.5 厘米克虏伯炮的炮身、炮闩、炮床、瞄准仪器、炮架等都有详细的技术资料记载,并附有选用材料的清单和制图,表明仿制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在1894年甲午战争之前,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译书馆译出的军事方面的图书约30多种,克虏伯就占去了10余种,达1/3。可见,德国军事技术,尤其是克虏伯的造炮技术,对晚清影响颇深。

狼巢之主 发表于 2014-10-31 15:03:11

以前看前清那一段历史,总觉得只是我们武器装备差才被打得这么惨。
仔细看来,我们的武器并不比白鬼子差多少。差的是“一个体制”、“一个时代”。

谁没肮脏历史 发表于 2014-10-31 17:06:09

八国联军不是惊叹清军武器比他们好吗,
腐x败之军,武器再好也白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克虏伯与晚清军事的近代化